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
“秦公何得此言?”犀首拱手笑道:“臣在揣摩‘利心互换’的治国大法,无得有它。”
“无愧杨朱传人!上卿竟将商君治国概括为‘利心互换’,当真匪夷所思!”嬴驷的笑声中不无揶揄。
“秦公明察。”犀首坦然笑对:“天下之要,一则利,一则心。孤臣能死国难,无非国君以高官厚禄换之;士为知己者死,无非知己者以利换之。鲍叔牙当年不慷慨,何来管仲之高义?周厉王若不专利,何得失国出走?而致‘共和执政’?轻利者必得大义,专利者必失人心。大哉孝公!大哉商君!此乃臣之心得也。”
“一家之言,一家之言。”嬴驷不禁大笑,觉得犀首这番话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便硬生生将原本要说的“有失偏颇”咽了回去,却也不便于一概褒奖。
笑得一阵,犀首正色拱手道:“秦公所思,犀首尽知。臣告辞。”
嬴驷一怔:“上卿何得匆忙?正要共商长策?”
“秦公定策在胸,何用犀首多言?”说完,竟大袖飘飘而去。
次日傍晚,老内侍禀报:“上卿府总管来报,上卿封印离都,留下一卷书简呈来。”
嬴驷打开竹简,寥寥数行,尽行入目:
秦公明察:无功不居国。犀首言尽事了,耽延无益,自当另谋他国。秦国机密,自当永守,以报公三月知遇之恩。犀首昨闻洛阳名士苏秦已入咸阳,或可有奇谋良策,公当留意。犀首拜辞。
嬴驷看罢,不禁一阵怅然:一策不纳,便飘然辞去,犀首也未免太过自尊也。但设身处地的仔细一想,如此秉性的特立独行之士,要他无功居于高位,无异折辱其志节;强留别扭,不如顺其自然,日后也是一个长情。
拿起书简再看,嬴驷方注意到“洛阳名士苏秦已入咸阳,或可有奇谋良策,公当留意”这句话,不禁精神一振!想起犀首初到时曾经说起苏秦、张仪二人,思忖一阵,嬴驷吩咐老内侍:“秘查洛阳苏秦行止,着速报来。”
二、关西有大都
仲夏,苏秦终于到咸阳了。
夕阳下的咸阳城郭,竟是分外壮丽动人,背靠莽莽苍苍的北阪,南面滚滚滔滔的渭水,一道白色石桥披着金红色的霞光横亘水面,恰似长虹卧波,旌旗招展的巍峨城楼,与青苍苍的南山遥遥相望,气势分外宏大。苏秦驻车观望良久,竟是大为感慨——人言金城汤池,天下竟非咸阳莫属!
驾车上得长桥,却见桥面两道粗大的黑线划开了路面,车马居中,行人两侧,井然有序的在各自道中流向城内。放眼看去,十里城墙的垛口上挂满了风灯,暮黑点亮,宛如一条灯火长龙,照得城下一片通明,俨然一座不夜城。但最令苏秦惊讶的,是咸阳城门没有吊桥,渭水大桥竟是直通垂柳掩映的宽阔官道而直抵城门!城门下也没有守军,而只有两排带剑门吏在接应公事车马。寻常行人无须盘查,便径自入城,在战国之世,直是匪夷所思!
进得城中,正是华灯初上。但见宽阔的街道两边,每隔十数步便是一棵大树,浓荫夹道,清爽异常。所有的官署、民居、店铺,都隐在树后的石板道上,街中车马通畅无阻。但最令苏秦感到意外的,还是咸阳的整洁干净——车马辚辚,却满街不见马粪牛屎!炊烟袅袅,道边却无一摊弃灰堆积!偌大都市,弥漫出的竟是草木清新之气,令人心气大爽。
在中原士子眼里,而今天下大都,莫如大梁、临淄、安邑、洛阳四大城。洛阳不必说,大则大矣,其衰老破旧与萧条凋敝早已不堪为人道了。安邑乃魏国旧都,繁华锦绣有之,然则终是要塞扩展,其格局狭小重叠,却是任谁也不敢恭维。大梁新都,王城铺排得极有气势,其繁华商市也堪称天下第一,但街市混乱,常见杂物草灰随处堆积,脚下亦常遇马粪牛屎,大是令人尴尬。临淄鹊起数十年,齐市已经号称“天下第一大市”,其市面之繁华拥挤,曾令苏秦惊叹不已。他游齐归来曾对老师说:齐市之人海可“联袂成帏,挥汗如雨”。老师被苏秦的绘声绘色引得大笑不止。但是,临淄除了稷下学宫与王城有树林掩映颇为肃穆外,街市却是狭窄弯曲,全无树木,花草更是极少;冬春两季,光秃秃的街巷常有风沙大;。夏秋暑日,烈日暴晒下难觅一处遮荫,虽时有海风,也教人燠热难耐。
相比之下,咸阳简直是无可挑剔!地处形胜,气候宜人,肃穆整洁,繁华有致,一派大国气象。山东士子都说秦人愚昧肮脏,睡火炕熏得大牙焦黄,脏衣服上虱子乱窜,街道上牛屎遍地。临行时,大嫂还特意给苏秦塞了一包草药末,笑着叮咛他:与秦人见面时,药末便撒在领袖上,防备秦人的虱子满身爬过来!可置身咸阳街市,行人整洁,街巷干净,竟是比山东六国的大都会清新多了。刹那之间,苏秦实实在在感觉到了这个西部战国的天翻地覆,仿佛看到了一座大山正在大海中蒸腾鼓涌,正崛起于万里狂涛!
“先生,住店么?街边不能停车。”
苏秦回头,却见一个中年女子站在身后,长发黑衣,满脸笑意盈盈。
苏秦恍然拱手:“敢问大姐,这是何街?距宫城多远?”
“长阳街。端走到头,东拐一箭,便是宫城,近得很呢。”女人比划笑答。
“如此,我便住在你店了。”苏秦爽快答应。
“小店荣幸。先生站开,我来赶车。”女人从苏秦手里接过马缰,熟练的“唷”了一声,将马缰一抖,轺车便左靠,拐上了大树后人行道的一座木门。女人一个清脆的响鞭,两扇木门便咯吱拉开,轺车轻快的驶了进去。女人返身出来笑道:“先生请从这厢进店。车上行装自有人送到房内,不用操心呢。”一边说,一边领着苏秦走到客栈正门。
苏秦方才在端详街市,没有看到这家客栈,及近打量,见客栈门前风灯上大字分明——栎阳客寓!街灯照耀下,可见三开间大门敞开,迎面一道影壁却遮住了门外视线。门口肃立着两个黑衣仆人,恭敬的向客人一躬。
苏秦恍然道:“这是栎阳老秦人开的客栈?”
女子笑吟吟道:“先生有眼力。这客栈正是栎阳老店,与国府一道儿迁过来的。”
苏秦点头笑道:“如此门面的客栈,在大梁、临淄也不为寒酸呢。”
女子却是淡淡一笑:“秦人老实,不重门面。先生且请进去,看实受的。”
绕过影壁,便是一个大庭院,两排垂柳,一片竹林,夹着几个石案石礅,很是简朴幽静。从竹林边的鹅卵石小道穿过,迎面却是两座没有门扇的青石大门,门口风灯高悬,每座门口都端端正正站着两个少女。左手风灯上大书“无忧园”,右手风灯上大书“天乐堂”。
苏秦止步笑问:“这无忧、天乐,却是何讲究?”
女子笑答:“无忧园是客官居所,高枕无忧嘛。天乐堂是饮宴进食处。哪个夫子说的?民以食为天嘛。”
苏秦不禁大笑赞叹:“好!尽有出典,难得!此等格局,在中原便与国府驿馆不相上下。在咸阳,定然是首屈一指了?”
女子咯咯咯笑个不停:“先生谬奖呢!我这客栈连第十位都排不到,敢首屈一指?”
“噢?第一谁家啊?” 苏秦不禁大为惊讶。
女子道:“自然是渭风古寓了。魏国白氏在栎阳的老店,搬来咸阳,让秦人买了过来。一日十金,先生若想住,我便领你过去。”
“一日十金?”苏秦内心惊疑,嘴上却笑道:“秦人做商来得奇,却给别家送客人?”
“量体裁衣,惟愿客官满意了。”女子明朗笑道:“渭风古寓多住商贾,我这栎阳客寓多住士子。我看先生轺车清贵古雅,定是游学士子初来咸阳,不然,不敢相请呢。”
苏秦看着朦胧灯影里的这个商贾女子,竟对她的精明大起好感,拱手道:“多承夫人指点,我就住在这里了,只是日期不能确定。““哟,甚个夫人?不敢当呢,还是叫我大姐吧。”女人亲切的口吻象是家人亲朋一般:“要甚定期?出得远门,由事不由人呢。先生请。”
进得无忧园里,苏秦又一次感到了一种新颖别致。中原大城的一流客栈,寻常都是厅房连绵,修葺得富丽堂皇,根本不可能有空地山水。这里却是大大的一片庭院,树林草地中掩映着一幢幢房屋,夜晚看来,竟是灯光点点,人声隐隐,好似一片幽静的河谷。恍惚间,苏秦好象回到了洛阳郊野的苏氏别庄,倍感亲切。女子将他领到了一座竹林环绕的房屋前,苏秦借着屋前风灯,看见门厅正中大书三字“修节居”,不禁大为赞叹:“修节明志!好个居处!”
女子看苏秦高兴,嫣然一笑道:“春上住得一个先生,他给取的名儿呢。”
“噢?此人高姓大名?”
“名儿很怪,好象是……对了,犀牛?不对,犀——首。”
“犀首?”苏秦颇为惊讶:“姓公孙?魏国人?”
女子歉意的摇摇头:“我再想想。”
苏秦却笑了:“不用,你想不起来的,他没说过。”说着便进了门厅。女子却灵巧的绕到了前边高声道:“鲸三儿,接客官了。”话音落点,一个朴实整洁的少年挑着风灯便从屋内走出,向苏秦一个大躬:“鲸三儿侍奉先生。请。”女人利落吩咐道:“你且侍奉先生入住。我去让人送先生行程过来。”待少年答应一声,女人又向苏秦一笑:“先生好生安顿,我先去了。”便一溜碎步摇曳而去。
这座独立的房子三间两进,颇为宽敞。中间过厅分开,形成两个居住区间。少年将苏秦领到东手区间打开门,毕恭毕敬道:“先生看看中意否?不中意可换房呢。”苏秦原没打算换房,然少年一说之下,倒也想看看这犀首住过的“修节居”究竟如何?抬眼打量,只见进门便是一间大客厅,红毡铺地,陈设整洁。最令人满意的是东面墙上开了两面大窗,窗棂用白细布绷钉得极为平整,白日一定敞亮非常。客厅东南角有一道黑色木屏,绕进去竟是一间精致的小书房!两面都是乌木书架,很是高大坚固。长大的书案上除了常备的笔墨砚,竟然还有刻刀与一箱单片竹简!绕过屋角木屏,便是寝室。中间一张极大的卧榻上吊着一顶本色布帐幔,四周墙壁用白土刷得平整瓷实,更显屋中洁白明亮纤尘不染。
“噢?为何只有寝室做成白墙?”苏秦问。
“回先生,寝室图静,没有窗户,白墙便有亮色。”少年恭敬回答。
苏秦点头,暗自佩服主人的细心周全,正要举步走出,少年却道:“先生,还有一进。”
“还有一进?”苏秦不禁困惑,天下客栈住房,最华贵的也就是厅堂、书房、寝室,所不同者大小文野而已,这里竟还有一进,能做何用?再说,满墙洁白,也没有门,如何能还有一进?该不是少年懵懂,误将后院也当作一进了吧。苏秦疑惑间,少年一推屋角,白墙竟自动开了一道小门!少年站在门口恭敬道:“先生,里边是沐浴室与茅厕间,为防水汽进入寝室,这里装了一道假墙,一推即开,方便呢。”
“茅厕间?!”苏秦更是惊讶,茅厕间哪有安在房内之理?看来,秦人的蛮荒习俗还是没有尽扫。刹那之间,仿佛恍然窥见了野狐尾巴,苏秦几乎哑然失笑。想了想,还是进去看看再说,不能忍受就立即搬走。进得屋内,却见很是敞亮,几乎有两个书房大,三面墙上均有大窗,却装得很高,房中微风习习,丝毫没有寻常茅厕间的刺鼻异味儿,想来白天也一定敞亮干爽。
“窗户如此之高,却是为何?”苏秦仰视问道。
“先生……”少年憨厚的笑着,竟有点儿窘迫。
苏秦恍然大笑:“啊,沐浴入厕,自要高窗。小哥见笑了。”
“不敢。”少年恢复了恭敬神态:“先生,这边是沐浴室,我每晚会送热水来的。”
屋中用黑色石板隔成了两部分。进门大半间是沐浴室,墙壁地面全部用黑色石板砌铺,中间一个箍着两道铁圈的硕大木盆,木盆中还有一条横搭的木板与一只长柄木瓢。苏秦一看即知,这是制作极为讲究的大梁浴盆。如此看来,另外小半就是厕间了。苏秦小心翼翼的绕过高于人头的石板,眼前却是豁然一亮——原来,墙上挂着一盏昼夜明亮的大大的风灯!地面是明亮如铜镜般的黑色石板,墙面却是木板到顶;靠外墙一面,立着一个一尺多高的方形石瓮,瓮中满荡荡清水;瓮旁一方小小石案,案上木盘中一摞折叠好的柔软布头;石瓮石案旁边的地面上筘着一个鼓面大小的凸形“木板”。除此而外,别无长物,只能听见隐隐约约的水流声。
“这?便?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