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历史小说] 楚汉争鼎 作者:寂寞剑客(起点vip2012.12.27完结)
⑻追淄度肓寺永铮奥螅甘鲎澈罕阍俅喂亩鸱缒依础?br />
那一溜的茅草棚里面,百余名楚军铁匠正在铆足了劲打造环首刀,寿春被淹,楚军只抢出了两样东西,一是城外被淹的汉军军粮,再就是城内的铁匠器具,然后又费了不少人力、物力才终于将风囊、铁砧、铁锤等器具运进了山里。
虞子期挥汗如雨,正用手中的小铁锤引导着对面壮汉手中的大锤,奋力锤打铁砧上的横刀粗胚,大别山之战,让楚军尝到了环首刀的甜头,为了尽可能地提高战斗力,项庄决定打造更多的环首刀来,他还打算给所有的将领都配上横刀!
此时的环首刀,由于治金技术的缺陷,无论是加工工艺还是材料材质都无法跟后世的两汉环首刀相比,但由于其独特的厚背造型,在面对双刃薄剑时却占尽了上风,刀剑对砍,断的十有**都是双刃薄剑,而不会是厚背单刃的环首刀。
甚至连汉军将领的双刃重剑,也是不敌普通环首刀!
至于项庄那把所谓的大横刀,加工工艺跟后世的唐刀更是相去甚远,不过项庄的大横刀虽然做工简陋,却胜在更长、更宽、更厚,因而弥补了材质硬度、韧度上的差距,相比秦汉时期的剑戟戈,项庄的大横刀却绝对算得上是神兵了!
当然,不管大横刀的工艺相比唐刀有多简陋,也不是一般的铁匠能够掌握的,所以还得虞子期亲自操锤,说起来,虞子期这个大将实在是有些惨,别的大将都可以睡了,他却还得在这里辛苦打铁,更多的时候,他倒像是个铁匠。
这正忙着呢,项庄忽然在高初、荆迁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虞子期赶紧放下铁锤,向项庄作揖见礼,项庄摆了摆手示意不必多礼,然后从衣袖里摸出了一方白布递给虞子期,虞子期伸手接过,见白布上画了个图样,好像是一枝尖尖细细的长矛,不过跟矛又有区别,矛没有倒钩,这玩意却有倒钩。
当下虞子期有些困惑地道:“上将军,这又是什么兵器?”
“这个叫做标枪。”项庄解释道,“照图样铸造出来,后面还要连接木杆。”
作为一个穿越者,项庄当然知道标枪,在西方,无论是古希借还是古罗马,标枪都是重要的步兵武器,不过在中国,由于强弩的出现,使得标枪变成了一种鸡肋武器,因为无论是射程、射速、穿透力还是命中精度,标枪都远不足以与强弩相提并论。
不过,标枪相比强弩也还是有优势的,就是造价低廉,而且便于携带!
以楚军如今的条件,既没有技术也没有能力制造强弩,所以标枪便成了首选,项庄已经决定将标枪列为楚军的制式兵器,至少轻兵是必须配备的!
楚军在装备了环首刀、大盾、长戟、标枪、长弓之后,野战模式就基本成形了。
楚军的野战模式基本上就是这样,当敌军步兵进入一百步(一步约1。4米)以内时,首先由怒锋营的长弓手进行第一轮杀伤;当敌军步兵进入二十步以内时,再由陷阵营的辅助轻兵使用标枪进行第二轮杀伤;两军相接时,前排陷阵武卒手持环首刀、大盾,与敌军步兵近身肉博,后排武卒以长戟伺机攻击,辅助轻兵则继续以标枪射杀敌军。
虞子期收好图样,又对项庄道:“上将军,这个样式倒是挺简单,只要铸造成形,接下来都不需要太多锻打,就是开锋磨励需要耗些功夫,不过,一天打造五十枝应该不难,却不知道上将军需要多少枝?”
“五十枝远远不够,我需要五千枝,十天就要!”
“这样啊,那末将需要更多的人手,对铸造好的枪头进行开锋磨励。”
“这个没问题,你需要多少人手,尽管去各军挑选便是,包括亲卫军!”说此一顿,项庄又道,“不过,标枪的打造绝对不能影响到横刀以及环首刀的打造,因为这两样兵器的重要性,远在标枪之上!”
“诺!”虞子期揖了一揖,朗声道,“十天之内,一万枚三棱箭簇,五千枝标枪枪头,三百把环首刀,外加二十把横刀!末将绝不辱命便是!”
项庄拍了拍虞子期的肩膀,不无歉疚地道:“子期将军,只能辛苦你了。”
虞子期道:“只要大楚能够复兴,末将便是累死在铁匠铺子里又有何妨?”
“好,子期将军这话我记下了!”项庄点了点头,肃然道,“等将来大楚复兴之后,我一定给你记大功!”
说罢,项庄便转身走了。
目送项庄的身影远去,虞子期的眼神却很快黯淡了下来,凭心而论,他并不认为大楚还有复兴的可能,真如军师所说的那样,汉王刘邦已成席卷天下之势,仅凭六千楚军已经不可能扭转大局了,不过,无论将来怎样,他虞子期都不会背叛大楚的!
##########
当虞子期和铁匠们忙着打造兵器时,高初和他的怒锋营也在赶制长弓。
高初袒胸露腹,肌肉虬结,正跟荆迁锯分一颗足有两手合抱粗的百年老桑树,长弓对材料的要求极高,这么粗一颗老桑树,能够用来做长弓的却只有紧挨木心的小部份,所以最多只能做两把弓,不过外围部分可以用来做标枪的枪杆。
几名曾经做过弓匠的老兵正在旁边小心翼翼地切削弓材。
说起来,新木其实不适合做弓材,不过时间紧迫,也顾不了这么多了,既便做出来的长弓在杀伤力和射程方向都不尽如人意,也总比没有强。
不远处,一捆捆的标枪枪杆已经堆积如山,每根枪杆都有七尺长,中间约两寸粗,两端稍微细一点,表面已经全部削光,再远处,秦姬正带着百余女兵从一张张棕皮、一捆捆贮麻上搓下棕线、麻线,再反复缠绕,搓成一股股的棕绳、麻绳。
更远处,一根根已经削好的弓材正卡在特定的卡槽上,又以麻绳绑住两端,被弯曲成了不同的弧度,这是长弓上弦之前的最后一道工艺——驯弓。
;
第55章 范阳辩士
一转眼,十天时间已经过去。
老营前的空地上,五千“汉军”已经结成了泾渭分明的几个方阵!
所谓的汉军,当然不是真正的汉军,这只是披着汉军战袍的楚军而已!
说起来,此时楚军跟汉军的战袍甲胄样式其实并无区别,全都沿袭了秦军遗风,只是颜色不同而已,秦军以黑色为主调,汉军以红色为主调,楚军则以黄色为主调!所以,楚军只需把战袍颜色染成红色,立刻就变成了“汉军”。
对于战袍颜色的改变,楚军士卒并没有什么概念。
几个大将虽然很困惑,可这既然是上将军的命令,又有谁敢提出质疑?
项庄挎着横刀,披着熊皮大氅,在尉缭、武涉的陪同下缓步走出了大寨辕门,放眼望去,五千楚军已经严阵以待。
最左边是荆迁的陷阵营,一千名陷阵武卒全都是一色的铁片肩甲、胸甲、腹甲、背甲、腿甲外加头盔,前五百名武卒全都左手持大方盾,右手执环首刀,后五百名武卒则是左臂挎小圆盾,双手持长戟,五百枝长戟直刺虚空,耸立如林。
陷阵武卒右边,则是一千名辅助轻兵,每人只披葛袍,挎着长剑。
除了交叉挎于胸前的两只鼓鼓的干粮袋,辅助轻兵背后还斜挎着一捆标枪,标枪总共有五枝,每枝重约八斤(汉斤),大军开拔之后,陷阵武卒还会卸下甲胄交给他们背,到时候这些轻兵将要负重百余斤长途行军,真是有够惨的。
辅助轻兵右边,则是五百名昂首挺胸的先登死士,先登死士的负重算是最轻的,除了斜挎于胸前的干粮袋,就只剩下一把长剑了。
先登营再右边,则是怒锋营的五百名长弓手。
五百名长弓手虽然都是新兵蛋子,却是整个队列中阵容最威武的,因为他们的身高几乎都在七尺五寸以上,而且个顶个强健壮硕,每个长弓手的肩上都斜挎着一把长弓,背后除了干粮袋,还背着一口箭囊,里面装着足足二十枝重箭。
怒锋营再右边,则是季布的中军、桓楚的前军、萧开的后军以及虞子期的右军,钟离昧的左军却不在其列。
项庄不疾不徐地从队列前缓缓走过,楚军将士便纷纷向他投入灼热的目光,经过整整十天休整,楚军将士的体力、精力都已经完全恢复,再没了残兵败将的疲惫模样,俨然又是一群嗷嗷叫的虎狼之兵!
堪堪巡视完,秦姬已经带着女兵把项庄、尉缭还有武涉的坐骑牵了过来。
楚军的马匹原本就不多,除了乌骓马以及尉缭、武涉的坐骑,其余的几十匹坐骑全都被项庄给杀了,现在已经熏成腊肉装进楚军将士的干粮袋里了,长途行军,连续转战,如果只吃干粮是绝对撑不住的,必须得给将士们补充些肉食。
项庄翻身上马,又扬起右手往前轻轻一压,然后打马便走。
霎那间,低沉苍凉的牛角号声便已经冲霄而起,群山回荡,越传越远。
尉缭、武涉也相继上马,催马跟上了项庄,两人身后,桓楚、季布、萧开、虞子期、荆迁、高初、公孙遂各引本部人马纷纷开拔,不到半个时辰,五千楚军就完全消失在了西边的茫茫大山之中……
直到再看不见一个楚军的身影,钟离昧才轻轻地叹了口气。
都走了,上将军、军师、桓楚、季布、虞子期、武涉先生,他们都走了!
转身回头,他的五百多部曲和妇人、孩子正纷纷从大寨里涌出来,寨中心的木楼上,隐隐可以看到虞夫人的倩影。
钟离昧实在想不明白,上将军为什么不带走虞夫人?
长途行军、连续转战当然危险,但是留在这里难道就安全了?
一旦上将军偷袭敖仓得手,截断了联军的粮道,以张良、陈平之能,不可能不知道他们已经中了楚军的金蝉脱壳之计,到时候,刘邦除了派出大军追剿上将军,只怕也会派出精锐再次进山,到时候,他钟离昧又如何保全寨中妇孺?
就凭自己的五百多部曲吗?钟离昧不禁神情黯然。
这五百多部曲虽然大多都是老兵,可不是缺了胳膊就是少了条腿,或者就是瞎眼,总之就没几个是囫囵个的,你让这些老兵开开荒,种种地,闲时再教教半大孩子舞刀弄棒,那是绰绰有余,可要他们再提剑戟去跟汉军厮杀,那就是勉为其难了。
##########
汝阴,衡山王吴芮的大帐里忽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衡山王吴芮是吴王后裔,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暴乱之后,吴芮也趁机在衡山郡起兵反秦,最终协助项羽、刘邦的乱军灭亡了盛极一时的大秦帝国,灭秦之后项羽分封诸侯,吴芮被封为衡山王,位列十八反王之一。
楚汉相争,五年混战,项羽由于缺乏政冶头脑,做出了一系列错误的决定,各路诸侯王纷纷叛楚归汉,吴芮也在此期间倒戈,项羽被困垓下,刘邦召集各路诸侯助战,吴芮尽起衡山国两万精兵,赶来垓下助战。
不久项羽兵败身死,项庄却又横空出世!
项庄仅凭几千残兵,竟杀得汉王不敢进山,说起来真叫人不敢相信!
到现在,两万衡山大军已在汝阴枯守半月,却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解围归国?
吴芮正与亲信大将梅鋗在大帐喝酒解闷时,忽有亲兵入内禀报道:“大王,有位自称范阳蒯彻的士子求见。”
“蒯彻?”吴芮愕然道,“他来做什么?”
梅鋗皱了皱眉,劝说道:“大王,臣听说这个蒯彻最近频频出入各路诸侯王的大帐,而且背后经常说一些汉王的坏话,这事已经惹得汉王很不快了,汉王迟早要出手收拾了他,大王还是不要跟他接触为好。”
“嗳,见见也无妨。”吴芮摆了摆手,不以为然道,“再说人家毕竟是有身份的士子,深夜登门来访,你面都不见,终归有失礼数,是吧?”说罢,吴芮又吩咐亲兵请蒯彻进来,梅鋗想回避时,却又被吴芮制止了。
很快,亲兵就带着蒯彻进了大帐。
蒯彻先向吴芮长长一揖,朗声道:“参见大王!”
“先生大可不必多礼。”吴芮肃手道,“请入席。”
蒯彻转身,又向梅鋗浅浅一揖,这才洒然跪坐在了吴芮右下首,早有亲兵搬来案几,又在案几上摆了一碟熟牛肉,一盆羹,还有一罐烫好的水酒。
蒯彻却正眼都没有瞧一下酒肉,只是淡淡地道:“大王,你知不知道,衡山国已经危在旦夕了?”
梅鋗顿时皱眉道:“故作惊人之语!”
吴芮却淡淡地道:“先生这话怎么讲?”
蒯彻甩了甩衣袖,不慌不忙地说道:“汉王亲领各路诸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