温酒斩三国
话说得很漂亮,士孙瑞不由面露失望之色,心说王允做事实在很小心,看来自己想要自保地心思算是落空了!
正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世事往往不如人料,本以为这事就这样完了,被王允给抢了先机,却不想华雄对此事还有另一种处置。
既然王允已经确定相信华雄,那一切就好办了。
双方在天上人间再度密会,只是这次王允却没能享受到那高级房间,在一个很普通的房间相见,王允随身还带着一个非常标致的少女,大约十五六岁的样子。
送女人笼络别人,这在大汉朝是很平常的事,只是华雄却有些难以接受,看着那弱不禁风的美少女,华雄当然不是不喜欢,但这年龄在华雄来说,未免太青涩了点。
能不能接受是华雄的事,但这人却还是得要的,华雄可不相信王允会送个貂禅般地间谍给他,王允要是有大量女间谍,那可就是千古奇人一个,但这不可能嘛!
很欢畅地酒宴过后,双方相谈甚欢,一个共同的敌人董卓让双方站在同一阵线上,可是有一句话,却让王允心中一紧。
“司徒大人,能与司徒大人把酒言欢,实乃人生快事!他日华某与士孙大人结秦晋之好,还望司徒大人能赏脸光临!”
王允瞥眼看了一旁满脸犹疑的士孙瑞一眼,疑惑道:“华将军此话怎讲?据允所知,士孙大人似还未答应华将军之提亲。”
士孙瑞是王允身边地红人,最忠心地下属和朋友。贸然地让士孙瑞与华雄结亲家,这实非王允所愿。
华雄笑道:“不瞒司徒大人,华某乃是真心喜欢士孙小姐,当循六礼向士孙大人提亲,若是士孙大人不愿让士孙小姐嫁于华某,不
某有些心寒。论名望地位身份,华某自问无一不能匹配,绝对与士孙大人算是门当户对。虽则华某已有发妻。但华某可使士孙小姐为平妻。决计不会辱没士孙小姐身份(奇*书*网*。*整*理*提*供)。这样士孙大人也不应允的话,未免有些瞧不起华某了。”
此言一出,王允和士孙瑞同时一惊,他们本来以为华雄是为他儿子提的亲,可现在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不得不让王允和士孙瑞有些意外。
王允不由说道:“华将军,这恐怕不太好吧!士孙大人好歹也是尚书仆射。其女也算名门闺秀,书香世家,华将军已有妻室,这岂不教士孙大人难堪!”
士孙瑞并不说话,只是静静地望着华雄,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华雄说道:“司徒大人此言差矣!华某与二位共谋国贼,结下秦晋之好,就如同誓约之盟般。在外人看来。乃是华某与朝中重臣亲近,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但在二位来说,当是彼此同坐一船。统一阵线,你们说是吗?日后我与士孙大人有翁婿之情,行事亦会比较方便。”
华雄的话让王允无话可说,心中隐隐觉得华雄此举非是如他所说的那样,可到底里面有什么玄机,一时却也想不明白。
不管怎么样,大家已经同一阵线,儿女亲事亦不过是一种政治手段,王允当即不再表示意见,士孙瑞自然也无话可说,但二人心中对华雄非要和士孙瑞结亲却是百思不得其解。
见二人没有意见了,华雄也开心了,三人饮罢的第二天刚好是董卓有事朝议的日子,华雄便赶上朝去,把自己要娶士孙月蔡文姬地事向董卓说了,董卓当场问了士孙瑞和蔡。
士孙瑞自然没有什么意见,只是蔡有些犹豫,但当着董卓地面,他又找不到合适地理由推却,也只能暗恨地答应下来。
婚事的筹办就暂且不提,却说华雄从董卓那拿到了制造兽头护肩的任务,在长安的这些日子里,大量调集董卓所存的铜铁之物运往安邑,一方面命安邑的精武门打造质量较次的兽头护肩,一方面也为自己打军备。
做完这一切后,华雄地述职也告一段落,带着亲兵返回安邑准备筹办自己的婚事,两个大美人,一个是历史有载,遭遇坎坷的女诗人,一个是大家闺秀,还成功地让自己和连环计挂上勾,这都是不得不娶。
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这人生四大幸,后面两幸华雄算是都尝试了,但并不是说要结婚就可以真的安逸下来,事情还是要做,计划还是要办。
回到安邑的第一件事是投资建医学院,让华佗有机会传医授德,同时也可增加自己军中军医的数量,减少日后战事的伤亡。
第二件事是一件让华雄很失望的事,琉璃地采购并不容易,虽然他愿意花大价钱去购买,可琉璃地产量并不高,派去南方收购的人带回的琉璃仅仅做了几十副颜色各异地墨镜,总共这些墨镜的成本,就耗去了华雄近一个月的营收。
虽然有些失望,但华雄还是将墨镜发给各军将领,无法普及全军,至少可以给将领,毕竟将领的明光甲是特制的,反光性和防御性比普通士兵的明光甲更高。
而第三件事就是找陈宫商量董卓的问题。
“公台,董卓之势难以持久,这事大凡有识之士都能了解一些,但以你之见,董卓之势能持续多久?”
大堂内只有华雄与陈宫二人,自打有了陈宫,华雄的工作就轻松了许多,很多事情都可以交给陈宫,自己只要在关键的时候大略地说明一下,陈宫就能很妥当地解决掉事情,而且就连之前找董卓借铜铁的计划也是陈宫所考虑的,只是具体内容被华雄改动了一些。
陈宫伸出一个巴掌,五指张开,面色平和地说道:“至多不过五载,五载之内。或内忧,或外患,或都督,或曹操,或其他人,必可除之。”
华雄眼中掠过一丝精光,他今天就是想听听陈宫对董卓的看法,问道:“为什么是五年?”
陈宫面色凝重地说道:“五载时间。只多不少。某虽对朝中事情所知不多。但亦听闻。这一年来,薰卓筑长安,修郿坞,每日隐于郿坞内,几可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其身边吕布更是从不离身,由此可见。薰卓色厉内荏,他怕!”
“他怕什么?”
陈宫听到华雄这个话,神色微微一怔,随即笑道:“主公要听某之言,直说便是,何故多此一问,以某猜测,主公心中怕是另有所思。今日问于某。不过是想求证一些东西!”
华雄哑然失笑道:“公台啊公台,做人还是保守点好,就算你知道了。也没必要这么明白地说出来,这样就被你看穿我地用意,很没面子的啊!”
陈宫与华雄相处日久,四下无人时也不甚拘谨,笑道:“主公之才,人皆见之。某随主公亦有不少时日,知主公之才乃鬼神莫测,往往于不经意间现奇才大才,况且此间并无外人,某才敢斗胆而言,还望主公莫怪!”
“好了好了!说回正题吧!我不因言罪人!你是说董卓怕死吧!”
既然华雄要听,陈宫便也说得详细些,点头道:“主公,董卓自知其所为天怒人怨,他虽对西凉各将甚好,却也处处防上一手,从不将西凉大军统于一人之手,此乃其自身之内忧!另外还有来自朝中之内忧,朝中旧臣,他分不清谁对他是真忠亦或假忠,恐其中有人计算于他,是以才整日闭门不出。但仅此还是不够,其所恃者,不过吕布之勇和军中权柄,只要有人能以雷霆手段算计,董卓危矣!只是此法有些行险!须待天时过多。”
华雄眼神一敛,陈宫这句话,仿佛就已经点出了连
只是没有具体内容,大致的方向却是很清晰的,看来不仅仅止于战事之上,其内政和为官能力亦是不弱,至少比王允要强上许多。
陈宫顿了顿,续道:“内忧之外,亦有外患,洛阳之败,虽是不战而败,但面对诸侯大势,若是以前之董卓,或有气概与之相抗。但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身居高位而又只知奢华享乐的生活令董卓已不能为将,是以有望风而逃,火烧洛阳之举。但事实上,即便他火烧洛阳,逃往长安,他也心知,只要诸侯联军有心,要灭他董卓不过易如翻掌。”
说到这,陈宫不由很觉可惜般地叹了口气,看了华雄一眼,随即嘴角又撇过一丝笑意,很古怪的样子说道:“洛阳大火时,曹操便力主追击,只因各路诸侯并非真心清君侧,暗地里都各怀鬼胎,是以无人追击。只有曹操孤军追赶,但兵少之下又为主公所败,且主公之陷阵骑比之西凉铁骑更是难挡,曹操便只能放弃。不过那时若是诸侯齐心,董卓必败无疑。”
华雄听了这件事,心下也不由高兴了起来,打败曹操可是个不得了的战果,虽然说真正作战指挥的并不是自己,而是高顺,但自己发掘人才也是有功地,让自己手下每一个三国人物人尽其才,这就是自己所能做地最大地事情,而这也是助自己振兴神州大地的最终捷径。
作为一个上位者,并不是要拥有多好的能力,所要拥有的是发掘人才和善用人才的能力,刘备就是这样,用他的人品去招揽人才,用他的信任去让人才发挥实力,但华雄相信自己绝对要比刘备行,因为最有名地人才,他从一开始就都知道,决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招揽到的人才,更不会让自己手下的人才埋没才能。
陈宫继续说道:“内忧外患的担忧下,已失去为将之气的董卓选择了害怕,选择了完全的自保,是以才有现在的局面,但此势不可长久!内忧中,有异心之人皆在等待时机,某斗胆说一句,即便是主公,亦不过想在那之前准备周全,以应万变。”
华雄点点头说道:“没错!”
“然而五载之内,万事皆足以准备周全,内忧之间更是不需五载,即便是主公准备,亦多不过三载而已。外患之中,曹操势力迅速壮大,袁绍虽不如曹操之才,但其势大,帐下能人颇多,亦同样在并吞其他诸侯势力,假以时日,当诸侯数量锐减,诸侯间成为均势,其中必有人会向大汉正统下手,欲借皇室之力再加壮大,届时只顾自保的董卓即便拥有天下第一军,亦难以抵抗,更别说董卓地西凉铁骑如今已非天下第一军,天下第一军,我军当之无愧!五载之限,乃是某保守之预估。”
“好!”华雄忽然鼓掌喝道,脸上洋溢着钦佩地笑容,“陈宫就是陈宫,种种可能皆分析地详细透彻,那现在我透露一些信息给你,你在看看是如何!”
说完,华雄就将王允等人身在董营心在汉的事情说了出来,并且告诉陈宫,自己有办法可令董卓即死。
陈宫听闻此言,面色微微一变,心念电转,迅速在脑海中整合所有的信息,不由说道:“如主公所说,当即刻除之!”
华雄闻言一惊,自己还没准备周全,刚说了自己有办法除董卓,陈宫就这样极力建议,不由疑惑道:“即刻除之?会不会有点操之过急?”
陈宫摇头道:“主公宏图大志,确当稳妥而行,但世间之事,往往不需臻至完美再行为之,先下手为强,除贼大功可令当世诸侯尽推主公之名,得民心之外再得诸侯之心,对日后大有裨益,需知天下人才辈出,此等大事,迟则生变!我军实力虽未完善,但已是天下第一军,以此军立足天下足矣!但有大事,无须再等!况且主公所要做之事,乃鼎定乾坤之千古大事,宜早不宜迟!”
华雄面露难色,心中有些犹豫,陈宫说地话他明白,并不一定要准备周详才举事,自己概念中的完善要求着实不低,只想着以那样的完善大军对抗任何一个强大的敌人也不会输,可有时候却是自己把敌人看得太过强大,实际上五分成果就可以超越的事情,自己却要做到十成十,这是打仗,是争天下,不是做艺术,做科研。
华雄只是有些担心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将历史大事提前的话,其他的历史人物会有什么变化,心中总觉得自己这只雄鹰会不会扇出一股自己也控制不了的龙卷风,到时反把自己给吞没了!淹没在被改变的历史中。
这个担心对华雄来说是正常的,虽然手下有不少实力,但他总是想一心将事情掌控在自己手中,一旦打乱他所知的内容,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他多少都会有些犹豫和失措。
“你说的我明白,只是这样一来,长安的局势就会很乱了!”华雄有些疑惑道。
陈宫有种要翻白眼的感觉,心中很是奇怪:主公连杀董卓的计划都有了,却还怕董卓死后的小小混乱,手握明里暗里的天下第一军,又在这个外界难攻之地,真不明白主公到底在想些什么!难道主公想要将一切都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又不是神仙!
陈宫说道:“主公!小小混乱,以我军实力,又有何惧!某知主公欲将一切掌控于心,但自古从无此等样人,我等一介凡人,当应时而动,方可成就千秋大业!切不可妄图掌控天命啊!”
话说到这个份上,华雄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看来也是时候让自己完全地去影响时势了,加快自己的步伐。
当下华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