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
色对禽滑厘道:“嬴渠梁纵可一战,亦觉索然无味。今为秦国变法,虽死何憾?”
“拿下嬴渠梁!就地正法!”邓陵子一声厉喝,墨家方阵四面聚拢。
百里老人脸色骤变,长声呼喊:“老墨子——,你真的死了么——”
突然,高台上的白布帐幔之中爆发出一阵长声大笑。笑声中,一位老人从台上轻跃而下,秃头白眉,布衣赤脚,宽大的粗布白袍随风舞动,不是老墨子却是何人?他大袖背后,径直来到秦孝公面前,一阵端详,一阵大笑。秦孝公从容镇静,任老墨子端详大笑。
“好,秦公嬴渠梁无愧王者气度,人间似乎要有新天地了。”老墨子又爽朗大笑。
百里老人生气道:“老墨子,你又搞何名堂?这是论政台么?岂有此理?”
老墨子晃晃发亮的秃头,又一阵开心的大笑,“百里子呵,试玉要烈火,精铁要千锤,你鬼门岂晓得个中奥秘?啊哈哈哈……”他显然愉快之极。
“嬴渠梁见过墨子前辈。”秦孝公深深一躬。
老墨子略略拱手,“呵,老墨翟纵横天下数十年,今日遇公,实堪欣慰。禽滑厘,撤掉论政台,设论学宴席,与秦公并诸位贵客洗尘。”
墨家弟子本来已经对秦孝公心生敬意,奈何不知真情又兼纪律森严,自然是令行禁止。听得老师话语,已经明白其中奥秘,早已不再紧张,如今见老师下令设论学宴席,顿时欢声四起,不待禽滑厘吩咐,便雀跃散去准备。
玄奇醒来,高兴的泪水在笑脸上涌流,她来到老墨子面前扑地拜倒,“老师,你老人家,真好……”
老墨子大笑着扶起玄奇,宽厚慈爱的拂去她身上的尘土,“玄奇啊,是你据理力争,宁可受罚而无怨无悔,才逼老师亲临论政台试探真伪的啊。老师相信你,然也得有个章法,是么?”
“老师……”玄奇感动,泪水又涌了出来。
冬日苦短,论学宴席在校场摆好,已经是月上半山了。
墨家办事,素来庄重简洁。这论学宴席是接待天下名士的最高礼节。东侧大牌换成了“修学修身”,西侧大牌换成了“躬行致用”。院中全数草席,墨家子弟席地而坐,围成一个一个的小圈子,每个圈中一盏风灯,两个陶盆。无数个风灯圈子围在四周,中间便是一张两丈见方的大草席,围坐着老墨子百里老人秦孝公白雪侯嬴梅姑并墨家四大弟子和玄奇。墨家节用,最反对暴殄天物,所以这最高礼节的宴席上也没有酒,只有各种奇异的叶子泡成的红茶绿茶。一席只有一盆肉,而且是带着骨头蒸煮的山猪肉。宴席结束后,所有的骨头都要收回大厨,重新蒸煮为骨头菜汤,供值勤劳作弟子做晚汤用。虽是粗茶淡饭,庭院山风,但那种亲如一家的情谊与甘苦共尝的精神,却使墨家宴席的气氛远远超出任何山珍海馐的豪门大宴。
禽滑厘手捧陶碗站起,环视四周,“诸位贵客高朋、同门学人,秦公以不速之客闯入我墨家总院,通过了墨家的论政大战,实堪可贺!巨子明令教诲:自今日开始,墨家与秦国误解澄清,言归于好,墨家子弟要勤访秦国变法,以富学问。来,为秦公高风亮节,为卫鞅变法初胜,为诸位高朋远来,共干粗茶一碗!”
“干——!”全场轰然,大碗叮当,笑声一片。
老墨子喟然一叹,“百里子啊,若非秦公此来,只怕我老夫要亲自出山,大动干戈了。秦公进山,乃墨家警钟啊。终究是老了,我没想到,天下竟出了秦公卫鞅君臣英才,为政论理竟如此透彻精辟,老夫深感已成西山半月矣。”
百里老人大笑一阵,“大哉!老墨子也。该隐则隐,何其明睿?”
秦孝公谦恭拱手,“墨子前辈乃当世圣贤,我辈少时便仰慕如泰山北斗。今前辈虽老,然墨家精神则永远年轻,墨家情操将永世垂范。人生若此,前辈何憾之有?”
老墨子大笑,“然也然也,朝闻道,夕死可矣。何憾之有?”
“老师,这可是孔夫子的话哟。”玄奇笑道。
老墨子诡秘的一笑,“孔夫子的许多话,可是不得不听啊。”他晃动秃头的滑稽神色,引得众人一场大笑。
百里老人道:“老墨子玄机深远,能以秦国变法为大道之闻,巍巍乎高哉!”
老墨子微笑,“秦公,你可知卫鞅老师为何人?”
秦孝公摇摇头,“没有问过,也没有想过。”
“百里子呢?晓得么?也不晓得?”老墨子微笑摇头。
白雪忍不住问,“墨子前辈,莫非知道卫鞅师门?”
“你问老夫?我呀,也不晓得!”老墨子纵声大笑,充满独享天下秘密的快乐,笑罢很是郑重的问,“秦公信不信鬼神?”
秦孝公沉默有顷,“信得三分吧。墨子前辈有敬天明鬼之说,可是真的相信?抑或为了告诫恶人恶政?”
墨子悠然道:“老夫与儒家相悖,一生崇信天道鬼神,而且常常感到鬼神就在我们周围。”说得周围人不禁肃然顾盼。老墨子却是慨然长叹,“天道悠远,人世苍茫。幽冥万物,人却识得几多?若天无心志,人无灵魂,何来世间善恶报应?人间万事,非但个人善恶恩怨有鬼神明察,大如国家兴亡,法令代谢,亦有天道感应鬼神明察。行善政者国家兴旺,行恶政者国家灭亡。此所谓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也。”
秦孝公肃然拱手,“请教墨子前辈,对法家有何评判?”
老墨子雪白的长眉一挑,“老夫对法家相知至深,其弊在求治太速。速者易苛,易入富国穷民之途啊。天将兴秦,惟愿戒之。世道沧桑,当从容求治也。”
时已月上东山,场中风灯熄灭,更显月光皎洁。秦孝公默默沉思。老墨子对禽滑厘笑道:“何不对秦公一舞《鬼歌》?”
“《鬼歌》?”秦孝公与百里老人等尽皆惊讶。
“此乃老夫新作,我当亲自为诸位一歌。”
“啪啪啪”禽滑厘连拍三掌,中间弟子散开,顿时空出一片大场。邓陵子奏起古琴,苦获吹起呜咽的陶埙。八名少年女弟子扮成山鬼模样,从场外飘进场中,白色长衫,黑发披散,对月起舞,幽怨阴柔。老墨子站了起来,白衣大袖,秃顶闪亮,在一声女鬼长哭中引吭而歌,浑厚苍哑的歌声回荡在城堡峡谷:
鬼兮鬼兮生者魂魄兮
飘忽形之外兮幽冥叹无极
惩恶不能言兮空有悲啼
扬善须待时兮日月太急
鬼目如电察天地兮有谁暗室亏心
明鬼明鬼兮天地万物良知兮
月夜之下一片和声,“明鬼明鬼兮,天地万物良知兮……”
四、阴谋与孤独的老人
三月阳春,秦国是大大的热闹了起来。
白雪侯嬴已经在二月回到栎阳,同来的还有“墨家四贤”之一的相里勤。他们带回了秦孝公的书信,相里勤还在栎阳南市向秦人宣布了墨家与秦国误会澄清,重新修好的文告。消息传开,城乡一片欣然。老秦人们便早早开始谋划自家的日子了。启耕大典之前,秦国城乡已经忙碌起来。惊蛰一过,乡野农家便纷纷走出家门来到自己的地头,整田春耕便悄悄的开始了。待到太子代行启耕大典后,县吏们下乡督耕,田畴里早已经耕牛遍野,春歌互答,热闹非凡。城里的工匠商人门也不顾冰雪刚刚消融的泥泞,赶着牛车将农具盐布诸种杂货送到一个一个的新村叫卖。这在过去,商人们想做也做不到。农家都分散住在沟渠阻挡的井田中,肩扛人挑,一天也走不了几家,如何做得买卖?而今农家迁出井田,聚居成村,牛车赶到村头吆喝一阵,留在家中的女人便纷纷出来或买或换,往往是一个时辰便做了往昔一个月的买卖!商人工匠们高兴,农家高兴,竟是皆大欢喜,对新法令交口称赞。
不再是奴隶的昔日隶农们最是兴奋,在他们聚居的村落,除了忙忙碌碌的春耕,还增添了一个新内容,便是纷纷将家中壮丁送到县府从军!朴实憨厚的新自由民们觉得自己成了“国人”,理当有“国人”的尊严与荣誉。在那时侯,国人自由民的最大荣誉,便是家中有一个征战沙场的骑士。往昔的奴隶从军,只能做步卒,不能做骑士,更没有升为将领的可能。奴隶士兵的最好结局便是老卒还乡。如今,不再是奴隶的农人们举村行动,由村正们率领,将青壮男子竟是一队一队的送到县令面前。秦国历来多战事,谁都知道,官府永远需要骑士。一个春天,这个风潮竟弥漫开来,几乎每个县府门前每天都有青年在晚上被火把簇拥而来。
各县将消息飞马报到栎阳,卫鞅心中一动,便与景监车英商议,准备提前实现新军训练计划。方略议定,卫鞅下令:命车英为新军主将,精心遴选一万名青壮年从军,同时将原先的五万骑兵精简为两万,新老骑士混编,训练成三万真正能够和六国抗衡的精锐铁骑;原先的五万步兵,精简为两万;裁汰的病员老弱一律还乡务农,骑兵的老马和辎重兵的老牛,一律分配给送青壮入伍的村子充做耕畜。
进入四月初,卫鞅将新军训练事宜已经安排妥当,就要专程拜会嬴虔,想商议一个对贵族封地法令的变更方法。不想尚未成行,嬴虔已经上门来访。
“左庶长,你可是门庭若市了。我等了三天才瞅准了今日呢。”一落座,嬴虔便感慨连连。
“左傅不知,我正欲前往拜会,不期自来,鞅实堪欣慰。”
“要找我?真话?有事么?”嬴虔半信半疑的大笑着。
卫鞅一笑,“我有难题,请左傅一臂之力,岂敢有假?”
“好,说吧,国事私事,嬴虔全帮。”
“自是国事了。”卫鞅打开一卷竹简,“这是废除贵族封地的法令。我想对此法令略做修正,将取缔一切封地,改为取缔除太子之外的世袭封地;同时,对以后的立功之士允许封地;然则,封地无治权,封地赋税也只保留三成。如此以来,国君激赏臣下立功便有了名目,公室贵族亦可稍安。左傅以为如何?”
“好!”嬴虔拍案大笑,“改得好!左庶长不愧思虑深远之名士。栎阳这些鸟贵族,无非就是咬住取缔太子封地,做自己的文章。如此一改,叫他们哑子吃黄连,妙!无功无封,有功大封,给国君留下封赏余地,实则治权在国,赋税权也大部在国。好!嬴虔早想说,就怕那些鸟贵族借我鼓噪。左庶长自改,釜底抽薪!”
卫鞅摇摇头,“左傅啊,法令贵在稳定。要修正,须得一个名头。我岂能自改?”
“啊,你怕坏了自家信誉?好,你说,如何改,我来出头。”嬴虔大笑。
“请左傅上书国君,由君上直接下诏修正。如此,则通达无阻。”
嬴虔揶揄微笑,“左庶长啊左庶长,你平白将一个功劳让给我,何苦来哉?”
卫鞅大笑,“我嘛,要得是言出必行之信誉。失信于民,无异山崩也。”
“好,各有所得。此话撂过,我也有一事。”
“国事私事?”卫鞅笑着如法回敬。
“今日嬴虔有何国事?私事。喜事。”嬴虔颇为神秘的一笑。
卫鞅一怔,“何事之私,竟然劳动左傅?”
嬴虔不禁开心大笑,“实言相告吧,太后相中你这个女婿了。莹玉公主也很是敬佩你。太后派我来向你提亲,你孤身在秦,岂非天缘?”
卫鞅大为惊讶,忙摆手道:“左傅差矣。我虽孤身,实已定亲,不敢欺瞒太后。”
嬴虔笑道:“你呀,莫要辞塞于我。你父母皆亡,列国漂泊,谁个做主为你定亲?纵然识得几个安邑女子,也是名士风流,何能当真?啊哈哈哈……”
“不。左傅,卫鞅是真情实言,绝非搪塞之辞。”
嬴虔沉吟有顷道:“好了,这件事现下不说,容你思虑几日。左庶长啊,莹玉可是秦国公主,你可要三思而行喽……好吧,嬴虔告辞。”
卫鞅愣怔半日,竟不知嬴虔是如何走的。
当晚,卫鞅便来到渭风客栈看望白雪与侯嬴。侯嬴高兴的整治了一案秦菜,三人痛饮,说到墨家之行的种种惊险,说到老墨子的深邃神秘,说到秦公的大智大勇,竟是感慨不已。最后说到栎阳,说到客栈,说到小河丫已经带着憨实的黑柱子走了,三人竟又是感慨唏嘘,连旁边的梅姑也感动得直抹眼泪。卫鞅几次想说嬴虔今日来访提亲之事,终于觉得这应当由自己拒绝了事,没必要大家担心议论,便始终没有说起。将近四更,三人才结束了小宴,白雪扶着已有醉意的卫鞅回到了幽静的小院子……
嬴虔倒是快捷利索,第二天便派府中家老送来上书国君的拟稿,请卫鞅过目并斧正。卫鞅稍做了两处修改,便让家老带?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