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航线
“进来吧。”辛胜把写好的分析报告和编辑过的照片一起发给总部,手里的活儿也忙完了,就让他进来。
尹端华拿着一杯咖啡走进来,把咖啡放在办公室的茶几上。
第七十九章东海谍影(3)
晚上的值班人员很少,办公室里只有尹端华和辛胜两个人。尹端华没事干给处长送杯咖啡其实不是闲着没事干,他是带着目的来讨好这个老家伙,因为自己有求于他。
“处长,如果没事,我先回去值班了。”尹端华打算玩一下以退为进,不知道有没有机会。
“等一下,你小子肯定有事,没事你会这么好心给我送咖啡?你有事就说吧,我权力范围内的,合理的,我都能办。”辛胜并不知道这个他所喜欢的徒弟求他办什么事,总之他能办就办,况且也不是自己喜欢这个可造之才,他女儿很喜欢这个年轻的军官,不过这个小子从不表态,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辛胜从椅子上起来,在办公室里溜达了半圈,然后坐到茶几旁边喝咖啡,这小子果然沉的住气,半天不说。
“我想离开这个部门,回到原来的部队,先前我是借调出来的,不过我不想在这里长干下去,整天坐在办公室里看资料写报告,对一个想上战场的军人来说是个折磨。”尹端华平静的把话说完,等领导表态。
“就为这点事?你难道不懂得情报在战争中的地位,你只想冲锋陷阵,但工作必须有人做,军人必须懂得服从,学会服从。”辛胜十分清楚,这个情报处没少从作战部队中抽调人,像尹端华这样的想立功想上战场的军官不是少数,而是大多数,这些很有活力的年轻人不喜欢把自己的青春浪费在这枯燥的情报工作上。不过他不能开这个头,只要把他调走,要求调动的人会越来越多,最后这个部门只剩下一群老头子。另外还有个麻烦,如果自己把这个小子调走,那女儿肯定也会让他找人把她也调走,麻烦事就一大堆了。
“我本来就不适合这里,如果不愿意帮这个忙,我自己想办法,我宁可不穿这身衣服也不会坐办公室一辈子。”尹端华说完转身离开。
这小子还挺硬的,看来的确是个可造之才。
逃离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岗位的确是个费劲的事。尹端华坐在值班室的办公桌子前,看着桌子上的电话,看着记录本,他真的厌恶这里,想回到自己的艇上。
站在艇的前甲板上享受着急速航行的刺激,潮湿的海风吹过自己的脸,那种感觉好舒服,机动训练的时候可以把导弹艇的速度加到最快,那时候总感觉是在国际级的赛艇比赛中。
想着以前的好日子,自己好像还在艇上。这么久没回去过,不知道艇上的几个士官是不是调走了,他们可都是自己的好搭档。
他已经下定决心,离开情报处,离开辛颜和她爹,躲的远远的,自己还是要去追自己的梦。
早上,荣波还躺在床上。完成夜间飞行不用一大早就去部队,中午前归队就可以,他真是好喜欢夜间飞行,忙完了能不用参加早上的体能训练,现在才7点,中队里的兄弟们一定背着负重跑步去了。一阵飞机噪音传来,把他吵的不能睡,空军的苏30每天很早就训练,他们昼夜训练比例和98团还有差距。在98团简直是受折磨,昼夜飞行训练比例严重失调,一般是晚上实飞两次白天实飞一次,团长说着是适应战争需要,说敌人总喜欢在夜间发起攻击,所以要加强这样的训练。
他又在床上翻了个身,见老婆已经不在了,不知道去那了,估计是去厨房做饭去了,要不就自己先出去吃。他爬起来,穿好衣服,准备找点吃的。
刚回到客厅里喝了一杯水,外边就有人敲门,大清早谁找自己呢?楼里住的全是军官,他们都一大早的上班去,谁这么清闲?
荣波走到门前,看苏剑穿戴整齐的站在门前。
“大请早找我做什么?出去玩?”荣波把他让进客厅。
“你吃了没?没吃最好,中队长让回食堂吃。”苏剑一说完这个,荣波马上就明白,今天还有飞行任务,否则也没必要去食堂吃空勤灶,看来今天还可以飞,不过肯定这是保密的,不会预先通知他们。
荣波无奈的微笑了一下,拿上自己的军帽,他知道自己与梦想越来越近,离击沉那艘间谍船已经不远。
间谍船上,晋中原和余飞沿着船的左舷散步,晋中原假装关心的问:“来这里还习惯么?”
“还可以,不过总感觉这钱赚的太轻松了,我们就呆在船上一天就算一个工作日?时间久了我们都懒了,以后不在你这里干,我们的能力都没了。”余飞仰头看了一下晴朗的天空,“今天晚上是个好天气。”
晋中原为了派遣侦察机出去侦察,一直期盼着晚上有个好天气,白天天气好没什么用,派出无人机比较危险,最多是派几架小航程的无人机窥探一下东海上有几艘大陆的军舰,确认周围没有什么军舰,晚上就能下手。他从衣兜里拿出一个掌上电脑,他上网看了一下气象网站,果然今晚天气不错,可以使用远程侦察机进入大陆的腹地。
“你怎么知道今天晚上是好天气呢?”晋中原好奇的问。
“其实我是随便说的,我在金三角当兵的时候发现当地人很多人没有收音机,我就不知道他们根据天气种地,比如明天要下雨如果你今天浇了地,就对庄稼不太好,当地人就习惯通过白天晚上看天象,粗略的估计出明天的天气,我稍微知道点,另外我喜欢看关于海的书,东海在这个季节晚上好天多于坏天气。”余飞其实是瞎蒙的,把自己说的稍微悬乎点。
晋中原不在乎今天是什么天,就希望可以多派几个架次的无人机。
他回到驾驶舱,马上命令:“派一架RQ-5无人机侦察9点钟方向的海域,另派一架RQ-7无人机在空中巡逻,打开全向式电子告警器。”
船上的人都是专业人士,掀开帆布去掉伪装的人手脚十分利索,两架无人马上显露在甲板上,架设发射轨道的工作人员也把发射轨道支起来,还有熟练的钓钩操作手,把两架飞机吊起来放在发射轨道上,负责给无人机加油的人马上拿过油管,用加油泵往飞机里加油,无人机一般内部油箱很小,几分钟燃料就加满。
看着这些人手脚利索,晋中原十分满意。当初情报处装备这东西的时候,有人建议为了保密,用情报局内部的人操作这复杂的东西,不过这需要大笔钱财,他直接从陆军空军接受了一批人,根据专业把这些人从新编排好,这些人拿到装备马上就能操作。
遥控驾驶舱就在驾驶舱里,两个遥控驾驶员看着晋中原,等着他的命令,手已经放在起飞按钮上。
“起飞。”晋中原很平静的说。
两架伏在发射轨上的无人机后年的助推火箭点火发射,两架无人机腾空而起飞离了发射轨道,前甲板顿时笼罩在一片火光之中。助推火箭的尾焰很大,而且这些燃烧后的气体有毒,大多工作人员都回到舱内,发射完毕之后他们才可以收起发射轨道。
听到外边“轰”的一声,刘铭基他们几个人马上跑到舱外看热闹,因为他们现在是情报处的雇员,船上的人发射侦察机也不避讳他们,没人阻挡他们去看飞机起飞。
他们七个人站在船舷上,看着两架比模型飞机大很多的飞机腾空而起,在火箭的助推下飞上高空,然后把燃烧尽的火箭丢进大海。
“乖乖,居然有这东西?一个影子侦察机机一个猎人侦察机,整两种玩意儿,不怕维修补给困难?”张汉合发着牢骚,拿着自己的望远镜,看着远去的两架无人机。
“这东西能飞到大陆么?现在距离大陆可远着呢。”王众明说完,看看其他几个兄弟。
“他妈的,我们真成间谍了,可惜现在的间谍都是高科技了,全是卫星无人机电子侦察船,我们这些老粗什么都不会,看来我们就是当保镖的料。”夏明发了句牢骚回到舱内。
东海舰队情报处,一群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前,有的分析航空侦察照片,有的在看卫星照片,有的打开电脑进入内部网,看着海洋监视卫星同步传回的实况录像,还有的守着电脑观看导弹预警卫星发回的图像。
只要是在卫星下边鼓捣导弹什么的,这卫星都能发现,卫星上的红外传感器对导弹的尾焰发出的高温十分敏感,连单兵防空导弹的尾烟都能探测到,还能同步拍照。
尹端华正无精打采的看着电脑屏幕,就见屏幕上闪出两个排列规则的红外信号,他脑袋上的头发一下都竖起来,大声报告:“东海海域有红外辐射信号,可能是导弹发射,位置在上海东边。”他简单的从数字地图上估算出大概距离,“距离上海以东300多公里。”
全情报处的值班人员都紧张起来,这是导弹还是别的,还没搞清楚,大家都很紧张,有可能是美国海军发射了BGM109导弹。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坏菜了,美国一向喜欢用巡航导弹发动第一波攻击,所以情报处格外注意上海周边一千公里的海域和空域,即使是B-52H发射AGM-86导弹也是个不小的威胁,谁知道携带的是常规战斗部还是核战斗部?如果是核战斗部,那怎么办?
巡航导弹是每小时900公里的速度飞着呢,要不了几分钟就能飞到上海附近,那可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那里居住着3000万人,即使只有5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也能杀死3000万人中的绝大多数。
第八十章东海谍影(4)
导弹预警卫星只能探测出红外信号,也能自动跟踪这个红外信号,如果这个信号一直原地不动,在红外传感器的显示屏幕上逐渐变的清晰,那就是这个东西在垂直向上飞,目前地球上只有几种东西是火箭助推垂直向上飞,第一是火箭,第二是弹道导弹,第三是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它们的发射阶段都是垂直向上飞行,飞出大气层才会改变方向。
如果预警卫星跟踪着目标,发现目标运动轨迹向任意方向延伸,那这个目标就是巡航导弹之类的目标,不过这个目标向西飞行了几分钟就消失在电脑屏幕上。导弹预警卫星靠强烈的红外信号去跟踪目标,不过远程巡航导弹一般在火箭发动机燃烧完火箭燃料之后,改用涡轮风扇发动机飞行,导弹尾部的红外辐射信号大大降低,就跟踪不到。
“改用海洋监视卫星侦察。”辛胜知道这不是吉的征兆,好端端的有巡航导弹似的东西扑向上海,现在要确认这个情报的准确度,也要通知防空部队紧急拦截。
“顺利接收到海洋监视卫星的实况录像,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不清楚,看不清目标只能看见一个白点。”一个情报处的上尉军官报告。
“能确认是巡航导弹么?”辛胜已经拿起专线电话,他要向舰队司令部报告。
“即使是间谍飞机也要拦截,直接向海航司令部和防空指挥中心汇报吧,如果是巡航导弹,我们担待不起这个责任,它至少能携带500公斤战斗部,500公斤炸药能炸死多少人?死一个人也是我们的失职。”尹端华在领导犹豫的时候马上提出意见。他认为早点通报情况,防空部队早有准备是好事。
辛胜迅速打电话把情况通报给指挥机关。
S1基地,荣波和苏剑又在值班,他们以为今天可以继续跟踪那艘间谍船,忽然防空警报响了,伴随着尖利的警报声,内部广播也开始传达指挥员的命令,“苏剑和荣波机组马上起飞,目标为巡航导弹或者是侦察机,迅速起飞查明情况,完毕。”两人听到广播里叫他们起飞,马上拿起头盔就奔进机库。
双座单发歼十带着两枚红外制导的霹雳7型导弹飞上蓝天,向目标所在的方向迎头飞过去。
“报告你们的位置和情况,完毕。”。
荣波马上回答:“高度5000米,速度900公里,航向正东偏南,机上设备一切正常,正在打开雷达搜索目标,完毕。”雷达已经调整到下视模式,依然没发现什么目标。
歼击机是防空作战的第一道防线,不过这条防线要覆盖的地区实在是太宽,也实在是太大,仅靠一架战斗机巡逻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一架空军的A-50预警机从其他空域飞向上海方向。预警机的雷达探测范围大,对付低空目标比地面雷达和战斗机上的雷达要好许多倍。
身躯庞大的预警机背着笨重的雷达天线,飞抵上海以东100公里的空域,一下就发现了两个目标。预警机上的雷达值班员迅速用数据链把实时雷达图像发给歼十战斗机。
荣波早打开数据链,等着他们传来雷达图像,只有知道目标在那里,他才能开始引导驾驶员拦截目标,“目标距离我们100公里,它向西飞行,我们对着它飞,稍微向左转一点。”
苏剑踩下方向舵踏板,战机缓慢的转弯。
无线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