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航线
“没什么,我们要有足够的夜视器材,他们肯定不能这么嚣张,看来今天晚上没有A-50巡逻,才让他们的飞机钻了进来。”邵振勇长长的出了口气,
导弹营阵地外,92式战车一马当先冲了进来,连长坐的头车开到警卫连阵地内,连长跳下车就问:“什么情况?”
“来了一个连,每个兵都带火箭筒,先我的兵就下了家伙,给我们造成很大的伤亡。”邵振勇向友军介绍了情况。
“全连注意,沿海边展开,成环型防御,间隔大一点。”陆战队连的连长马上把十几辆战车分散部署到导弹营四周,负责阵地警戒。
他们忙完以后,86战车连在一片马达轰鸣声中抵达导弹阵地,73毫米滑膛炮威风的指向导弹营四周,车上的步兵纷纷拿着武器下了车,开始寻找各自的掩蔽处。
最后一队坦克带着巨大的噪音开进导弹营附近,105毫米大炮指向海面,坦克连以排为单位分散部署到战车连的战车之间,保持比较大的间隔,成刺猬阵进行展开,倘若鬼子还有一队人,保证他有来无回。
坦克连长抵达出事地点,从坦克上钻出来,跳下坦克跑到警卫连的指挥车跟前,用大嗓门问道:“怎么地,打完了,轻步兵都打赢了我不是白跑了么。”
“没白跑,呆会把战利品收上来,来增援我们的都拿一些回去,交上去也脸上很有光。”邵振勇站在指挥车旁边,统计着自己人的伤亡,他已经把文书和几个排长都派出去,正在清点缴获和敌人的阵亡。
海军陆战队的三个连长一个营长全聚集齐了,等着被救助单位提要求,如果需要他们守卫,他们就来附近布防,不需要他们就战士撤回去。
两栖装甲营的营长问:“辛营长、邵连长,你们看我们怎么个布置比较好的能保护你们。”
“各位,我断定这是投石问路,下边还有大手笔,他们刚才打的很猛,似乎想一口吃下我们,我们伤亡惨重,如果他们再增援六十人,我们肯定守不住。”邵振勇看看远处的,似乎这里距离海滩太近,如果鬼子排高速的气垫船运来八辆步兵战车,自己的吉普车就像玩具一样不堪一击,他根据自己对日本人的了解,判断他们肯定不会白丢一个连,鬼子的性格一直就是叼到嘴里就不放,张作霖早就说过,他们从不白做什么事,肯定要捞更多的回去,他们胃口太大。
敌人用直升机渗透本身就很傻,即使得手,直升机在天上又是飞个来回,又盘旋进行火力支援,航空燃料根本不够,所以这有点看起来不合理,往往看似不合理的行为背后还有点合理的影子。他们拖住自己,能怎么打,不那气垫船运兵过来跟自己干,那白丢下这么多人,有病呢呀?
奇正结合,一向是自古用兵之法,也是特种作战的要领,如果是美国人写计划,第一波攻击失败肯定取消第二次攻击,西方的文化最后导致了西方国家的害怕死亡,即使百炼成钢的特种部队一旦损失人马,也立即缩回去。
日本文化中不惧怕牺牲的精神不次于中国,毕竟是东方民族,和西方比他们更具备牺牲精神,尤其是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对士兵进行精神控制,这些人更不怕死。
两艘气垫船加足马力,用最大的速度在海面上航行,两百多公里的航程很快的就过去了,两艘气垫船上的两百号鬼子的精锐部队已经做好了最后的战斗准备。
他们总共携带反坦克导弹和防空导弹达八十枚,另外还携带了二十个反坦克火箭发射器,以及二百枚火箭弹,如果这些东西全部打在导弹营上,可以把他们的全部车辆摧毁两遍以上都还有富余。
在气垫船出发后,岛田康夫才最后选定攻击目标,因为他知道空中突击连伤亡惨重,连长阵亡前始终用无线电报告情况,他感觉导弹营的警卫部队已经被拼光了,如果在加上两个加强连,那是什么效果,中国海军三根支柱,防空导弹营、机动舰艇部队、以及航空兵,就像一个铁三角,只要打破一个就能盘活全局,所以岛田康夫把最后两个棋子落在S-400导弹营上,因为除了这种导弹没人能威胁日本空军战机,只要有S-400的存在,日本空军的阿帕奇防区外导弹,金牛座防区外导弹都一点用都没有,只有打掉他,空军防区外打击的梦想才能实现。
为了国家的霸业岛田康夫上将把两百个活生生的年轻人驱使到断头台上,也是迫不得已,他没有为自己的晋升考虑,自己的年龄和军衔已经都到头了,在过些时候自己就要退休,自己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如果没有东海的石油,日本民族的未来也就没有什么前途。
廉价的能源,近距离的能源,不需要大船队从沙特运输石油,不需要经过危险的而且不被日本控制的马六甲海峡,胜利就在前言,打败中国,日本就能摆脱对海外能源的依赖,这个日本最后一次机会,失去了就没有了。
邵振勇从小就是电影迷,因为八十年代影片少,他是看着《地雷战》《地道战》等电影长大的,从小就喜欢看打鬼子,电影对他后来所形成的反日爱国的心里有着巨大的作用,反之他不喜欢看内战电影,他总感觉打自己本民族的人没意思,民族灾难几乎全部是外来入侵造成的,但是其中的西太后专政、袁世凯独裁、老蒋独裁起了不少反作用,但主要还是外国人闹的,所以他恨日本人。
后来上中学进军校,他为了寻找日本人性格的弱点,看了不少外国人研究日本人的书,也看了不少日本人写的书,他不是喜欢日本文化,而是只有解了敌人的文化,才能更了解敌人的心理,才能判断出敌人的行动。
第四十五章鬼子登陆拉
基于对日本人心理的了解,邵振勇认为鬼子刚出了奇兵,等一会就知道正兵出来不出来,到底出多少,他心里没数,但是依据一般的作战部署讲,如果出一个连是吸引和牵制或者是投石问路,那肯定有至少两个连的兵会继续打击这里,如果增援部队撤离后他们杀过来,给自己来个二次打击怎么办?
为了防止万一,为了今天晚上不再出事,他只好要求增援部队留下。
四个连长凑到一起,需要研究一下突发情况的处置,说话前大家都掏自己口袋,拿出烟来打排子,邵振勇不抽烟,只爱喝酒,所以没烟分给大家,他们几个互相交换了烟,同时每个连长都递给他一支烟,他有点茫然,面带歉意的说:“不会这个,呵呵。”
三个连长都感觉到奇怪,他们互相交换过烟以后打开地图听邵振勇分析。
“他们是从东北处飞来的,降落在导弹营北边,可靠近伪装连的阵地,我运气还可以,即使抵挡不住,也能用假目标消耗他们,现在我们离海滩太近,我估计过一会就来,我们营没有海岸监视雷达,所以必须派观察哨。”邵振勇说到这里,拿过对讲机喊:“二排,派几个人监视海滩,各排把车都开到树林里,没我命令不许出来,沿树林离海近的突出部部署防线。”
“是。”对讲机里传来各排长的回答。
警卫连悄悄的把车转移到树林内,树林外只有陆战营的几十辆战车。
“你摆阵的办法还不错,避免暴露还是个好法子,我们营也该这么摆。”陆战营的营长走过来,营指挥车停在一旁,几个参谋和警卫陪同营长来参加战地会议。
既然是协同作战,支援部队就要配合主力部队,虽然他们人多,但是也要认真协助警卫连,毕竟他们的职责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好防空到导弹,这支锋利的剑绝对不能伤了剑锋。
邵振勇为表示礼貌,见到军衔比自己高的军官主动敬礼,站的直直的。“晚上好,营长同志。”
“好了好了,这些客套免了吧,你说你打算把我们摆开?”营长戴好头盔,走到地图前边。
“我认为鬼子一会来的人马必定有所准备,反装甲火力肯定强,所以步兵和战车要分开部署,步兵在前战车在后,步兵沿海滩修筑单兵掩体,战车全部进入树林,避免遭到反坦克火力的打击就好,我们只要拖住他导弹营就万无一失,到了黎明老式强击机一顿轰炸就能让他们在无遮无拦的海滩上把他们全歼灭。”邵振勇继续分析着。
“你说的很有道理,这么布置步兵可以轻易的打掉他们的反坦克火力,可要看他们带什么型号的火力,要带火箭弹我看可以,要是带了龙式陶式导弹甚至更好的导弹,我们藏在树林里加上伪装网也很难躲避,想不损失点装备打了全胜的战斗很难呀。”陆战营的少校营长琢磨着,现在零伤亡太流行,虽然中国军队一直讲敢于牺牲,可是新时代的军官们也都很重视士兵们的生命。
因为现在独生子太多,一个士兵阵亡,他的父母,他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倘若都在的话,那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实在令人难过,所以他们也不得不把降低伤亡这事情多考虑一下。
即使不损失士兵,装备也损失不起,一辆战车几十万上百万,虽然国家现在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富裕,经济发展都快,但是国家总体实力依然不是很强,现在还有边远地区的农民用不上电,喝不上自来水,还有很多人在靠天吃饭,如果能少损失一些武器装备,也能给国家节约更多的钱,把这些的钱用在教育上、用在打机井修水渠修水库上,这多好。
一个不富裕的国家,注定要让为之奋战的军官们担心的更多,少校带着自己的部下开始部署,他上营指挥车之前问:“不上来坐坐?”
邵振勇的指挥车就是个防弹吉普车而已,其他兵种的指挥车他还没上过,他走上陆战营的指挥车,指挥车立即退到树林里,然后挂上伪装网。
车内一个少校四个上尉围着一个地图桌研究,少校营长拿出一张纸简单的画出一个简易地图,用红色箭头代表战车,他迅速的在纸上一画,“你们三个看明白没,把车编组部署,每辆坦克旁边都必须有轮式战车和履带战车,混合编成若干组,车载步兵下车,修建临时阵地,但是别挡住战车前进的路,步兵要部署在战车前一两百米,步兵都戴要猫眼带,避免战车抗登陆反冲击的时候撞到自己的人。”
三个陆战连指挥官点点头,“明白。”
“去部署吧,邵连长还有什么意见没?”少校问。
“和我想的一样,太好了,咱们开始干吧,我的兵放在那里?”邵振勇发现人家没给自己安排位置。
“两个连的步兵足够,你的人就跟着坦克吧,坦克反冲击时候搭载你的人作为预备队,你看行么?”少校认为他们连伤亡大,不适合放在前边,适合放在后边,这么布置即使打的很惨烈,也不会把警卫连拼光。
“好。”邵振勇全完同意。
“分头准备吧。”少校戴上头盔打算下车去看看他们的具体部署。
三个陆战连指挥官下了营指挥车,各自回自己的连指挥车,坦克连的指挥员下了车问邵振勇,“不上我的指挥车看看?”
“不去,你的指挥车就是个坦克,里边地方小,我进去其他人还坐那?”邵振勇站在那,目送坦克连指挥员回到指挥坦克上。
“上我的车去吧,我的车炮重,也安全。”机步连长又向他发出邀请,他的连指挥车就是一辆增加了指挥通讯设备的86式战车,火力仅次于坦克,装甲也厚。
“你的车顶子太低,我个子太高,坐进去不舒服。”邵振勇也不喜欢外型低矮的战车,因为外型矮小不容易被发现,被摧毁的机会小一些,但是内部空间狭窄,舒适性不太好。
“你坐汽车习惯了,就上我的车参观一下。”突击连的指挥车是一台92式战车,车内空间比坦克、履带战车大的多,再说他也好奇,就跟着上了一台92式战车。
战车内好几个显示器,有电子沙盘,还有多功能显示器,可以接受各车传来的图像,内部和自己的吉普车差不多,就是整车比吉普车坚固,坐在装甲指挥车里,又舒服又安全,邵振勇拿起对讲机,给几个排长下达了道命令,他就悠闲的当起预备队指挥员,一会有事也有其他人抵挡,自己剩下的事就是观战。
突击连的连长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两瓶易拉罐咖啡,“提提神吧,一晚上熬过去基本就没事。”
指挥车和各型作战车辆刚刚进入位置,步兵也刚刚修好自己的工事,就停见海面上传来“嗡嗡”的声音。
92式步兵战车的顶盖开着,后门开着,坐在车里喝饮料聊天的两个上尉军官都听到这个奇怪的声音,随后两个军官身上的对讲机一起响,都是前方观察哨发出的,两个人做出了不同的反应。
突击连的连长拿起送话器喊:“全连注意,战车机关炮开保险,步兵全体注意,打开自动榴弹器和机枪的保险,看到敌人狠狠的给我打。”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