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航线
髑病!?br />
华显对飞行员说:“起飞。”
UH-60直升机离开陆地飞向太平洋。
远海之上,几艘靶船停在海面上,拖船早早离开,120公里外一艘导弹艇上,自卫队官兵忙着做准备,过一会就要试验导弹艇上的武器,大家都很紧张。
UH-60直升机飞到靶船上空,华显用无线电命令导弹艇准备发射导弹。这次将要发射的导弹是一枚鱼叉导弹和一枚SSM-1B导弹。
林盛设计的导弹艇上原来设计的是搭载8枚鱼叉导弹,后来有改为4枚鱼叉导弹和4枚SSM-1B导弹。这次打靶就是检验一下这艘艇的战斗力。导弹艇的后甲板上还停着一架海豚直升机。(这是用民用型海豚改装的,不具备反潜能力,只加上一部雷达,负责为导弹提供中继制导)
坐在直升机上,林盛问:“到底搞什么名堂,弄这么多靶船,到底要试验什么?”
“你设计的艇要发射2枚导弹,检验一下进攻能力,另外几架F-4EJ要发射3枚我设计的导弹打靶船,还有F-4EJ战机要发射4枚不带弹头的鱼叉导弹,导弹艇要进行对空实弹打靶,打一枚拉姆导弹,3门速射炮都要开火射击。”
“鬼子很小气,舍得让你一次用5艘靶船,武器试验还需要很多靶船,潜艇也要试验反舰导弹,这么打下去日本会破产。”
“家当有不是我的,你我何必可惜。”
日本东部海域,一艘东海舰队的宋级潜艇早早的得到情报,来到即将打靶的海域,前来‘参观’日本的新式武器。
东海舰队情报处的处长辛胜正用潜望镜观察海面上的靶船,但是情报不是很准确,潜艇所在的海域距离靶船很远,但距离导弹艇很近。
一艘外型奇特的导弹艇出现在潜望镜内,辛胜离开潜望镜对尹端华说:“你来看看,这是艘什么艇。”
尹端华用潜望镜看了几秒,就回答:“这是一艘新下水的导弹艇,连舷号都没有,仓促的连一面日本海军的旗帜都没挂。武器看不清楚,都是内置式,两舷有鱼雷,有单管机关炮。”
随便说了几句,尹端华转身就走。他不习惯潜艇上的生活,一有时间就睡觉,他不喜欢帮情报处的人工作。
“你给我回来。”辛胜一把将他拉回来,“继续说,我好记下来。”
尹端华一脸不满意的说:“我不是学情报分析的,为什么出海要带上我。”
“你再说一下这艘艇上装了什么?”
“前甲板有一门密集阵,往后是驾驶舱。”
“废话,你给我说重点,你小子工作总不上心。”
“前甲板炮后边是驾驶舱和指挥舱,上边有一个三棱桅杆,隐形效果估计不错,还是后倾式迎风短桅杆,桅杆附近有一部对海搜索雷达,导航雷达,还有一个直升机导航雷达,卫星通讯天线,还有一部体积很小的对空搜索雷达,另有低空搜索雷达,艇身中段比较简洁,武器是内置,只能看到侧面的机关炮和鱼雷,那三联装鱼雷管肯定装的是反潜鱼雷,有反潜鱼雷一定就有反潜声纳。甲板后边有一架海豚直升机,有武器挂架,估计能发射反潜鱼雷和轻型反舰导弹,后甲板前边有一个导弹发射架,多联装的,像拉姆导弹发射系统。艇身上烟囱很小,桅杆附近还有导弹火控雷达,这艘艇是谁设计的,绝版了,这是最完美的导弹艇,有3种防空武器,2种反潜武器,传感器非常多,像缩小的护卫舰,隐形能力很强,和2208相比难分高低,它吨位比较大。”尹端华一口气把自己看到的全说出来,另外还有自己的评价。
辛胜一字没缺的全记在本子上,潜艇舱内闷热的空气让他出了一头汗。
尹端华离开潜望镜,“鬼子有这么好的艇,连驱逐舰护卫舰都可以不用,这艇太完美,完美的战争利器,如果他们批量生产新导弹艇,我们的压力就更大。”
辛胜问:“后悔和我出来吗?”
“原来你是让我看这个,那当然是不后悔。”
“日本有这艇才不到一个月,他们本国人也没几个知道,不带你出来,谁帮我分析这个艇的战斗力。”
宋级潜艇的在导弹艇旁边安静的等待着导弹艇发射导弹。
日本自卫队和情报部门绝对没想到中国海军知道他们在试验新武器,一种武器还没完成全部测试,就被邻国知道,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武器测试如期进行,华显一声令下,操作导弹艇的海上自卫队的军官指挥着导弹发射手按下导弹发射按钮,2枚反舰导弹飞里导弹艇,海豚直升机早[奇+書*网QISuu。cOm]早的离开导弹艇,为导弹指示目标。
一枚鱼叉导弹贴着海面飞向第一艘靶船,一阵猛烈的爆炸,靶船被炸出一个大洞,海水顺着大洞流进船舱内。另一枚SSM-1B导弹准确的命中另一艘靶船,2艘靶船都着起大火。
负责观测目标的一架SH-60直升机上的观察员向参加试验的人员通报目标情况,导弹艇上立即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坐镇导弹艇上参观打靶的海上自卫队参谋长佐藤昭也不住的鼓掌。
坐在UH-60直升机上的华显和林盛看的最清楚,他们的直升机距离靶船只有1千米远,爆炸和火光都看的很清楚。华显说:“祝贺你的设计的导弹艇完成打靶。”
“别现在给我戴高帽,防空和反潜系统还没测试,即使一切顺利也不是我的功劳,火控系统和武器系统也不是我设计的。”
“你还谦虚,这艇上的某个武器虽然不是你设计的,但是这艘艇因为是你设计的,它才举世无双,没人比你更强,估计日本的高波级驱逐舰要停产,他们会让你设计未来的驱逐舰。”
林盛摇摇头说:“万一我设计的艇和2208在海上有一拼,那时候全国的人都知道我是个汉奸,我帮敌人设计了最好的导弹艇,人人都会骂我。”
坐在导弹艇上的海上自卫队参谋长佐藤昭拿卫星电话给林盛打电话,他客气的说:“感谢你为我们设计这么好的武器,我非常喜欢这艘艇。”
林盛有气无力的回答:“下边的节目更精彩,还有防空火力测试,慢慢欣赏。”刚挂了电话,又有一个电话打进来。
“我是木村太郎,祝贺你的导弹艇成功进行海上试验,希望你多多努力。”
日本就喜欢说客套话,假惺惺的祝贺,其实还不知道怎么妒忌别人呢。
第十章 低空强盾
已经是第2次试航的西北风级导弹艇,还是有很多种武器没到位,没有海豚反潜直升机(只携带一家民用海豚携带火控雷达),没有巴拉克导弹,反潜能力和防空能力比以色列80年代建造的阿利亚级导弹艇还差点。目前唯一的反潜武器是装在2个三联装MK32鱼雷发射管内的6条MK46反潜鱼雷,拖曳声纳也没安装,只有艇艏声纳。
即使这艘导弹艇上缺了这么多武器,但它的综合作战能力依然很强大,接下来的测试中它要面对4个方向的4枚‘来袭’导弹。
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一艘武器强大的导弹艇,同时装2种防空导弹(暂时缺一种),而且装反潜鱼雷的导弹艇更是寥寥无几,一艘小艇上居然装3门速射炮,还是2个型号的,它还有反潜直升机,如果这艘西北风级导弹艇装上所有的武器,它的作战能力可以与护卫舰相比,就是4000吨的护卫舰,7000吨的驱逐舰,或许也只有一种防空导弹,但这小小的艇上就有2种。
设计这艘艇的灵感很多都来自已经很有名的隐形导弹艇和隐形试验艇。林盛在导弹艇外型设计上充分参考了美国的海影号试验艇、瑞典的维斯比级导弹艇、挪威的盾牌星座级导弹艇、芬兰的哈米纳级导弹艇,中国的2208型导弹艇、以色列的萨尔5型轻型护卫舰,几乎把这几种舰艇的隐形手法全学了一遍,他自己的再发挥想像,就设计出西北风级这种独特的导弹艇,简单的单体艇身便于建造,而且单体高速艇技术比较成熟。虽然日本有水翼快艇技术,并应用在隼级导弹艇上,但林盛认为一味追求高速度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也就没有使用这种技术。他认为21世纪的导弹艇需要的是综合作战能力,突出任何一个性能都是毫无意义。
西北风级导弹艇的武器配置则花了设计师更大的经历,给他灵感最多的就是阿利亚级导弹艇。林盛认为迄今为止火力最强悍的导弹艇就是以色列的阿利亚级导弹艇,阿利亚级上有一架海豚反潜直升机,有一门20毫米密集阵机关炮,2门20毫米厄利孔机关炮,一门76毫米主炮,巴拉克导弹32枚,机枪2到4挺,鱼叉反舰导弹4或8枚,迦伯列反舰导弹4或6枚。从阿利亚级上的武器配置看,林盛几乎抄袭了以色列人的设计,他不喜欢的是奥托76主炮和机枪,所以没有采用,这也是西北风级最大的特点,其实2208也没中口径炮,林盛还不算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设计的艇比以色列人设计的艇多了拉姆导弹和鱼雷。西北风级还有数据链的自身的各种雷达,林盛设计艇的时候虽然充分抄袭了别人,但不得不承认他的设计是目前最完美的,暂时还没有那种导弹艇的综合作战能力超过西北风级。(我多说一句,通常通途武器性能越一般,多而不精,但制造用途太单一的武器,又要花很多钱,现在很少有国家大量生产和装备专业攻击机,因为多通途是趋势)
防空武器测试进入倒计时,根据华显的命令,参与武器试验的几架F-4EJ战机会在几分钟后出现在西北风级导弹艇的四周,从4个方向各发射一枚不带战斗部的鱼叉,4枚鱼叉会在同一时间飞向导弹艇,这是最考验导弹艇战斗力的时候。
坐在直升机上的林盛有点紧张,他认为20毫米厄利孔机关炮火力不足,怕击落不了‘来袭’的鱼叉导弹,但艇上还有2部有源电子干扰机,还有很多干扰火箭弹,即使厄利孔炮打不下鱼叉导弹,干扰设备也能把鱼叉导弹骗走。导弹艇上目前有4部防空火控系统,充分让4座防空武器发挥效力,理论上还是可以对付4枚来自不同方向的导弹。
导弹艇上的防空作战系统是全自动,雷达发现目标后电脑根据程序可以控制防空武器,这样人的工作量降低很多,但不知道自动控制系统的反应时间是多少,万一系统死机一次,那就不好看。
UH-60直升机正绕着导弹艇盘旋飞行,华显听无线电内有武器试验的指挥人员报告:“以按计划向目标区发射鱼叉导弹。”
无线电内传来各架战机的报告,“1号机顺利发射。”
“2号机顺利发射。”
“3号机顺利发射。”
“4号机顺利发射。”
接着具体主持武器试验的武器开发试验部部长副部长报告:“请导弹艇准备拦截来袭目标。”
华显用无线电回答:“收到。”
4枚导弹都顺利的从F-4EJ战机发射出去,林盛的心紧张的跳成一个,汗水顺着脑袋流到他脸上,他拿着望远镜从直升机的机窗玻璃向海面上看,一道白线贴着海面就过来。他放下望远镜环视一下海面,有4道白线奔着导弹艇飞过去,也不知道鱼叉导弹的雷达能不能顺利锁定导弹艇。导弹艇的雷达反射信号非常小,甚至可以造成导弹无法瞄准,或者把导弹上的雷达变成‘近视眼’,雷达开机后难以捕捉到目标。不是所有的导弹都能锁定隐形导弹艇,但如果导弹与导弹艇很近,那导弹上的雷达肯定能捕捉到导弹艇。
这时候海上自卫队参谋长佐藤昭的心中也有点发毛,不知道这些武器效果怎么样,4枚导弹,好拦截吗?金刚级驱逐舰基本能做到,高波和村雨级驱逐舰都很难做到这一点。
导弹艇上还有参联会主席大岛纯、防卫研究所的广田义、技术研究总部的木村太郎、装备局的松井寿,这些人都是非常关心日本的武器技术发展,都在导弹艇上亲自观看武器试验,而且此时首相和防卫厅长官和官房长官也在关注导弹艇的武器测试。
如果成功拦截4枚导弹,那日本的海上自卫队就有希望,他们可以大量生产这种艇,弥补驱逐舰的不足,如果用这种导弹艇防御,日本就固若金汤。
4枚鱼叉导弹,与导弹艇的距离几乎是一样的,不是先后靠近导弹艇,而是同时靠近。对防空火控系统是巨大的考验,艇上的对空搜索雷达、低空搜索雷达全部开机,密集阵机关炮上的火控雷达发现‘来袭’导弹,6根炮管旋转起来,喷洒出密集的弹幕,‘来袭’的鱼叉导弹飞入一片弹幕之中,机关炮的炮弹都装的近炸引信,飞到目标附近就爆炸,靠密集的弹片去拦截导弹,而不是靠直接命中导弹来摧毁导弹。鱼叉导弹被密集的弹片击中多处,最后爆炸坠毁到海面上。
后甲板上的MK49拉姆导弹发射系统的保险早就打开,火?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