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从1949开始 作者:古龙岗(起点2011年3月完结)
橇礁鲅笃抛游帐帧疾皇鞘裁雌僚耍拐娌辉趺丛谝狻V劣谖鞘掷瘢窍攵急鹣搿7凑衷谟植皇鞘攀兰停膊皇鞘裁瓷鹗俊5牵帕γ挥邢氲剑员鹑瞬桓行巳ぃ死扯俚呐此坪醵运指行巳ぃ?br /> “Mr zhang;may I ask a question?”
“Me?”张力一怔,随口反问道。
“Yes!”碧姬。克莱顿显得很兴奋,竟雀跃地跳了起来。
“高领事,我英文可不太好!”张力苦了一下脸,朝高汉华说道。
“呵呵。张先生,不必担心,碧姬其实懂一些中文的。你们可以用中文交谈!”克莱顿在一边笑道,仿佛根本就没有听出张力话里的意思。
“女士有邀,张先生,你们先聊!”高汉华也笑了笑,居然就这么跟克莱顿夫妇一起走到了一边。张力来得早,把该准备的都准备的差不多了,还弄了一张桌子,上面放了食物和水果拼盘儿,甚至还有用冰块儿镇着的葡萄酒。这让一路赶来。早就热得半死的两位领事和一位领事夫人心头大爽,虽然他们上来的时候,为了表现出最好的仪表,在车里就已经把头上的汗什么的都擦了个干净,头发衣服也整了整,可热就是热,现在有凉品在前,哪还顾得上什么聊天?
“早知如此,我宁可迟到。”看着两个领事过去之后就毫不见外地开了自己的冰镇葡萄酒,张力忍不住感叹道,可是,再次让他意外的是,这话一出口,就被身边的小洋妞儿给顶了回来:
“迟到可是非常不好的品德!”
“啊……碧姬小姐,你的中文不错。”张力尴尬地笑了笑,一指不远处的树荫:“如果您有什么问题,咱们可以去那边儿聊聊。那里凉快些!”
“好的。”
碧姬点了点头,笑嘻嘻的带头走了过去。张力跟在后面,又看了一眼自顾自在一边聊天儿喝酒的高汉华和克莱顿,忍不住吐出了一口闷气儿。正事儿不谈,偏偏让一个小妞儿出面,这两个老东西该不是想消遣他的吧?
……
“好了,碧姬小姐,您有什么问题,现在可以问了!”走到树荫下,张力也没有为眼前的洋妞去拿点儿凉品水果,而是直接就开口催促起来。但是,显然,克莱顿的这个女儿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相对于他的冷淡,这洋妞的反击更是厉害三分:
“张先生,您是共产党吗?”
“嗯?……”张力一怔,然后有些疑惑地指了指自己的鼻子:“碧姬小姐,你是说我?”
“当然是您了。据我所知,您不仅曾对中共进行过采访,甚至还得到过他们领袖的亲笔回信!……所以,您就算不是共产党,也一定是跟共产党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是不是?”碧姬冷冷说道。原本还有些天真的小脸上此时已经挂满了一种名为讥诮的笑容。
“碧姬小姐,虽然你是克莱顿领事的女儿,可是,这里毕竟是香港,如果你乱说话,我依然可以告你诽谤的!”张力沉声说道。他已经明白过来了,眼前这小妞把他单独叫过来,绝不只是为了什么好奇,更加不可能是为了那个什么“预言家”的绰号。
“诽谤?哼,如果是在美国,就凭这些,我就已经可以把你送进监狱!……”碧姬转过脸,笑嘻嘻地跟看向这边的母亲打了个招呼,又转过头来冷冷地瞪着张力警告道:“记着,张先生,我不管你到底有什么目的。但是,我警告你,如果你敢再接近我的父亲,或者想借机打听什么情报,我都不会放过你。”
“就凭你?”张力失笑:“难道碧姬小姐你是中央情报局的特工?不放过我?有趣,不过这话听着倒还真是挺有意思的!”
“哼!”碧姬又是一声冷哼:“我是不会让你们这些信仰共产主义的赤色份子有机会跟我的家庭产生任何联系的,一点儿也别想!不信咱们走着瞧!”
“碧姬小姐,我承认你确实让我很吃惊。虽然你看上去确实很漂亮活泼,但我没有想到你居然有着如此坚定的反共信念。不过,我必须劝你一句,最好是去看看心理医生!因为,我觉得你的想法有些偏激,做法可能也有些偏激了。共产党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接触一下,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张力摇头叹了口气。
“共产党都是一群疯子,抢劫犯。”碧姬似乎受到了刺激:“卡尔。马克思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所以,他才会鼓动那些穷人去破坏社会秩序。可惜,如果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如果不是俄国皇室的无能,他的那些,包括那个叫做列宁的家伙在内的信徒们根本就不可能有一丝成功的机会。相反,他们所谓的**只会被俄国沙皇的军队消灭的一干二净。而现在的苏联,根本就只是一个怪胎,那个国家到处都充满了不合理的畸形,早晚都会灭亡!”
“……你这是诅咒?”张力愕然。这是一个外交官的女儿该说的话?虽然这里是鸡公岭,可当着他,旁边还有高汉华,怎么也算是个交际场合吧?
“不,这只是我的社会学老师的观点,而我对此极为赞同。”碧姬挺直了腰,高昂着下巴,意图俯视着张力,可惜张力的个子比她要高一点儿,没能达到意图。
“你这个老师有问题!”张力断定道。
“你错了。有问题的是苏联,另外,还有中国。”碧姬傲然说道。
“你想跟我说的就是这些?”张力又问道。
“没错。我就是想警告你,不许再接近我的父亲!”碧姬又一脸严肃地说道。
“那其他人呢?据我所知……”张力指了指正在跟克莱顿聊得亲热的高汉华,“高领事好像跟共产党也有过接触。你父亲跟他谈的这么亲热,你就不怕他会把共产主义的思想传播到你父亲的脑子里去?”
“你不想妄想挑拨离间。高领事是国民政府的官员,他不会跟你们这些共产主义份子一样的!”碧姬冷哼道。
“你就这么肯定我是共产主义份子?”张力又苦笑着问道。
“你跟中共的领导人有书信往来,所以,肯定跟他们有关系。”碧姬答道。
“啧啧,小丫头,回去多读读书吧。你们最伟大的总统罗斯福还派人去过延安呢,那他是不是共产党?”张力摇头暗道。
“罗斯福当然不是共产党,但他的政治倾向也很值得怀疑!”
“嗯?”
张力瞪着碧姬,一时愕然。这丫头居然怀疑罗斯福?……克莱顿怎么教的女儿?这丫头的表现,怎么看都跟传说中受“文化大革命”影响的家伙们那么像?当然,这也是有区别的。但这区别只在于这个碧姬是个右派,是坚定的反共份子,而非誓死拥护毛主席,整天手执“红宝书”的那些傻学生!
“难道美国的反共浪潮已经这么强,都到了不分青红皂白,敌我不分的地步了?”
张力又忍不住想道。不过,他并不知道,他这一下还真是猜对了。现在的美利坚合众国,恰恰正陷入了一场与“文化大革命”极为相似的社会思潮之中。这种思潮,又被称为“麦卡锡主义”!
麦卡锡主义盛行的源头自然是二战后的各种战争的阴影,还有冷战的恐怖气氛。美国身为资本主义的中坚力量,一方面在国际上与苏联对抗,另一方面在国内清除所谓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打击进步势力。
1945年3月,美国众议院以207票赞成、186票反对,将其臭名昭著的“非美委员会”改为常设机构。与此同时,由于美国国内通货膨胀指数急剧上升,在短短的一年中发生了3。47万次罢工,共有450多万工人走上街头。众院“非美委员会”借机指责工会 “已被共产党渗透”,极力煽动公众反对共产主义和共产党,迫害进步人士。
而有了土壤,麦卡锡主义也终于开始茁壮成长。而这个变化,始于一起“美亚案”!
1945年3月11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借口当年1月26日出版的《美亚》杂志上有一篇文章与他们掌握的一份秘密材料在内容上相似,伙同战略情报局的特工人员一起闯进了《美亚》杂志编辑部,并声称“从办公室搜出1700多份机密级和其他密级的政府文件”。6月6日,联邦调查局再次查抄《美亚》杂志编辑部,声称“搜查出1069页政府文件,其中有504页是保密性质的”。同日,美国司法部以“偷窃政府绝密文件”的罪名逮捕了曾在美军驻延安观察组长期工作的国务院官员谢伟思等6人。 但事后查明,《美亚》杂志所使用的文件是谢伟思私人保存的发自延安的报告的副本,并非什么“绝密文件”。这些报告中的观点,大部分是谢伟思等人在中国延安的近一年时间里,通过同***、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交谈和美军驻延安观察组成员的实地调查得出的真知灼见。但是,尽管联邦大陪审团在8月份宣布因证据不能成立,谢伟思无罪开释,但在《美亚》案的影响下,杜鲁门政府还是从1947年 12月17日起开始对联邦政府、武装部队和国防订货承包商实行所谓“忠诚调查”。而这个调查对象的范围也开始无限制的扩大,最后,甚至到了荒谬可笑的地步。
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帕萨迪纳,有个小姑娘为商店当广告模特,她的母亲接到通知书,这个小姑娘居然必须签署“忠诚宣誓书”后才能领取报酬,可这小姑娘却仅仅只有3岁。
据统计,在“忠诚调查”期间,总共有2000多万美国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审查。在“忠诚调查”的影响下,美国的社会舆论也随之右转,教授社会科学的教师如果不在课堂上大骂苏联和共产主义就会被解雇,辛辛那提“红色棒球队”也被迫更改了名称,甚至参加角逐美国小姐的候选人都必须陈述她们对卡尔。马克思的看法。
而就在这个时候,威斯康星州参议员麦卡锡的一篇演说,将这一运动推向顶点。“麦卡锡主义”也终于正式出笼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 对付英军的外援
麦卡锡全名约瑟夫。麦卡锡。生于1908年11月14日,父母是威斯康星州北部一个爱尔兰裔小农场主。1939年,麦卡锡虚报年龄参加威斯康星州第七区巡回法庭法官的竞选,成为该区历史上“最年轻的法官”。从此,麦卡锡开始了充满欺骗与谎言的政治生涯。有人这样评价麦卡锡:“无比的大胆和某些方面的巧妙撒谎,使他的手法与一般的颠倒黑白有天壤之别。”其政治性格,与21世纪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有着惊人的相似。
1946年,从军队中退役的麦卡锡参加参议员的竞选,凭借自己的如簧之舌,于这年的11月当选威斯康星州参议员。但在参议院任职的前四年中,由于行为不检点和进行大豆期货投机交易、赌博和酗酒,他的声望一落千丈。人们常说,“在麦卡锡参议员的公文包里经常装着一瓶威士忌酒”,他的“一大堆不同性质的事实和经不起验证的数字,把参议院和整个美国搞糊涂了”。尤其是1949年秋天,麦卡锡也不知道丧心病狂到了什么地步,居然为屠杀美国士兵的纳粹党徒辩护,引起美国舆论一片哗然。因此,在这一年的民意测验中,麦卡锡被评为当年“最糟糕的参议员”。面对这种情形,麦卡锡知道。他必需赶紧找到一根救命稻草,要不然,谁也无法帮他保住在国会的这个位子。
而杜鲁门批准的忠诚调查,还有忠诚调查活动所引起了社会风潮,成了麦卡锡可以借助的力量。
1950年2月9日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的诞辰年纪念日,麦卡锡在这一天把自己准备的“炮弹”打向了美国国务院。在共和党全国委员会的安排下,他从华盛顿飞往西弗吉尼亚州的惠林,在俄亥俄县的共和党妇女俱乐部发表了题为“国务院里的共产党”的演讲。在演讲中,麦卡锡声称在他手中有“一份205 人的名单”,“这些人全都是共产党和间谍网的成员”,“国务卿艾奇逊知道名单上这些人都是共产党员,但这些人至今仍在草拟和制定国务院的政策。”
麦卡锡的演说有如晴天霹雳,把整个美利坚合众国都给电得外焦里嫩,让美国上下一片哗然。可是,美国人民激动了,此前由于为纳粹辩护而如履薄冰,险些丢掉参议员之位的麦卡锡却一夜之间成为声震全国的政治明星。惠林演说之后,这位“反共急先锋”又相继飞往犹他州的盐湖城和内华达州的雷诺,重复他在惠林的演讲。略有不同的是,此时的麦卡锡手中还挥舞着一张小纸片,这就是所谓的“间谍名单”。但是,按照他这时的说法,名单上的人数已经由205降为了57人。之后,2月11日,得意忘形的麦卡锡特地打电话给总统杜鲁门和国务卿艾奇逊,要求他们对他的演讲公开表态。收到电话后的杜鲁门恼羞成怒,愤而提笔回信道:“我确信。威斯康星州人民极其遗憾,他们的代表竟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