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劫
破庙中的气氛,一时有点尴尬。
片刻之后,郝元甲有心改变话题,干笑了一声,道:“郝元甲多年未见夏大侠侠驾了,不但是郝元甲,便天下武林也莫不思念,不知夏大侠近年来……”
美道姑淡淡一笑道:“德怡也有整整十年没见过他了,其实,我该说不只十年,而是有十六七年没见着他了。”
郝元甲呆了一呆,道:“怎么,郡主十年前只身冒险,送小侯爷出京,不是……”
美道姑截口说道:“实不相瞒,当年我把忆卿送给他的时候,并没有能见着他,他像是早知我会去似的,预先留了封信给我,叫我只须把忆卿放在他那住处,自会有人把忆卿接走。”
郝元甲又复呆了一呆,道:“这么说来,郡主也确有十几年未见着夏大侠了。”
美道姑点了点头,含笑不语。
郝元甲摇头一叹道:“人生际遇不定,宦海风云更属难测,当年傅侯赤胆忠心,直言固执,朝野同钦,允为当朝柱石,盖世虎将,哪一个朝廷大员不是望风回避,便是本朝皇上也让他三分,谁知,曾几何时,傅侯伉俪竟落个满门抄斩,冤称不白的悲惨下场,朝中有识之士莫不痛惜,天下武林亦莫不同情愤慨,若非夏大侠传下珠符令阻拦,只怕天下英雄势必闯进大内,劫牢救人了!”
美道姑面上掠过一丝黯然神色,淡淡说道:“这种事古今历朝厉代屡见不鲜,也许傅侯他夫妇俩命该归天,其实,是傅侯他糊涂,太刚直,大赤忠了,对皇上,这往往是自取杀身祸的根由,夏大侠是傅侯当世知心,他知傅侯良深,傅侯他一生所学高深莫测,万人难敌,他自己如不愿死,别说区区天牢及北京禁卫,便是龙潭虎穴,卿天下兵马,也围他不住,奈何他不了,他之所以甘愿受死,为的是忠义二字,夏大侠当然要成全他,当时,我兄妹也曾劝他暂时脱身,待机洗刷不白,结果反被他训了一顿,斥为不忠,不孝,不义。”
郝元甲抬头叹道:“恕郝元甲直说一句,傅侯这近乎愚忠……”
美道姑摇头说道:“郝舵主错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来忠臣烈士,哪一个不是近乎痴愚,何况,傅侯他从容就死,还带有一点谏的意思。”
郝元甲悚然动容,默然不语,半晌始又道:“傅侯在天英灵有知,要责郝元甲冒渎了。”
“那倒不会!”美道姑道:“傅侯是个怎么样的人,难道郝舵主不知道?”
郝元甲面有羞愧之色地点头说道:“傅侯是天下武林的好朋友,天下武林也从未把他当当朝大员看待,只视他是个豪杰,敬他是个英雄。”
美道姑神色黯然地点头说道:“傅侯他确是那么一位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
郝元甲感叹说道:“郝元甲适才说过,人生际遇不定,宦海风云更是变幻莫测,傅侯汗马功劳,一生忠义,最后落得个满门抄斩的悲惨下场,而那岳钟琪不过是平了大小金川之乱,却被当朝皇上下旨嘉奖,恢复了他的爵位,免追当年征讨小噶尔丹时七十几万两银子的亏空,同时又加封他为太子少保,称威信公,特准紫禁城骑马,更赏了他一首御制的诗,他如今可是神气得很了。”
美道姑道:“虽说岳钟琪此人阴鸷,但他对朝廷的功劳确也不小,而且,他也是……”笑了笑,住口不言。
郝元甲微挑双眉,唇边浮起一丝不屑笑意,道:“他是汉人,也是贵朝开国至今,唯一以汉人身份做到大将军的人,郝元甲深以汉族世胄之中,有这么一位出类拔萃的杰出人物而引为骄傲。”
美道姑冰雪聪明,玲珑剔透,这话,她当然懂,只是她碍于多年故交份上,没有介意,也没有说什么。
郝元甲也知这话不该说之当面,歉然一笑,忙改了话题,道:“郡主可知傅侯是坐什么罪名被害的吗?”
美道姑眉锋微皱道:“详情不清楚,不过,听说是为了他包庇前明皇裔。”
这前明皇裔四个字指的是谁,郝元甲可是清楚得很,随挑双眉,目中赤芒闪射,道:“傅侯交夏大侠,他是知道的,再说,傅侯虽跟夏大侠交往,却从未失过立场,当年他自己不是也曾一再透过傅侯伉俪,想收揽夏大侠么?傅侯赤胆忠心,公私分明,他怎……”
美道姑摇头说道:“这我就不知道了,不瞒郝舵主说,当时的皇上已不似从前了,皇上他由来也最忌讳这种事,他不比先皇,先皇对这种事还比较和缓一点,他却绝不容情,为这种事坐罪而死的,汉人不计,就在旗满人来说,傅侯已非第一人,鄂尔秦的儿子鄂昌,写了一首‘塞上吟’,称蒙古人为胡儿便被皇上赐令自尽,皇上是最恨人写‘虏’、‘夷’、‘胡’字的。”
郝元甲冷哼说道:“郡主也恕郝元甲直言,郝元甲我所知,贵朝皇上的汉文相当好,可是他在杀了鄂昌之后,严禁八旗满人学汉文,他既不许人写‘虏’、‘夷’、‘胡’字,那么他便不该做出这种自外于中国的事!”
美道姑点头说道:“这个我知道,可是郝舵主该明白,站在我的立场上,是不便说什么的,我也不敢。”
郝元甲道:“郡主明鉴,郝元甲无意……”
美道姑截口说道:“郝舵主不必解释什么,这是事实,我虽为满族儿女,出身当朝亲贵,可是我也不能抹煞事实,其实,不但是郝舵主,便是我们有时候也觉得他做得太过份,尤其这几年,他竟糊涂得信用和坤……唉!不说也罢,有些事我实在不便,也不敢置评!”
她一再不便,一再不敢,这用意,郝元甲自然懂,赧然一笑,结束了这段谈话,又坐了片刻,又谈了些不关痛痒的当年往事,美道姑起身告辞。
郝元甲没有挽留,只问美道姑清修之处,美道姑却笑着以他语支吾了过去。
显然,她是不愿说,她既不愿说,郝元甲不是不开窍、不识趣的糊涂人,哪里还好再问。
郝元甲一直送出了庙门,美道姑口称留步之余,还开了郝元甲一个玩笑,她要郝元甲千万别派弟子跟踪,否则她会指丐帮弟子有不良企图,送官究办。
这下,即使郝元甲有派弟子跟踪之心,也不好那么做了。
送走了美道姑,郝元甲立刻回到庙中,闭目沉思。
他在想,这位昔年贵为郡主的美道姑,十年不见,为何今日突然降临他这丐帮北京分舵,只为打听一个人的姓名来路。
他想:有可能是她只知朱汉民功力高绝,有进身之心,问明了他的姓名来路后,好为她满清朝廷延揽人才。
但是,这个想法很快地便被自己推翻了,他知道,这位昔日贵为郡主的美道姑,如今不会有这种心情。
他又想:也有可能因为朱汉民当街折辱了她的侄女儿,她这身为姑姑的.不能不管,要伸手为侄女儿出出气。
然而,这个想法旋即也为他自己推翻乐,他也知道,这位昔日贵为郡主的美道姑,如今也不是这种不明是非、不通事理的人,按当时的情形说,那缺理的,却是她那位娇惯任性的侄女儿。
他想……
他想……
结果,仍是百思莫解,一无所得。
最后,他下了令,严密监视碧血丹心雪衣玉龙朱汉民,这个既奇特而又神秘人物的一举一动。
他预备在得到确切答案后,再采取行动。
他不得不弄清楚,这位一向行道江南武林的书生,突然北来,并入帝都,到底是干什么的!
潇湘子 扫描 lionking OCR 潇湘书院独家连载 武侠屋wuxiabook。9home/收藏
:
第三章 捉放宿店
今天,是大年初二。
大年初二,家家户户仍然要起早,没别的,起早是为拜年,同时,要接待来拜年的亲友客人。
就在北京城鸡鸣方歇,人们起身梳洗的时候,内城正阳门的侧门也开了,门开处,十余骑快马卷起一地雪泥,飞驰而出,顺着正阳门前大街向前奔去。
蹄声杂乱而急促,这一来,立刻惊动了住在街道两旁的人家,开了门,伸出头来看了看。
但是,看了一眼之后,脸色一变,伸出的头,又连忙缩了回去,“砰”地一声,又关上了门。
谁都看得很清楚,谁也都认得出来,那十余蒙古种高头健骑之上,坐着的,全是九门提督府的差爷们,九门提督府的差爷们,平常从不轻出,些微小事,那都交给了北京城的小衙门,除非是遇到了什么大事。
这些个大事,譬如像追缉什么能高来高去的江洋大盔啦,捉拿什么有谋反意图的叛逆啦……
总之,那要是大事,那要是小衙门里那些酒囊饭袋应付不了的大事,九门提督府的差爷们才会出动的。
蹄声远去,那缩回头的,才又敢怯怯地开了门,探出了头,往远望,那十余健骑折向了东。
大家都在心里猜怔,东城里,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了!
那十余健骑折向了东,驰入了另一条大街,而且在一家客栈门前停了下来,这家客栈,正是悦来客栈。
铁蹄刚停,居首一名中年大汉一挥手,铁蹄再动,刹那间十余健骑把悦来客栈团团围住。
看看包围已经周密,居首中年汉子点了点头,他身旁一名黑衣大汉腾身离鞍,飘落门前,举起铁锤般拳头向着门上便擂,那砰砰之声,足能震动半条街。
很快,便听到一个犹带睡意的含混话声由门内传出:“谁呀,敲门这么个敲法。”
黑衣大汉双眉一挑,道:“我,九门提督府查店的。”
“啊!”门内一声惊呼,步履之声也跟着急促响起,及门而止,一阵门栓响,两扇门呀然而开。
开门的,是那名唤大顺的中年汉子,他衣衫不整,但已睡意全消,寒风虽刺骨,他也顾不得再行扣扣子,赔上惊惶笑脸,一个劲儿地打拱作揖:“原来是九门提督府的差爷,小的不知,多有……”
“少废话,闪开!”黑衣大汉不耐烦地喝了一声,伸出蒲扇般大巴掌,一下子把大顺推开了好几步去,然后迈开大步,闯了进去,进门站定,他一蹬大顺,刚要开口。
突然,他神情一震,愣住了,通往后院的走道口,不知何时多了个人,而且背着手傲然卓立,一双重瞳凤目中,威棱闪射地正在逼视着他。
别的不说,单凭这身手,那慑人的目中威棱,黑衣大汉机伶伶地打了个寒颤,但,倏地,他一壮胆,挑起了双眉,冷笑说道:“你出来了,那最好不过。”
适时,那带队的中年大汉带着另两名黑衣大汉也进了门,入目白衣书生当路而立,威态慑人,也不由—惊。
朱汉民却连正眼也未看他三个一下,目光只逼视着先进门的那名黑衣大汉,淡然发问道:“你们找我?”
那黑衣大汉道:“不找你找谁?”
朱汉民呆了一呆,道:“你们是……”
敢情他还不知道,大顺是好心人,忙道:“相公,这几位都是九门提督府的差爷们!”
他是有意提醒朱汉民,要朱汉民小心应付。
岂料,朱汉民突然笑了,道:“原来你们是九门提督府的差爷们,那最好不过……”
抬手一指先进门的那名黑衣大汉,道:“适才是你敲的门?”
那名黑衣大汉不明所以,爽然点头,道:“不错!”
朱汉民双眉一挑,道:“人所共知,九门提督府负责的是京畿安全,怎么你们九门提督府的人,会知法犯法?”
那名黑衣大汉脸色一变,道:“你说谁知法犯法?”
“我说你们!”朱汉民泰然说道:“据我所知,你们那个皇上颁有禁令,大年初—到初三这三天之内,严禁大小衙门惊扰民家,那么你们九门提督府的人,大年初二便跑出内城,乱敲人门,这叫什么!违命欺君,这罪名你担得起么?我看你是替九门提督找麻烦,等于摘他的顶子。”
一句话听得那名黑衣大汉吓白了脸,机伶一颤,站在那儿目瞪口呆,说不出一句话来。
那为首模样的中年汉子,却突然冷笑一声,跨前一步,望了朱汉民一眼,冷冷说道:“没想到你还挺会说话,也挺会吓唬人的。”
朱汉民淡淡说道:“我说的是实话,是不是吓唬人,你自己明白。”
那中年汉子道:“不错,皇上是有这条禁令,可是你要知道,我等是奉命拿人!”
朱汉民道:“那是九门提督不想戴他那个顶子了。”
那中年汉子道:“皇上虽有禁令,过年三天内不许大小衙门惊扰民家,可是皇室亲族也不能任那无知狂民凌辱!”
朱汉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