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航线
“你总让我这样提心吊胆的,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李文超发着牢骚一脸的不高兴,她在家属楼里住了快一年,没高兴过几天,这里和农村似的,远离城市,出去外周围全是军事禁区,去城区里还要开车走很远,真是麻烦。
“对不起,老婆,打完仗我就离开这,因为我和他们不一样,我不属于这里,在忍耐几天好不好?”荣波没了睡意,先哄老婆。其实他真想问,如果有一天我回不来了你怎么办?
清晨一架R-1侦察机偷偷的进入中国领空,飞到南京市附近,被防空部队用歼击机击落,战机坠落时候,速度不是很快,侦察机的外形基本保持完好。
残骸很快的别运到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很多专家从各地赶来对这架侦察机进行分解研究。
成飞的一名歼10战机设计员走到R-1侦察机的残骸旁边,一看这飞机是个大三角,还有个不太高的垂尾,飞机的翼身融合做的非常非常好,有点像美国的X-45C、X-47B之类的无人机,外形设计非常独特,虽然体制大了点,但一点也不显的笨重。在助手的协助下,设计员拿扳手把机身上的一些螺丝拧下来,看了一下破损的发动机,搞航空的人看东西很细致,认出了这是一台F-110-129发动机。
“记录一下,一台F-110-129发动机,飞翼外形,S型进气道在飞机背部,后三点起落架。”设计员说完,有拆卸开雷达罩,“一台简化的AGP-68雷达。”
一个助理那着一片飞机残骸,“这里有人写了一句话。”
空军海航的将军们和其他参加研究R-1侦察机的技术人员一下被这句话吸引过去,一片飞机外壳残骸上赫然写着一句话,是用简体中文写的,是很容易辨认的楷书,‘没有最完美的,只更完美的’,这话后边还有个签名,‘总设计师华显’。
所有人看完签名,一名没穿制服的国家安全部警官说:“这个飞机的设计师已经回国很长时间。”
“是么?”技术人员和军方人员马上围拢过去问这个知道情况的人。
“他住的地方我们知道,而且他一直在我们的监控范围内,你们需要的话我们可以把他带过来。”警官等着这些人提要求。
装备部的一名负责研究外军技术的中将军官马上说:“请你们协助一下吧,如果有懂这个东西的,能节约国家很多资金去分析这个东西,我们需要这个人。”
“没问题。”
上午八点,华显正在和亚美在一起吃饭,他从日本回来,每天轻松的不得了,他知道自己设计的玩意儿迟早会给自己找麻烦,所以心里早做好了‘失踪’的准备,反正林盛已经失踪,发电子邮件不回,QQ也不上线,打电话已经换了号码,他知道自己的好兄弟去了那,可能自己也去这个地方。
“叮咚”门铃响了,自从住在这里,这东西没响过几次,因为没外人来。
亚美从椅子上站起来,“我去开门吧。”
华显站起来说:“他们是来找我的”,他走到门口,提起自己的旅行包,去开门。
门口站着几个军官和警察,没等这些人说话,华显说:“你们好,我知道你们是来找我的,可以走了么?”
“你小子做了什么还挺有思想准备,和我们走吧。”军官把他带上一辆地方牌照的面包车里,临上车前,华显对站在门口的亚美说:“信用卡上有钱,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吧,我近期是回不来的。”说完就上了车。
面包车风一样的开走,亚美呆呆的站在门口,自己现在彻底是孤家寡人,没亲人在身边,连最爱的人都走了,自己在这个陌生城市更孤独了。
R-1侦察机的残骸被运到S1基地,因为这里有人见过这个东西,装备研究部门的人打算让见过它的飞行员看看。
荣波知道下午可能有任务,就穿着飞行服,他被人从待飞室里叫出来。走到飞机残骸前,“是这个家伙,他妈的雷达很难搜索到它,有时候肉眼都能看到,雷达上却不清楚,不开红外雷达就很难对付。”
华显被一群军人带到残骸前,为首的军官问:“你认识这个东西么?”
华显只是笑了笑,没直接回答问题,“我就知道,我这辈子还能看见我的玩具,因为他是我唯一的杰作。”
第六十三章剑出鞘
华显来到S1基地,军方情报部门很快的把他带到另外一个地方对他进行调查,因为这里即将开始第一次对驻钓鱼岛守军发起打击,包括R-1侦察机残骸也被运出S1基地,免得日本发动报复空袭,那样中国就少了一次了解日式装备的机会。
S1基地周围S-300导弹阵地已经转移,道尔M1防空车部署在S1基地的东边,准备迎击日本可能发动的报复性攻击,运8海上巡逻机频繁的从S1基地起飞,监视日本舰队的活动情况,以便随时为航空兵提供目标指示。
98团的一线飞行员全部坐在待飞室里,团长迟威站在大屏幕前,“现在分组,空中护航组,柏诚任组长,组员,梁桂、沈华、王碧、尹明华,项广、颜玲,任务很简单,就是用昂贵的霹雳12导弹在远距离上狙击日本战机,不管是什么型号,都不能让他们靠近执行轰炸任务的机群,电子战组组长许赢、组员苏剑,你们不要靠钓鱼岛太近,先用远程导弹摧毁其预警雷达站和指挥部,再携带反辐射导弹找机会对付一部又一部的火控制,轰炸组,荣波。在分坐机,柏诚和梁桂在一架双座机上,其他人全部飞单座机,大屏幕上边有你们使用飞机的编号。”
荣波知道不能参加空战,很是不爽,把钓鱼岛上的军事设施全炸了,才值几千万美圆?击落一架F-15J,就让日本损失4000万美圆,空战是对敌人造成最大损失的唯一好办法,反正条令和命令不许轰炸本领土,不能把嘉手纳炸成平地。
“30分钟后起飞,大家去准备一下。”副团长柏诚站起来,打算提前去机库里看看都装了什么空对空武器。
机库内现在最忙碌,地勤人员在最后时间内对战机进行检测,保证战机起飞以后不出任何问题,很多导弹的引信已经装好,起飞前就差给炸弹装引信。
荣波知道不可能给自己的战机装空站武器,他打算去看看到底装了多少东西。他的那架画着十来和红色实心五角星的战绩上,机翼上没有任何导弹武器,左边机翼下的多点复合外挂架上挂了6枚500公斤的集束炸弹,他没想到挂这么多,这东西挂多了阻力很大,会拽的飞机飞不快的,机上除了12枚非制导型的傻瓜炸弹以外,就是两个中号副油箱,机身下的挂点上只有大功率的雷达干扰机,可以对付AIM-120导弹。
他又跑到其他机库里,看到电子战组的两架歼10战机上,总共挂了12枚反辐射导弹,足够对付日本的6艘防空驱逐舰,机上连副油箱都没带,腾出的挂点上挂了C-803导弹,导弹的弹头是玻璃盖似的,看来是对地攻击型的光电制导型的导弹,像美国的AGM-130/154之类的导弹。
空战组的战机上每架给6枚霹雳12,两枚霹雳9,这可真的过瘾,打起来可以把导弹一捆接一捆的打出去,到时候拼的不是战机的机动能力,比的是双方的雷达先看到敌人先锁定敌人,其次比的是导弹的性能和抗电子干扰能力和电子干扰能力。
除了八架负责掩护的战机,剩下的几十架歼10战机装的全是非制导炸弹,除了自己这架上装的集束炸弹以外,其他飞机挂的是老掉牙的各种炸弹,有一吨的半吨的,两百公斤和一百公斤的。
海军航空兵的弹药库里这样的旧炸弹太多,平时打靶消耗一些,也不知道那年能用完,为了省钱,居然给21世纪的战机上挂上20世纪60年代的炸弹,太节省了。
下午三点,任务布置完,所有的飞行员就坐在自己的战机内,因为怕日军偷袭轰炸机群,护航组的一群挂着大号油箱的战机被先拖到跑道上,没有太多外挂的歼10轻盈的起飞,后边就是挂着对地攻击型C-803导弹、各种反辐射导弹和电子干扰舱的电子战机。
许赢、苏剑双机编队打开加力飞离跑道,荣波启动发动机试车,接下来该他起飞,团部命令他第一个向钓鱼岛投放炸弹,机上的JL10雷达有地形跟踪能力,还有辅助轰炸的功能,比A-6攻击上的AN/APQ-148雷达具备更好的轰炸精度,这个年代的三代机,都装了制导炸弹,激光指示器和数据链早就取代了老式的轰炸瞄准设备。
“起飞。”耳机里传来团长的命令,他今天是肯定不会缺席的,亲自担任战斗总指挥。
荣波打开加力,满载炸弹的歼10慢慢的开始滑跑,滑行到跑道尽头,他才拉起驾驶杆,歼10才摇晃的飞起来,今天是外挂重量已经达到最大外挂重量,飞机的WS-10已经最大负荷运转,如果是一台AL-31F发动机就好,速度肯定不会这么慢。
升空以后,荣波操作笨重的飞机与所有挂炸弹的歼10完成空中编队,这次面积轰炸是大编队飞行,投弹是单机精确投弹,瞄准岛上目标后,可以一次把炸弹全部投下去,这样避免在敌防空火力下暴露过长时间。
S1基地从来没发出这么大噪音,基地内的飞机基本全部起飞,除了A-50U型预警机,还有空警2000预警机,还有运8海上巡逻机,对海/地监视飞机,运8电子干扰机,运8加油机和伊尔76加油机,轰6加油机,轰6D型轰炸机,强5电子干扰机,歼8IIM战斗机,歼7E型战斗机,FB-7战斗轰炸机。
战斗前一天,东海舰队和南京军区空军的很多战机都转场到S1基地,这是对S1基地优秀的保障能力的最大肯定,也是对基地周围的防空部队的充分信任,基地内的场站团已经拉出来,帮助转场到这里的战机加油装弹。
大战来临前,中国航天测控中心充分计算出日本美国台湾的间谍卫星的过顶时间,发现下午三点以后是最好的起飞时间,前一天晚上是最好的集结时间,根据航天部队提供的情报,海空军选择今天下午开始行动,大规模转场的战机都被隐蔽的非常好。
日本的间谍卫星技术不怎么好,所以情报机关还是比较信任人力间谍的工作。
静香被派到S1基地附近很长时间,他冒充一个年轻的打工者,她在前天白天,没发现小镇里有穿着军装的海军空军人员,就意识到可能要出事,她匆忙向小饭馆的老板请假以后骑上自行车去了S1基地附近。
她打工的小镇靠近部队,通过听前来吃饭的军官聊天就能得到很充分的情报,她离开小镇后直接把自行车骑到S1基地东边的一个小山上,山上有很多树林可以隐蔽自己。
静香等了一上午,下午发现S1基地内的机群起飞,就发短信向防卫厅情报总部部长铃木次郎报告,短信刚发完,她就看到天上黑压压的飞来一群各种型号的战斗机,她马上拨通铃木次郎的电话。
“老板,S1基地的飞机出来了。”她说完,就把手机举起来,让铃木次郎听歼10战机的WS-10发动机发出的巨大噪音。
让上司听了一会,她挂了电话,用手机上的摄像头拍摄空中的战斗机轰炸机群,把拍摄到的照片编成彩信发给情报总部。
丽香伪装成一个来自其他地方的旅行者,住在S1基地附近小镇上的小旅店里,她半夜就听到无数架飞机发出的噪音,她连夜打电话向铃木次郎长官报告这个可疑的情况。
下午,她开着租来的旅行车,正在偏僻的公路上开车,她看到头上过去一大片飞机,马上拿出DV机拍摄,随后打开东芝笔记本电脑,把拍摄到的DV录像传回总部。
内阁情报调查局的潜伏特工也没闲的,晴美在得到局长桥本德提高警惕的命令下,来到福鼎市附近的一个偏僻的海滩,这个海滩是从S1基地飞往钓鱼岛这段航线上必经的一个地方,除非一大群飞机绕道飞行。以前日本情报机关分析,S1基地的战机不是起飞直接向钓鱼岛飞行,起飞的飞机是先向南飞,飞到福鼎、平阳、宁德、霞浦这几个沿海城市以后,才飞向东海,飞向钓鱼岛。
机群飞到福鼎市,分批向钓鱼岛飞去,晴美坐在马自达7上,拿出摄像机就拍摄到一群歼10战机,迅速把掌上电脑接到摄像机上,用掌上电脑上网把录像传回去。
坐在东京市内的办公室的桥本德局长,打开电脑就看到这段录像,他拿起电话给首相打电话,然后又给防卫省总部、总参谋部、西南舰队司令部、第二航空队司令部打电话,提醒他们注意中国空军的进攻。
美嘉驾驶着一艘游艇正在东海上玩的高兴,忽然看头上一片战机飞过,她拿起卫星电话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