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重生] 空明传烽录 作者:公子易(历史)
这一手果然管用,起初申景珍还拨付些粮食,后来便怎样也不肯再给。四千四百兵一日所费不在少数,随军携来的不久便告罄了,曹文诏没法可想,当下依了巡抚大人吩咐,亲自带着百来人挤入申景珍府上去,直是连院带屋塞得满满当当,不得旋踵,内阃之中也都进去了人,申景珍的老婆孩子吓得直哭。还好这些兵只是默默站着,虽然赶他们不走,却也并不动手危害旁人。过得一晚,申景珍实在怕了,只得设法从周围郡县调集库粮,付与曹文诏大兵食用。
彭羽更四处放出风声,说朝鲜人胆大包天,连天朝巡抚也敢刺杀,幸得老天保佑,大人性命无恙。如今辽东全军上下愤激,若不得一个交代,是决不肯撤兵离去的。申景珍没了法子,只好连连派遣信使回国都去,催促朝王速速遣使前来义州,否则明兵闹起事来,恐怕要一举直下汉城。
月底,朝王李琮派了左议政李昉来义州与桓震会面,却以副元帅郑忠信引一千军护送。桓震心知彼等存了先礼后兵心思,若能善罢便好,自己这头咄咄相逼之时,他便破釜沉舟做上一做。只不过区区一千兵,哪里又入得他眼?
只推伤口崩裂,见不得风,坚持要在义顺馆内会见。李昉明知此去如入虎穴,仍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次日一早,果然依言只带十名从人,身不披甲,腰不悬剑,大大方方地直奔义顺馆来,郑忠信却留在军中。黄得功迎门接住,心中暗自佩服李昉的胆量,言语间待他很是客气,亲自一路引着他来到中堂。
桓震斜倚座上,身下铺了软垫,面色很是苍白,说话也有些有气无力的,微一拱手,道:“贵使有礼。”李昉长揖不拜,也道:“贵抚有礼。”说的却是汉话。桓震便不再开口,对彭羽做了个眼色。彭羽会意,上前喝道:“我家大人遇刺将近一月,朝王方遣尔前来交涉,莫非心中有鬼么?”李昉昂然道:“敝邦虽小,不信不义之事不屑为也。”彭羽怒道:“事到如今,还想抵赖!”李昉躬身道:“大人虽然在我邦境内遭刺,可是刺客已死,单凭一袭衣衫,如何便能指彼为朝人?况大人自从受伤以来,便据义顺馆而居,禁绝一应外人往来,我邦官员,并无一个见过大人伤势轻重者。李昉斗胆,敢请大人示以创处。”
卷四 明谟谐弼襄一人 二十九回 施苦肉瞒天过海 逞巧舌夜半吊丧
李昉这一句话出口,不但从人尽皆大骇变色,就是在一旁侍立观看的黄得功,也都暗暗替他捏了把汗。桓震并没什么伤,他是知道的;李昉却好死不死地提出要看,桓震为了保守秘密,还能让他活着出去么?所谓英雄相惜,李昉虽然算是敌人,却是黄得功敬佩之人,打从心底不希望他死。然而他更加不希望桓震的谋划毁于一旦,当下手掌按住了刀柄,只待彭羽一声令下,便拔出刀来,先行砍杀李昉。至于他的十名从人,自有外面的刀斧手料理。
彭羽听了这话,果真勃然大怒,一掌拍在几上,震得茶杯摇摇晃晃,茶水溅出来不少。霍然站起身来,对着李昉疾言厉色的道:“贵使既然毫无诚意,那么咱们也就不必再谈。天朝隐忍不发,候尔至今,已经算得仁至义尽,往后明朝两国,各安天命便是。”说着便挥手令亲兵送客。
李昉毫不惊慌,挺立微笑,两道目光如炬,盯住了彭羽,直瞧得他心里有些毛毛的。昨日他与申景珍会面,转致朝廷中备局〔按,与中国的内阁职能相仿,但权力不如内阁大〕意见,刺客身份既已无从查考,只有设法弄清大明的巡抚究竟是否真的受伤,料想桓震身为边疆重臣,不致拿自己性命当儿戏,倘若亲眼确认,果然伤势沉重,那么多半便是真的有人行刺;反之,巡抚既然皮肉未损,遇刺之事自然无从说起。李昉身为左议政,那是朝鲜朝廷之中数一数二的大臣,况且平日为人忠直,深得朝王的信任,由他来担此任,是再好也不过的了。李昉领命之后,虽然明知此事不论是真是假,自己提出这等无礼要求,必然惹得明人大怒,说不定衅端由此而启;若是当真有诈,多半还会给杀人灭口。原本是打算买通几个杂役查探一番,可是听申景珍说道,明军据了义顺馆,在周围严密把守,莫说外来杂役,就连一只生面孔的苍蝇也都飞不进去。没法子,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他早已经将自己生死置诸度外,也就不怕明人发作。两人对视良久,都没有丝毫要让步的意思。一时之间,堂中一片死寂,众人呼吸之声清晰可闻,听在李昉耳中,就似有一双手在反复绞拧他的心肺一般。
忽听桓震用力咳嗽几声,彭羽瞧瞧时计,道:“贵使见谅,我家大人创口新近崩裂,每半个时辰便要换一次药。”说着唤来两名亲兵,将桓震抬上了软兜,就要往后庭去。李昉知道桓震这么一走便再也不可能回来,自己这次出使也就算失败了。当下转到桓震面前,双膝跪地,俯首道:“李昉斗胆,敢请大人示以创处。”彭羽皱眉道:“说来说去,总是这一句。”李昉再拜道:“大人无须顾虑,但由得敝使在旁观看便可。”黄得功已经准备拔刀,只要彭羽说一个“杀”字,李昉的头颅便会滚落下来。
桓震坐在软兜之中,双目微闭,从齿缝中挤出一个“可”字来。彭羽面露惊讶神色,劝阻道:“大人贵体,岂可随意曝露?何况朝人全无诚意,只是一味刁难,学生以为,咱们不必谈下去了。”桓震轻轻摇头,低声道:“李议政愿看,那便由得他看。”李昉闻言,连忙叩头称谢。彭羽却道:“大人宽宏大量,某却不能任你胡作非为。”对桓震一躬,道:“李大使执意要验大人之伤,无非疑心我等诈作遇刺,蒙诓尔等。大人既然答允,学生无话可说。只是却要与李大使订下约来,大人若无伤口,自是我等作伪无疑,倘若受伤是真,那便如何?”李昉昂首道:“倘若是真,大人是在我国境内遇刺,我王责无可逭。朝鲜军备隳废,绝不是天朝雄师的对手,但人在国在,国亡人亡,就如大人所言,各安天命罢了。”彭羽击掌道:“好!痛快,痛快!”两眼却瞧着桓震,见他点了头,这才教李昉随在软兜后面,一行人一同进了后庭桓震的病房,随军医生关起门来,告了声罪,轻轻解开桓震衣服,果然肚腹之间包扎着厚厚的绷带,从里面渗出血来,还有些黄黄绿绿的汁水。
军医操剪剪开绷带,一面用净水冲洗,一面将绷带揭去。桓震痛得厉声大叫,李昉连耳膜都快要给震破,只不敢伸手去掩,仍是目不转睛地瞧着桓震的伤处,不多时直到绷带尽数去除,露出一道长可寸许的伤口来,伤口周围高高肿起,中间血糊糊地十分骇人。李昉本是个儒士,望了一眼,已经不敢再看,面色苍白,身体摇摇晃晃,似乎站立不住。彭羽察言观色,伸手一指椅子,道:“贵使何不就座?”李昉哪里敢坐,只觉这一下自己是彻头彻尾的占不住理了,非但不曾抓到桓震作伪的把柄,反倒自己送了小辫子上去,塞在人家手里。军医手脚麻利,很快换过药,重新包扎妥当。桓震教人请李昉过去,有气无力的道:“贵使亲眼所见,料必无诈。此刻可以开诚布公地谈一谈了么?”
就在此时,门外忽然喧闹起来,只听乒乒乓乓几声枪响,众人尽皆吓了一跳。彭羽奔了出去,喝问几句,旋即返身回来,禀道:“几个亲兵听说朝鲜使臣来此,纠合起来闹事,定要捉他给大人偿命。”桓震皱眉道:“胡闹甚么?我还没死,偿甚么命?去教他们耐心些等着,待我当真一命呜呼之日,再去寻人偿命不迟。只是却不要纠缠这李使者,所谓冤有头债有主,径将这笔账算在朝王头上便是。”他一口气说了这么些话,似乎有些累了,靠在床头打盹。
李昉汗出如浆,伏地叩头道:“小邦无礼,得罪上国,罪该万死,罪该万死!”彭羽“哼”地一声,毫不理睬,作了一个“送客的手势。”
李昉见彭羽态度强硬,桓震却似乎较好说话,当下稽首道:“变生义州,我国固无从辞咎,但刺客身份未明,已经一命呜呼,朝鲜历来谨事天朝,不敢有逆,凶嫌是否真是朝人,尚未可知,我邦至多不过保护不善而已。此处并无旁人,敝使请进一言:今我朝中于明胡之事多有杂言,我王方左右为难之际,大人有容人之雅量,何不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是去一犹疑之敌,而增一臂助也。”他这话已经说得十分赤裸裸,倘若桓震咄咄相逼,朝鲜实在没法子,只好去求皇太极保护,那就是犹疑变作实在了。若是桓震肯作让步,将这事情糊涂揭过,朝鲜便答允往后帮助大明对付鞑子。
桓震闭目不语,未置可否,彭羽却大怒道:“贵使要挟我等么?”李昉摇头道:“不敢。小邦受鞑子欺凌,也非心甘情愿,只不过明远胡近,明哲之计,不得不为耳。备局中多有不愿助明的,也只不过惧怕奴酋报复而已。天朝若真有力一举荡平胡虏,小邦欣悦拜舞尚且不及,又怎会暗地里做这手脚,行刺大人?我王受上国封赐,李昉既是朝鲜臣子,自然也就是天朝的臣子。今日之言,句句出自肺腑,万望大人明鉴。”
彭羽暗暗点头,这李昉与申景珍相比,有一个极大的不同之处,那就是申景珍一味想着自己的性命前程,李昉却是真心实意地替朝鲜国打算。也正因为如此,李昉要比申景珍难以对付得多,不是一味恐吓便可以令他屈服的。当下对黄得功使个眼色,黄得功会意,出去守在门外。桓震闭目养神,忽然开口道:“贵使一片诚挚之心,本抚深为所感。既然如此,此事便一笔勾销,你我两国,仍旧照前贸易便是。”李昉大喜,难得桓震竟然如此慷慨,虽然自己受了一番刁难折辱,可是那比起整个朝鲜免遭兵戈之祸来,又能算得了甚么?正要拜谢,却听彭羽截口道:“大人且慢应允。”回对李昉道:“此次的事情虽然作罢,可是往后我家大人仍须来往义州,若是再出这种事情,谁来负责?何况明人商旅往来不计其数,尔等连巡抚也不能妥善保护,更不必提我国商人了。”李昉细细琢磨他话中含义,心里不由得一沉,果听他道:“既然尔等办不到,那么我们只有自己派兵在义州驻扎,一来每次大人到访,都好随侍护卫,免得士卒来回奔波之苦;二来也好保护商旅,助尔义州官吏肃清盗匪,贵使之意若何啊?”
李昉直觉地便要拒绝,刚刚摇了摇头,正要张口,心中忽然想起甚么来,一时间不由得怔了一怔。彭羽催问道:“如何?”李昉心中飞快盘算,终于咬牙道:“谨遵大人吩咐,待敝使上奏我王。”
黄得功送李昉出馆,又转回来复命。桓震长长出了口气,叫道:“天啊,可闷死我了!”伸手去解自己身上绷带,戳着肚子上那堆血糊糊、粘答答的东西,撇嘴道:“妙才你好恶心,面粉也能弄成这等样子!不过竟能瞒过那李老头,不知是他年老眼花,还是你手艺太好。”彭羽哈哈一笑,道:“定是他眼花了。”脸上却颇有自得之状。黄得功也凑上来,瞧着桓震的肚皮,似乎十分好奇。桓震斜他一眼,恐吓道:“你再乱瞧,我便学了妙才这手本领,夜里偷偷在你脸上搞些花样。”黄得功笑着逃了开去,奔出两步,回头道:“大人,卑职有一桩事情求你。”
桓震微微一笑,道:“你不愿再跟我了么?也好,我本不打算总将你缚在亲卫偏裨的位子上,你有胆有略,只是总跟在我身边,少打了仗,也是时候教你自己出去磨练一番。”黄得功叹道:“大人英明。”桓震笑道:“我不光英明,还开了天眼,懂得看你的心思呢。你想做义州驻军的统帅,是不是?”黄得功跪了下来,叩头道:“求大人成全!”他哥哥是给虏兵的铁骑活活踩死的,从遵化城下那一天起,他便发下了誓,无论如何一定要亲手替哥哥报仇雪恨。正是为了这个誓愿,当初他可以连命都不要地照着桓震的安排去皇太极身边做一个死间;也正因为这个誓愿,他才死心塌地地跟随桓震直到如今。眼下巡抚大人要在义州驻兵,以他这么久以来对自己主官的了解,往后战事再起,义州必定是首当其冲之处。家仇国难,建功立业,尽在此时,他怎能不动心?
桓震明白他心中所想,自己却也有这个意思。不但是因为他觉得黄得功是一个可造之才,更是由于截至目前为止,黄得功从未独当大敌,长久下去,恐怕会如赵云一样变成一个专业保镖,早些让他独自带兵掌权,对他自己既有好处,也利于往后自己控制朝鲜边境。当下道:“答应你却无妨,只是你年方廿一,又是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