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航线





提前在船上预留了甲板,以后买到侦察机直接放上来用,不用把船弄到船厂里继续改造。

荣波把吊舱的数据记录器打开,就给这艘怪异的船用红外摄像机录像,把它的外型记录下来,然后拿回去就由其他人分析,反正自己看不出来这是艘什么船。不过民用船上有对空搜索雷达,这就很奇特,另外电子信号记录器已经把它的雷达波记录下来,回去分析一下就知道是军用雷达还是民用雷达。如果是军用雷达,这艘船绝对是间谍船。

间谍船的船身上涂抹了很多反红外探测的涂料,用红外侦察设备很难看清楚船的轮廓。

“你发现异常现象没?”荣波已经从显示屏上看到一艘模糊的船,战机上的红外成像设备是很先进的,他以前使用这个设备时看的图像非常清晰,而这次怎么看也是模糊的图像,看来这船有问题。

“它似乎使用了反红外侦察涂料,所以成像仪看不清楚,我只听说坦克使用这涂料,要不发射一枚红外照明弹看一下。”苏剑把战机拉高,继续围着这艘可疑的船盘旋。

荣波按下红外照明弹的发射按钮,一发比曳光弹亮度低的信号弹从飞机上的干扰弹投放器内发射出来,这个红外照明弹的功能大约相当于第二代坦克上的红外探照灯,是协助红外侦察设备工作的。

这下有了外来红外光源头,飞行员通过成像仪真正的看清楚这艘船,这的确是一艘间谍船,船上有密布着各种电子天线,还有一部对空搜索雷达位于船后桅杆的顶端,

“妈的,真还是个贼。”荣波骂了一句,“我们可以返航了,拍摄的图像我用数据链发回去。”荣波把无线电打开,“报告,发现一艘间谍船,图像已经使用数据链发回团部,是否返航请指示,完毕。”

“今天晚上可没白忙,终于发现条大鱼。”苏剑拉起驾驶杆,让战机回到五千米的高度,这样可以防止间谍船上的武器对战机造成伤害。一般间谍船上装备几门小口径机关炮,还装备一些单兵导弹,这些东西对付个没武器的侦察机还是有效果的。

坐镇指挥的中队长颜玲接到报告,拿电话和团部值班军官请示了半天,才得到返航的命令,这次飞行对98团来说很有价值,至少已经知道传说中建造的那艘间谍船已经下水,日后可以慢慢收拾它。

“现在返航,保持无线电静默,完毕。”颜玲下了命令,靠在椅子的靠背上,看着面前的几个雷达屏幕,歼十战机还没回到己方雷达探测区内。

间谍船上,船上关闭了所有照明灯,戴上夜视镜,忽然发现一个很亮的东西从天而降落,他起初把这个东西当成干扰弹,是侦察机害怕被导弹袭击才发射的红外干扰弹,一般飞跃危险地区的时候战机会连续投放这种干扰弹,但是这个干扰弹释放出的红外线实在是太强,用夜视镜看过去,一片绿绿的亮光,晃得什么都看不见。他又认为这是照明弹,急忙摘下夜视镜,看到的缺是漆黑的夜空,这可比是什么好兆头,现在他猜明白,这是红外照明弹,一般有红外成像红外侦察设备的才需要在敌目标红外辐射低的时候,补充一些红外线,这样就能清晰的看到。红外照明弹比红外探照灯的照明效果更好,而且不容易暴露观察着的位置。

船长马上把夜视镜放在一边,拿着对讲机,走到舷窗前,看了看漆黑的海面,向晋中原报告:“侦察机发射了一枚红外照明弹,估计他们使用红外侦察设备对我们进行拍照和摄像,现在怎么办?是否保持航向?”

躺在床上的晋中原没想到大陆的侦察机反应这么快,到底是谁泄露了行踪呢?船上有不少电子侦察仪,即使本船的人向外打电话或者发电报,都能侦察出来。船没出海的时候,也是进行严格保密的,怎么第一次出海就遇到这样的问题?难道有潜艇跟踪么?

其实他想多了,现在负责反侦察的潜艇还没接到出海命令呢。他从床上起来,披上件衣服,走向驾驶舱。

第七十八章东海谍影(2)

歼十战机安全的回到S1基地。

从机舱里出来,苏剑和荣波抱着飞行头盔向作战值班室走去。每次执行任务回来必须去报告一下执行任务的细节。

走到值班室门前,他俩发现门开着,副团长柏诚坐在沙发上一手拿着茶杯,一手拿着棋子,正往棋盘上摆呢。

“报告。”两人一起喊。

“进来说吧,我听过语音记录,你们再描述一下这艘船。”柏诚放下手里的东西,坐回到办公桌前。

“这艘船使用了反红外侦察侦察材料,用成像设备看不清楚它,我们到达低空,使用了红外照明弹,才让他露出原形。”苏剑只抓重点说。

副团长点点头,“从你们拍摄的照片上看,它的雷达不错,根据你们发现它的距离,和电脑对雷达波的分析,我推测这艘船上使用的是SPS-49(V)5雷达,这种雷达对一平米大小的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是460公里,如果它不开雷达,你们无法发现它的。”副团长柏诚对台湾的美式装备十分了解,猜到了间谍船上的设备型号。

“夜间侦察不容易分辨出船的国籍,也可能是美国的侦察船,如果派我们白天去,我们肯定弄清楚它的身份。”荣波十分肯定的说道。

“好了,我知道了,明天团部要开会研究的,肯定是要盯着它,它不老实,我们就收拾它,你们不要太立功心切,凭你们的岁数,只要在部队,打仗的机会多的是,回去睡觉吧,到了家先和老婆说几句好的,我们的工作性质和别的工作不一样,请她们多理解多支持。”柏诚看这俩人站这里发呆,“发什么呆?向后转齐步走。”

今天总算没白跑,发现个大鱼,苏剑和荣波高兴的跑步回更衣室。

在柏诚看来,他们虽然不是最好的飞行员,但是他们是最值得一用的飞行员,他们渴望战争,希望去执行所有危险的任务,这样的侦察飞行他们再合适不过。不过今天敌人没开火,这也是他们的运气,根据情报部门提供的资料,这艘间谍船火力十分凶悍,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换下飞行服,荣波徒步走回家,进了门,一头倒在沙发上,在漆黑的客厅里看着天花板。今天真是忙碌的值得,可惜不是战斗飞行。反正这艘间谍船迟早要惹事,以后有的是机会干掉它,即使只用机炮,也能把它打的到处穿孔,不知道这艘船有没有装甲。打伤或者打沉它,应该会被别人看成王牌飞行员,这个头衔太有诱惑力了,即使得个勋章奖章也行,至少可以证明自己比别人强。

壁灯突然亮了,李文超穿着睡衣从卧室出来。

“老婆还没睡呀?”荣波从沙发上起来,把军服脱下去,然后坐好,喝着茶几上的茶。

“睡什么睡?刚才又有飞机噪音。我受不了这地方,你为什么非要呆在这里。”

“哎,那怎么办呢?我们搬家吧,去离郊区远点的地方住,你看行么?”他尽量不和她顶着说,只是顺着说。

“我在这里还不是迁就你,为了你上班方便。”她转身回到卧室。

荣波尴尬的坐在沙发上,他明白为什么很多人不想转业但不得不转业,说服自己留在这里容易,说服家属难呀,尽快得个勋章奖状什么的,这样也有说服她的资本,现在自己小飞行员一个,没什么好炫耀的,说自己敬业吧,也拿不出什么证据,她肯定会说干不出成绩就走,又不是只能干这个。现在他害怕回家,真不应该拖累她,把她带到这里。

东海海面上,间谍船还在波涛中向前航行,晋中原来到船的驾驶舱,打开电脑,看电脑记录下来的雷达图像。

屏幕上先是出现一个小点,然后小点逐渐靠近,之后围着船盘旋了几下。这部SPS-49雷达真是有两下子,可在400多公里多的距离上发现RCS值为一平米的目标,倘若目标RCS值越大,发现距离越远。

今天遭遇的这架侦察机已经是歼击侦察机,它以每小时900公里的速度向间谍船飞过来,不过飞行到距离间谍船400多公里的时候,就直对着间谍船飞行,这是为什么?晋中原的脑子里忽然滑过‘全向式电子告警器’这个词,他脑袋上顿时就见了冷汗。原来是这样,如果不是自己的船辐射出的电磁波,这架侦察机根本找不到自己,不过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大陆的苏27战机都没有全向雷达告警器,这架侦察机是什么型号。

根据SPS-49雷达侦察,这架飞机雷达反射面很小,才只有一平米,与EF-2000和阵风战斗机相似。不过欧洲的巴统委员会对欧盟成员国出口武器有审查的,不可能卖出这样的先进战斗机。苏27雷达反射面是十二平米以上,而米格29的雷达反射面是三平米,这个飞机比起这两种飞机也太夸张了吧?

大陆的技术居然发展的这么快,准隐形技术和全向式告警器一起使用,对台湾来说是噩梦,这种全向式电子告警器几乎可以代替早期的雷达探测定位器,装备它的战机只要挂上反辐射导弹就能当电子战机使用。

这次出海真是没白来,侦察机还没放出去,就侦知了两种新技术。不过晋中原有点不相信那架飞机是有人驾驶的,一架有人驾驶战斗机雷达反射截面那么小,大陆一般不可能搞出来的,他们没这技术,搞不好是无人侦察机,这东西小,或许自己把大陆想的太强大了吧?不过还是谨慎对待的好,等天亮了,多使用光电侦察设备,看看这架飞机到底是无人的还是有人的。

船长问:“我们还按远计划航行?”

“那当然,一架侦察机有什么怕的,我们只在经济区航行又不进领海。”晋中原说完转身离开,走到驾驶舱的门口,又嘱咐道:“把对空搜索雷达关闭,免得再被发现。”

“是的。”船上干脆的回答,然后雷达操作员关闭了对空搜索雷达。

船舱外,主桅杆上的对空搜索雷达的天线停止转动。只有导航雷达在工作。晋中原看了一下这惹事的雷达,回到船舱内。

东海舰队情报处,值班室内,海军上校辛胜正坐在电脑前,刚才电脑提示,收到新的电子邮件,他马上打开电子邮件看,这是海航第98团发来的,这个团本来就是职业侦察团,现在升级了装备,清一色三代半飞机,还有高度保密的隐形战机。台北国民党总部遇袭事件中,就是98团飞抵台北,拍摄了高清晰度的照片,精密的数码照相机拍摄的照片,能看清楚匪徒手的里武器,和手腕上的手表。今天98团又发来了情报图片,不知道上边上什么好东西。

辛胜戴上眼镜,其实他视力很好,以前是舰艇兵出身,也在潜艇上当过参谋和副艇长,现在年纪大了,看东西稍微有点花。他现在被调到二线,但是还是努力。他看着电脑屏幕,图片都是绿色的,一看就知道这是红外照相机拍摄。

照片拍摄的角度很不错,还使用了红外照明弹补充红外光源,可以清楚的看到一艘船的轮廓。这艘船有高大的桅杆,桅杆上有对空搜索雷达,桅杆附近装了大量的杆状天线,这肯定是电子侦听天线,还有不少雷达波接受器,另外还密密麻麻的装了很多东西。

辛胜马上打开照片编辑软件,在照片上画出很多红圈,把雷达和电子天线全圈住,这样为了方便上级判读照片,他很快的忙完了编辑,然后打开文档,写上一篇报告,主要写自己通过照片得出的结论,供上级参考。他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通过十几个照片,详细的分析了这艘船的尺寸和吨位,以及用途,还写明了如何监视这艘间谍船,他建议总部派遣一艘潜艇跟踪这艘间谍船。不过他也知道,上级一定会派他亲自去。

自己这把年纪,其实泛不上亲自出马,情报处几百号工作人员,自己不拼命工作,也不会影响工作效率,他只要协调好部下工作就可以。不过他还是感觉,能多干一点是一点,即使明天转业也丝毫不后悔。比如判读照片写报告的事,下边的人也都会做,他只是想多为自己钟爱的事业多尽一份力,眼看奔五十的人,现在再不做,以后想做也没那精力了。像他这个年纪这个资历的军官,用不着这累,换个坐办公室的闲差事上边一定也会反对,不过辛胜偏偏不这么选择。他想在转业或退休前再带出个徒弟来。

以前在舰艇上,当了很多年教练舰长,带出来的实习舰长都一大群。现在自己在情报处干了几年,还没栽培出个像样的徒弟,不过他已经选好人了。

“报告。”办公室门外,尹端华喊着报告。

“进来吧。”辛胜把写好的分析报告和编辑过的照片一起发给总部,手里的活儿也忙完了,就让他进来。

尹端华拿着一杯咖啡走进来,把咖啡放在办公室的茶几上。

第七十九章东海谍影(3)

晚上的值班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