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手 (完结)作者 七剑下面条
发车地时候。莱科宁就已经利用自己的赛车明显加速能力优于其他车队,并且他地个人能力也的确是足以威胁到舒马赫、阿隆索等人。因此一发车,他就趁着发车的乱劲儿,将自己的排名提升了六位,来到了第十五名。
而后,在这十圈里,他又完成了两次不错的超越,现在。他的排名已经上升到了第十三位。对于从最后一排发车的莱科宁而言。这个成绩真地也很是让人咂舌了!
要是换在平时,电视转播地镜头多半会比较集中在莱科宁的身上。可是很遗憾,这一次,他没有捞到更多地镜头。因为石磊的表现实在是更加的抢眼,一个新人,在职业生涯的第一场比赛里,拿到头排发车不说,居然兵不血刃的就超越了杆位的车手,而且那个车手还是车王舒马赫!并且在这十圈里,一路领跑,不断的拉大跟舒马赫之间的距离,十圈之中就做出了今天三个最快圈速,这种成绩真的要比莱科宁的超车表演更加让人振奋!
比赛依旧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石磊依旧在疯狂领跑,继续拉开跟舒马赫之间的距离,阿隆索也在跟巴顿纠缠了五六圈之后,终于找到机会强行超越了巴顿,将自己的排名提升到了第四名。可是,雷诺并没有因此获得好运,相反,雷诺的另外一名车手,费斯切拉,也还真是倒霉催的,本来排位赛就发挥的很不理想,在决赛之中,超车心切的他,又由于太想要超越他前边的韦伯,居然在全场最为狭窄的七号弯处,一头扎到了旁边的沙地上去了。轮胎空转了几圈之后,却失去了再次回到赛道上的能力,只能继第十一圈就已经退赛的米德兰车队的阿尔伯斯之后,在第十三圈的时候,黯然退赛。
如此一来,卫冕冠军雷诺车队,就只剩下了排在第四,还是很有机会冲击领奖台的阿隆索一人。
而在转播的机器长时间的给出了费斯切拉冲出赛道的重放之后,观众们的目光终于得以回到赛场的领跑者身上,他们发现,石磊的赛车已经异常的接近他前方的那辆赛车了。
换句话说,石磊很可能在一到两圈之内,就完成对于前方赛车的套圈!
而在石磊前方的那辆赛车,则是另一个来自亚洲的车手…佐藤琢磨。
佐藤琢磨发车就不顺,被莱科宁超越之后,他已经从倒数第四来到了倒数第三,领先的只有自己的队友净出幼稚同学和从维修站发车的蒙泰罗了。而更加不幸的是,没过三两圈,就连那位幼稚同学居然也完成了对他的超越。心情一包渣的佐藤同学,发现自己已经倒数第二了之后,曾经也算是在F3的赛场上很嚣张过一段时间的他,真的就是恨不能一头撞在防护墙上,干脆退赛算了。于是乎,他的心愿完成了一半,他真的在第八圈的时候撞在了防护轮胎上,蒙泰罗借机超越了他。虽然佐藤同学回到了赛道上,可是他跟前边的几辆赛车也真的是差的很远了。
石磊就是这样,仅仅用了十三圈,就已经接近了这个跟他同样自来亚洲的车手,并且在第十四圈中段的时候,第一次享受到了蓝旗的召唤。
而佐藤同学一看到蓝旗,立刻把赛车让到了一边,石磊顺利的超越了他平生第一次的套圈慢车。
分辨出了被套圈的赛车是佐藤琢磨之后,现场几乎所有人的心里都闪过了一个念头:都是来自亚洲的车手,这开车的差距咋就那么大捏?
而此刻,远在中国大陆的某电视台内,正在对这场终于有了中国人第一次参赛的巴林站比赛进行现场直播解说的某解说员,也用嫉妒无耻的腔调“愤怒”的大吼:“太欺负人了!太欺负人了!来自中国的第一位登陆F1的车手,石磊!真的是太欺负人了!怎么能这么快就把日本人的车给套圈了呢?好歹要给我们这个邻居的车手留点儿面子吧!”
这句话说完,当然是整个直播间里两男一女三位解说同伴更加无耻的笑声,赤裸裸的挑衅啊!
佐藤同学这会儿是听不到,要是听得到,基本上吐血三升那是少的,估计满腔的热血就此化为漫天血雨才是比较正常的情况!
比赛进入十六圈之后,大家都很清楚,这场比赛的第一次进站,基本上就会在接下来的几圈里,开始了!
维修站,真的是很好看的过程啊!
第二百二十六章 决赛(中)
第十七圈的时候,成绩不好的车队开始逐一进站。
呃……好像每次进站都是从成绩不好的车队开始,也不知道为什么成绩不好的车队总是用油会比别人更多,所以他们就进站的比别人早几圈,还真的是巧死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其实并不是因为成绩不好的车队用油就一定比别的车队多很多,即便是线路选择有问题,又或者是引擎的吃油能力比大车队要厉害一些,也不至于说如同超级久亚里这种车队就会比法拉利要多耗好几圈的油。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比赛就没什么意义了,这个有个车队的整体策略在里边。
之所以在F1之中,车队被分成了几个档次,如同法拉利、迈凯轮这样的豪门是一个档次的,雷诺(黑马毕竟是黑马,即便两年冠军第三年也就不行了)、索伯、本田以及崭露头角的红牛应该是属于中坚力量型的,而剩余的车队就是基本上没有什么指望向领奖台发起冲击的(威廉姆斯在06年真的很尴尬啊,放在任何一个档次都好像有点儿说不过去,当然了,最终的战绩说明他也就是最差的一个档次)。这种情况当然是根据车队的成绩排定的,而事实上,在成绩之外,也可以折射出一支车队对于引擎的研发以及各项技术的开发包括资金的投入等等,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档次了。
比如说红牛二队,今年才收购到手的车队,其投入将会在未来三年达到五亿欧元左右,可是。法拉利一年的投入就在四亿美金差不多三亿欧元地样子,这不得不说法拉利就当得起这个豪门的称呼了。
车队的成绩与投入,当然会影响到他们邀请的车手的档次,不过这并不绝对,比如石磊一直都很喜欢的一位车手,维伦纽夫,96年第一次在F1亮相,当年就是车手积分榜第二。次年更是勇夺冠军。这跟他在威廉姆斯车队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当然维伦纽夫本身也是很出色的车手。可是98年开始,威廉姆斯车队开始走下坡路,虽然还是三大豪门之一,但是也地确就是“三大”豪门了。于是维伦纽夫的成绩明显就不行了,随后转入英美车队,成绩更是一落千丈。这能说维伦纽夫的档次不够么?人家绝对是有实力夺冠的车手,可是由于运气等等问题,往往无法获得很好的车队的席位。也只能很黯然的在中下流的车队厮混。
所以说。总的来说,车队地投入绝对是影响他们成绩最为关键地因素。
回到之前的问题上,为什么相对较弱的车队往往进维修站加油换胎会比较早呢?而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发现,往往一场比赛,最后进站加油的,不是法拉利就是迈凯轮,当然,05、06赛季还有个雷诺。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很简单。
因为排位赛的成绩很大程度上跟当时的车重是息息相关地。而赛车的重量基本都是恒定的,那么影响车重地自然就是载油量的多少了。排位赛的用油要带入决赛阶段,因此那些比较弱的车队。往往在排位赛的时候就会采取更轻的轻油策略,期望在决赛开始之前,获得更好的排位。要知道,在F1比赛里,往往一个排位就能影响最终地名次,特别是对于中下游地车队更是如此。
这才是真正决定那些弱旅会更早的进入维修区地决定性因素,当然了。赛车本身的问题。比如轮胎的磨损程度等等也是影响因素,但是赛车的载油量毕竟是重中之重(这是小七个人的观点。如果观点不同,大家放过小七吧,影响这个的当然会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小七只是觉得这个更重要而已)。
所以呢,才会在每站比赛的时候,几乎都是看见排名越靠后的车队进入维修站的时间就会越早。当然,这也只是总体而言,偶尔也可能出现豪门车队进站特别早的情况,这需要根据每一站不同的策略来看了。比如04年法国站的比赛里,法拉利就曾用四次进站的策略赢得最终的冠军,他们的进站显然完全跟其他车队不在一个节奏上,前三次进站自然都是比较靠前就进站了。不过这始终是特殊情况,不能当作整体的来看。
红牛车队由于本次搭载的是法拉利的引擎,加上纽维设计的车身,因此隐约之中是把自己当成相对较强的队伍来看待的,加上石磊在第一阶段两节的排位赛上表现实在是比较抢眼,因此在正式排位赛的时候,给石磊搭载的油量还是比较大的。
整个进站的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出现太大的意外,石磊在第十九圈的时候第一次进站,而这个时候,所有没有进站的车手也只剩下了法拉利的两名车手以及迈凯轮的两名车手,还有一个就是雷诺的阿隆索。
很显然,如果这个时候费斯切拉还在场上,他大概也会出现在未进站的车手的名单之中,但是谁让他早早退赛了呢!
原本按理说,石磊的队友库特哈德应当是排在石磊之后进站的,毕竟他才是红牛的一号车手么,可是排位赛的成绩显然决定了这次红牛必须更改进站策略,对此库特哈德也是没话说的。
石磊进站之后,紧随着他的,是马萨和阿隆索也分别驶入了维修通道,全场的气氛显得很紧张,大家都在异常紧张的等待,看看这三支车队的进站策略究竟如何。不过石磊对于马萨和阿隆索的优势比较明显,谁也不会认为他们有机会在进站之后超过石磊,但是,对于阿隆索和马萨这两名一直在纠缠的车手而言,闹不好这次进站就会影响他们之后的排位。因此还是充分调动了全场观众的好奇心。
十点三秒,石磊顺利地完成了第一次进站,输油管刚刚离开赛车,他就如同装上了弹簧一般向前窜出。这一次,不少有心的观众已经发现了,石磊的反应速度的确优于所有的车。如果说发车的时候,石磊的表现只是由于小小的超水平发挥,那么这次进站之后赛车离开维修通道地时候。就可以看出,之前并不是侥幸,而是石磊真的具备这样的素质了。
当石磊的赛车驶到维修通道出口处的时候,舒马赫的赛车也刚好呼啸而过,石磊当然是紧紧跟上,而莱科宁,这个时候由于还没有进站,虽然跟石磊之间的距离还比较远,但是也总算是排在了舒马赫和石磊之后。暂列第三。
随即很快。阿隆索也率先完成了他的进站工作,八点七秒的时间,很显然这次雷诺地策略是选择了加油量较少,想要在第一次进站之后完成对于马萨、甚至于舒马赫地超越。因为舒马赫还没有进站,可是他在未来的三两圈之内也必定是要进站了,因此他出站之后的位置还未可知。
出来之后,阿隆索果然抢在了马萨之前,而马萨的加油时间超过了十秒。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阿隆索抢在他之前离开了维修通道。
这个时候,整条赛道上,只有舒马赫和莱科宁还没有进站了。而赛道上的排序则是舒马赫第一,石磊以不大的劣势落后于舒马赫排在第二位,不过,没有人怀疑在舒马赫进站之后,他会重新夺回第一的位置。
而第三名,则是加油量较少地阿隆索,在他出站的一瞬间。莱科宁也终于拍马赶上。落在了第四位。剩下的,就要看看莱科宁什么时间进站了。可是现场地解说员已经开始了解莱科宁的进站策略了,很大的可能就是一次进站的超长进站策略,于是也开始猜测起来了,根据各种不同的迹象来对迈凯轮的进站策略进行猜测。但是由于车手的加油量这些数据对于现场地解说员都是无法知悉地,因此他们也只是能够猜测一下了。
不过,无论莱科宁的进站策略如何,现在他地排位都已经让人觉得很吃惊了。倒数第二发车,现在居然已经达到了第四名,而且,即便他是两次进站,根据目前场上的情形,莱科宁紧跟在阿隆索的快车之后,还是可以跟后方的赛车拉开一些距离的,至少莱科宁也可以挤入前六的态势,估计立刻进站的结果也只是落在马萨之后了。
而马萨则相对有些郁闷,让阿隆索借助进站策略超越了也就算了,居然还落在莱科宁之后,自然心情很是不好。
不过,比他心情更加不好的是巴顿,原本排位赛的表现还是能够让他满意的,但是没想到一次排位赛,就让他远远的落在了阿隆索之后,并且,甚至于莱科宁现在都在他前边。而且,这个时候场上的车手是最清楚的,莱科宁目前的跑势绝对不是油快耗完的状态,看他现在的样子,显然莱科宁还能再坚持个十圈估计问题不大。这样的话,等他进站的时候只要油量大点儿,就足以支撑他跑完最后的二十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