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历史小说] 楚汉争鼎 作者:寂寞剑客(起点vip2012.12.27完结)
如今楚国的官衔制度比较混乱,有秉承自前楚的令尹等,有秉承三公九卿制的太傅、太师、太尉等职,更有项庄增设的大将军、骁骑将军、卫将军等等,项庄正考虑引入品级,将朝官的等阶加以区分,当然,那绝不是九品中正制。
事实上,既便实行九品中正制,楚国也不可能出现士族门阀群体了。
现在的楚国,只要你有能力,不管是当兵打仗,行商贩货还是当工匠做苦力,都有机会因功获得爵位,从而跻身贵族行列,但是,如果你的后代没有能力,从贵族沦为平民也是很容易的,因为按楚法彻侯以下爵位是不能世袭的。
所以,现在的楚国根本不可能出现阶级固化。
没有阶级固化,士族门阀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项庄望着毕书,问道:“大将军,若由你领兵,多少兵马可以灭了淮南国?”
项佗闻言便有些失望,看来这次北伐又没他什么事了,桓楚、季布、周殷更是满脸的遗憾,错过了这次机会,他们这辈子是难得有领兵的机会了,毕竟也是快六十岁的人了,说不定哪天就追随先王去了。
毕书道:“若只是淮南国,十万兵马足够,不过臣以为汉国、齐国断然不会袖手旁观,届时肯定会发兵相救,所以,至少需要十五万大军。”
项庄沉吟了片刻,断然道:“寡人给你二十万府兵,外加虎贲军,定要灭了淮南国!”
“喏!”毕书长揖到地,心下也是不无激荡,一转眼,距离上次淮南之战已经过去了三年多的时间,此次淮南之战,却不知道是否还有跟韩信对阵的机会?
项庄诏令一下,楚国的战争机器顿时开始全速运转了起来,一车车的军粮、一车车的辎重、一架架的器械出武威门,沿着凯旋大道源源不断驶往江边,然后在水师的接应下渡过乌江、浩浩荡荡地开进了九江。
正在休假的不更爵位以上的将士也纷纷结束了休假,将缠着自己想学武艺的幼子交给了泫然欲泣的娇妻美妾,然后亲自从马厩里牵出养得膘肥体壮的战马,又从侍从手中接过擦得雪亮的横刀,最后回头向亲人们挥挥手,纵马扬长而去。
与此同时,一个个农夫放下了手中的锄头,一个个猎人放下了手中的短弓,一个个工匠放下了手中的铁锤,一个个渔夫放下了手中的渔网,然后回家挎上环首刀,披挂上擦得锃亮簇新的皮甲,再跨上刚买的努马,前去拆冲府应卯。
如此庞大的物资调度、如此大规模的军队集结自然不可能瞒过各国的眼线,很快,楚国正往九江大规模集结军队的消息便通过数以百计的信鸽纷纷传到了咸阳、传到了临淄,传到了彭城,也传到了邯郸、安邑还有蓟县。
##########
听说楚国大军正源源不断地向九江集结,淮南王英布一下就慌了神。
此时的英布,已然年过六十步入了暮年,早已经不复当年的气概了,由于终日沉迷于酒色之中,刚过六十岁的英布看上去却像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不仅挺拔的背佝偻了,脸上也布满了斑驳的老人斑还有纵横交错的皱纹。
大难临头,英布赶紧召集文武大臣商讨对策。
朝堂之上,肥铢把楚军一通狠贬,还扬言只要五万军队就能拒敌于国门之外,朱建、马业等奸佞之徒也在旁边添油加醋,蒯彻看得直摇头,这些鼠目寸光的蠢货,真是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竟然还妄想凭一国之力挡住楚国大军?
不过,英布却终于难得地清醒了一回,把目光投向了蒯彻。
蒯彻叹了口气,出班奏道:“大王,如今楚国治下十一郡的府兵已经全部练成,总兵力已经超过了六十万,毕书更是可以跟齐王韩信相媲美的大兵家,这次毕书统兵三十万前来攻伐淮南国,其势绝非我淮南国所能抵挡……”
“蒯彻,你竟敢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
“就是,什么六十万大军,那叫虚张声势。”
“还有那个什么毕书,根本就是浪得虚名。”
蒯彻话音未落,便遭到了肥铢、朱建、马业等人的连声喝斥。
换在平时,蒯彻定然就不说了,不过这次,蒯彻却罕见地没有理会肥铢等人,而是继续向英布谏议道:“大王,还是赶紧谴使向汉王、齐王求援吧!等到楚国准备停当,三十万大军大举攻入淮南,那就什么都晚了呀。”
##########
英布正召集群臣商讨对策时,刘邦也正在召开御前会议。
两年前,刘邦也效仿项庄搞了个间谍组织,往江东、荆襄、巴蜀派了大量细作,虽然被楚国的乌木崖杀了不少,可还是有少量的细作成功地潜伏了下来,并且形成了完整的情报机构,所以,刘邦得以第一时间知道楚国的动向。
听说楚国要对淮南国动手,刘邦便赶紧召集右丞相萧何、右军师张良、左军师陈平、左丞相白墨、太尉周勃以及上将军吕台等文武重臣商讨对策。
“诸位爱卿都说说吧。”刘邦虽然已经七十二了,却还是显得精神矍铄,“据说,项庄小儿这次调集了三十多万大军,还把最精锐的虎贲军也派了出去,看来是志在必得了,单凭淮南国是肯定抵挡不住的,咱们救还是不救?”
萧何看看张良和陈平,说道:“臣以为该救。”
萧何话音方落,白墨、周勃和吕台便纷纷点头附和。
刘邦的目光便落到了张良身上,问道:“子房,你的意见呢?”
张良沉吟了片刻,低声说道:“大王,臣也以为淮南国该救,不过怎么个救法,却还需要好生斟酌。”说此一顿,张良又道,“毕竟我大汉国跟淮南国之间还隔着个齐国,若要直接出兵淮南国,则大军势必要通过齐国国境,齐王会不会有什么想法?”
刘邦道:“这都是为了救援淮南国,韩信应该不会有什么想法吧?”
“那可说不准。”陈平接过了话茬,说道,“大王,臣也以为子房兄言之有理,与其直接出兵淮南,还不如征发大军攻伐荆襄,迫使楚军回师自救。”
第388章 灭楚的最后机会
第388章 灭楚的最后机会
“攻击荆襄?”刘邦皱眉道,“如果项庄继续猛攻淮南国呢?”
刘邦还有句话没有说出来,那就是荆襄守将高初可不好对付,上次彭越带着十万虎狼之师去攻打荆襄,结果却让高初打了个全军覆灭,彭越自己也死了,汉军若是打的围楚救淮的念头,最后很可能两头落空。
陈平道:“若是这样,那就倾举国之兵,与楚国决战!”
张良点了点头,意味深长地道:“大王,臣也以为是时候决战了。”
刘邦皱了皱眉,略略有些犹豫:“韩国、赵国以及燕国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现在就跟楚国决战,是不是有些仓促了?”
“不仓促。”张良摆了摆手,缓缓站起身来,此时的张良也已经六十多岁了,同样已经是风烛残年了,有些吃力地走到大殿正北,站到了悬挂着巨幅地图的屏风前,然后手指着屏风继续说道,“大王,这次怕是灭楚的最后机会了。”
刘邦闻言目光一凝,遂即轻轻地叹了口气,他当然知道张良说的都是事实。
倒不是说他刘邦年事已高,所以只剩下眼前这一次机会了,张良是说,楚国的国力在这几年突然间有了爆发式的猛增,已经远远地把大汉国甩在了后面,如果这次还是无法灭掉楚国,那么大汉国就永远不会再有机会了。
自从组建了情报机构后,汉国高层对楚国的强大才有了直观的认识,刘邦、张良他们从来就没有想过,鼓励工商竟然可以让楚国焕发出如此强大的生机,汉国虽然也在变法,但是在效果上却远远无法与楚国相提并论。
刘邦也有心效仿楚国放开对工商业的抑止,却始终心有顾忌。
原因很简单,一旦放开了对工商业的抑止,最初几年汉国将会变得无比虚弱,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大规模的饥荒,届时,楚国又怎么可能袖手旁观?所以说,大汉国已经错过了发展工商业的机会了,永远地错过了。
现在,大汉国再想追上楚国的步伐已经不可能了。
现在,大汉国唯一的机会就是趁楚国还没有彻底成长,趁汉军还有一战之力时,提前将楚国扼杀在摇篮里。
所以,张良才说这很可能是灭楚的最后机会了。
刘邦又何尝不想灭楚?当下问张良道:“子房,你说战还是不战?”
刘邦不能不慎重,倾举国之兵与楚国决战,那是要冒很大风险的,胜了也就罢了,可一旦输了,那么汉国很可能也就一下灭国了,但是如果仅只是固守关中,以汉国如今的国力楚军要想打进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张良摇头,淡然道:“大王,这世上从来就没有必然能胜的战争,既便是孙膑,也同样不可能每战必胜,臣等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争取更多的助力,尽可能地筹集更多的粮草辎重,尽可能地地征发更多的更卒,至于战还是不战,那得大王您来决断。”
##########
当刘邦纠结于是否与楚国决战时,韩信也在纠结是否亲征。
阳春三月,天气已经渐渐转暧了,不过韩信的寝宫里却仍是炉火熊熊,娄敬、赵炎、薛欧、申屠嘉等文武大臣虽只穿了深衣,却一个个都热得额头冒汗,而裹着虎皮大氅紧挨在火盆边上的韩信却还是感到一阵阵发冷。
三年前在黄龙荡,楚将由渊连发三箭,给韩信的身体造成了无可弥合的重创,经过公羊太医的全力施救,性命虽然保住了,却从此成了个病秧子,怕风、怕冷、怕阳光,一遇上天阴下雨就浑身疼,出门需要坐轮椅,大夏天的还要穿棉袄。
似乎是感受到了韩信身上的寒意,跪坐在旁边的韩阖赶紧膝行上前,替韩信紧了紧身上的虎皮大氅,又将火盆里的炭火拨得更旺了些,半年前,韩信终于废掉了长子韩阚,立次子韩阖为太子,这事倒是没引起什么太大的反响。
毕竟这个时代,立嫡立长还没有成为传统,一般都是立贤,何况韩阚懦弱憨厚,的确不适合担当齐国国君,韩阚被废黜时甚至还长舒了口气,语含至诚地向韩阖表示祝贺,这也极大地改善了兄弟俩的关系。
韩信冲韩阖点了点头,然后说道:“诸位爱卿,寡人想亲领大军救援淮南,如何?”
韩阖闻言顿时脸色大变,急声道:“父王万万不可,救援淮南之事有儿臣领兵前往就行了,又何必劳动父王万金之躯?”
娄敬、薛欧、赵炎、申屠嘉等大臣也纷纷附和,大王的身体这么弱,又怎经得起车马劳顿?万一途中有个三长两短,可怎生是好?!
见太子和群臣同声反对,韩信便轻轻叹了口气,他又何尝想亲征?只是淮南国是齐国与楚国之间的屏障,一旦让楚国灭掉了淮南国,那么齐国就要直面楚军的兵锋了!眼下齐国元气未复,是断然无法独自抵挡楚军兵锋的。
韩阖再次恳求道:“父王,请准许孩儿领兵前往。”
望着英挺俊朗的韩阖,韩信不禁有些心动,太子虽然还只有十八岁,却自幼跟随在自己的身边,不仅读了大量的兵书战策,还随军观摩了淮南之战、邯郸之战以及临淄之战,也颇有主见,倒的确可以让他去试试。
“好吧,寡人给你十万兵马,即日起程驰援淮南。”韩信终于点了头,又道,“不过阖儿你需谨记,定要多听军师谏言!”
“喏!”韩阖心中狂喜,脸上却丝毫没有表露出来,当下深深一揖,欣然领命。
韩信又回头叮嘱赵炎道:“子矜,寡人可就把太子交给你了,你定要全力辅佐太子,助他早日击退楚军。”
“喏!”赵炎长揖到地,领命。
##########
未央宫,白虎殿。
刘邦正背负双手来回踱步,而且踱步速度越来越快,萧何、张良、陈平、周勃等十几双眼睛正随着刘邦的身影转过来又转过去,某一刻,刘邦突然停下脚步,然后回头恶狠狠地说道:“寡人心意已决,与楚决战!”
周勃、吕台、刘濞等武将顿时神情大振。
张良点了点头,又道:“好,既然大王决意与楚决战,那么现在就该好好谋划谋划这一场战事了,臣以为单凭大汉国一国之力,是断然无法打败楚国的,既便是与齐国合力,胜负恐怕也只在五五之数,因为楚国同样也有盟军。”
陈平道:“子房兄是说,寻找更多的盟军?”
“对,寻求更多的盟军。”张良伸出干枯的手掌,从蜀郡西边轻轻划过,然后对刘邦说道,“大王,蜀郡西部有羌、氐、冉陇等蛮族,这些蛮族生于苦寒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