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经历之异怪讲谈





谌骞鄣木芍飞细瞧鹆吮焙蠼中⊙АU飧鲂⊙沂侨ス模怯∠笠丫皇呛苌盍恕?br />     这个三清异兽的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
                  
第八章 奇异的舞者
在姥爷将近十岁的那年冬天最冷的时候姥爷的爷爷过世了。在那个年代,这件事要算的上是家里头的头等大事了。再加上那个时候姥爷家十分的富足,这场白事办的可算是山海关当时相当轰动的了。
    赶来吊孝的亲朋好友络绎不绝,栖贤寺的和尚和三清观的道士在旁边颂经超度,外面的谢客席摆了不下百桌。姥爷现在回忆起来也觉得那绝对可以用奢华来形容。
    那个时候过世的老人按照常理是要在家中停放七期的。但是,只有当官的人家有人过世才能停满七期。一般的人家就算你家里再有钱最多也只可以停三期。这是地方的规矩。姥爷家的这场白事就是办了二十一天的。
    当时姥爷还是个孩子,并没有因为失去亲人而感到多么的悲伤,反而深深的被这热闹的场面吸引觉得十分有趣。其实,做一场白事对大人们来说都是异常辛苦的。白天要为来吊孝的客人答礼谢客,遇到长辈还要磕头行礼。晚上也是不能睡觉的,要全家人都坐过世的老人身边坐整整一夜,这叫守灵。但是,谁也受不了二十一天天天如此啊。好在那时兄弟姐妹也多,大家就每夜留个两三家的守灵。
    这件事就发生在三期的最后一天,那晚正值姥爷一家和他老叔一家一起守灵。大人门是不能睡觉的,但是孩子们没有要求的那么严格,困了累了就趴在妈妈怀里睡觉。那天姥爷白天玩的比较累,晚上早早的就趴在他妈妈的腿上睡着了。等姥爷醒来的时候也不知道是什么时辰了。姥爷的爷爷的棺椁是停在一张不是很高的木板床上,因为姥爷是趴在他妈妈的腿上睡觉所以可以看到那张木板床的下面。姥爷一睁开眼睛突然看到那张木板床下面有好几个小人在晃。姥爷以为自己眼花了,他赶忙揉了揉眼睛仔细一看。没错,就是有有三五个小人在床下走来走去。并且姥爷也看清楚了,那几个小人都穿着类似于唱戏的戏服。这些小人就在那边晃来晃去应该是在跳舞,但是却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姥爷看着这些东西出神,当时他也没有觉得害怕,只是感觉挺好玩的。姥爷看了一会抬头让他妈妈一起看,等他和她妈妈再低头看的时候就什么都没有了。他妈妈对他说:“你是白天玩累了,肯定是做梦。”姥爷说:“我明明看到的,怎么会是做梦呢?”他妈妈忙拉了他一把:“别瞎说,快睡觉。”姥爷也没有再说什么,就又接着睡觉了。
    后来,姥爷把这件事告诉了他奶奶,他奶奶说:“过世的人为什么要在家里停着啊,那就是让他去下面先报个到,然后还要回来才能升天呢。你看到的可能是你爷爷回来时人家唱戏跳舞送他呢。”
    当姥爷给我讲这件事的时候他还充满了迷惑。要不是我知道姥爷一向做事严谨不苟言笑的,我还真以为他是在讲故事哄我呢。
    这个就是我要说的奇异的舞者的故事。
                  
第九章 诡异的敲门声
我的爷爷去世很早,甚至连我妈妈也之只看过他的照片。到我这里连照片都没有了。这里要说的就是奶奶给我讲的有关爷爷的故事。
    那年初秋的一天下午,奶奶像往常一样在家门口一边和邻居聊天一边择菜。这时从远处走来了一个道士打扮的人。这个道士穿的道袍又脏又破,还有几处打着补丁。头发盘起来插了一根小木棍,看样子也要好长时间没有洗过了。那道人来到奶奶她们身边行了个礼说:“贫道云游四方,途经贵宝地。贫道想讨扰各位施主一下,要口水喝。”大家一看这个人像个叫化子似的就不由的有点厌恶。有的人说:“去去去,到别处要去。”另一个人马上接口道:“就是,不知道从那里捡来件破道服来装道士呢。”大家就跟着嘲笑那个人。那个道士也不生气也不反驳,他依旧笑着对大家行了个礼转身就要走。这时奶奶觉得她们有点过分了,她就站起来说:“这位道长慢走,都是和你说笑呢,别往心里去啊。您稍等一下,我回屋给您倒口水去。”说完奶奶就转身回屋倒水去了。旁边的那些邻居还在那唧唧喳喳的拿这个道士打趣。一会的功夫奶奶就从屋里端了碗茶水走了回来,她把茶水递到那个道士面前。道士笑了笑接过来一饮而尽。把碗还给奶奶后说:“多谢施主好心,贫道这里有个小玩意送给施主。施主务必把它挂在门口。”奶奶接过来一看是一个用苇子编的一个有好多棱角类似一个小宝塔样子的挂件。奶奶谢过后就收了起来。那个道士又行了个礼后转身就走,走了两步却停下来。道士又转回身对着奶奶欲言又止面露难色。奶奶忙又起身说:“怎么道长还有别的事情?”那个道士一跺脚像是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有句话施主切记:中秋节前,夜里万不可随便开门走动。”奶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忙追问:“道长能不能明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那个道士只说了句“贫道言尽于此”后就转身头也不回的走了。奶奶的那些邻居都说奶奶:“你也是,一个破要饭的你搭理他干吗?这样的人多了,别信他们,都是骗人的。”奶奶笑了笑说:“咳,就是讨口水喝,出门在外的都不容易。谁还求不着谁啊。”大家又说笑了一会就都回家准备晚饭去了。
    奶奶回家后觉得这个小东西倒是也挺好看的,就随手挂在了院里的大门上。晚上等爷爷回来后一起吃饭收拾屋子什么的,也没想起说这件事。过了两天也就把这事给忘了。
    眼看这中秋节就快到了,奶奶也整天在家忙着打月饼。这一天晚上,爷爷工作上有点事回来的比较晚,他到家时已经将近10点多了。这时孩子们也早就都睡了,只有奶奶还一边缝缝补补一边等爷爷回来。爷爷回来时还没有吃晚饭,他就叫奶奶去热点饭来吃。一会儿的功夫饭菜就准备好了,奶奶把酒给爷爷给烫上后就坐在一边接着给孩子们做衣服。爷爷就在那自斟自饮,时不时的和奶奶聊几句家常。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敲门声。那个时候人家如果没有事的话睡觉都是很早的,这个时候了,会是谁来敲门呢?奶奶看了看爷爷,爷爷说:“去问问是谁?”奶奶来到院门口,问:“谁啊?”门外一点声音也没有。奶奶回来后对爷爷说:“没人,可能听错了吧。”爷爷哦了一声就接着喝酒吃饭。
    过了一只烟的功夫门外又传来了敲门声。奶奶又抬头看了看说:“你吃你的我去看看。”奶奶又来到门口对着外面问:“谁啊,这么晚了,又事吗?”回答她的仍然是一片寂静。奶奶觉得有点奇怪就要把门打开看看,这时她突然想到前阵子遇到的那个道士临走前说过的话“夜里万不可随便开门走动。”奶奶想起这话时不由的打了个激灵,马上停止了手上开门的动作。奶奶又听了听外面还是一点声音也没有,她就又走了回来。爷爷就问:“是谁啊,这么晚了。怎么没开门让人家进来啊?”奶奶也不知该怎么回答,就说:“没、没人,可能是、谁家小孩捣乱吧。”爷爷说:“这么晚了谁家小孩还捣乱啊,怪了。。。”奶奶没说什么继续坐下来忙手里的活,但是心里面总是有一种不能明状的异样感觉。
    突然,门外第三次想起了敲门声!在当时那种诡异的气氛下人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只能拿困惑和惊悚来形容。奶奶也不知哪里来的勇气,二话也没说的来到大门口一把就把门打开了。。。
    外面依然是静悄悄的,昏暗的月光撒在空无一人的街上映出惨淡的光晕。风冷冷的吹着,夹杂着少许的落叶在角落里打着转。就在奶奶准备转身关门的时候突然发现地上有个东西在动。
    奶奶仔细一看,原来是道士给的那个小玩意被风吹的在地上摇晃。“风还挺大的,怎么把它都给吹下来了”,奶奶边说着边把那个小玩意捡了起来又重新挂到了门上。
    奶奶重新关上门,一边往屋走一边纳闷:“怎么怪事都赶到今天了?”奶奶进屋的时候看到爷爷已经躺在了床上,奶奶说:“吃完了啊,洗洗再睡,解乏。”爷爷没有回答。奶奶走过去想叫他,突然发现酒杯还攥在爷爷手里,酒撒在了炕上。奶奶一看不对,马上就过去叫爷爷。可是怎么叫爷爷也醒不过来了。奶奶自己扶不动爷爷,孩子又小不顶用。奶奶马上跑到街对面她的弟弟家把人叫过来帮忙。等把大夫请来的时候爷爷已经不行了。大夫看了看摇了摇头说:“人不行了,准备后事吧。得的是急性脑血栓,人几分钟就过去了。”
    后来奶奶给我讲这件事的时候记得还非常清楚。讲完后奶奶对我说:“好人有好报啊,那个道士肯定看出咱家有难。又不能点出来的太明白。给咱家那个东西挂在门上不让晚上开门希望能把这事避过去。如果那天我要是不开门,没准你爷爷也。。。”
    有些事情就是那么不可思议,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传说出现了。这个就是我要说的诡异的敲门声。
                  
第十章 河中绿眼
这件事发生在1959年,那一年北方大涝,好多地方都山洪泛滥,山海关的石河也不例外。
    说起这个石河来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堪称和山海关城并驾齐驱。隋、唐、辽金时期的民族军事冲突多发生在这里。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率20万大军与明辽东总兵吴三桂和清将多尔衮大战在石河两岸;北洋时期的两次直奉战争也发生在这里;1933年1月,日本侵略军进攻华北,爱国将领何柱国将军奋起抗战也在这里。
    这条河位于关城城西,它北临燕山群山南通渤海,是燕山山脉河流的主要入海口之一。由于其水源均来自燕山山脉众多的群峰峻岭,早年间雨季大的时候都会山洪爆发淹田毁路。它是条名副其实的害河。建国时期开山休坝,建成石河水库――也就是现在的燕塞湖水库。它从此成为造福一方的善水。
    这一年的秋天,山海关下起了百年不遇的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一个星期还没有要停的意思。你知道,这在南方是常见的,可是在北方这事极其反常的现象。奶奶后来说:“当时的老人们都说这雨下的太邪忽,要出大事的。”后来竟然真的应了这句话,中国经历了最艰苦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死人无数。当然这个都是后话。
虽然石河建有水库,可是蓄水量早就超出了警戒线。水库全天24小时的开闸放水。我是看过水库放水的,只是打开两道闸门就波涛汹涌极其壮观的,要是坝闸全开会是什么景象。
    连接石河两岸的主要通道是一个大桥,桥的名字就叫做石河大桥。这几十年来经过不断的翻修,现在依然保存完好投入使用。是从秦皇岛海港区进入山海关区的标志性建筑。这个大桥我也路过过无数次,只是如今气候变化石河水位极低除了水库放水的时候,桥下就是十多米的深的河床了。
    就在这场大雨下来一个星期后的一天,奶奶由于要去办事一早就和邻居王婶出了关城。还好那天雨下的不大,只不过天还是阴沉沉的,像是扣了一个黑锅底。两个人各打了一把伞,虽然刚入秋可是冷风已经吹的人直起鸡皮疙瘩。两个人不一会就来到了石河桥边上。王婶回头对奶奶说:“好家伙,这河水都快涨到桥面上来了啊!”奶奶近前一看,可不是嘛,平时清澈见底的河水此时已经变得浑浊,水浪后面推前面的往前涌。原本十多米高的石河桥已经被奔腾的浪花打湿,个别的大浪已经冲到了桥面上。
    这种场面人看见了都会觉得心惊胆颤,更何况还要从桥上走过去。王婶这个时候有点打退堂鼓了。她对奶奶说:“要不咱别去了,你看这水这么大,要是被冲下去哪里还有命啊!”奶奶也觉得有点危险,但是想了想又对王婶说:“不过,你看咱们都走到这了还回去啊?要不咱小心点,慢慢走过去也不一定有事。”说着奶奶就往桥头走去。王婶也没了注意跟在了奶奶的后面。
    水真的是太大了,走在这么结实的桥上都会有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奶奶一边紧紧的扶着石栏杆一边往前移动,她还要不时的回头看看王婶,嘱咐几句小心。王婶毕竟年纪大了,再加上这么危险,往前一步一步的挪的非常慢。她们走了有十多分钟才走到了桥中间。王婶在后面喘着说:“大侄女,等一下。休息一会吧,我腿抖的厉害。”奶奶没办法只好答应。
    奶奶没事扶着桥上的石栏看桥下奔腾的河水,心里想:“今年天气真怪啊,不知会不会。。。”奶奶正想着,突然发现奔腾的河水里面有个光闪了一下。奶奶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