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重生] 空明传烽录 作者:公子易(历史)
桓震知道这是魏忠贤要出来了,见身边众官纷纷拜伏在地,当下也随着跪了下去。跪得许久,方听铙鼓大作,如同戏子上场之前的过门一般,两名婢女一左一右,扶着魏忠贤走了出来,坐在正中的一张雕龙红木椅上。
魏忠贤目光在地上伏着的满朝文武头顶扫了一圈,这才慢吞吞地道:“诸卿平身。”旁边伺候的小内侍连忙大声喊道:“诸卿平身!”连喊了两遍,众官员这才三三两两地站了起来,却都不敢随便入座。魏忠贤努了努嘴,小内侍又大声道:“入座!”那些尚书御史们这才重新坐下。魏忠贤微微一笑,一招手,便有人捧上一杯酒来,他举了杯子,在唇边微微一碰,又放了回去。众官员纷纷起立,同声道:“谢九千九百岁赐酒!”倒像预先演练过的一般。
桓震却在时时刻刻留心四下动静,见魏忠贤端着酒杯做了一做姿态,便站起身来,不由得大急。倘若魏忠贤就这么走了,那么他与傅山的一切安排都要落空,叫他怎么能不急?
但魏忠贤并没就此离去,因为席中有一个官员大声叫道:“九千九百岁慢走,下官有一件物事奉上!”桓震一惊,心想难道便是他了?瞧那人时,却并不认得,问身旁那个刚收下的干儿子,却是阮大铖。
这阮大铖其时却正在京闲居,为人很是机敏猾贼,多擅两面三刀之事。他做太常少卿的时候,奴事忠贤极为恭谨,然而每次进谒之时却又要厚贿忠贤阍人,讨还其名刺。方任太常不久,便又嗅出风向不对,索性辞去了职务,就在京中窥伺。魏忠贤虽是个太监,府中妻妾却是成群,至于究竟如何享用,那可不足为外人道。送太监美女,那也不是什么大奇的事情。
桓震一听竟是阮大铖此人,不由得心里一悬,暗呼糟糕。可是事情已经至此,只有瞧着事态如何发展了。只见阮大铖回身对自己的一个随从低声吩咐几句,跟着便听一阵低沉悠扬的乐声响起,几个蒙着面纱,身穿和服的女郎,伴着乐声扭扭捏捏地走了出来。桓震一怔,心道怎的却是日本人?他对日本女人本来并没甚么兴趣,可是此刻不看却是不行,只将满腔精神都贯注在那几个蒙面女郎身上。
那为首的一个倭女,向着魏忠贤福了一福,回身端起一杯酒,跪在地下,双手奉上。魏忠贤哈哈一笑,随手端起,便要饮下。桓震隐约之中见到那倭女回头向自己望了一望,似乎还在面纱后面抛了一个眼色,不由得心中大跳,暗道就是此时,当下一跃而起,叫道:“九千九百岁不可饮!”说话间分开人群,奔到魏忠贤身边,顺手打掉了他的酒杯。
那倭女果然变色,伸手在鞋底夹层之中抽出一柄薄刃,长身而起,后退半步,探刀刺向魏忠贤。魏忠贤也并不是好欺负的,当年梃击案的时候,他曾经奋勇向前与刺客搏斗,现在虽然年老,力气倒还是有一些的。当下伸出手去,擒那倭女的手腕。那倭女挫肘沉掌,顺手荡开了魏忠贤的手臂,刀子仍是照样刺下去。这一下近距离袭击,魏忠贤的诸多侍卫随从,却也没能来得及出手,眼睁睁地瞧着一柄明晃晃的小刀,就要捅进魏忠贤的胸腹。
卷一 顺流逆流 六十回
桓震却是早有准备的,时刻注意着那个倭女的一举一动。见她摸出刀子的那一刹,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当下和身一扑,挡在魏忠贤的面前,那一把刀直接了当干脆利落地刺在他的肋间,直没至柄。
他不料这一刀居然当真刺得如此之深,大痛之下,闷哼一声,伸手去捂伤口。那倭女“啊”地一声,似乎十分惊讶,手一松,倒退数步。却将那刀留在了桓震身上。两边的锦衣卫、太监这才反应过来,一拥而上,将那倭女牢牢捉住。桓震只觉得眼前发黑,两腿一软,仰天倒了下去,正砸在一个小内侍身上。临晕去之时,隐隐觉得那倭女的声音似乎很是熟悉,却来不及让他思索究竟是在哪里听过了。
不知过了多久,桓震睁开眼来,先是花了一盏茶功夫确认自己还是活着,并没给那一刀捅死,继而又花了一盏茶功夫分辨出自己所躺的地方是一张锦床,而不是镇抚司那个阴暗的诏狱,不由得心里暗自庆幸,没想到那个经典得要腐烂的(就他的时代而言)桥段,居然当真派上了用场,一时间心中对后世杨佩佩张纪中之流的武侠导演们,感激之情当真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
只觉得胸侧十分疼痛,连气也喘不过来,伸手按了一按肋间伤口,不由得暗自苦笑:三弟这是找了个甚么人,下手如此之狠,不是讲好了只做一场戏给魏忠贤瞧的么?这一刀八成已经将自己捅成了气胸,还是血胸,血气胸?照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多半也只能自然吸收,该不会留下甚么后遗症罢?
正在那里胡思乱想,却听房门吱呀一响,连忙闭上眼睛,装作未醒,侧耳倾听脚步声音。进来的却像两个人,前一个人脚步很是轻盈,大约不是女子,便是一个瘦小的内侍,后面一人却是落足沉重,至少是个中年人了。前一人走到桓震床边,撩开帐子探了一探,道:“桓大人还没醒。太医请。”却是一个太监声口。桓震心知那另外一人必是太医了,只觉得他径直走到床边,耳中听得凳子一响,想是坐了下来,跟着便有一只手伸进被子来,握住自己手腕,捏了一捏。
桓震心中奇怪,哪里有人是这般把脉的?他从前闲来无聊的时候也曾跟傅山学习把脉玩耍,号脉的手势固然有好几种,可是如他这般乱捏一气的,那却不是把脉,倒像调戏少女了。他心里一动,只不作声,反手也一捏那太医的手腕,但觉他手掌一缩,跟着自己手心之中便多了一样软软的物事,连忙随手掖在身下。
那太医咳嗽一声,站了起来,顺口开了几个药方,无非是养气补血汤之类,便又由那小内侍带着出去了。桓震不知房中是否还有别人在,不敢轻易动弹,硬挺挺地在床上躺了半晌,并没再听到半点动静,这才小心翼翼地揭开帐子,向外瞧了一眼,只见一个小内侍正坐在门口打盹。他悄悄缩回身子,钻在被里,摸出方才那太医塞给他的东西,打开来看时,原来是傅山写的字条,却说甚么今日刺客并非自己所安排,现下仍不知是何人,桓震受伤之后便给魏忠贤留在九千岁府中治疗,叫他自行小心戒备。
桓震瞧了这张字条,不由得大吃一惊。今日这件事情,原本就是他与傅山合谋做的一出戏,由傅山设法在今日的生辰宴上弄来一个女刺客,而桓震则趁她行刺之际,替魏忠贤挨上一刀。那刺客自然是信王素日畜养的死士,多半要当场自杀的了。这么一来,魏忠贤必定将桓震视若心腹,以后的事情也就更加好办。
他看到阮大铖献上倭女的时候,本来就已经吓了一跳,没想到傅山竟会找到这个人替他办这桩事情。虽说阮大铖是明末有名的一根墙头草,傅山这一票未免也赌得太大了些,他怎知姓阮的不会去向魏忠贤告密?后来那倭女向魏忠贤敬酒,桓震又觉自己担心过了头,本来已经要照方抓药,可是没料到那刺客竟然给了他差点要命的一刀,现下傅山居然又声称那个刺客并非自己所派,那是怎么回事?难道阮大铖自己也要刺杀魏忠贤不成?
他想到此处,自己也觉太过荒诞,当下摇摇头,撇开了不再去想,将那纸条嚼得几嚼吞下了肚,心想左右现在也不能动弹,不如睡上一觉再说罢。刚要合眼,却听门外有人叫道:“桓兄,可还好么?”桓震一惊,睁开眼来,便听咣荡一声巨响,八成便是那打盹的小内侍摔在了地上。
只听一人快步走进,砰砰踢了那内侍两脚,咒骂几句,便来到桓震床前,撩开帐子,却是崔应元。
桓震故意装作刚刚醒来,睁开眼,迷糊了半晌,这才道:“这……这是哪里?下官还活着么?”装模作样地要挣扎起来给他行礼。崔应元连忙将他按回床上,满脸堆笑地道:“大哥真是贵人多福,这一刀险些便刺破了肺叶。”桓震“啊”地一声,作出一副急切的表情来,一把抓住他手腕,问道:“九千九百岁可无恙?”崔应元笑道:“赖有大哥舍命保护,安然无事。”桓震忙道:“崔大人说哪里话。下官只不过为人孙儿当为之事罢了,九千九百岁能避过此劫,还是本身福泽深厚。”崔应元作色道:“甚么大人下官,敢是不将崔某当作自家弟兄了么?”说着抓住桓震双手,亲亲热热地道:“往后咱们便弟兄相呼,老哥哥痴长兄弟十来岁,可就僭越啦。”桓震给他滑腻腻的手心握得一阵恶心,强笑道:“那怎么好高攀。”
崔应元呵呵笑道:“是老哥哥高攀兄弟才对呢。”说着神神秘秘地凑上来道:“昨日之事,九千九百岁爷爷很是安慰,说待兄弟伤势好转之后,要好好儿给兄弟些好处,补偿一下呢。”桓震心中一跳,心想果然奏效,不论魏忠贤是不是彻底信任自己,或者还有半分保留,眼下这一步棋,算是走对了。只是想起那个来历不明的刺客,不由得仍是有三分疑惑,当下便委婉向崔应元探听。
那崔应元却似已经将他当作了魏忠贤的心腹一般看待,见他询问自己,甚是高兴的样子,答道:“难说得很。那阮大铖当场便给东厂扣了起来,然而百般法子都用过了,那厮翻来复去只说是信王叫他带进一个女子来,然而他良心发现,却没照办,竟将那女子换了一个,岂知换的这个又是个刺客。”说着鼻中哼地一声,道:“当咱们都是傻子么?倘若真是信王要刺杀九千九百岁,哪里用的到他阮大铖!何况他既然知道信王阴谋,何以不当即禀报九千九百岁,却要暗地里玩这些花招!问他究竟是何人当面吩咐,却又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来,那不是作伪,又是甚么?”
桓震细细推想,好歹明白了一个大概。大约那阮大铖善于骑墙,一面不愿得罪魏忠贤,一面又不愿得罪信王,当下使了一个偷梁换柱的法子,将傅山送给他那刺客换了一个旁人。料想左右这人是不可能有机会再见傅山的了,要去追究,那也无处追究得起。只是他换上的那个女子,居然也跑去刺杀魏忠贤,那可真是奇中之奇了。
不论如何,将错就错,总算是达到了原先的目的。听得说傅山并没露出行迹,心中也感安慰。随口问道:“那刺客却究竟是甚么人?”崔应元道:“那我可也不知。东厂那边亲自过问此案,大约至今还没问得出来。”摇了摇头,道:“区区一个女子,居然嘴巴如此之紧,倒也出奇。”桓震不便再问,只得推说自己伤后疲倦想要休息,那崔应元倒也知机,又说几句废话,便告辞了。
桓震躺在床上,心中回想当时情形,愈来愈觉得那女刺客是个自己熟悉之人,然而究竟是谁,一时之间却也无法断定。他在这个世界,相识的女子本来不多,去掉所有不可能的,剩下的一个自然便是答案。可是在他的心里,似乎总在回避这个答案,不愿意相信这个答案。
忽然听得一个声音,怯怯地道:“桓大人?”定睛瞧去,却是方才打盹的小内侍,原来便是陆义。当下笑道:“原来是你。”陆义十分高兴,喜道:“桓大人你还记得我么?”桓震点了点头,道:“我给你取的名儿,怎会不记得。”原来桓震自从打镇抚司调去兵部,便不再要陆义跟着自己了。一者当时向魏忠贤借他的借口已经不复存在,二者桓震在京中没有寓所,镇抚司中内侍往来很是方便,但要让他在武学中居住,那可就有些离谱,三者他触怒魏忠贤的事情也过了些时日,未必还会受罚。有这几层,便索性叫他回去了。没想到此时竟又再见,倒也有几分亲切。
陆义道:“小人特意同九千九百岁讨要来这个差使,还望大人莫要嫌弃。”桓震笑笑,心想这孩子居然粘上了自己,不过也是不错,当下点头道:“那么多谢你。”想了一想,问道:“方才崔大人说还没审得出那刺客的身份,可是真的么?”陆义偏头思索,迟疑道:“小人在东厂却有一个同乡,不知能不能同他打听打听。”桓震终究还是不放心,追问道:“你知道东厂里是如何审讯犯人的么?”陆义脸色苍白,身子微微发抖,小脑袋摇得如同波浪鼓一般,连道:“不知道!”桓震心知他定是亲眼见过,因为过于血腥可怕,这才不敢说罢了。
当下拍拍他肩头,道:“不打紧,有我在这里。你且说来我听。”陆义见桓震问得紧,没了法子,这才将自己从前给他那老乡带着,在东厂中的见闻,一一说了出来,只听得桓震毛骨悚然,一颗心愈提愈紧。
卷一 顺流逆流 六十一回
桓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