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异史
囊蝗耍幼庞肿砟贸錾咸诺牧郧梗蚩O眨侣沓迪蚴O滤娜嗣土铱稹K氖嗫碰钡∈蛟谀撬娜松砩希娜擞ι渎恚饺说背”忻饺酥厣耍皇庇炙啦涣耍稍诘厣贤纯喟Ш拧A智寤匦律虾檬智棺拥呱锨叭ィ嵌艘灰唤峁碛呤保刺侥潜话笞诺拇蠛航械溃骸白呈烤任遥 ?br /> 林清华想了想,转身望着那大汉的脸问道:“你是何人?为何被抓?要说实话,不然和他们一样的下场。刚才你也看见了,我的火器很厉害,不要妄想骗我。”那大汉说道:“我本是这附近陈官庄的佃户,前几年闹旱灾、闹瘟疫,家中只剩下了我一个,眼见没活路了,无奈之下去投了响马,一年后拉出人马单干,只抢富户不劫穷人,若是有了余粮还接济一下穷人。十天前,鲁西最大的响马“一阵风”邀我去投闯王,我领着弟兄们去了他的寨子,不料他见闯王败走,便改投了鞑子,我不想做汉奸,痛骂了他一顿,他就起了歹心,我为了掩护弟兄们逃走,被他抓住,他将我送给陈官庄的土财主,那土财主欲将我押进县城讨赏,若不是壮士出现,我必死无疑。”林清华见他说的诚恳,不似作伪,便从地上拣起乡勇的刀,将那大汉身上的绳子割断。
那大汉下得马来,跪倒说道:“壮士搭救之恩,我陈二娃没齿难忘,今生今世我跟定了壮士,壮士让我干啥我就干啥,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也再所不辞。”林清华想了想,觉得路上是得找个保镖,况且此人出身响马,身手应该不错,于是便说:“好吧,你以后就跟着我吧。不过以后不要叫我壮士了,我叫林清华,字子华,你以后就叫我主公吧。你的名字也得改一改,既然你是这十一人中唯一活下来的人,就叫陈唯一吧。”大汉应声道:“是,主公。”林清华又道:“你的功夫怎么样?”陈唯一道:“前几年跟着几个少林俗家弟子练过,几年下来也略有小成,对付三四个人不在话下;尤其善使一套罗汉刀法,我给主公演示一下。”说完就从地上拣起一把刀耍了起来。林清华对武术一窍不通,但也看得出这刀法霸气十足,看了一会儿只觉得眼花缭乱,忙道:“好了,好了,练的不错,停下来吧。对了,你的那些手下你打算怎么办?”陈唯一停下说道:“从今天起,他们就是主公的手下,生是主公的人,死是主公的鬼,唯主公之命是从。”林清华心中大喜,没想到凭空得了一支队伍,当下掩饰住心中的喜悦说道:“那好,你的寨子在哪儿?快领我去。”陈唯一答道:“是,属下这就带路。”当下收拢十一匹马,请林清华骑上一匹,自己骑上一匹,牵着马车带着林清华向寨子走去。
行得半日,直到太阳偏西,众人方才到得陈唯一的寨子门前。寨子不大,依山而建,四周皆是悬崖峭壁,惟有西面修了一座寨门,寨门有巨木搭成。陈唯一叫开寨门,向林清华拱手道:“主公请稍侯,属下去去就来。”待林清华点头之后催马进寨,寨门随后再次关上。
等了一盏茶的工夫,正当林清华有些着急时,寨门再次打开,只见陈唯一率领众多手下鱼贯而出,随即全部跪倒在林清华面前。林清华看得莫名其妙时,陈唯一说道:“属下率三百三十名弟兄恭迎主公进寨。”
当晚寨中大摆宴席,在宴席上寨中的“四大金刚”在陈唯一的带领下向林清华一一跪拜并宣誓效忠,林清华也免不了勉励一番,说了些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话,并将马车上珠宝箱中的珠宝挑了几样赏给他们,感动的他们直喊“主公圣明”、“两肋插刀、再所不辞”。接着便是大吃大喝,直到醉得不醒人事,才在圆圆和萍儿的搀扶下进寨主房歇息。
第二天,林清华醒后只觉头痛欲裂,喝了几杯茶后方觉好些。正后悔不该喝那么多酒时,陈唯一却拉他去巡寨。林清华只好强打精神,随陈唯一走出房间。只见寨中早已人声鼎沸,众多喽罗正在练武,站在一旁督促的正是四大金刚。四大金刚见主公到来,急忙跪下行礼,林清华阻止道:“今后见了我只须行躬身礼,不必下跪。”众人称诺站起。林清华边巡视边向陈唯一询问寨中情况,得知寨中共有三百三十一人,还有三百五十匹马,众人多使刀和弓箭,火器很少,只有十支火铳,粮食尚够三月之用,寨中存银三千余两。
巡视完寨子,林清华召集陈唯一和四大金刚进屋议事。林清华首先问道:“众位今后有何打算?”陈唯一和四大金刚对望了一眼,齐声说道:“唯主公马首是瞻。”林清华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说说我的想法。如今满清鞑子南下,汉人江山岌岌可危,我们留在这里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被剿灭,一条是当汉奸。汉奸我是不当的,我也不甘心被剿灭,那么我们只有南下,因为那里还有汉人部队,我们可以投靠他们,去和鞑子好好打一仗,出出胸中的鸟气,不能让鞑子把我们汉人看瘪了,要打出汉人的威风来,不知诸位意下如何?”陈唯一和四大金刚齐声道:“主公放心,我等皆不是怕死之辈。”林清华说道:“好!你们这就去准备,明天一早就出发。”陈唯一和四大金刚得令而去。
翌日一大早,林清华便在众人的簇拥下骑着马,领着三百多部下,押着十多架马车,浩浩荡荡的向南开拔。萍儿和圆圆还是共乘一辆马车,不过车夫已换成了陈唯一,他的赶车技术林清华可自愧不如。一路之上遇水搭桥,逢山开路,若是遇上小股响马、土匪、溃兵,或者消灭,或者招降,几日下来人马已扩充至近千人。三天前刚刚攻破了一个土匪小山寨,不仅得了上万两白银,还得了一老一少两个活宝。这一老一少本来是关在土匪小山寨的地牢里的,林清华本以为他们是寻常行商,不料从其行李中翻出几封信件和一个圣旨,看后才发现此二人不是寻常人。
这少年正是崇祯皇帝的太子朱慈琅,而那老的却是大太监高起潜。原来朱慈琅被李自成放了之后,就一直躲在高起潜府,后来清军攻城,趁着混乱和高起潜在几个家丁的护卫下出城,带着崇祯的遗旨,准备南下监国。不料刚到鲁南就碰上了土匪,家丁均被杀散,他二人却被土匪掳上山寨。既然救下了大明太子,林清华决定把握时机来一次政治投机,于是带领陈唯一和四大金刚去拜见太子。
朱慈琅与高起潜正在土匪头儿的卧室中坐立不安;均为自己的命运而担忧,虽然被人从地牢里救出,但救他们的人一个个凶神恶煞,显见也不是什么好人,不知将会怎么处置自己。
正胡思乱想时,门外忽然响起一个声音:“草民林清华率属下叩见太子,还望太子能赐见。”朱慈琅听后不知所措的望向高起潜,高起潜赶忙扶着太子坐在床沿,理了理太子的衣服,尖声说道:“进来吧。”林清华推开门,领着五人进屋,关上门后,向着太子,心中带着十二万分的别扭带头跪下,说道:“草民罪该万死,若不是看了太子的信件,还不知太子在此,以至慢待了太子,请太子责罚。”说完又磕了三个响头。
太子再次望向高起潜,高起潜便说道:“不知者不罪嘛,你救出了太子,这本身就是大功一件,若是能将太子平安送到南京,到时少不得衣锦还乡、封妻荫子,你可要好好把握机会呀。”林清华故作感动的说:“能为太子效力,草民万死不辞!”高起潜听了这话,笑着点点头说:“很好,你可要好好表现哪。另外以后不要自称草民了,太子现在任你为参将,你可要好好报答太子啊。”林清华立即说道:“臣肝脑涂地以报太子知遇之恩。”
正文 第一章 历史转折点 第五节
七月十二日,林清华率领着部下护送太子来到了徐州城下,一路上林清华特别叮嘱太子要掩饰身份,以免意外,因此只有几个人知道太子的真正身份。
徐州城上的守军发现一支部队来到城下,便派出两名骑兵前来询问,同时也做好了战斗准备。
林清华向两名骑兵说明情况,并请求进城,但那两名骑兵说什么也不同意,说道:“高将军有令,要严防奸细。”这时高起潜凑过来问道:“是哪个高将军?”
“就是新近被封为伯爵的高杰高将军。”
“我与他有一面之缘,他现在可在城中?”
“正在城中。”
“那快带我去见他。”
两名骑兵商量了一下,便带着高起潜绝尘而去。
林清华无聊的等在城外,过了半个时辰,忽闻一阵鼓乐声,只见城门大开,一群人拥着一顶黄呢小轿走了出来,为首的正是高起潜,走在他身旁的是一军将,身材魁梧、虎背熊腰。他们来到朱慈琅的马车前纷纷跪倒,那军将开口道:“臣高杰恭迎太子入城。”
林清华熟读历史,对这高杰也略知一二,他原是李自成的部下,后与李自成的小妾通奸,东窗事发后投降了明朝,之后一直随孙传庭与李自成作战,孙传庭战死后尽有其众,并不断扩充实力,其部下多是山陕将士,战斗力很强,此时已是淮北最大的军阀。
高起潜将太子扶上黄呢小轿,众人簇拥着太子,敲锣打鼓入城去了,却无一人招呼林清华。
林清华心中大怒,暗道:你们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本事倒不小,要不是我,你们早就见阎王了,现在却把我晾在一边,真是岂有此理。当下手一挥,领着队伍也向城中开拔,那守城的军校见他满脸的怒容倒也不敢阻拦。
入得城来,却无人安置他们,林清华只得率领部下在离城门不远的空地上扎营。
虽然受到了冷漠,但这毕竟是林清华南下以来第一次在安全的地方过夜,因此他的心情还不错,安顿好了部下,他便进入马车与二女唧唧我我起来。
林清华正依红偎翠、乐不思蜀,且正要进行实质性的动作时,马车外边却响起一个尖细的声音:“林参将,太子有请。”林清华恼怒异常,掀开门帘一看,却不是高起潜是谁?此时高起潜满脸的奸笑,说道:“真是对不住,打搅了林参将的好事,咱家真是过意不去,不过太子吩咐下来的事可是天大的事,咱家只好得罪了,还望大人海涵。”
林清华无奈之下只好随着高起潜来到太子驻地将军府。
进了将军府,林清华才发现徐州的文武官员都在,而太子却面带忧色的坐在客厅的太师椅上,高杰则陪侍一旁。
林清华正欲问时,太子却先说话了:“众位爱卿,这位便是一路护送孤王南下的林参将。高爱卿,你将现下的形势向林参将说说。”
高起潜忙道:“老奴遵旨。”当下便说了起来。原来明福王朱由崧在凤阳总兵马士英、操江提督诚意伯刘孔昭、南京提督赵之龙等人的支持下,已于六月十九在南京登基,改年号弘光,是为弘光帝。弘光帝还颁下旨意,于江北设立四镇以拱卫南京,其中刘泽清驻淮安,高杰驻徐州,刘良佐驻凤阳,黄得功驻庐州。而太子招众臣来正是为了此事,但众人却拿不出个好主意,文臣说向弘光帝上表,等候朝廷的旨意,而以高杰为首的武将则主张用武力讨伐南京、夺回皇位,太子无所适从,便把救命恩人找来,想听听他的意见。
林清华早知道福王会登基称帝,但他不知道具体的日期,没想到这么快,想了想道:“敢问众位大人,这登基的是否真的是福王呢?”众臣听后一脸的迷茫,太子却眼前一亮,问道:“此话怎讲?”林清华道:“臣听说闯逆攻进洛阳后,福王全家均被杀,只有一个王子逃出,后袭爵福王,但现在兵荒马乱的,怎能肯定此人就是福王?”这时一位文臣站了出来,说道:“这件事臣知道。六月初,马士英马大人将福王送到淮安巡抚路大人处,当时福王拿出一个印玺,正是这印玺证实了福王的身份,而当时臣也在淮安,所以知道此事。”
林清华冷笑道:“仅凭一个印玺就可认定此人是福王吗?朝中大臣有识得福王的吗?”那文臣答道:“似乎只有马大人认识。”林清华道:“这就对了,说不定此人是冒充的,而马士英就是幕后的主谋。”那大臣又道:“冒充王爷可是死罪呀!他敢吗?”林清华道:“马士英手中有十几万兵马,他当然有这个胆子和实力。”
这时高杰接口道:“肯定是假冒的,我早就知道马士英这厮不是好鸟儿,窜通小人要篡夺大明江山!还请太子下令讨伐叛逆,臣愿做先锋。”
高起潜见太子还在犹豫,便怂恿道:“太子只需下一道勤王诏令,则天下兵马云集,不需一月,定可攻破南京。”
林清华见太子有些心动,忙道:“此事不可操之过急,万一南京久攻不克,而?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