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绯剩疲骸爸醒氩普骁咽稻泳薅睿绺魇⊥皆鹉延谥醒耄谝逦窗玻谑挛藜谩Hㄒ思帽洌撇煌饪唇诹髁蕉恕H缇途硬眉醵桑灾蛏宓胤剑锌煞笥茫技扑晔《蛟玻幻嬗芍醒朐鸪筛魇。解敛普诙′钏捌醺飨睿咭磺性泳瑁惺嫡伲傅喂楣鋈胫睿嗟庇卸蛟沧笥遥范ㄓ猛荆莩渚谩R毁购推骄托鳎帽椋紫仁敌小钡扔铩8枚骄让饔诖蠹疲婀送吵铮骞溃忌罴涡怼K獠眉蹙疃杉罢俑乘案靼旆ǎ蛞仔校胫醒爰苹稀<醋鸥鞲霉芄偈穑嵬鞲枚骄〕ぷ芩玖畹龋姿俪镆椋范苹巳帐┬小>舜尾眉踔螅⒂θ险嫜盗罚云阝貌恍槊印V劣谇謇甯乘埃字氐萌耍旁鸪刹普眶吒魇〕す伲诙秸骶鞴倮簦衔嘌。运媸绷粜目己耍惺稻啦欤造罨住W芷诒迣'额,士可宿饱,减轻闾阎之疾苦,培养国家之元气,本总统实嘉赖焉。将此通令知之。此令!
看官!你道各省督军省长,联名呈请,果真是为国节财,通晓大计么?从前袁项城时代,只有一班国民党,与袁项城死做对头。后来项城一死,北洋军系,遂分作两派,一是皖系,一是直系。皖系就是段派,与民党不协,常欲挟一武力主义,刬除民党,所以南北纷争,连年不解。直系本是冯河间为首,冯既下野,资格最崇的要算曹锟。锟尝与冯联合一气,嗣经徐东海从中调停,乃偶或助段,但终为直系中人,不过为片面周旋,究未愿向段结好。再加出一位张大帅来,据住关东三省,独抱一大蒙满主义,既不联直,又不联皖,前次为小徐诱动,谋取副总统一席,所以助段逼冯。及冯去徐来,副总统仍然没份,累得张大帅空望一场,于是心下怪及小徐,更未免猜及老段。阅者看过前文,当知前因后果。三派鼎立,尔诈我虞,哪里肯协力同心,经营国是?各省督军省长,如徐总统通令中所述,有直派的,有皖派的,有奉派的,彼此牵率入呈,无非表面上卖个虚名,粉饰大局,其实暗中倾轧,入主出奴,就是叫他实行裁兵,他亦未必从令。军阀家的威力,全靠着许多丘八老爷,若逐渐裁减,威力何存?所以他的呈文,简直是有口无心,随说随忘的。
惟这位老总统徐世昌,本来是翰苑出身,夙娴文艺,及出任东三省总督,始得躬膺节钺,结识了若干武夫。到了受任总统,逆料国民心理,厌乱恶兵,因此力主和平,提倡文治,如前清宿儒颜习斋、李两师生,并令入祀文庙,且就公府旁舍,辟前清太仆寺旧址,设立四存学会。四存名义,就是颜习斋所讲的存人、存性、存礼、存治四纲。有时政务少闲,或邀入樊樊山、易实甫、严范荪等遗老,评风吟月,饮酒赋诗,立了一个晚晴簃诗社,作为消遣。夹叙一段徐氏文治,也是忙中补笔。无如尚文的古调独弹,如何普及?尚武的积重难返,相率争权。老徐非不聪明,乃欲运用一灵敏手腕,驾驭武人。惟段派因老徐上台,全是安福部推戴,应居监督地位,故老徐有所举动,往往为所钤制。就是南北和议的决裂,也是为此。
后任北方总代表的,乃是王揖唐。见一百零九回。揖唐生平行事,多为舆论所不容,他敢贸然南下,实由小徐许为暗助,极力怂恿,所以直任不辞。偏偏沪上士商,不待揖唐到沪,便已群起反抗,登报相訾。揖唐视若无睹,道出江宁,入见江苏督军李纯。李为东道主人,自然开筵相待,酒过数巡,揖唐谈及议和方略,并乞代为疏通。说了数语,未见答辞,揖唐不禁发急道:“公曾始终主和,奈何今日反噤若寒蝉,不肯以周行见示?”李纯才微微笑道:“凤凰已鸣,我何妨且作寒蝉。”揖唐听了,越觉莫名其妙。原来揖唐出京时,曾由熊希龄编成一篇俳优词,隐讥揖唐。希龄常因地得名,时人号为熊凤凰,故李纯亦援此相嘲。独揖唐尚且未悟,更欲絮问。李纯直言道:“熊凤凰已说过了,敢是君尚未闻么?”两语说出,揖唐也不觉自惭。还亏面上已略有酒容,尚得遮盖过去。与其献丑,何如藏拙。李纯自觉所言过甚,因复接入道:“今欲议和,并非真正难事,总教北方诸公,果无卖国行为,且能推诚相与,便容易就绪了。”揖唐勉强相答道:“我公久镇南疆,为南方空气所鼓荡,故所言若是。其实北方,也自有苦衷,公或未能悉知哩。”李纯又不禁愤愤道:“人生在世,但求问心无愧,纯一武夫,知有正义罢了,他非敢知。公奉命南来,必有成竹在胸,得能和议早成,纯亦得安享和平,感公厚赐哩。”满腹牢骚,借此流露。揖唐乃不便多言,再勉饮了数觥,当即别去。
一到沪上,通衢大市,均有讥笑揖唐的揭帖,煌煌表示。揖唐非无耳目,也自觉进退两难,默思当今时势,钱可通灵,从前收买政党,包办国会,哪一件不是金钱做出?此番来沪议和,仍可用着故智,倚仗钱神,于是挥金如土,各处贿托。好在小徐亦密派心腹,运动南方领袖孙中山,及南方总代表唐少川,阳为说合,阴图反间,叫他与岑、陆诸人分张一帜,免为所制。那时南方七总裁,也分粤、滇、桂三派,貌合神离暗存党见,一经小徐设法浸润,唐总代表,却也略被耸动,欲与王揖唐聚首言和。一日,王、唐两人相遇席上,宴会周旋,各通款曲,惟终未及和议事件。两方分代表中亦有数人预席,互相惊异,窃窃私议。及散席后,南代表对了唐绍仪,各有违言,多说是:“鱼行包办,何足议和,王有鱼行包办的绰号。我辈若与开议,便是自失声价了。”唐总代表虽有和意,究竟不好违众,乃向广东军政府,电告辞职。从此和议声浪,又变成一番画饼了。小子有诗叹道:
五洲和会犹成议,一国军人反好争。
南北纷纭无定局,难堪只是我苍生。
内忧未已,外衅又生,种种事变,待至下回再表。
龚、靳同为段派中人,龚去而靳代,犹一段派也,但徐之用靳,恰含有一大命意,经本回直书其隐,乃知用靳之际,与用龚不同。钱内阁之倒,段派实排挤之,龚之起而暂代,原为徐之一番作用,非本意也。未几而易靳之令下,当时谓去一段派,来一段派,本是同根,何必参换,而亦安知老徐之别有智谋耶?裁兵节饷一事,为靳氏登台后之政策,实由老徐授意而成。果能军阀同心,逐渐进行,宁非一时至计,惜乎其言未顾行也。王揖唐之南下议和,本为老徐请君入瓮之策,而彼则有挟而来,盛装南下,李督军之面加规勉,犹不失为忠厚人本色,实则黑幕重重,李氏固尚未洞悉也。彼此诈力相尚,国家宁能有豸乎?
第一百十二回 领事官袒凶调舰队 特别区归附进呈文
却说各省抵制日货,一致进行,再接再厉。闽省学生,亦常至各商家调查货品,见有日货,便即毁去。日本曾与前清订约,有福建全省,不得让与外人的条文,因此日人视全闽为势力范围,格外注意。侨居闽中的日商,因来货趸积,不能销售,已是忿懑得很;更闻中国学生检查严密,越加愤恨,遂邀集数十人,持械寻衅。民国八年十一月十六日下午,游行城市,适遇学生等排斥日货,便即下手行凶,击伤学生七人。站岗警察,急往弹压,他竟不服解劝,当场取出手枪,扑通一声,立将警察一人击倒,弹中要害,呜呼毕命。还有路人趋过,命该遭晦,也为流弹所伤。警察见已扰事,索性大吹警笛,号召许多同事,分头拿捕,拘住凶手三名,一叫作福田原藏,一叫作兴津良郎,一叫作山本小四郎,当即押往交涉署,由交涉员转送日本领事署,并将事实电达政府,请向驻京日使,严行交涉。驻闽日本领事,袒护凶手,反电请本国政府,派舰至闽,保护侨民。日政府不问情由,即调发军舰来华。真是强权世界。闽人大哗,又由交涉员电告中央。政府连得急电,便令外交部照会日使,提出抗议。日使总算亲到外交部公署,声明闽案交涉,已奉本国训令,决定先派专员,赴闽调查真相,以便开始谈判。此项专员,除由外务省遴派一名外,并由驻京日使馆加派一名,会同前往。所有本国军舰,已经出发,碍难中止。惟舰队上陆,已有电商阻云云。外交部只好依从,惟亦派出部员王鸿年、沈觐扆等,赴闽调查。
为此一番衅隙,北京中学以上各校学生,全体告假,出外游行演讲,谓:“日人无端杀人,蔑理已甚,应唤起全国同胞,一体拒日。”各省学生,先后响应,并皆游行演讲,表示决心。就是闽省学生,前已发行《学术周刊》,提倡爱国,至此复宣布戒严,示与日人决绝。官厅恐他酿成大祸,即取缔《学术周刊》,勒令停止,并将报社发封。各学生等,遂皆罢课,风潮沿及济南。济南学生联合会,正为着青岛问题,常怀愤激。此次闻闽中又生交涉,越觉不平,拟开国民大会,并山东全省学生联合会大会,誓抗日本。事被官厅阻止,也一律罢课,且拟游行演讲,致与军警发生冲突。有好几个学生,被殴受伤。学生以日人无理,尚有可原,军警同为国民,乃甘心作伥,实属可恶,决计与他大开交涉。官厅却也知屈,特浼教育会代作调人,允许学生要求,始得和平解决。惟闽中一案,明明是曲在日人,日领事恃强违理,非但不肯将凶手抵命,反去电请军舰,来闽示威。一经日政府派员调查,也觉得福田原藏等,所为不合,独未肯宣付惩戒,反令日舰,游弋闽江,逗留不归。中国外交部迭次抗争,乃始下令撤退,并在东京、北京、福州三处,声明一种理由,略云:
帝国政府,曩因福州事变突发之结果,该地形势极为险恶,深恐对于我国侨民,仍频加迫害,侨民殴伤学生,击死警察,反说闽人要迫害侨民,理由安在?特不得已派遣军舰,前赴该地,以膺我侨民保护之责。惟最近按报告云,该地情状,渐归平稳,当无上述之悬念。帝国政府深加考量,特于此际决定先行撤退该地之帝国军舰,此由帝国政府考察实际情况,自进而所决行者也。帝国政府中心,切望中国官厅对于各地秩序之维持,与我侨民之保护,更加一层充分之尽瘁,幸勿再生事态,使帝国政府为保护我侨民利益之被迫害,再至不得已而派军舰焉。
看这口吻,好似日侨并未犯罪,全然为闽人所欺凌;并咎及中国官厅,不肯极力保护,所以派舰来华,为自护计。好一种强词夺理,是己非人!最后还说出再派军舰一语,明明是张皇威力,预示恫吓。中国虽弱,人心未死,瞧到这般语意,难道就俯首帖耳,听他架诬吗?各省民气,激昂如故,就是外交部亦调查确实,再向驻京日使,提出撤领、惩凶、赔偿、道歉四项,要他履行。日使一味延宕,反谓:“我国各省官吏,不肯取缔排日人民,应该罢斥,并须由政府保证,永远不排日货。”两方面各执一词,茫无结果,时已为民国八年终期了。
政府东借西掇,勉过年关,正要预备贺岁,忽闻前代总统冯国璋病殁京邸,大众记念旧情,免不得亲去吊奠。就是徐总统也派员致赙,素车白马,称盛一时。原来冯下野后,仍常往来京师,猝然抱病,不及归乡,遂致在京逝世。冯虽无甚功业,究竟代理总统一年,故特叙其终。越二日,即系民国九年元旦,政府停止办公数日,一经销假,便由驻京日使递到公文,大略如下:
联合国对德讲和条约,业于本月十日交换批准,凡在该批准约文上署名之各国间,完全发生效力。日本依该讲和条约第四编第八款,关于山东条约,即第一百五十六条乃至第一百五十八条之规定,由日本政府完全继承胶州湾租借权,及德意志在山东所享有之一切利权。日本政府确信中国政府对于继承上列权利一节,必定予以承认。盖以大正四年五月二十五日所缔结之中日条约中,关于山东省部分之第一条,曾有明文规定云:中国政府允诺日后日本国政府拟向德国政府协定之所有关于山东省依据条约,或其他关系于中国政府享有一切权利利益让与等项处分,概行承认故也。以上权利,交还中国政府。至关于此事,大正四年五月二十五日两国所交还胶州湾换文中,曾言明:日本政府于现下之战役终结后,胶州湾租借地,全然归日本国自由处分之时,于下开条件之下,将该租借地交还中国。(一)以胶州湾全部开放为商港。(二)在日本国政府指定之地区,设置日本专管租界。(三)如列国希望共同租界,可另行设置。(四)此外关于德国之营造物,及财产之处分,并其他之条?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