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
“强兵之后,又当如何?”
“先灭秦国,再灭魏国,最终一统天下!”申不害慷慨激昂。
百里老人仰天大笑,“好!好志向。想没想过韩国若被人灭,君当何以处之?”
“杀身以谢天下。”申不害没有半分迟疑。
百里老人喟然一叹:“天道无私,是以恒正。老夫来迟一步,也是天意啊。”
申不害大笑饮酒,院中大树上的猫头鹰惊得噗噜噜飞走。百里老人抬头看看天中一钩残月;悠然笑道:“申兄啊;我该告辞了。”说着便站起身来。
申不害正色道:“二十年后,请高兄秉公评判,申不害、卫鞅谁为法家大道?”
“你们俩啊,谁能做到二十年丞相,谁便是法家大道。”
“噢?你是说,申不害做不到二十年丞相?”
“天晓得。老夫如何晓得?”说完一拱手,“告辞。”便和玄奇走出破院子扬长而去。
申不害望着爷孙二人走出院子,不禁怅然一叹,自言自语:“如此高人,如何就不知他姓名?如何他也不说,真世外隐士也。”
此时,雄鸡高唱,东方欲晓。申不害练了一趟自创的山跳功夫,脸上微微冒汗,顿觉精神抖擞。他喊进跟随小吏,吩咐将他的破旧大书箱搬到新宅去,将这旧院子一草一木不许动的封存起来。吩咐完毕,上马飞驰进宫去了。
今日清晨,是申不害动议的第一次朝会。韩昭侯要在朝会上正式册封他为丞相,而后由申不害以丞相之身宣示韩国的变法步骤。这是韩国国策转折的重大朝会,也是申不害自己首次登堂入室,与国与己,均是关系重大。申不害虽然已经想好了种种预定方略,但还是有些紧张。
距离卯时还有一刻,申不害匹马驰进宫门车马场。他感到惊讶,如何竟没有一辆轺车开来?车马场如此冷清?他没有多想,将马栓好,大步往中门而来。
“站住。何人?何事啊?”一个轻慢悠长尖锐的声音从台阶上传来。
申不害抬头一看,须发灰白的内侍总管似笑非笑的盯着他。申不害知道,这是人皆畏惧呼之为“韩家老”的宫廷权奴。以他的权力与消息网,不可能不知道申不害即将出任丞相的大事,也不可能不知道申不害的长相特点。他拦在当道意欲何为?噢,是想给我申不害一个下马威,让申不害以后看他的颜色行事。
申不害心中憋气,正色道:“我是待任丞相申不害,进宫朝会。”
“丞相?有你这样儿的丞相么?还是待任?我还是待任国君呢。”
上下打量了一番这个阴冷微笑的干瘪老人,申不害脸上迅即闪出一片笑容,一把扯下头上的丝巾笑道:“家老啊,你可知道这条丝巾的名贵?它是老郑国名相子产的遗物呢。送给你,日后我们就是老友了。”
老内侍接过丝巾,看到边上的绣金字,脸上顿时绽开了笑花儿:“好说好说,申丞相请,日后借光了,啊。”
申不害早已经扬长进宫去了。
韩国仍然沿用了老郑国的宫室。这座政事殿虽然陈旧了些,但气势确实不小,坐落在六级台阶之上,红墙绿瓦,廊柱有合抱之粗。可是,眼见太阳已经升起,卯时将到,朝中大臣竟是没有一个到来。韩昭侯在廊柱下愁眉苦脸的踱着步子,不时望望殿前。看看无事,韩昭侯回到殿中,从正中高座上拿起那条换下来的补丁旧裤子端详着。
座旁内侍见韩昭侯手捧破裤子发愁,欲笑不敢,干咳几声捂住了嘴。韩昭侯回身道:“去,将这条破裤子送到府库保管起来。”内侍笑道:“我说君上,一条破裤子还要交府库哪。你就赏给我们韩家老穿得了。他老人家会说,这是国侯赏给我的君裤咧,虽然破,然则破得有侯气呢。”韩昭侯生气得脸一沉,“你懂何事?听说过英明君主必须珍惜一喜一怒么?皱眉发愁必须得为大事,欢笑时必须与臣民同乐。一条裤子再破,也比一喜一怒重要吧?本侯要把这条破裤收藏起来,将来赏给有功之臣穿。赏给家老,他值么?”内侍笑着连连点头,“国侯英明,臣即刻将破裤送到府库去,将来赏赐,臣一准手到裤来。”说完,憋住笑碎步跑去了。
这时,申不害大步匆匆而来,向殿中一看,面如寒霜,半日没有说话。
韩昭侯皱眉摇头,“申卿啊。这些臣子们不尽臣道,该如何办呢?”
申不害向韩昭侯深深一躬,斩钉截铁道:“只要君上信臣,臣定为君上立威。”
韩昭侯摇头叹息,“难。盘根错节,难啊。”
这时,韩国的大臣将军们方才陆陆续续三三两两的漫步走来,相互谈论着各自封地的女人猎犬奴仆护卫老酒之类的趣闻,不断哈哈大笑。有人看见老内侍站在廊柱下,便高声笑问,“韩家老啊,今日朝会,却是何事啊?”老内侍打哈哈道:“进去进去,朝会一开,自然知道,猴儿急!”臣子们爆出一片笑声,“我听说要换丞相?谁做新丞相啊?”“听说是申不害嘛。”有人问道:“申不害是个甚东西?”有人高声答道:“就是那个郑国贱民嘛!”
众人一阵轰然大笑。老内侍向殿内撇撇嘴,示意他们收敛一点儿。可这些臣子没有一个在意,依旧高声谈笑着走进政事殿,猛然间,众臣却是肃静了下来。政事殿内,韩昭侯在中央大座上正襟危坐,面无表情。申不害肃然站立在韩昭侯身侧,长发披散,不怒自威。这种场面在韩国实在罕见!但大臣们相互瞅瞅,又开始哄哄嗡嗡的谈笑议论起来。老内侍韩家老走进来站在韩昭侯另一侧,骤然尖声高宣:“列位禁声,听国侯宣示国策——!”
待众臣安静下来,韩昭侯咳嗽一声,郑重缓慢的开口道:“列位大臣,我韩国民力不聚,吏治不整,软弱受欺,内忧外患不断。长此以往,韩国将亡矣。为此,本侯晓谕:任当今名士申不害为韩国丞相,主持变法,明修国政……”
政事殿“哄——”的骚动起来。大臣们似乎根本不相信这是真的。
一个身穿紫衣的大臣高声道:“变法大事,涉及国家根本、祖宗法制,怎能如此草率?望国侯收回成命!”此人乃韩国上卿侠趁,其祖父侠累乃韩列侯时盘踞封地威慑国君的权相,被韩国名臣韩仲子所结交的著名剑士聂政刺杀。二十年后,侠氏家族再度崛起,成为韩国势力最大的旧贵族。
一个绿衣大臣道:“申不害是何东西?郑国贱臣一个!如何做得我韩国丞相?又如何服得众望?该当收回成命!”此人乃韩国现任丞相公厘子,其部族五万余人占据着韩国老封地韩原一百余里,专横跋扈,遇事只和几个权臣谋断,根本不将韩昭侯放在眼里。
“韩国官吏质朴,民风淳厚,君上何故乱折腾?”这位黑衣大臣乃韩国功臣段规的三世孙段修,职任上大夫。段规在三家分晋时,力劝韩康子争得荒凉的成皋要塞,给吞灭郑国创造了根基。韩康子封段规成皋六十里封邑。四代之后,段氏部族发展到两万人,成为与侠氏、公厘氏相比肩的大贵族。
“申不害亡国妖孽,当杀之以谢天下!”
“对,杀!”“杀申不害!”
殿中一片混乱,大臣们交相乱嚷,吼声连连。
老内侍尖叫道:“嚷个鸟!国侯还没说完呢。再嚷家去!”
申不害不动声色的走近韩昭侯身边,正色低声道:“君上请授臣执法权力,整肃吏治自今日始。”
韩昭侯本是极为聪敏的君主,内心也极有主见,素来对这班大臣厌恶之极,偏又无可奈何。他内心很明白,韩国局面若果由他亲自出面收拾,极有可能酿成举国祸乱,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自己倒台。韩国要好,必须借助刚毅锋锐的强臣,自己只能在背后支持,相机行事。申不害有没有舍身变法的杀气,韩昭侯吃不准,又不能主动请他镇抚群臣。目下见申不害自请执法,大为振作,清清嗓子,似乎无奈的向殿中挥挥手道:“列位臣工,申不害丞相开始宣示变法大义。从目下开始,一切国事由丞相决断。”
申不害已经为今日朝会做了周密准备,特意将忠于国侯且也有自己许多朋友的三千精锐甲士从新郑城外调入宫中,将原来与大臣们里外沟通、由韩家老统领的宫室护军调出城外训练补充。他决意为变法祭旗,对旧贵族大开杀戒,震慑韩国旧贵族的气焰,为变法扫清道路。此举成功,变法成功。此举失败,变法失败。至于自己的安危存亡,他早已置之度外。此时,申不害双手捧定一柄金鞘古剑,凛然站立在三级石阶之上,冷峻的开口:“列位,申不害手里这把剑,是韩国定国诸侯的镇国生杀剑。它尘封多年,光芒已经被邪恶吞噬。君侯将它赐予申不害,由我仗剑整肃吏治。国无律法则国自乱,庙堂无治则吏自贪。今日庙堂朝会,群臣视若罔闻,卯时不到,到则闹市一般。更有甚者,小小侍臣也竟敢在庙堂之上污言秽语。国府若此,何以治民?为立律法威严,定要整肃不肖之臣。”
政事殿一片愕然。大臣们和老内侍都惊讶的看着申不害,认为他一定是想变法想疯了。老内侍嘻嘻一笑,轻慢无礼的尖声道:“噢,数落到老夫头上来了?还丞相呢,也不想想,你如何走出这六尺禁地?”
申不害举剑过顶,大喝一声:“殿前武士听令!”
一千名重甲武士已经按照申不害事先部署,悄无声息的将政事殿四面围定。一百名重甲武士手持大斧站在殿外廊柱下,此刻轰雷也似的齐吼一声:“在!”
申不害手中金剑直指老内侍,厉声道:“你污秽庙堂,守门索贿,勾结外臣,私泄宫室机密,实为奸佞污君,推出立斩!”
老内侍一看甲士阵势,便知大事不好,扑倒在韩昭侯案前大呼救命。韩昭侯背过脸挥挥手。八名甲士一拥拿下老内侍,架起走出。顷刻间,殿外传来一声苍老嘶哑的惨叫!一名甲士用大木盘托进须发灰白的一颗人头亢声道:“请丞相验明人头。”申不害冷冰冰道:“大臣传看,验明人头。”
甲士捧着血淋淋的人头,逐一递到每个大臣的眼前。这些大臣们这才开始紧张起来。但他们依然相信这只是申不害杀鸡给猴看的小伎俩,他决然不敢触动这些根基雄厚的大臣。另外一面,杀了这个阴阳怪气的韩家老,权臣们更多的是幸灾乐祸。因为这个老东西仗着统领宫室护军,谁也没少敲诈,杀了他既除一害,又给申不害种一恶名,何乐不为?虽则如此,权臣们还是嗅到了一丝慑人的杀气。上卿侠趁铁青着脸推开人头,声色俱厉的喊道:“申不害,尔意欲何为?”
“申不害,尔休得猖狂!”大臣们愤激高叫。
申不害微微冷笑,“尔等猖狂三世,岂不许国家律法威风一时?殿前甲士听令!”
“在!”又是轰雷般一阵轰鸣。
“将权奸佞臣侠趁、公厘子、段修押起来!”
“嘿!”甲士们一声回应,进殿将三名权臣捆绑起来,清冷的刀锋就搭在他们又肥又白的脖颈上。段修竟吓得噗噜噜尿了一地。
“申不害,侠氏亲军会将你碎尸万段!”侠趁嘶声大叫。
“国侯,你任用酷吏,国人不会饶恕你的!”公厘子也颤声高喊。
申不害冷笑道:“韩国衰弱,根源何在?就在尔等旧族权臣挟封地自重,私立亲军,豢养门客,聚敛财富,堵塞贤路,使民穷国弱,庙堂污浊。尔等非但不思悔改,反倒穷凶极恶,威胁国侯,图谋弑君。不除尔等奸佞权臣,岂有韩国变法图强之时?押出立斩!”
甲士轰然一声,将三名不可一世的权臣架出殿外。随着三声长长的惨叫,三名甲士用大木盘又托进了三颗人头!
这一下当真是惊雷闪电威不可当。政事殿大臣们冷汗直流,不知几人软倒在地尿了出来。人头尚未传验,大臣们便一齐扑倒在地,涕泪交流的高喊:“臣等谨遵变法国策,效忠国侯,听命丞相,绝不敢有丝毫异心也!”
申不害冷漠的展开一卷竹简,高声道:“列位既然服从国家法令,三日之内,须交出全部封地、亲军及数十年所欠国府赋税。日后有超越国府官俸而私收国人赋税者,杀无赦!”
“谨遵丞相令!”大臣们伏地齐应。
“这是列位的封地、亲军、应缴财货赋税的清单,传阅后立即写出手令,由国府派员接收。全部接收完毕后,尔等方可回家。抗命不缴者,杀无赦!”
“谨遵丞相令。”大臣们又是一片呼应。
申不害一摆手,一名中年内侍毕恭毕敬的低头双手接过竹简,捧给大臣们传阅。立刻便有人接过身后内侍手里的雁翎笔和羊皮纸写了起来。一时间,政事殿肃然无声,惟闻悉悉唆唆的写字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