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架的凤凰





ジ还螅膊辉甘プ杂伞!?br />   可见生活的快乐归根结底是心灵的快乐,是名副其实的真实的生活,是心静如水的自适的境界。 
  王珠因而成为后世文人歌咏的对象,至今读来,还是令人感佩不已!     
  宿命鸢侣:皇后刘玉娘的贪婪人生 
  后唐庄宗李存勖的皇后刘玉娘,史书记载十分详细,不论是《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还是《资治通鉴》,无不认定她是后唐亡国的罪魁祸首,其狠毒、愚昧、贪婪的程度令人发指。夜览史书,每每生发浩叹!想不到一世雄主,竟死于非命;卿卿恩爱的皇后,竟成帮凶。锦绣河山最终毁于蛇蝎心肠的妇人之手,难怪后人要把李存勖的皇后刘玉娘比作亡国的妲己,甚至犹过之。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有篇著名的《五代史伶官传序》,借用后唐庄宗李存勖的故事,揭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自然之理。欧阳修在文章中提出了盛衰之理,虽曰天命,但岂非人事哉?庄宗原本是一个励精图治的贤明君主,纵横中原,统一北方,并按其父李克用的遗愿击败了后梁,建立了后唐。《资治通鉴》因此把他和后周世宗郭荣(本名柴荣)并列,誉为五代十国时期的帝王双璧。毛泽东也盛赞李存勖为天纵之才,说:“生子当如李亚子”。就是这样一位有为之君,在他的后期,却逐渐蜕变成一个骄奢淫逸的狂徒,以致在灭梁称帝后的短短三年,于公元926年,身死族灭,年仅42岁。妻子逃亡,太子李继岌上吊自杀。继位的后唐明宗李嗣源名为兄弟,实际上是夺命无常。李嗣源是李克用的养子(唐朝时收养干儿子成风,且是一种时髦,尤其是有权势的宦官,通过收养干儿子达到自己权倾内外的目的;李克用也有许多干儿子,最著名的有李存孝、李嗣源等民间所谓的十三太保),也是李存勖灭后梁的得力大将。因此,按当时的说法,李嗣源属谋逆篡位。李存勖所建立的后唐在他死后就已灭亡。后世学者多认为皇后刘玉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她的贪腐吝啬,刻薄寡恩,是直接导致后唐败亡的主要原因。谓予不信,且听我敬道其详。   
  父子英雄   
  “扶犁黑手翻持笏,食肉朱唇却食齑”,说的就是唐末五代时的乱象。 
  公元880年冬季,黄巢农民军攻入长安。公卿贵族,朱门衣冠,或死或亡。公门与白屋颠倒,都是朝夕间事。天下纷扰,百姓荼毒。各地豪杰乘势而起,以勤王的名义纷纷割地称王,都想于乱中成就一番霸业。其中,最杰出的一支地方豪强,当属崛起于塞北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被时人称为“虎父龙子”的乱世英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 
  李克用本姓朱邪氏,是唐代西突厥旁支沙陀族人,祖上从唐太宗时就开始戮力王事,守土拓边。李克用的父亲朱邪赤心因为镇压庞勋起义有功而被赐皇姓,遂改名为李国昌。骁勇善战的李克用15岁起就跟随父亲南北杀伐,练得弓马娴熟,有一箭射落双雕的骑射功夫,鞑靼人为之折服,军中呼为“飞虎子”。公元895年,黄巢起义军逼近首都,长安眼看不保,时局危殆,王朝风雨飘摇,唐僖宗紧急下诏,让李克用父子勤王。 
  李克用遂率杂胡劲旅三万余人,全身衣黑,号“鸦儿军”,南下勤王。一路连克连捷,异常骁勇,率先攻入长安,拔得头筹。时年28岁的李克用因此被封为河东节度使,后又袭封为晋王,坐镇晋阳。他以此为根据地,北攻云幽,南略关中,长驱入山东,可谓盛极一时,威名贯四海。可贵的是,李克用一生以唐朝忠臣自矜,以匡扶唐室为己任。蜀王王建曾经写信给他,约他同时在各占据之地称帝建国。李克用回信说:“我活是唐臣,死是唐鬼。失节之事,禽兽所为!”坚决拒绝了。后梁朱温灭唐称帝后,李克用多次兴师讨伐,与之争锋四十余年。为表忠心,他死前一直不愿称帝。 
  李克用因为一目失明而被称为“独眼龙”,杨行密时任淮南节度使(后建立吴国,五代十国之一),闻李克用威名,很想见识他的相貌。遂遣画工扮作客商潜入晋阳,李克用侦知画工行踪及意图,很快将其擒获。盛怒地对画工说:“我一佩服你有种,二佩服你有才。既然杨行密派你来为我写真,料必是丹青妙手,画艺高超。我给你一个机会,如画得像,有赏;如画得不像,哼,明年的今日就是你的祭日。”时暑热逼人,李克用正手执折扇,纳风消夏。画工灵感立至,急中生智,在画中以扇之一角遮住了李克用失明的右眼。李克用看后,心里佩服,表面上故意刁难说:“你这是在阿谀讨好我。”命令画工重画,不得重复。画工很快又以一幅《将军行猎图》的挽弓射箭动作,来掩饰李克用一目失明的缺陷,又同时表现了他的英武精神,创意超绝。李克用连声叫好,重赏了画工并将他安全送回淮南。 
  朱温曾经是起义军将领,归降唐朝之后,曾被唐僖宗赐名朱全忠(后恢复原名)。但他名全忠而心实不忠,是个投机分子,野心勃勃,觊觎皇位已久。在各藩镇节度使中,唯一可以与之争锋的只有李克用,朱温深感他是日后自己争霸天下的主要障碍。在李克用剿灭黄巢农民军凯旋回师,途径汴梁时,朱温假借犒军的名义,将李克用延入汴州,美酒美女,盛情款待。李克用大为感动,哪有提防,喝得酩酊大醉,直夸朱温讲义气,够朋友。却不料朱温背后磨刀霍霍,入夜举火为号,派精兵围攻李克用居住的上源驿,四面纵火焚烧,准备一举除掉日后的心腹大患。李克用醉得一塌糊涂,李嗣源背着他东突西窜,拼死保护。也是李克用命不该绝,刚才还皓月当空,突然之间却风云骤起,雷雨倾盆,把熊熊烈焰一会儿就浇成了恢恢尘埃。李克用在电闪雷鸣之中逃离火海,侥幸保住了性命,仓皇冲出重围,缒城而下,逃出了汴州。 
  从此之后,两巨头反目成仇,结下了解不开的深仇大恨。 
  公元907年,朱温率领军队冲进长安废黜了唐哀帝,自立为王,在汴州登基,改国号为梁。江山兴亡,功业盛衰,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朱温谋帝篡唐,遂为天下千夫所指,也注定了他败亡的命运。正如李存勖对他的预言一样:物不极不反,坏人恶贯满盈之后必然先自取其辱,再自取灭亡。与之相反的是,李克用父子虽然屡有过错,但在效忠皇室这一点上,忠心耿耿,不敢有二心。李克用取得了道义力量的支持,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晋军处于劣势的格局就此发生了逆转。 
  以朱温建立后梁为开端,中国历史由此进入了五代十国53年的大分裂时期。 
  李克用在得知朱温改朝换代的消息后,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天赐良机,于是和契丹国主阿保机把臂结盟,约为兄弟,准备一起进兵。哪知阿保机在了解到朱温的强大势力后,大呼上当,马上撕毁了和李克用定下的兄弟之盟,转而和朱温结盟。李克用获此消息,气得天昏地暗,竟至背部毒疮发作,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把儿子李存勖招至床前,抽出了三支箭,瞩望殷殷:“我一生有三件事情引以为恨,一是朱温害我之仇未报;二是契丹背信弃义之耻未雪,三是忘恩负义的刘守光幽州之地未取。你将来一定要替我完成我的心愿。”这三支箭,各代表一件李克用未能完成的功业。李存勖哭着接受了父亲的遗命。李克用言毕而殁,遗恨未雪,冷泪满襟,享年53岁,时在公元908年正月。 
  李存勖,李克用长子。史称其少有奇表,善骑射,胆勇过人,有乃父之风。李存勖自幼便生长于军旅之中,见惯了刀锋戎血,十多岁时便成为了英勇的战士。公元 
  895年,三帅逼京,勤王保驾的李克用派遣年仅11岁的李存勖晋见避难于南山的唐昭宗,唐昭宗特地赐赏他翡翠盘等珍宝,抚其背说:“这孩子气宇非凡,与众不同,将来必为国家之栋梁,记住要为唐室尽忠效力,千万不要忘了大唐啊!”唐昭宗还对左右说:“此子可亚其父。”李存勖“亚子”的小名由此而来。只是唐昭宗不曾想到,被他预言可亚于其父的李存勖所建立的功业远远超过了他的父亲。 
  丧事刚一办完,李存勖就设计捕杀了试图篡位的叔父李克宁。而晋梁之间潞州(治所在今山西省上党县)之战正酣,内议多主张罢兵休战。李存勖力排众议,谓诸将说:“梁人幸我大丧,谓我少而新立,无能为也,宜乘其怠击之。”李存勖全身缟素,以哀兵之势南下攻伐,兵书云:“哀兵必胜”。行至三垂冈,李存勖触景生情,叹曰:“此先王置酒处也!”趁着大雾昼暝,兵行雾中,众志成城,在夹城大破后梁军队,杀敌万余。当身穿孝服的李存勖出现在被围困一年之久的潞州城下时,陷入绝境的守城将士们,激动得泪如雨下,喊声震天动地。当初,李存勖五岁时,曾跟随父亲作战,一次路经三垂冈,在唐玄宗的祠堂前休息时,伶人奏起了百年歌,李克用感慨人生易老,预言20年后李存勖将接替自己率兵征战。“克用破孟方立于邢州,还军上党,置酒三垂岗,伶人奏《百年歌》,至于衰老之际,声甚悲,座上皆凄怆。时存勖在侧,方五岁,克用慨然捋须,指而笑曰:‘吾行老矣,此奇儿也,后20年,其能代我战于此乎!’”(欧阳修《新五代史》)。果然一言成谶,三垂冈一战定天下,距离李克用的预言正好20年。李存勖不仅树立起自己的绝对威信,而且彻底扭转了在晋梁之争中所处的颓势,从此一世枭雄的朱温优势顿失。朱温惊叹道:“生子当生李亚子。李克用虽死犹生!我的儿子与他相比,简直猪狗不如!”(《资治通鉴》卷266)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 
  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清人严遂成的《三垂冈》这首诗,所咏就是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的英雄传奇与三垂冈之事。借凭吊古战场感叹历史沧桑,歌颂英雄业绩。三垂冈战役奠灭梁之基,常为后人称道。毛泽东对其父子评价甚高,在评论三垂冈战役时说:“康延孝之谋,李存勖之断,郭崇韬之助,此三人可谓识时务之俊杰”,并称李存勖的战术是:“先退后进”,毛泽东主席非常喜欢这首诗,晚年常独自吟哦。并说,我现在是“鼓角灯前老泪多”。 
  李存勖将父亲给的三支箭供奉在晋阳家庙中,每临出征,就前往家庙请出一支箭来,放在一个精致的锦囊丝套里,带着上阵,凯旋之日再送还家庙,表明完成了任务。虎父无犬子,李存勖在军事上的才能远远超过了他的父亲,他的骁勇善战也丝毫不逊于李克用。他喜欢冒险搏击,勇而寡谋,将战争看作游戏,常常只身冲锋陷阵,侦察敌情,几次陷入重围,差一点被敌人生俘,但却秉性难改。部将们拼死力战将他救出,劝他持重,他却反说部将们妨碍他大杀敌兵。李存勖在魏州前线,曾率领百余名骑兵侦察敌情,与5000敌兵殊死搏杀,才得以突围。进攻杨刘城时,李存勖身先士卒,亲自背着柴火填平敌军防御的壕沟。李存勖一次准备亲自出战时,被义兄李存审劝阻,不久,他趁李存审不在时飞驰出营,边跑边对部下说:“这么好玩的事情那老头儿居然阻止我。”正因为如此,李存勖才有资格竖起手指自我夸耀说:“我于十指上得天下。” 
  公元911年,李存勖在高邑(今河北省高邑县)又把朱温亲自统帅的50万大军打得大败而逃。致使朱温连气带怕,一病不起;公元912年,朱温被自己的儿子朱友圭杀死,朱友贞以讨逆为名杀死兄长朱友圭后自立,是为后梁末帝。公元913年,李存勖马不下鞍,人不歇脚,又攻破号称拥甲30万的幽州,用白绢捆缚着刘仁恭、刘守光父子高奏凯歌回到晋阳,献俘于家庙。处斩了僭称燕国皇帝的刘守光后,又将刘仁恭押至代州,在李克用墓前处斩。李存勖杀刘守光的时候,刘守光嚎啕大哭,不停地求饶。他的两个妻子李氏和祝氏见丈夫如此没有气节,骂道:“事到如今,求生何为?妾请先死。”便引颈就戮。九年后,还是在幽州,李存勖率领以步兵为主力的10万晋军,以寡敌众,大破号称30万的契丹骑兵。将不可一世的阿保机赶回更寒冷的北方之北。至此,李存勖已完成李克用的两大遗愿。最后就是消灭世仇朱温的后梁。 
  李存勖与后梁的战争前后持续15年,晋军多次获胜,李存勖创下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许多著名的战例:柏乡之战、杨刘之战、胡柳陂之战、德胜之战以及潞州之战、幽州之战。 
  公元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