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
硕嗖实拇A⒃谔斓刂洹C酱蟠ㄏ嘁来娴牡厍厣鎏斓亓槠杏龀踩宋铮鞑プ殴謇龅墓适隆!?br /> 黑鸽子飞进的这片茫茫大山,北挽黄河,南拥长江,从西北到东南横亘千里,人迹罕至,是天地元气最为充沛的隐秘之地。当先民们还在穿兽皮食野果的时候,有个被呼为神农氏的奇人,就在这片大山中尝遍百草,不但发现了许多可吃的野果,还采集奇异的灵草灵花当作药材,年年月月的治病救人。神农氏牛头人身,一步一步的从南山进入这片无名群山,踏遍了这片大山的每一个山头每一道峡谷,回到人群送药的时候还要教人们耕种。为了登山采药,他发明了挖土的耒和耜。他将这两种工具传授给人们,使先民们能够开垦荒地耕种庄稼,不再忍饥挨饿。年复一年的跋涉奔波,神农氏终于累死在这片莽苍苍的群山之中,再也没有回到人们中间。先民们从渭水出发,进入南山,在这片无名大山中寻找了三年,也没有找到牛头人身的神农氏。先民们都说,神农氏尝完了百草,采完了药材,教会了人们耕作,人间的事办完了,一定是回天上歇乏去了。
从此,这片茫茫青山就叫了大神农山。
先民们看见这片茫茫青山,就想起了牛头人身坚韧博大的神农氏。先民们怕惊动神农氏的长眠,相约从此不再踏进这片青山。成千上万年时光流去,这片青山就变成了人迹罕至的茫茫林海。淡淡白云下,秀峰迭起,刺破青天。林木萧森,离离蔚蔚,峡谷峻绝,水流如带,全然不见人间烟火,唯闻长风掠过林海的隐隐涛声。在这淹没一切的茫茫绿色中,没有人能够分清方向,没有人能够走出走进这片无垠的山海。
但是,那只黑色的鸽子依旧顽强的飞向茫茫青山的深处,碧蓝的天空,响彻着嗡嗡嗡的哨音。猛然,均匀的嗡嗡哨音变成了尖锐的长啸,鸽子象一支黑色的箭头,冲向一座高峰的后面——一道绿色的峡谷豁然展开,半山腰漏出了一片黄色的屋顶。黑色鸽子绕屋顶飞翔了一圈,“嗡——”的一声,俯冲而下。
就在鸽子嗡嗡嗡绕着屋顶飞翔时,院中走出了一个长须黝黑的中年人,身着粗短布衣,赤着双脚。他走到墙边,伸手拍了一下镶在墙体中的一块圆石,笼罩屋顶的铜网便带着轻微脆亮的金属声缩了回来。之后,他向天上打了一个响亮的呼哨,飞翔回旋的黑色鸽子便“嗡——”的一声噗噜噜落了下来。黝黑的中年人亲切的笑了,“焦明,来,先吃点儿喝点儿。”说着便在院中一块很干净的方砖上撒下一把谷子,摆上一盅清水。“焦明”却只是咕咕叫着,不断的拍打右翅,不去啄谷饮水。中年人笑道:“焦明莫急,我来取信。”说着报起鸽子,从它右腿下解下一个小竹管,打开一看,中年人骤然变色,“焦明,有大事,我要去禀报大师兄了。”鸽子咕咕两声,点点头,便自顾啄米饮水去了。
中年人刚刚走开,空中一只苍鹰便长鸣一声,箭一般俯冲下来扑向鸽子!黑色鸽子在苍鹰长鸣时便警觉抬头,苍鹰俯冲时,鸽子“咕——”的一声尖叫,嗖的扑进墙上的石窟中,不断发出“咕咕!咕咕!”的锐急叫声。苍鹰一扑不中,倏忽展翅,飞出院子在蓝天中盘旋等待。一个布衣少年闻声冲出,怒喝一声,“何方饿鹰,竟敢闯我墨家禁地?看箭!”怒喝间,手中的小小弩机一扬,一支短箭带着尖锐的啸声疾冲蓝天。苍鹰一声长唳,便坠向茫茫林海。少年自言自语,“苦获兄呵,你怎的忘了关上天网?”说着一拍墙上圆石,屋顶的铜网锃锃锃展开,拦住了碧蓝的天空。少年转身笑道:“焦明莫怕,出来吧。”黑色鸽子噗噜噜飞出,对少年咕咕咕叫了几声,又低头啄米,安详如故。少年笑道:“焦明焦明,师姐给你取这个名字,说你是五方神鸟之一呢,怕甚来?我去找师姐来看你,啊。”说完,疾步走进了院子深处。
片刻之后,一个布衣少女匆匆走来,“啊,焦明回来了。”鸽子兴奋的拍着翅膀,咕咕几声,飞进少女的怀中。少女抱着鸽子,抚摩着它光滑闪亮的黑色羽毛,柔声道:“焦明,是从秦国回来么?”说着伸出右手向西北方向一指。鸽子咕咕两声,伸头看着少女。正在这时,那位少年匆匆走来,“玄奇师姐,大师兄请你速到到议政堂。”少女答应一声,放下鸽子笑道:“焦明,姐姐走了,乖乖吃。”便匆匆走了。
玄奇自从和大父在韩国分开,在安邑依靠墨家据点暗中掩护卫鞅去了秦国,便到齐国去找大父会合。爷孙俩在临淄逗留半年,原想将逃离魏国的孙膑设法秘密运送到秦国去。不想孙膑断肢伤残后身心元气大伤,客居大将军田忌的府邸养息,田忌对孙膑敬如上宾,一时间根本无法着手。春去秋来,玄奇要回墨家总院,劝爷爷一起到大山中盘桓歇息,颐养天年。百里老人却执意要留下,等待机会说动孙膑去秦国,说这是他一生为秦国办的最后一件大事,完了立即到神农大山中来。爷爷曾是鬼谷子一门的要人,与孙膑有同门之缘,在齐国又多有故旧,相信自己一定能完成心愿。玄奇便也不再勉强爷爷,独自跋山涉水,回到了神农大山的墨家总院。一年多来,她对秦国的消息知道得很少,只在临淄听说秦国已经开始变法,而且势头很是凶猛,杀了许多人。她挂怀着秦国变法,但她更是挂怀着烙在心头的嬴渠梁。从齐国归来,她很想选择从函谷关入秦,再由南山进入神农大山这条路,顺便在栎阳看看他,以了浓浓思念。然则临淄的墨家客栈却给她带来巨子的命令,必须尽快回到总院,有大事要做。玄奇象所有的墨家子弟一样,对墨家的事业忠诚无二,对巨子的命令绝对服从。一接到传讯,她立即改道从齐国入楚,从丹水径进神农大山。匆匆归来半月有余,她的老师,也就是墨家巨子,却没有见她,代替巨子处置日常事务的大师兄禽滑厘也没有交代任何急务。
玄奇颇为纳闷,风风火火的召她回来,何以却动静全无?后来又在总院遇到许多派往外地的师兄师弟,才知道巨子召回了在外活动的全部骨干弟子,却没有接见任何一个人。隐隐约约的,玄奇觉得一定有非同寻常的大事要做。她知道,在墨家的历史上,只有数十年前援助宋国抵御楚国入侵的那一次,提前一个月集中了全部三百名墨家弟子,由大师兄禽滑厘率领,星夜奔赴宋国守护。老师巨子则只带了三名少年弟子,径到楚国郢都和发明云梯的公输班较量攻防谋略。那一次,墨家全面胜利,老师战胜了公输班,弟子们则将守城战术传遍了弱小国家,非但挽救了宋国,而且大大灭了好战大国的气焰。那一次,墨家名扬天下,被天下诸侯呼之为“政侠墨家”!
那时侯,玄奇还没有出生,但每每听到这段动人的故事,就感到热血沸腾不胜向往。这次,难道也有了那样千载难逢的机会?玄奇一直在暗自揣摩,这次的对象是哪个国家?反复比较,玄奇认定是魏国。魏国的上将军庞涓非但残害自己的同门师弟孙膑,而且穷兵黩武,妄图吞掉卫国、薛国,甚至企图吃掉中山国和韩国,伙同大国瓜分秦国。魏王大兴土木兴建大梁王宫,劳民伤财,赋税大大加重。那个新任宰相公子卬更是贪财受贿的膏粱子弟,使魏国变得腐烂不堪。这些作为,墨家称之为“恶政”,比“暴政”更甚。按照墨家“诛暴去恶,兼爱非攻”的道义准绳,那是丝毫不能容忍的。要在以往,墨家早就出动了。也是老师年高,墨家在进入战国以后有所收敛,才没有对魏国动手。但玄奇也知道,老师一直在寻找重振墨家正道的时机。震慑象魏国这样的强国,能为天下伸张正气,能大灭恶政与腐败的气焰,何乐而不为?要诛杀庞涓、公子卬和魏王,玄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主动请命,为天下除去这帮恶政之徒。
听到大师兄召唤,玄奇的心中猛然一动,心中闪着纷纷乱乱的念头,疾步向山腰的议政堂奔来。
墨家总院是神农大山中的一座秘密城堡。自老墨子成名时算起,愚公移山般经营了四十余年,才形成了完整的规模。这座城堡在这千山万壑的茫茫林海中确实小得难以发现,但实际的房屋数量,却也抵得上小诸侯国的一座三里之城五里之廓。这座城堡依山而建,每边石墙长一里,内中共有八百六十四间房屋,六十四口水井,四百多亩耕地和许多个秘密石洞仓库。墨家子弟足不出城,即可以在这里永远生存下去。墨家崇尚百工之术,老墨子和每一个弟子都是第一流的工师算师,将城堡建得坚固实用而且机关密布,等闲大军也休想接近。这座城堡的每一构思都有实用意义上的讲究。高处房屋的屋顶全部涂成黄色,是为了分布在天下的一百多只信鸽能在茫茫林海中准确找到落点。屋顶之下,全部涂成绿色,是为了迷惑能够纵蹿跳跃的猿猴山猫等野兽。整个城堡的院落屋顶全部拉起铜网,是为了防备空中的猛禽袭击信鸽与猎犬。城堡内的所有房屋都用山石砌成,尽量建在树丛或山岩之下,除了坚固和冬暖夏凉的好处,就是隐蔽。在高处看,除了用做信鸽落点标志的几座黄色屋顶,很难发现大片的房子。重要的所在,则都设在有秘道通行的石窟。
玄奇要去的议政堂,是墨家的核心重地之一,是一座极为隐秘的宽敞山洞。
玄奇到达时,墨家的“子门”四大弟子已经全部到齐,只差她这个最小的“子门”师妹了。墨家子弟的排行辈次与天下学派大不相同。寻常学派或者剑士门派,辈次严格,师承关系按照血缘关系类比排列,分为师祖、师爷、师父、学生几代,同门旁系则称师叔祖、师叔等,一个学派就是一个严格有序的家族序列。墨子兼爱天下,所有求学的子弟不分辈次,一律互称师兄师弟,全部墨家只有墨子一个被称为“老师”。学生的辈次排列按照地支分为子、丑、寅、卯四个梯次,分别称为子门、丑门、寅门、卯门。梯次的划分不按照进入墨家的先后和受业的顺序,而是按照学生的才能特长与职守划分。“子门”弟子很少,均是文武工三方面造诣很高的资深弟子。“丑门”弟子以修文和辩物(即后人说的科学)为主,都是些有奇思妙想的特异之才。“寅门”弟子以兵学(不是单纯的剑术武功)为主,是墨家实行“非攻”防御和诛灭暴政的主要力量。“卯门”则全部是少年弟子,边耕耘边修习,长大后视其特长分别列入各门。墨家的四门弟子之外,还有一个“虎门”,全部由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读书识字但又必须收留的特异人物组成,这些人不列为墨家的正式弟子,但却必须接受墨家严酷的训练,人人都有精湛的剑术和搏击术。这些虎门弟子是神农大山的险道关隘与墨家总院的主要守护力量,实际上就是墨家的一支私家武装。所有这些弟子(包括虎门非正式弟子),都没有身份上的尊卑之分,但却有极为严格的纪律服从,互称兄弟姐妹而不失令行禁止。
这种独有的爱心与理想,独有的平等精神与结构风貌,极大的凝聚着激励着所有的墨家弟子。他们热爱墨家,为了墨家的信念与理想,人人都准备随时献身。时人评说“墨家子弟,皆能赴火蹈刃,死不旋踵”!这种献身精神,是天下所有学派都望尘莫及的。
在墨家子弟中,玄奇是“子门”的唯一女弟子。玄奇的父亲和秦国的绝大多数青壮年一样,死在了年年都有的战场上。母亲也和绝大多数秦国女人一样,不到三十岁就累死在桑麻田中。从三岁开始,玄奇就跟着大父在王屋山中的“鬼门”山庄生活。但是,鬼谷子一门从来不收女弟子。玄奇六岁时,爷爷跋山涉水,将她送到了神农大山的墨家门下。爷爷说,墨家最适合将人锤炼得自立于天地之间,且墨家又有“卯门”少年院,生活起居上也不用担心。那时侯,老墨子秃头上的一圈白发已经霜雪一般,没有人能够说清他的年岁。念及和爷爷的忘年之交,老墨子才破例收了这个秀丽聪敏的小女孩儿。在墨家的十二年中,玄奇显示出非凡的天赋与刻苦勤奋,对墨家经典、各种技能以及兵学剑术,均有上乘的修习造诣,仿佛墨家的一切都天生的与她的好恶相合,竟使她孜孜不倦如鱼得水。她的天赋与品性深为老墨子所欣赏,破例将她排列在“子门”,成为墨家年轻一代的重要人物。
先行到达的墨家四大弟子是禽滑厘、相里勤、邓陵子、苦获。墨家事务由这四人主持,已经有了十余年的时间。见玄奇匆匆进来,苦获笑道:“小师妹,就等你了,快坐。”玄奇答应一声,坐在最末位的石墩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