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啬芎爰檬奔瑁於ù缶郑圆贡敬笞芡持谑В咳嗣裰K芯┩馕奈涔倮粢约熬棵瘢鹊惫材罟郊枘眩种刃颍ΡV伟玻ㄒ怨椅亍N羧擞醒裕骸拔┥吣茏郧浚蛩勒呶凰馈保敬笞芡秤檀酥疽病4肆睢?br /> 徐已瞧罢,便道:“说得圆到,就这样颁发出去便了。但现在是元首绝续的时候,须赶紧戒严,维持大局要紧。一面通知副总统,即日就任,免生他变。”段即答道:“这原是最要的事情,我就去照办罢。”言毕趋出。徐又劝止大众的哭声,准备棺殓,于是由袁克定作主,立召袁乃宽入内,命办理治丧事宜。乃宽唯唯从命,又是一种美差。当下遵了遗嘱,用祭天冕服殓尸。生不获端委临朝,死却得穿戴而去,老袁也可瞑目。自于夫人以下,统是哭泣尽哀,闵姨更带哭带诉,愿随老袁同去,旁人总道是一时悲感,不甚注意。待送殓已毕,徐回寓暂息,袁乃宽觅购灵柩,急切办不到上等材料,嗣向市肆中四处寻找,方得阴沈寿器一具,出了重价,购得回来。谁知前河南将军张镇芳,却进献了一具好棺材,说是百余年陈品,不知从何处采来?经克定再四审视,果与乃宽所购的材料,优劣不同。但只死了一人,却备着两口棺木,似觉预兆不祥,克定心中,很是怏怏,忽有人入报道:“大姨太太殉节了!”克定等不胜惊讶,克文更昏晕过去,好容易叫醒克文,才大家趋入闵姨房中,但见闵姨僵卧榻上,玉容不改,气息无存。枕旁置有一函,由克定取出,匆匆展阅,乃是一纸绝命书,其词云:
于后及诸姊妹公鉴:碧蝉闵姨名,见前。无状,当今上升遐之日,不能佐理丧务,分后及诸姊妹之劳,竟随今上而去,蝉虽死,亦弗能稍赎罪戾。然在蝉自揣,确有不可不死之势与理。忆今上在日,嫔妃满前,侍女列后,虽一饮一食,一步一履,悉赖人料量而承应之。今兹鼎湖龙去,碧落黄泉,谁与为伴?形单影只,索然寡欢,安得不凄然泪下者乎?蝉年甫及笄,即随今上,频年以来,早经失宠,然既邀一日雨露之恩,即当竭终身涓涘之报,无如毕生愿望,迄未克偿。辄尝自矢,蝉纵不能报效于生前者,终当竭忠于死后,兹果酬蝉素志矣。夫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蝉当日读白香山长恨之歌,未尝不叹明皇与玉环,其爱情何如是之深且挚,蝉何人斯,既极愚陋,且又失宠,敢冀非分想哉?不过欲追随今上于地下者,聊尽侍奉之职务已耳。何况今上升遐,吾后与诸姊妹,讵忍以其龙章凤姿之体,消受夜台岑寂之况味?又岂无其人,与蝉有同志而欲接踵而去耶?然今蝉已着祖生先鞭矣,匪惟尽一己之义务,且为吾诸姊妹之代表,此后凡调护扶持之责任,尽属之于蝉一人,蝉纵极鲁钝,或不致有负委托也。即有继蝉而来者,窃恐不落蝉后,此着即蝉胜诸姊妹处也。零涕书此,罔知所云,尚乞矜而鉴之!
克定览到是书,忍不住一腔悲怀,泪如泉涌,就是于夫人及众姬妾,也不胜哀恸,比哭老袁时尤加凄惨,克文竟哭晕了好几次。袁氏诸子,要算克文最为大雅,且相传系闵姨所出,故特笔摹写。时适徐东海复行入内,得悉是耗,料知高丽姨太,定有特别苦衷,所以一死明志,及详问死状,知是吞金自尽,不禁称叹道:“好一个贤妇!好一位节妇!”应该赞叹。待与克定、克文相见,又劝慰了好多语。克定凄然道:“我正因有两具灵柩,恐致不祥,果然复出此变。”徐随答道:“袁门中有此义妇,令人钦敬,不特令尊泉下,有人侍奉,且将来《列女传》中,亦应占入一席,岂不是千古光荣吗?但身后殓葬,亦须格外完备,好在寿具适另有购就,上品选制,足慰烈魂。据老朽想来,怕不是令尊有灵,阴为调遣么?”克定道:“伯父有命,敢不敬从。”当将所购寿具,作为闵姨的灵柩,并用妃嫔礼为殓,停丧新华宫内偏殿中。自是大典筹备处,改作袁氏治丧所,挂灵守孝,唪经吹螺,另有一番排场。惟副总统黎元洪,即于六月七日就任,一切礼仪,因在前总统新丧期内,多半从略。
黎既就职,迭下数令云:
元洪于本月七日就大总统任,自维德薄,良用兢兢。
惟有遵守法律,巩固共和,造成法治之国,官吏士庶,尚其共体兹意,协力同心,匡所不逮,有厚望焉!此令。
现在时局颠危,本大总统骤膺重任,凡百政务,端资佐理,所有京外文武官吏,应仍旧供职,共济时艰,勿得稍存诿卸!此令。
民国肇兴,由于辛亥之役,前大总统赞成共和,奠定大局,苦心擘画,昕夕勤劳,天不假年,遘疾长逝,追怀首绩,薄海同悲。本大总统患难周旋,尤深怆痛,所有丧葬典礼,应由国务院转饬办理人员,参酌中外典章,详加拟议,务极优隆,用符国家崇德报功之至意!此令。
这三令联翩递下,当由各省将军、巡按使复电到京,并表贺忱,就是独立各省各都督亦一律电贺。陕西都督陈树藩,且即日取消独立,并请政府优礼袁氏,敬死恤生,这也是令人莫测的情态,小子特录述如下:
国务院段国务卿各部总长公鉴:鱼电奉悉。袁大总统既已薨逝,陕西独立,应即宣布取消。树藩谨举陕西全境,奉还中央,一切悉听中央处分。维持秩序,自是树藩专责,断不敢稍存诿卸,贻政府西顾之忧。抑树藩更有请者,独立虽得九省,而袁大总统之薨逝,实在未退位以前,依其职位,究属中华共戴之尊,溯其勋劳,尤为民国不祧之祖。何前倨而后恭?所有饰终典礼,拟请格外从丰,并议订优待家属条件,以慰袁总统不能明言之隐,以表我国民犹有未尽之思。此外关于大局一应善后事宜,恳随时电示遵行,至深感祷!陕西都督兼民政长陈树藩叩。
次日,四川都督陈宦,亦取消独立,有电到京云:
国务院转呈黎大总统钧鉴:川省前因退位问题,与项城宣告断绝关系,现在钧座既经就职,宦谨遵照独立时宣言,应即日取消独立,嗣后川省一切事宜,谨服从中央命令,除通告各省外,伏乞训示祗遵!陈宦叩。
还有广东都督龙济光,于十三日电达中央,内称粤东独立,已于六月九日取消,其文云:
北京国务院段相国钧鉴:我公总秉国钧,再造共和,旋乾转坤,重光日月。济光已于青日,率属开会庆祝,上下胪驩,军民一致,即日取消独立,服从中央命令,惟粤省党派纷歧,诸多困难,俟部署周妥,再电驰陈。龙济光叩。
政府连接各电,甚为欣慰,特授陈树藩为汉武将军,督理陕西军务,兼署巡按使,并优奖龙济光,说他:“具有世界眼光,急谋统一,热诚爱国,深堪嘉慰,该省善后事宜,统由该上将悉心筹画,妥为办理”等语。看官听着!这三省独立,原非本意,不过楚歌四逼,未便久持,没奈何暂时独立。此时袁死黎继,段氏执政,所以立即取销,讨好政府,但也由段氏素有威权,所以得此效果。
惟帝制派尚蟠据国都,南方各省,仍处反对地位,一时未能统一。外面如张勋、倪嗣冲等,始终服从袁氏,正拟即日联合私党,自请出兵十万,开赴前敌,适因政局已变,方才改图。当由张辫帅深谋远虑,自思黎、段当国,定有一番变革,为自己地位计,不得不预先防患,绸缪未雨,乃即想出一法,把江宁会议的各省代表,截住归路,邀他暂留徐州,特开会议。这真叫作当道。可惜川、鄂、湘、赣、鲁、闽等处代表,从别路归省,无从拦阻,惟直隶、奉天、吉林、黑龙江、河南、山西数省,以及京兆、热河、察哈尔等代表,被他邀住,另有徐州镇守使张文生、徐海道尹李庆璋、安徽军署参谋长万绳栻三人,也同在会。六月九日,便在徐州军署会议,当由张勋主席,朗声宣言道:“现在政局新更,黄陂继任,中央政见,或因或革,未可预知。但世事纠纷,尚无定局,我辈身总师干,不能坐视,所望同心协力,共保治安。南北不可不统一,中央不可不拥护,就是前清皇室,及袁大总统身后一切,均宜请新政府实心优待,不得侮慢。愚见如此,诸君以为何如?”各代表齐声赞成。张勋又道:“既承列位赞同,不可不开列大纲,与众共守。”各代表又共答道:“即求指教。”张勋随命秘书员,草录十大纲,传示众览。看官!你道是什么十大纲,请看小子抄写出来:
(一)尊重优待前清皇室各条件。念兹在兹,不愧清室忠臣。
(二)保全袁总统之家属生命财产,及身后一切荣誉。袁氏小站练兵,张曾为其部属,此条顾全袁族,亦不失为信义。
(三)要求政府,依据正当手续,速行组织国会,施行完全宪政。名目甚大。
(四)催促独立各省,取消独立,倘若固执成见,仍以武力解决。始终以武力吓人。
(五)绝对抵制迭次倡乱一般暴烈分子,参预政权。
无非排除异己。
(六)严整兵备,保卫各本省区地方治安。意与第四条相同。
(七)抱持正当宗旨,维持国家秩序,设有用兵之处,军旅饷项,通力合筹。结党自固。
(八)嗣后中央设有弊政,并为民害者,务当合电力争,以尽忠告。干涉政治之动机。
(九)固结团体,遇事筹商,对于国家前途,务取同一态度。补前二条之不足。
(十)俟国事稍定,联名电请中央减政,罢除苛细杂捐,以苏民困。此与第三条所述,同一取悦人心,实非会议本旨。
各代表等本无成见,乐得随声附和,共表赞成。张勋大喜道:“诸君统热心为国,见谅鄙忱,鄙人当感佩不置,此次回省,应请转达贵将军贵都统,互守此约,幸勿背盟!”各代表又喏喏连声。散会后,由张勋盛筵饯行,并分赠赆仪,欢然送别,各代表鼓舞而去。醉酒饱饭,自然快意。此次会议,时人称为七省同盟,就是直、皖、晋、豫及关东三省,称作七省。所有特别区域,不计在内。张勋因会议告成,乐不可支,亟通电各省,详述会议情形,及录示十大纲,要求同意,这便是武人干政的滥觞。从此军阀风潮,播及全国,稍有变动,即关大局,北京的大总统,好似傀儡一般,不似那袁总统得势时,一呼百诺,远近风从了。小子有诗叹道:
武夫当道势汹汹,一国三公谁适从。
尽说晚唐藩镇祸,谁知今日又重逢。
是时有一位大员,匍匐奔丧,比张辫帅的情谊,还要加添数倍。看官!道是谁人?且至下回再说。
闵姨自甘殉节,虽其中有特别苦衷,不得已而出此策,然烈妇殉夫,古今传为美谈,袁氏何修而得此妾乎?然闵姨生长高丽,有此烈性,以视吾国人之朝秦暮楚,反复无常者,殊不可同日语,揭而出之,所以风世也。(绝命书见近刊《秘史》,未知是否的笔。即如上回之隶氏遗嘱,亦从《秘史》中采来,著书人有见必录。是真是伪,待诸确查。)张勋不忘清室,并不忘袁氏,小忠小义,亦觉可风,但观其拥兵定卫,挟党联盟,启武夫干政之风,攘家国统治之柄,毋乃所谓跋扈将军耶?民国中有是人,欲其安定也难矣。
第七十五回 袁公子扶榇归故里 李司令集舰抗中央
却说袁氏治丧,已有数日,大小男妇,都在灵前伴着,并不缺少一人。突来了一个麻冕葛衣的大员,奔入灵前,抚棺大恸,连呼帝父不置。大众统是惊讶,及留神谛视,却是面熟得很,原来就是奉天将军段芝贵。久违了。段自奉老袁命,由奉调鲁,正拟积极进兵,大为君父效力,应七二回。偏途次得着凶耗,惊得形神沮丧,急忙星夜进京。到了新华宫,即向治丧所索取麻冕葛衣,到灵前悲号一番,几乎比袁氏诸子,还要哀戚数倍。后来闻及大丧典礼,已由政府特派曹汝霖、王揖唐、周自齐敬谨承办,才无异言。义儿的义字上,并可加一孝字。曹汝霖、王揖唐、周自齐三人,本是帝制派中首领,又适充大丧典礼承办员,自然恭拟典章,务极隆备。先定丧礼条目十三条,次定奠祭事项八条,列表如下:
关于前大总统丧礼议定条目。
(一)各官署军营军舰海关下半旗二十七日,出殡日下半旗一日,灵榇驻在所亦下半旗,至出殡日为止。
(二)文武官吏,停止宴会二十七日。(三)民间辍乐七日,及国民追悼日,各辍乐一日。(四)文官左臂缠黑纱二十七日。(五)武官及兵士,于左臂及刀柄上,缠黑纱二十七日。(六)官署公文封面纸面,用黑边,宽约五分,亦二十七日。(七)官署公文书,盖用黑色印花二十七日。
(?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