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敌人当然有计划,所幸其数不多,自易击灭。绍基已亲率五千精锐,出击淡水,兄之后方,断无危险。少泉闻博罗被围,非常焦急,已征集所有,赶紧出发,大约两日后可到。倍之亦以全部来援,大约三日后,其他西北江各队,亦陆续调来。今日省城已运到米粮四十余万斤,当陆续运来。此次东江之事,无人不焦急万分,断无见危不救。孙公之为此语,非真不能知人也,盖其一,仁恕性成,不欲以不肖之心待人也;其二,深明兵法不欲使前敌将士,知内有不愿应救之兵,以懈其心也。想不出十日,贼必销灭,我俟各军出发后,当再来梅湖,亲督攻城,故望兄急调一队,渡白沙堆,一以绝敌人后路,一可保我航线。闻敌人粮食辎重,皆在风门坳附近,若兄能照此行事,可悉夺之,则博围可解,我军实亦加利莫大也。
幸速图之!
中山草了这一封电信,交副官拿去拍发以后,便命大南洋开赴苏村。谁知风雨既大,水流又急,到了铁冈,便被阻不能前进。吴铁城部的马队和福军,也被风雨所阻,只得停止休息。到了第二天,方才到达目的地。镇天盼望的蒋光亮部,却只到了四百多人,蒋光亮自己不必说,当然没有来。好在博罗城外水深数尺,陈军不能逼近攻击,只能在北门外高地上,用大炮远远的射击,所以没有什么大损害。次日,又进至第七碉,已占地势上的优点,可惜蒋光亮部只到石龙,并不进前。前敌兵力单薄,未能计出万全,只得又派人到石龙督促。差人到得石龙,滇军第三军的大队已经开到,但是蒋光亮自己仍没有来。中山只得先传他的参谋禄国藩来商议军事。禄国藩进来谒见已毕,中山便催令前进。禄国藩道:“兵行以粮饷为重,现在饷也没有,教我们如何前进?”桀傲可杀。中山道:“你的话果然不错,但也须分个缓急,若在前敌不甚吃紧之时,要求发清全饷,也还有理,婉转之极。中山愈婉转,则愈觉蒋、禄之可杀。但现在博罗十分危急,倘固执要饷,岂不误了兵机?等到博罗一失,必然牵动全局战事,那时广州未必可保,何处再容索饷?恐怕连现在这般的支领,也未必可恃了。”不但词婉意严,而且理甚确当,虽蠢极之人,亦当领受,禄固犹人,而乃终不能听耶?此所以古人有“谈经可以点顽石之头,而操琴不足以回吴牛之听”之叹欤。禄国藩笑道:“要是这样长久下去,还不如现在决撒了好。我们有了子弹就是粮,难道还愁拿不到饷?”可杀可杀,此辈因粮于民,固不愁开饷也。中山道:“我现在还是要你前进,你肯去吗?我是大元帅,你敢违抗我的命令?硬一句。一味软,则失中山身分矣。你如肯去,我可更给你便宜指挥之权。动之以权。解了博罗之围,再额外给你重赏,歆之以利,小人非权利不行,中山盖审之熟矣。你去也不去?”禄国藩笑道:笑得可恶可杀。“正经的饷银也拿不到,还希望什么赏银?中山权利双许,而禄只着眼在利,盖此辈之要权,亦无非为利耳。便胜了敌,也不是一场空?我不去,我只要饷。”桀骜至此,可杀可杀。小人见权利必趋,至权利亦不能动,则必有非分异谋矣,蒋、禄之不能善终,已伏于此。中山怒道:“军法具在,何敢无礼?不得不硬。我今不要你去,教你的军长去,看你如何再违抗?”禄国藩道:“教我去要饷,不教我去也要饷。桀骜至此,可杀可剐。我又没说不肯去,只要把饷发齐,我自然开拔了,要饷许是不犯军法的。”
偏有无理之理,益发可杀。
中山正待训斥,却早激怒了侍立的一位英雄,他瞧了这禄国藩那样的不驯样子,早已气破胸膛,此时忍耐不住,便走上几步,向禄国藩一指道:“禄同志!请问你是不是大元帅部下的一员军官?是不是做的中华民国公职?是不是吃的全国国民的公禄?”禄国藩倒吃了一惊,问道:“你贵姓?”古应芬在旁介绍道:“这是参谋赵宝贤伺志。”禄国藩说道:“赵同志如何说这话?这样浅近的问题,还打量我不知道吗?”赵宝贤道:“你既然知道,就好说了,请禄同志想一想,国家为什么要用我们这班军人?人民为什么要把辛苦挣出来的钱,供给我们?大元帅令我们去作战,是替什么人做事?三个问题以后,又提出三个问题,遥遥针对,而又互相错落,气势滂沛,自足以折禄氏桀骜之气。须知大元帅并不是自己喜欢多事,甘冒危难,无非为着受了国民的托付,不得不戮力讨贼,为国除害,庶不有负重大职守。此一段先说中山之用兵不得已,是宾。我们所以相从至此,也无非为了大义。再综合一句,引起下文。既然彼此的结合行动,全为大义,就不能单在利害方面讲了。断定一句,意思渐显。然还不曾明白说出,是主中宾。有饷,我们固然作战,没有饷,我们也要作战。意思到此,方明白,是主。我们是为大义而听大元帅的指挥,并不是因私谊而受孙中山先生的命令。我们是为大义而战,并不是为饷而战。自己又作解释,意思倍显,为饷而战一句,极其尖刻。假如仅仅是为饷而战,我们将自处于何等地位?反跌一句,尖刻之至,使禄氏不能不折服。国家要我们这些军人何用?人民何必拿出这些钱来供给我们。又反问两句,一句逼紧一句。禄同志是深明大义熟知去就的人,所以甘从大元帅,从困难中致力,不愿附和陈氏,替北方军阀做走狗。现在单只替士兵在饷糈上面着想,忘了前线的吃紧,和自己的天职,岂不可惜?”既恭维他几句,使他不致因下不来台而决裂,又替他遮饰一句,使他得自己转圜,语语有分寸。所谓替他遮饰者,盖只饷糈上加士兵两字,盖替士兵争饷糈,亦将士分中之事也。一段说话,说得义理谨严,气势浩沛,使蓄异谋者丧胆。正是:
大义凛然严斧钺,丹心滂沛贯乾坤。
未知禄国藩听了这番说话,如何回答,且看下回分解。赵宝贤之责禄国藩也,几于一字一泪,一字一血,不独当时闻者为之肃然起敬,慨然自奋已也,即今日有述及其当时为大义所激之状者,犹同此观念焉。嗟夫!人谁不欲为善,其不为善者,非真不能为,不欲为也,特为利害物欲所蔽,欲自救援而不可得耳。观于禄国藩骤闻赵君之语,未尝不怵然而惧,懑然而惭者,盖良知之说,确有可信者焉。然其虽能感悟一时,而终不克自拔者,则利害物欲之为蔽也。呜乎!惜哉!
第一百四十三回 战博罗许崇智受困 截追骑范小泉建功
却说禄国藩听了赵宝贤一番议论,一时良心激发,十分不安,便笑道:“赵同志的话,自是不错,我也并非不愿前进,实在为着士兵没饷,不肯出发,也叫无可如何。就借士兵两字收场,方见饷糈上特加士兵二字妙处。现在大元帅既有命令,明天当先设法调一部分上前敌去,只是饷银一项,仍要请大元帅竭力筹划。”古应芬在旁说道:“禄同志放心。大元帅自当令饬军需处竭力筹拨,贵部只请前进就得啦。”禄国藩欣然而去。古应芬私下和赵宝贤商议道:“禄国藩虽一时被同志言语所激,答应出兵,过后必然翻悔,恐怕仍旧靠不住。”赵宝贤道:“不独如此也,我看他今天这种狂悖桀骜的样子,目中哪里还有大元帅在?这分明是蒋光亮授意而来。要不然,一个参谋,如何敢在大元帅前这般放肆?就使他自己不翻悔,只怕蒋光亮也不见得肯答应呢。”见得很透,中山之所以不予以惩办者,亦为此耳。不然,中山虽仁厚,岂肯为军法曲宥?古应芬道:“博罗被围已急,如再无救兵,必不能保,博罗一失,全局便都完了,如何是好?”赵宝贤也愁思无法。半晌,古应芬又道:“我想滇三军是不必希望了,还是由我拍电给胡展堂总参议,飞檄调粤军第一师来候令,你看如何?”赵宝贤道:“这也不见得妥当罢。刚才帅座因左翼指挥胡谦方来电告急,已经电第一师卓旅往救增城,现在再令开到石龙,如何办得到?”古应芬道:“除此以外,也没有别的法子,只好照此试一试再说了。”
两人正在议论,忽传大元帅请赵参谋。赵宝贤到了大元帅室,中山见了他,便道:“现在水已大退,逆军必然乘势攻击,若再不赶紧去救,博罗一定难守,好在福军已全部开到,滇军第四师亦已到着,我想即日分三路攻击前进,你看可好?”赵宝贤道:“进兵救博罗,自是要紧,只未知淡水、平山方面的战事如何?倘然不得手,恐怕难免还要分兵助战咧。”中山道:“刚才张民达来过,说淡水方面战事大胜,平山方面,因受了雨水的影响,一时不能得手,现在天气晴正,水势已退,平山大概也旦夕可下,我们不必忧虑。”说完,便发令教禄国藩部为右翼,向雄鸡拍翼前进。福军为左翼,向义和墟前进,和博罗城内各军,取夹击之势,以滇军第四师为救应。
这命令刚下,忽报第四师,因索饷没有,已经全队退回广州去了,中山大惊,急忙传令制止,已经不及。中山大愤,投笔于地道:“此辈尚有面目对国人吗?”此辈久已不要面目,中山过虑矣。一面又传禄国藩和福军照旧进展,不可因第四师的退回而生怀疑不进之意。两军得令,分左右两路前进。右翼禄国藩部到了第七碉阵地,忽又不待命令,便退回石龙。这时右翼福军,未曾知道,依然丛阵待敌。中山得这消息,十分懊丧,一会儿在室内踱来踱去,一会儿伏在案上,疾草命令,有时凝神苦想,想不出一个方法、一条头绪时,又时常用拳头在头上乱敲。古应芬、赵宝贤等,都从旁劝慰。中山叹道:“我所虑的,因水势既退,如逆军大举攻城,博罗必不能守,博罗失守则石龙危,广州也震动了。我的北伐事业,岂不大受影响?武侯南征,是为北伐,中山要北伐,亦先必东征,盖未有心腹之患未除,而能出师有功者也。两公殚心为国,鞠躬尽瘁而后已之概,亦仿佛。我决计亲自往第七碉察看一回,再定计较,或者还有个挽救。”古应芬、赵宝贤均竭力劝阻,中山道:“我一生累犯艰危,方才创成中华民国,今日情势更急,如我也退缩,则中华民国亡矣,我岂能策个人之安全,忘却国家的使命?我意已决,你们不必多言!”中山一生多冒险,武侯一生惟谨慎,谨慎难,冒险更难,盖谨慎守常,冒险达变也,二者易地则皆然。当下便传令,把轮船开到第七碉,命飞机出发侦察。到了傍晚,飞机回报,说逆军还在博罗东北角山地,并未和我军接触。中山稍为放心,便教把船泊在第七碉南岸。
入夜,中山带了古应芬等一众幕僚,上岸闲步,在危急中,犹有此逸兴,非学养功深,而又志行恬惔者,不能致也。见蔚蓝的天空上,众星罗列,一道银河,如烟似雾,平视则峰峦叠秀,烟树迷离。彼此走了几步,便在河边席地而坐。中山仰望天空道:“古人说:‘为将者必须知道天文’,诸君都深知军事,以为这句话有无意义?”众人都笑道:“懂天文不懂天文,和军事有何关?古人说什么这是某分野的星,那又是某分野的星,如何有风,如何有雨,都是些迷信之谈,何足凭信?”中山笑道:“古人说这句话,必有他的意思,决不是象诸君所说那样简单的。天文和军事,怎说无关系呢?”众人都道:“不知有何关系?帅座何妨指教我们一些。”中山笑道:“此理甚长,一时哪能讲得明白?我所说的,也不过几件小事而已。例如黑夜行军,失去了指南针的时候,往往分不出东西南北,找不到一条路径,假如懂得些天文,就可看星辰的所在,定出方向,程度稍高的,并可定出时间来。辛亥革命以前,我在两广,每至黑夜用兵,往往要借重星月,做我的指南针,从此看来,天文和军事,已经有许多密切的关系了。可见事无巨细,必有所用,特粗心人不曾理会耳。这不过据我所能说的而言,其事很小,此外还有许多关系,说它不完咧。”众人都各恍然,因笑道:“这些地方,我们倒不曾留心。”中山却又指着北斗七星笑意:“你们认识吗?这是什么星?”众人都笑说:“不知道。”中山道:“这就是北斗七星,你们只要辨得出它,方向便容易知道了。”接着彼此又谈了些军事,方才回船。极热闹中间,忽然来此一件清冷之事,可谓好整以暇。
第二天,义和墟福军已经和陈军千余人接触,田锺谷带着滇军三百人,和粤军第一师卓旅所部的张弛团一营,登雄鸡拍翼山岭,中山兼率侍从,登山督战。时左翼的福军,进到了义和墟,初时得些胜利,正在追击,不料陈军大队到来,乘势压迫。福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