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异史
穑刻梦沂耍 绷智寤睦锵氲溃婕聪氲绞澜缋飞系哪切┫缦履嗤茸右樵保男闹杏质腿涣耍裰鳎徽谴硬莞准吨械穆穑孔源幽孟铝巳昴呛螅智寤闩扇讼蛟涣鹾槠鹜持蔚恼铀托牛魅犯嫠吒髡绻敢夤楦剿敲此突嵊镁颖;じ髡陌踩乐雇练恕⒘骺堋⒐倬⑶寰纳牛羰遣辉敢夤楦接谒敲匆膊幻闱浚舫鍪拢桓涸稹8髡拥搅肆智寤男牛柑斓目悸牵蠖嘣敢夤楦搅智寤凑招胖械囊螅髋沙隽巳恚巴昴遣渭哟蠡幔教煲郧叭艘训狡耄智寤耸灿芯虐偃耍簿褪撬涤腥俑稣釉敢夤楦剿攘鹾槠鹂刂频恼佣级唷W邢复蛱拢胖涝词怯行┱拥玫搅讼ⅲ捎谙衷谡β沂溃顺稍郑悸堑秸拥陌参#诿皇盏叫诺那榭鱿乱才沙隽舜恚M智寤芙幽伤牵源肆智寤比皇抢凑卟痪埽喽嘁嫔啤!?br />
正文 第二章 血色朝阳 第十八节
见到众人已各自坐好,林清华走到主席台上,清了清嗓子,说道:“我很高兴大家能来参加这次并寨大会,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一家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要再分彼此了。好了,废话少说,我把我拟订的并寨方案给大家念一念,希望大家认真听,有不懂的地方就问,不同意的地方就说,不要憋在心里。”说完就从怀里拿出一张宣纸,把上面写的内容大声念了出来。
其实林清华拟订的方案很简单,就是各寨子所应承担的义务与所享受的权利。由于林清华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他在西平寨的那一套暂时不向其他寨子推广,以免各寨寨主起贰心,他只要求各寨按人口和耕地交纳一部分的税,而向他交纳后,就不用再负担明朝的税赋,因为明朝财政拮据,已命令各地的军镇在当地自筹军饷,也不用上缴国库;只要按时交纳了税赋,林清华就保证各寨的安全,并负责调节各寨之间的纠纷,而且还保证在各寨设立义学。
讲完了权利与义务,林清华向各寨代表询问有无不同的意见,但没有人提意见,因为刘洪起统治各寨时,就向各寨勒索大量的钱物,数目远远高于林清华的税,而且还向各寨索要壮丁,跟他到处打仗,不知多少青壮年死在外边。现在好了,不仅要交的银子少了,而且不用服徭役了,何乐而不为呢?况且看到镇虏军那强大的战斗力,他们对自己寨子的安全更放心了,因此没有人出来提意见,那些没收到信的寨子看到别人都不提,也就纷纷闭口不言。
林清华见无人反对,就说到:“那么现在我们就来表决吧。等会儿给大家每人发一个卡片,卡片的一面是空白的,另一面涂有红绿两种颜色,两种颜色各占一半,中间打了一排孔,绿色代表同意,红色代表不同意,大家将卡片从中间的那一排孔处撕开,然后按照自己的意思留下一半,并将其投入这个罐子中。”说完林清华把主席台上的一个黑色罐子抱了起来,继续说道:“每人只能投一票,不能反悔,所以投票之前大家要想好了。”
士兵们随后拿进来一个竹篓,将里头装着的票挨个发给了各个代表。代表们拿着票翻过来翻过去的看,在士兵们的指点下撕开了票,并把留在手上的那一半对折起来,然后分成几组走到罐子前将票投了进去。看着排队投票的队伍,林清华望着方世玉道:“世玉想得这个办法不错,比我那石子投票法好多了。”洪熙官也插口道:“是啊,看来以后应该推广开来。对了,世玉你是怎么想起这个法子的?”方世玉嗫嚅了半天,也没说出一个字来,而且脸也有些红了。林清华见状,知道他必有隐情,正想逼问时,投票结束了。
经过林清华的唱票,共有八百九十七张绿票,三张红票,以压倒性的多数票通过了这个方案。
并寨方案既已通过,那么剩下的事就好办多了。为了顺应时代,林清华命令士兵拿着写着并寨方案的宣纸和印泥,让代表们在上面摁手印,表示永不反悔。这些“代表”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各寨的寨主或是他们的亲信,因而很爽快的摁了手印,剩下的少数代表也只是稍微商量了一下,权衡了一下利弊,最后也都摁下了自己的手印。
林清华看着正面和背面都摁满了手印的宣纸,满意的点了点头,将宣纸小心翼翼的放进怀里,又向着众人说了些鼓励的话,再一次强调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重要性,要众人务必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共同开创新生活。
由于刘洪起害怕各寨不听自己的命令,因而对各寨严加约束,禁止各寨拥有自己的武装,甚至连防贼的勇丁也不许建立,致使各寨经常遭到兵匪之害,又得不到刘洪起的有效保护,因而苦不堪言。针对这一情况,林清华允许各寨重新训练勇丁,以加强防卫,并慷慨的答应低价卖给他们一批前装火绳枪,还同意各寨自行制造火器,但仅限于前装火绳枪。林清华打算在时机成熟时把这些勇丁编练成民兵,除了小警自保、大警互援外,还可以配合正规军作战。为了早日提高勇丁的战斗力,林清华答应派镇虏军军官前往各寨帮助训练勇丁,为了防止各寨寨主用这些勇丁谋取私利、互相攻击,林清华特意拟订了一个法律条文,称为《严惩私斗法》,专门对这些行为进行了规范,并定下了严厉的处罚手段。
会议整整进行了一天,经过上午的磨练,众代表大多习惯了这样的开会方式,胆子也就渐渐大了,到了下午,一些不同的意见就层出不穷了。有个代表提出:“我们的寨子离清军很近,清军经常来骚扰,使得寨子不得安宁,寨子的收入很少,希望侯爷能减少些税。”这个头一开,底下就议论开了,有的同情有的反对。同情的多是一些小寨子,他们也纷纷向林清华表示了自己的难处,希望一同减免赋税;反对的多是一些大一点的寨子,他们觉得若是减免了小寨子的赋税,那么对大寨子就不公平了,并且表示要么不减,要减就大家一起减。很快大厅中就吵成一片,菜市场的景象再次出现在林清华的眼前。
林清华喊了几声也未能将众人的嗓门压下,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不再开枪,而是跑到外面,找到了一面铜锣和一个锣锤,回到主席台后,他一手提锣,一手拿锤,“当当当”的狠敲了一阵。锣声未息,而大厅中却已安静下来。从此以后,在后世各级议会大厅中,在那庄严的主席台上,在表情严肃的议长的身边,都无一例外的立着一个木架,上面挂着一面铜锣,旁边挂着一个锣锤,每当议会中的议员们处于混乱的争执状态时,震耳欲聋的锣声就会响起,待众人安静下来后,站在铜锣边、手拿大锤的议长就会说出同样的一句话:“诸位坐在这里是来议政的,而不是来吵架的,若想吵架,请到菜市场去。现在,请大家君子一点,各自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们继续议政。”
林清华见众人已经安静下来,便放下铜锣,右手拿着锣锤,有节奏的敲着左手的手心,向着楞在那里发呆的代表们高声说道:“诸位坐在这里是来议政的,而不是来吵架的,若想吵架,请到菜市场去。现在,请大家君子一点,各自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们继续议政。”说完后,他停了片刻,把锣锤放下,背着双手,在主席台上来回踱了几步,拿定了主意,便转过身,对着众人说道:“刚才那位代表的话也很有些道理,现在局势混乱,加上刘洪起多年的盘剥,百姓确实拿不出太多的钱。这样吧,现在的军饷还可以撑一年,那么就先免税一年,一年以后看看局势的发展再说。”
话音刚落,大厅中就响起一片欢呼声,众人均称林清华英明,是百姓的大青天,更有几个人争着说要送林清华万民伞。不过,待欢呼声停下,有几个大胆的代表犹犹豫豫的问道:“那么,侯爷的军队能不能在今年保护我们的寨子呢?”听到这话,大厅中有安静了下来,是呀,自己不交税,人家能保护自己吗?
林清华手一挥,说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百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我岂能反悔?大家放心吧,这就好比我们签了契约,双方都不能违约!你们出保护费,我保护你们,天经地义!”
“那我们今年不交税,是不是违约呢?”还真有刨根问底的。
林清华说道:“那不算,那是我自愿的,不关你们的事。但若是到时候你们有钱也不交,那就是你们违约了,那我就可以解除契约,撤消对你们的保护!而相反,若是你们交足了钱,但我却没能很好的保护你们,那就是我违约了,你们就可以正大光明的不向我交税!你们可以另外找个保护人!”
说了这么一大段话,众人开始时听得一头雾水,幸亏还有些签过契约的商人出身的代表最先反应过来,一人问道:“是不是就像是借高利贷,你要是到期还不了钱,我就可以把你抵押的东西拿走?比如说房子、猪、羊等?”
林清华说道:“这个比喻不是很恰当,我来举个例子吧。这位代表听口音像是山陕一带的人吧?”
那人答道:“小人祖籍陕西绥德,是当地的羊皮商,前几年逃难,来到那高粱寨,承蒙寨主看得起我,招我做了上门女婿。”
林清华道:“那就是了。我问你,你在陕西做买卖时有没有跟刀客打过交道?”
那人道:“陕西刀客众多,像我们做买卖的哪能不跟他们打交道呢?而且刀客不仅陕西有,山西也有,就是这豫北和豫西也有一些呢!”
林清华道:“原来河南也有刀客?我还真没见过。好,既然你见过刀客,那你总该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吧?”
那人道:“知道。现在世道不太平,做买卖的东奔西跑,难免不会遇上坏人,这刀客就是我们商人雇佣的保镖,跟镖局不同的是,他们往往跟主人家签的有契约,若是在契约期满后,主人家还活着,那么就可以按契约领钱,期限不到不能领钱,主人家若被人杀死也不能领钱,当然,若是主人家是病死的就不关他们的事了。”
林清华道:“对呀,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就好比那刀客,不过是天下最大的刀客,在座诸位就好比那主人家,诸位跟我签下契约,出钱雇我给诸位当保镖,只不过我保的不是个别人的死活,而是全寨子的安危。这么说,大家明白了吗?”
听了这一形象的对比,众人一下子都明白了,他们中很多人都直接跟刀客打过交道,知道刀客与主人家的关系,即使没打过交道的,也听说过刀客,因而很快就领悟了林清华的意思。
林清华就是想通过这样的办法来逐渐培养人们的契约意识,从而逐渐把中国建成为一个契约社会,并将这种契约精神带入到整个的社会生活中。
经过整整一天的会议,被后世称之为“河洛联寨”的政治军事联合体就正式成立了,史载“其寨连绵千里,人口百万,同气连枝,互为声援”,是明朝在北方的重要屏障,同时也是明军北伐的最重要的前进基地和后勤基地。
“河洛联寨”的主要行政和管理机构是“联席会”,所有加入“河洛联寨”的寨子都可以各派三名代表常驻“联席会”,因为“河洛联寨”是一个半开放性的组织,即想加入的寨子就可以申请加入,但一旦加入就不能退出,否则即为通敌,其寨主将受到审判。作为“河洛联寨”的发起人,林清华当仁不让的成为了“联席会”的主席,另外还由所有代表推选出了一名副主席,他主要是在林清华不在时负责联席会的日常工作。
林清华还改组了原来西平寨的两百人寨民大会,将其缩减到一百人,由“联席会”用红绿票的方法选举产生,并改名为“大陪审团”,用来处理重大案件,而且规定,“大陪审团”的成员不能是“联席会”的成员,也不能是各寨的寨主,而且必须识字,候选人均由林清华提名,由于现在识字的人并不多,因此选出来的成员大多是读书人和落第的秀才、举人。为了凑齐一百人的名额,林清华几乎把各寨的读书人全都“请”到汝宁城里,但大多数人对这种选举方法都不理解,最后林清华好说歹说,威逼利诱加上欺骗,才勉强凑够了一百人,原来想好的差额选举变成了等额选举,投票只不过是走了个过场而已。
对于一些小的案件的处理,林清华专门设立了法庭,要求各寨必须将抓住的犯罪嫌疑人送到法庭,由法庭审判,不得私设公堂,以此收回审判权,维护司法的统一。法庭由二十名法官组成,法官必须识字,由林清华亲自任命,除非渎职,任期终身,法官的月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