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鬼故事
郡君顾盼左右,说道:“我不知辛家女儿,相貌竟如此端丽。”青衣丫鬟道:“辛老头共有十九个女儿,个个貌美如花,不知公子想娶哪一个?”冯生道:“穿红衣服的那位,大约十五岁左右。”丫鬟道:“这是十四娘。三月间,曾随母亲一起,来给郡君拜寿,怎么忘记了?”
郡君笑道:“我想起来了,莫非是脸罩面纱,鞋子上绣着莲花,里面填充香料的那位?”丫鬟道:“就是她。”郡君道:“这小妮子倒会打扮,狐媚天成。不过身材确实窈窕,公子眼光不差。”随即吩咐丫鬟:“去请十四娘前来。”丫鬟领命而去。过不大会,便即返回,说道:“十四姑娘到了。”
冯生抬眼凝视,只见一名红衣女子,面朝老太太盈盈拜倒,郡君伸手将她扶起,说道:“自家儿媳,不必客气。”女子闻言,脸色微红,娉婷而立,不敢作声。郡君手摸她秀发,问道:“十四娘最近在家干什么?”女子低头回答:“闲来无事,刺绣而已。”抬头瞧见冯生,羞涩不安。
郡君道:“这是我外甥,好心与小姐结成姻缘,何以赶他出门,令其迷路?”女子低头无语。郡君道:“我请姑娘前来,非为别事,只是想替外甥做媒。”女子默默不言。郡君雷厉风行,当即命令手下打扫床榻,替二人洞房。女子赧然道:“此事我做不了主,得禀告父母。”郡君道:“老身替你撮合,还会有误?”
女子道:“郡君之命,父母想必不敢推辞。但如此草草成亲,婢子即便死去,也绝不答允。”郡君笑道:“小女子不可夺志,很好,不愧是冯家儿媳。”从头上摘下一朵金花,递给冯生,说道:“收好信物,回家择定吉日,自会送新娘子前去完婚。”手指一名丫鬟,说道:“送外甥回去。”窗外雄鸡啼唱,仆人送来毛驴,冯生恋恋不舍告辞,出门行走,数步之外,略一回头,村庄已然不见。但见松林茂密,乱草丛间,惟有数座孤坟。冯生思索良久,终于醒悟:此地不正是薛尚书坟墓吗?
薛尚书死去多时,乃冯生祖母之弟,所以郡君口口声声称呼自己作弥甥。那么由此猜测,郡君也是鬼了?十四娘呢,她又是何来历?
冯生叹息而回,胡乱选了个日子,只等成亲。有时不免会想:“鬼魂之言,能够作准吗?”再次前往寺院,只见殿宇荒凉,向附近百姓打听十四娘踪迹,大家都说:“没见过。但寺院中常有狐妖出没。”冯生自思:“若能取丽人为妻,即便十四娘是狐妖,又有何妨?”
正文 第一百五十八回 辛十四娘(二)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4…18 9:08:10 本章字数:3320
到了吉日那天,冯生打扫房舍,翘首期盼,直至半夜时分,仍不见新娘子踪影。冯生正自绝望,忽听得门外哗然,忙穿鞋出屋查看,只见送亲花轿停靠院中,两名丫鬟搀扶新娘子走出,将她送入婚房。妆奁十分简单,只有一只大瓦瓮,除此外别无他物。
冯生喜得佳偶,并不因十四娘是异类而不快,私下里询问妻子:“郡君不过一女鬼,娘子全家何以对她服服帖帖?”十四娘道:“薛尚书死后,受封五都巡环使,方圆百里内鬼狐,皆受其调遣,只是他公务繁忙,很少回家。”
冯生不忘郡君恩德,翌日,夫妻两前往老太太坟墓祭奠。归来之时,见两名丫鬟,手持丝绸作贺礼,放在桌上,也不跟冯生打招呼,径自离去。冯生莫名其妙,问妻子“这算怎么一回事?”十四娘进屋审视贺礼,说道:“这是郡君送来的。”
县城楚公子,地位显赫,父亲在通政司任职。楚公子与冯生乃同窗,交情非浅。听说冯生娶妻,当即登堂祝贺,过了数日,又回请冯生入府宴饮。十四娘听说此事,跟冯生说:“上次楚公子前来,我暗中观察他,此人眼如猿,鼻似鹰,不可与之久居,还是断绝往来为妙。”冯生诺诺答应。
翌日,楚公子上门,责问失约之罪,并献上新作文章,请冯生指点。冯生评阅之时,大肆嘲笑,楚公子羞惭无地,不欢而散。冯生将此事告知妻子,十四娘闻言,惨然变色,说道:“楚公子豺狼之性,不可与之玩笑。相公不听劝告,迟早会大难临头。”冯生一笑而罢,并未上心。尔后与楚公子彼此取笑,前嫌尽释。
会逢院试,楚公子第一,冯生第二。楚公子沾沾自喜,邀请冯生赴会畅饮,冯生推辞不去,楚公子再三相邀,冯生不得已,只得前往。至府中,只见宾客云集,原来今天是楚公子寿辰。宴席之间,楚公子拿出试卷给众人观赏,大家纷纷赞扬,酒过数巡,鼓乐大作,宾主尽欢。
楚公子忽然走到冯生身边,说道:“俗语有云:‘场中莫论文。’如今方知此言大谬,此次科考,小生之所以胜过冯兄,只因破题之语,略胜一筹耳。”(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
楚公子说完话,哄堂喝彩。冯生醉意袭来,再也忍耐不住,大笑道:“楚兄真是冥顽不灵,你以为取得第一名,靠的是实力?不过是关系罢了。”语毕,满座失色。楚公子又是惭愧,又是愤怒,为之气结。客人渐渐散去,冯生亦溜之大吉。酒醒后大为后悔,跟妻子商量此事,十四娘闻言不乐,说道:“相公轻薄成性,半点不知悔改。殊不知以轻薄之态对待君子,则丧失德行;对付小人,则易招致杀身之祸。相公大难不远,我不忍见你流落,就此分别吧。”
冯生哭道:“娘子别走,我知错啦。”十四娘道:“要我留下也不难。但咱们须约法三章:自今以后,相公宜闭门绝交,戒酒不饮。”冯生咬牙道:“好,都依你。”
十四娘为人勤俭洒脱,每日织布刺绣,补贴家用。虽时常回娘家省亲,但从不过夜。又出具金银,做买卖赚钱,每有盈利,悉数投入瓦翁之中。白日关门闭窗,若有客人上访,一律命老仆谢绝。
一日,楚公子送来信函,邀请冯生一聚,十四娘看也不看,直接付之一炬。翌日,冯生出城吊唁,在死者家里与楚公子不期而遇,楚公子再次相邀,冯生借故推辞。楚公子不依不饶,命令马夫强拽缰绳不放,冯生无法,只得上门小坐。
至府中,楚公子摆上酒席,命姬妾弹筝为乐,冯生素来狂放不羁,闲置家中,滴酒不沾,颇觉烦闷。此刻佳酿在前,当即痛饮不停,豪兴抒发,早将十四娘言语抛之脑后。喝了几壶酒,冯生醉卧席间。
楚公子之妻阮氏,性格凶悍嫉妒,前天,某丫鬟进入书斋,与楚生鬼混,软氏知晓后,醋意勃发,乱棒击碎丫鬟头颅,致其毙命。楚公子早就对冯生怀恨在心,眼珠一转,想出一条毒计:栽赃嫁祸。
夫妻两趁着冯生酣睡不醒,将丫鬟尸体扛至床上,又将冯生扶入卧室,尔后关上门窗。冯生从桌上醒来,四处寻找枕头棉被,迷迷糊糊中觉得脚上有物羁绊,用手一摸,是名女子。心想:楚兄真够意思,怕我寂寞,特意派遣丫鬟陪睡。用脚在女子身上踢了踢,只见她浑然不动,有如僵尸。
冯生大骇,出门呼叫,众奴仆闻讯而来,点起灯火查看,骤然见到地上死尸,人人均吓了一跳。都道:“冯公子杀人啦。”冯生大叫冤枉,不久楚公子出来验尸,诬告冯生逼奸不遂,杀人害命,指挥手下,将他押解至广平府见官。
过了一日,消息传入十四娘耳中,少女潸然泪下,叹气道:“早知有今日之祸。”每日去县衙看望冯生。冯生被带上公堂审讯,面见府尹,无理申诉,受遍酷刑,皮肉尽脱。十四娘前去探望,冯生满腔悲愤,却无处辩白。十四娘知道相公受人诬告,陷阱极深,劝他暂且认罪,免受刑罚。冯生哭泣答允。
十四娘每次前往监狱,虽在咫尺之间,但无人能够察觉。回家后感慨叹息,将婢女打发走,又托媒人购买一名良家少女,名叫禄儿,十五岁大小,容颜秀美,主仆两同吃同睡,感情深厚。
冯生按罪当杀,被判绞刑,老仆前去探讯,得知此事后泣不成声,十四娘却是坦然面对,浑不介意。眨眼间到了秋后,距离冯生问斩,时候不多,十四娘这才开始着急,四面走动,早出晚归,来回奔波。每每于无人之处,独自悲伤,以至于寝食不安。
一日午后,婢女忽然前来,十四娘起身相迎,两人一番交谈,十四娘笑容满面,一改先前烦恼,料理家务一如往常。翌日,老仆前去狱中探望,冯生道:“替我跟娘子说一声,从此永别了。”十四娘闻言,也不悲伤,等闲视之,家人暗中都说:“女主人太无情了。”
忽然间路人争相传讯:楚公子之父革职查办,钦差奉旨重申冯生一案。老仆闻讯,喜不自禁,忙告诉主母,十四娘闻言亦喜,遣人入府探视,冯生已然出狱。不久后,楚公子被捕受审,一一招认,冯生则无罪释放。
回家后,夫妻相见,劫后重逢,相对泫然,冯生问道:“在下蒙受冤屈,皇上何以知道此事?”十四娘手指婢女,笑道:“都是她的功劳。”
当初,十四娘将婢女遣散,实则是命她进京告状,为冯生鸣冤。婢女来到京都,宫中有神灵守护,自己本是狐妖,不得而入。徘徊沟渠间,转眼数月过去。婢女担心误事,正准备返回,偶然间听说皇上要巡游大同,于是预先前往此处,化身成为妓女。明武宗本就好色,前往妓院风流,婢女施展浑身解数,深受皇上宠爱。皇帝为人聪颖,一眼就看穿婢女不似风尘中人,于是询问来历,婢女只是哭泣,并不言语。
皇上问道:“美人有何冤苦?”婢女道:“贱妾本是广平府人氏,秀才冯某之女,父亲蒙受冤狱,不日即将处斩,小女子家门不幸,无奈下流落异乡。请皇上替我做主。”皇帝闻言,十分同情,赏赐黄金百两,临行之前,问明事情原委,以纸笔记录姓名,说道:“美人无须烦恼,如果你父亲当真蒙冤,朕自会还你公道。待此事了结,朕与你共享富贵。”婢女道:“只求父女团聚,不敢奢求富贵。”皇帝点头离去。
冯生听说事情经过,跪地致谢,泪珠盈盈。不久后,十四娘跟冯生说:“如果不是受情所累,哪有这许多烦恼?相公被捕时,贱妾奔走于亲戚之间,无一人肯出手相助。个中酸楚,不堪提起。如今我看透红尘,已为相公另觅良配,就此分别吧。”
冯生闻言,伤心落泪,说道:“如果娘子忍心离去,那我只有长跪不起。”果真跪倒在地,出言挽留。十四娘见状叹息,只得作罢。夜晚安排禄儿侍寝,冯生拒绝不纳。早晨起来,见十四娘容颜衰退,又过月余,愈发衰老,半年之后,十四娘皮肤干枯,又黑又丑,冯生痴情不改,并不因此变心。
十四娘再次告别,说道:“相公自有佳偶,留我这老婆子在身边干什么?”冯生不听,只是哭泣。一个月后,十四娘突染疾病,不吃不喝,卧床不起,冯生求医问卜,俱不见效,最终,十四娘因病去世,冯生悲伤欲绝。替妻子料理完丧事,数日后,婢女亦离去。
冯生孤独无依,于是聘娶禄儿为妻,一年后生下一子,然而田地歉收,生活窘迫。夫妻两无计可施,相对忧愁。冯生忽然想起:墙角那尊瓦翁,以前常看见十四娘往里投钱,不知还在不在。走近角落一看,地下杂物堆积,豆盆盐罐罗列,也不知瓦瓮放在哪里。挨个找寻,好不容易发现,用筷子一插,坚硬难以下手,用力摔碎,金钱流出,多不胜数。
自此后,冯生家境富裕,后来老仆前往太华山,偶遇十四娘,骑一头青骡,婢女跨一匹劣马,跟随左右。十四娘问道:“相公身体平安吗?你回去告诉他,我已名列仙籍,不用再思念。”语毕,消失不见。
正文 第一百五十九回 白莲教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4…18 9:08:10 本章字数:929
白莲教某教徒,山西人,忘其姓名,可能是徐鸿儒弟子。擅长左道之术,借此迷惑百姓。众人羡慕他道术,纷纷拜入门下。
一日,某人外出,在大堂中放置一瓷盆,外面用另一瓷盆覆盖。嘱咐弟子看守,告诫说:“千万别打开瓷盆。”某人去后,弟子好奇心起,偷偷打开瓷盆观看,只见小盆内贮满清水,水上一叶扁舟,由茅草编制,帆桨具备。用手指轻轻拨弄,草船颠覆,弟子大惊,急忙扶正摆好,仍用大盆遮盖。
俄尔某人归来,怒责道:“为何违抗师命?”弟子道:“绝无此事。”某人道:“适才泛舟海中,坐船忽然侧翻,还敢撒谎?”
又一晚,某人在大堂上燃烧巨烛,吩咐弟子“用心守护,切莫让大风吹灭烛火。”言毕离去,至二更十分,师父仍然未归,弟子倦极而困,醒来之时,烛火熄灭,急忙重新点燃,继而某人返回,再次责骂弟子。弟子辩白道:“我一夜未睡,烛火怎会扑灭?”某人怒道:“适才我摸黑走了十多里路,还敢狡辩?”弟?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