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重生] 空明传烽录 作者:公子易(历史)
字,原本我将他革黜,心中便十分痛惜,大人既然肯用,那是再好不过。”
桓震此次来金州,恰好赶上月底结算。沈廷扬与陈氏兄弟昼夜赶工,算出了账目,拿来同他禀报。桓震本不懂得看账,何况这个时代的记账法他更是一窍不通,看了两页,头便大了起来,将账本往桌上一丢,对沈廷扬道:“季明择要说说罢!”沈廷扬拿起账本,一面翻,一面开口道:“自从开市以来,咱们拢共收受各地商户合股十万一千九百一十八两五钱,内中官股是二万两整,最大的股东是齐东野齐老先生,除却当初契定的五万两如数到账之外,另又追加了五千两。此外多是一些零零碎碎的,倒有大半是齐东野介绍而来。”又翻几页,道:“这一个月,贸易所得总共是二十五万七千五百二十八两六钱,扣除房屋、工料、转运,工食、薪俸等等诸般开支四万三千三百五十两整,总共盈余二十一万四千一百七十八两六钱。以股金份额数之,官府可获四万二千二十九两有余。另金州商旅,例须缴纳百一商税,再将税额纳入,这一个月总共进账四万三千七百五十两半。海税以每船五十两计之,共获二万三千五十两,此数却须与毛文龙均摊。”桓震点头道:“不错。只是现下全辽每月开支五十万两有余,金州所入还是不够多。”自觉此话说得过分,连忙又道:“咱们方才着手不久,便能有这般成就,已经是十分可观了。何况起初贸易货物多是赚不了甚么钱的丝布之属,往后咱们贩起烟来,情形当好得多。”说到烟,屈指算了一算,道:“眼看凌期将至,快要封海,郑芝龙的货船不知能不能抢在冻港之前将福建生烟送到金州,若赶得上,还可以从他那里收今年的红利。左右封海之后,也不能再往义州贸易,这一冬咱们便好好在此地收拾烟房,明年一开春,便大肆向义州贩运,打他一个措手不及。”沈廷扬点头答应了,却问道:“听说淡巴菰南北皆可引种,大人为何不在辽东本地种植,反要千里迢迢从南边贩来?不但花了料钱,运费也不在少数。”桓震微微一笑,道:“季明觉得,假若我辽东有了烟种,须要多少时日才能传入虏邦?”
沈廷扬一怔,默算一算,忽然叹道:“大人高见,学生不及。”桓震笑道:“是了。我宁可花些运费,也不愿给鞑子得去烟种,否则彼国内大行种植,我们还能赚得到钱么?”顿了一顿,又道:“咱们辽东土地,每一寸都要拿来种粮食。前议废军屯之事,我打算便趁这个冬闲时候着手,兵便是要打仗,反去种起地来,成甚么话!”沈廷扬迟疑道:“可是军屯一废,卫所亦必随之而废,大人……”桓震嘴角微扬,道:“季明是怕我手中无权,私下撤除卫所,会给人参奏么?”沈廷扬见桓震说破心中所想,索性不再回避,坦言道:“正是。全辽除我辽兵之外,尚有卫兵实数约莫八千上下,虚冒簿册,当近两万之数。彼等世世军户,唯以屯田为业,几乎不能打仗。”桓震嗤道:“莫说不能打仗,难道便能种地了么?好好的田地放在他们手中,尽给糟蹋抛荒了。况且彼等名为驻军,其实毫无战力斗志,兵事来时本抚更指挥不动,那不是自寻麻烦,又是甚么?卫所本抚是定要撤的,只是如季明所言,若是骤然撤去,不免重蹈先帝裁驿的覆辙,总要想个徐行法儿才好。”
沈廷扬心知桓震已经下了决心,当下也不劝阻,道:“学生早曾想过此事,窃以为卫兵并非情愿种田,只是不种不食而已。大人若是肯出钱出粮将彼等养起来,学生以为必无一人肯抗拒者。如此既毋须撤卫,又将田收与百姓耕种,却不是好?”桓震微微点头,道:“说得有理。只是目下辽东人口凋零,却要去何处募民开荒?若有法子,我倒想尽募陕西流民,只是朝廷怕不肯答应。”他心中清楚,秦晋一带正在大荒,农民战争愈演愈烈,此刻惟一能够平息叛乱的法子就是给农民土地了。只不过陕西、山西非自己力所能及,如果朝廷不同意他在当地募民,要想将大批流民辗转带来辽东,几乎便是做梦。温体仁老奸巨猾,他当初利用自己,说不定现在已经后悔,只是悬隔千里,拿他没法。山西与辽东之间却隔着京城,要瞒着温体仁做甚手脚,也决不可行。在没有成功的把握之前,这桩事情桓震是不愿对朝廷透露半分的。
总之不管如何,先将现有的荒地分下去开垦再讲。就算现居辽东的农民,倘若家有余力,情愿开荒垦种的,那就只管核定地界、发给田契,不论地力高低,起初第一年都不征税,自第二年起,就照明初赋额,按一亩三升三合三勺征收。顾虑到核田过程之中可能出现的讹勒、瞒报等等不法行径,又从军中挑选头脑聪明、诚实可靠之人,分遣各地充任监田使。若无事故,监田使不得干预田亩分配,但平民如对地契、地界有所异议,便可向监田使诉讼。全辽三百名监田使,直接对巡抚一人负责,不必受任何地方官员指挥。认种荒地之后不立刻开垦的,又或者领了耕地充做别用的,过上二年官府便可收回,往后也不准此人再领荒地。
随着聚集金州的商人愈来愈多,交通渐渐变成一个瓶颈。船只不足的问题早已有之,北面复、盖一带都在后金控制之下,陆路并不通行,许多商人不得不聚集在旅顺港口,等待有船方能出海赴皮岛,然后再行上岸辗转至义州。桓震虽调拨了一些水军中退役的船只前来出租,但是僧多粥少,常常船一入港,来不及保养检查便又接到出海的命令。如此种种,都让桓震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旅顺建造一个船坞,不但是为了通商方便,旅顺本身就是一个东制朝鲜、南临登莱的要地,抓住旅顺的制海权,有利无害。从前旅顺本有一个官造船厂,后来因为战事频发而荒废了,船匠也都流散各地,如要从别处招募,最近的莫过于登州。彼处也有一个大船厂,工匠数以百计。登州现在徐光启辖下,他虽然许多事情都肯帮忙,料想却不见得乐意将自己手底的船匠挖给金州使用,何况入冬封海之后,船只便不能进港,船坞应用的木料铁料也都没法输入,今年看来是无由着手的了。
另一方面,陆路交通也渐渐现出弊端来,辽东境内来往贸易不单是金州对义州的双向转运而已,从前关外、山东的货物经由山海关或是觉华岛运往陆地四镇,锦州、宁远、广义等地皆仰供给。自从桓震大行促商以来,来往辽东境内的商旅大大增多,水路固不必言,陆地上宁远――锦州――义州――广宁一线的商路也渐渐有成形之势,其间多有崎岖难行之地,有些人往往望而生畏,继而知难而退了。
桓震心中考虑许久的一个问题,如今差不多到了成熟的时候,可以付诸实施,那便是私驿。中国历朝历代以来,驿站从来都是官府办理,也只准供官府使用。驿夫都是世代相继,日日肩挑膀提,疲于奔命,除了递送朝廷文件,就是迎送政府官员。就是这样,仍然吃不饱的居多,到了崇祯即位之后,朝廷财政困难,更是打起了驿站的主意,大加裁撤,省钱没有省下多少,却将一班原本便穷苦不堪的驿夫弄得更加无以聊生起来。
如今桓震却要利用这个一直给人看作赔钱货的驿站赚钱,民间早有一种行业叫做行脚,那是专门给人雇佣搬运货物、载送旅客的一群小工,他们原本各自为政,工价既低不说,还常受人欺凌,所得仅可糊口而已。如果将这批人汇聚起来,全招拢在驿站之中,仍叫他们从事这些搬运的勾当,与前不同的是,没有人再是自赚自食,他们所赚的每一分银子,都要让驿站抽取一份,反过来驿站也要负责为他们拉拢生意、给他们提供保护。这样一来既便利了行人,又让原本僵死的驿站重新活了起来,既有利润可言,驿夫便不至于无所糊口;至于行商,他们雇小工也是雇,雇驿夫也是雇,何况驿站有官府在背后作保,大宗货物有官军沿途护送,比起自佣小工来安稳了何止数倍,料想有资本万里跋涉来辽东贩运的商户,都不会吝惜这几个钱。
这是初步的打算,倘若实施下去十分顺利,桓震甚至还准备将驿站之中非关公事的那部分承包出去给商人经理,官府只管收取利润。不过那种事情看起来似乎十分遥远,不提它也罢。
他不敢贸然在全辽推行这种仿造现代邮局的东西,毕竟不知道市场如何,商人旅客们是不是认同。明年开春,从山海关到宁远卫之间的大小驿站,都将改以这种模式经营,私驿别以佐杂统之,原有的官驿不论建制还是管理都沿用不变,改称公驿,以防官员挪用本该用于政事军务的驿递人员去搞私运牟利。军马不能战者,皆付驿役用。
这个冬天他却不能在金州度过,因为一旦封海,辽东本镇与金州便无路可通,作为巡抚而言,朝廷政事不能传达,那是万万要不得的。至迟十二月之前,至少须得回觉华岛上去才行。觉华岛与宁远之间可以踏冰往来,便不要紧了。
于是将孙元化书记的烤烟之法交给沈廷扬,嘱咐他依法先建一两所烟房,等待郑芝龙的首批生烟运到,先行试制,瞧瞧销路如何,再行扩张。至于自己,却要上皮岛去走一遭。当初因为恐怕毛文龙胡乱勒索商船,与他约定凡从金州驶出的船只,尽皆由自己征税,尔后与他按照五五分成。至于原先行经皮岛的朝鲜、山东等处之船,仍凭毛文龙征税,照旧是五五分成。不论在哪一处征过税的船只,另外一处便不得再征。这笔钱收的是海税,也就是船只只要下海,便必须缴纳这笔税款。金州的规矩,是只有五十人以上的大船才收,否则便任凭来去,每船只五十两银。毛文龙却要贪心得多,不论船只大小,一律大加勒索。因此渐渐有些商船便投机取巧起来,先从山东驶入金州,然后再行转赴皮岛,借以规避重税。桓震虽然乐得如此,可是推想毛文龙心中必然耿耿,是以此次赴岛,便自行让步,将所得的二万三千多两海税分出六成五与毛文龙,差不多是一万五千两。
毛文龙起初确实觉得便宜尽被桓震赚去,虽不肯明着与桓震翻脸,但是却也打好了主意,待桓震上岛之后,要给他些不阴不阳的颜色瞧瞧。可是桓震一到便给他分了大头,比原先商议的足足多了一成五,一下子将毛文龙的嘴巴堵了起来,再也不好说三道四。相互吹捧敷衍一番,毛文龙只觉有桓震在,他的收入反比从前多了些许,也就暂且忍耐,收拾起自立门户的一番心肠;桓震花些银子将毛文龙安抚下去,免得他在自己背后捣鬼,两人皆大欢喜。
卷四 明谟谐弼襄一人 二十七回 严府尹改调汉城 桓巡抚遇刺义州
这一次重来义州,见到的女真人比上回骤然多了许多,街市中来来去去,尽是剃发垂辫之类。在明金之间,以货易货的贸易眼下仍是占据大部分,金人从本国运来牲畜、毛皮、人参、鹿茸等物,来换取朝鲜的东珠,中国的丝缎。严府尹听说天朝的巡抚兄弟驾到,一早便令人洒扫街道,大事铺张地搞了一个欢迎仪式,列香亭、龙亭、仪仗、鼓乐,百官,城门外相对树了鳌山、彩棚山,弄得如同迎接正式使节一般。
桓震晓得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打从入城的时候心中便打醒了十二分精神应付。严愰却一直顾左右而言他,一味谈些朝鲜风土,只不肯入正题,好容易熬到晚间接风宴上,酒过三巡,这才开了口,道:“敝府便要奉调回汉城去了,往后义州事务,当由新任府尹申景珍申大人与天使磋商。”桓震心中奇怪,随口问道:“贵国外官,不是如我国一般逢辰、戌、丑、未之期,三年一考么?今年分明是庚午年,贵府赶着回京,却是为何?”严愰只是摇头,道:“昨闻报,申大人已经行至秦川,大约后日可望抵境。敝府交割了府印,即日便要回京听调,往后不能再与大人把酒言欢,今日且尽一醉。”说着举起杯来。
桓震十分疑心这次人事调动背后有鬼,明知严愰不肯说,只推为了往后相处方便,旁敲侧击地打探起申景珍的为人来。严愰口风却严,一味说他好话,没讲出半点有用处的东西来。桓震无法,心想左右申景珍也快要到了,但见过了面,自然也就明白朝王壶卢里卖的甚么药。
巡抚车驾照旧下在义顺馆,这一回雪心仍然随行,那馆吏上次吃了告诫,此次却聪明许多,替两人分别安排了房间。桓震心中总放着严愰的诡异言行,躺在榻上翻来覆去,白日奔波一日,到了晚间反睡不着起来。索性披衣坐起,推开门来,但觉寒风扑面,令人精神为之一振。抬头瞧瞧天上一弯新月,?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