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底扬尘
恭候方爷虎驾。”
他回了礼,笑问:“宁兄,段兄是否有所指教?”
“小的奉命先来,禀告方爷两件事。其一,以方爷的名义致送笑和尚的信,已在昨
晚递交洪山寺知客僧;目下城内外江湖人之间,谣言满天飞,笑和尚今早曾经四出邀人
助拳,明天有多少人应邀无法侦悉。其二,奉命将程仪一包送上,请方爷查收。”
说完,另一人将一个重甸甸的包裹奉上。
他含笑称谢,伸手入包裹取出两锭十两重的黄金,塞入自己的包裹中,说:“请转
告段、荆两兄,多蒙相助,方某深感盛情,容图后报,谢谢,后会有期。”
宁昌大急,惶然道:“老大送呈的包裹,有黄金三百两,与一些衣物,方爷不收下,
小的如何回话?”
他呵呵笑;说:“本来兄弟连两锭金子也不能收,只是惟恐段兄嗔怪,不得不意思
意思,恰好可给在下济急。宁兄可转告兄弟的意思,这些金银其实也是卖命钱,是你们
的血汗,虽则是不义之财,但得来不易,在下受之有愧。请据实上覆,段兄不会责怪你
的。再见。”
武昌城内官厅多如牛毛,武官衙门不算,除了楚王府之外,有布政司衙门、武昌府
衙门、江夏县衙门,在这一带闹事,准倒霉。
天色尚早,他不进城。武昌他不陌生,附近的名胜区全留过他的足迹。
绕城到了望山门,再沿南湖向东绕,在望山门外的城南大街落脚,迳奔城东的忠孝
门。
南湖从城南绕向城东,全长三十里,忠孝门距城不足两里,便是南湖的最北端。南
面,是宾阳门,官道可通武昌县。
两门之间,有一条小街,沿湖岸形成城外的另一处市集,南起宾阳门,—北抵忠孝
门的广平桥。桥跨南湖,路通洪山,赶不及进城或者想起早赶路的客商,皆在城外这条
小街落店。每天清辰城门未开前,这一带十分热闹,从东乡一带村镇运来的蔬菜牲口,
皆一早赶来候入城贩卖,鸡犬不宁。
他在桥南的东山客栈落店,城门已闭,天色不早。
店中客人甚多,店前的大灯笼发出暗红色的光芒,客人进进出出,右邻的酒肆中高
明满座。
他提着包裹,跨入了店门,柜旁迎上一名中年店伙,欠身含笑招呼道:“客官请进,
来晚了些,但还有空铺位,请进。”
“在下要上房。”他信口答。
“哦!有,有。客官请至柜上交待,如果是远到客官,尚请交待一声。”
他到了柜前,向柜内的账房说:“要一间上房,在下岳州来。”
账房翻开账簿,向店伙叫:“西院甲进玄字号单间,领客人前往安顿。”
店伙一怔,说:“师爷,玄字号午间便住进两位堂客……”
“哦!我看错了,是黄字号。”
客栈的房号,进以天干排列,间以干字文列号,但没有天、地两号。黄字号,也就
是第二间。
店伙应喏一声,问道:“客官的行李,是否交柜?”
“不用了。”
账房又问:“请问客官尊姓大名?查房时好有个关照。”
“方士廷。”他简捷地答。
“折”一声响,账房的笔无故而坠。
店伙也吃了一惊,目光落在方士廷的脸上,恰好接触到方士廷冷电四射的目光,不
由打一冷战,惊然转首他顾。
“你怎么啦?”他向脸上变色的账房间。
账房啊了一声,神魂入穴,手抖索着拾笔,不小心又将帐簿扫落柜下,手忙脚乱地
说:“没什么,没什么。小三,快领方客官至上房安顿。快。”
“贵店是否供膳食?”他又问。
“供,供。但客官如需可口的酒菜,须至右邻酒肆中进食。”
“哦!谢谢。”
店伙小三赶忙伸手接过他的包裹,踉跄向后走。
西院共有三进上房,廊下灯光明亮,长凳上由有不少客人在聊天。天气热,不宜早
早安睡。
进入客房,店伙挑高油灯,将包裹放在床上,不自然似乎畏缩地问:“方爷是否将
酒菜叫来房中……”
“不必了,在下要出去进食。”
“澡堂在后面,方爷请自便。”
“谢谢关照。”
店伙匆匆走了,他先打量四周,墙壁坚实,门窗牢固。一床,一几,一凳,一桌。
门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银钱各物,贵客自理。灯旁也贴了一张字条:灭烛小心。
店伙送来了一壶茶,一盆水,居然有皂角饼与面巾,颇为周到。
洗漱毕,他出房带上房门,突听到邻房有个女人的娇嫩嗓音说:“小姐,这就走么?”
“唔。”另一人答。
“船家保证夜航安全,明早便可越过黄州。小姐,其实走陆路要自在些,坐船夜间
风险太大,到九江水陆两途相差不远,不如走陆路为上。”
“好,走陆路。”
他不再听,举步走了。
玄字号邻房不久房门大开,出来了两位少女。白衣裙,佩剑,各提了一个包裹,看
发饰与衣裙,便知是一主一婢。
赫然是云莹姑娘,她带了一位侍女,竟在这种小店投宿。店伙说她们是午间落店的,
为何不在城内安顿?
云莹领先而行,一面走一面向侍女低声说:“我们该早些动身的。”
“其实,小姐并不需急于上路……”
“胡说!龙少爷留下话,要我们赶往浙江会合,怎能不赶快些?”
她们到店堂结账,方士廷已经踏入酒肆的店。鬼使神差,双方错过了。
这也是她们洪福齐天,无意中逃过一劫。如果让方士廷撞上,后果堪虑。
酒肆中高朋满座,灯火通明。当方士廷踏入店堂时,所有的目光皆已向他集中。
事先他在客店中通名,利用洗漱的时光,已给对方充裕的时间将消息传出,客栈酒
楼是传播消息的最佳处所。
方士廷到武昌寻仇的消息,整整在江湖朋友口中传播了一天,经过有心人的好奇追
踪,却毫无发现,这时出现在洪山的道旁客店中,其受人注目的情景可想而知。
店堂中十余付座头皆已客满,他在百十双好奇的目光注视下,走向有首第一张食桌。
那儿,已有六名食客,各自叫来饭菜进食。贩夫走卒食物简单、一小碟菜,一盆大米饭
便解决问题,各吃各的互不侵犯,一桌中有六个人已嫌有点拥挤。
“咦!是他,这么年青?”有人在背后低声议论。
“不象嘛!象个少年英俊书生,怎会是江洋大盗?”有人向同伴低声质问。
“老四,你找死,赶快闭上你的狗嘴,以免祸从口出。”另一人惶然低叫。
他走近桌前,向在座的人扫了一眼。
首先是一位中年人开溜,端了自己的一份饭菜,溜到邻桌去了。
接着,其他五个人也惶然而走。
他淡淡一笑,拉张长凳坐下了。
一名酒保已匆匆赶到,慌乱地清理桌面,慌乱地问:“公子爷,请问该……该来些
什……什么酒菜?但……但请吩……吩咐。”
“来三四味下酒菜,两壶酒,下饭菜听命送上。”
“是,小……小的这就吩咐下去。”
酒菜刚上妥,门外来了两名青衣大汉,在门旁的一位中年人指点下,大踏步向方士
廷的桌旁走来,当面一站,为首的人沉声问:“你叫方士廷?”
“不错。”他冷冷地答,举杯就唇。
大汉取出一面腰牌,亮了亮说:“那就对了,阁下跟我走。”
这两位仁兄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所亮出的腰牌,是巡捕衙门的公
人印记。
方士廷淡淡一笑,睥睨着对方问:“在下为何要跟你走?”
“你阁下的案犯了,府官大人要找你谈谈。”
“什么案犯了?”
“这……南昌的案犯了。”
“湖广管到江西,你们管得是否太远了些?你说吧,是什么案,苦主是谁?”
“废话!你到衙门里申诉去。”
“那么,你们未穿官服,有没有提人火签?”
“行文海捕,不需提人火签。”
“如何能证明你们的公人身份?”
“武昌城里城外,谁不知在下五爪鹰常谋的身份?”
方士廷呵呵笑,向壁角一付座头一名老汉招手叫:“老伯,请过来一趟,劳驾。”
老汉放下饭碗,惶然走近问:“公子爷,有……有何贵干?”
“老伯认识这两个人么?”
老汉怎会认识这两位爷子辈人物?只好惶然道:“抱……抱歉,小老儿不……不认
识。”
方士廷挥手示意请老汉离开,突然站起,脸色一沉,从怀中掏出一文制钱亮了亮问:
“阁下,你知道在下的身份么?”
“你不是方士廷么……”
“在下是南京宗人府的王亲国戚,瞎了你的狗眼。”
五爪鹰大怒,吼道:“你这厮……”
“噗啪”两声暴响,五爪鹰挨了一劈掌与一耳光,向后急退。
方士廷跟进,一脚将对方端倒在地,骂道:“该死的东西!”
另一名大汉大惊,扭头便跑。
“你敢跑?”方士廷沉喝。
大汉腿一软,“砰”一声卧倒在地。
店堂大乱,有人悄然开溜。
方士廷一跃而起,迎门一拦,喝道:“谁也不许离开,坐下,不会有人受伤,不然
休怪在下心狠手辣。”
所有的食客包括店伙在内,都吓呆了,乖乖听命。
他一把抓起大汉的发髻,拖至桌旁丢下,再来背提起魂飞。魄散的五爪鹰,提放在
凳上一脚踏住小腹,一手控制对方的牙关,一手取过桌上的一碗辣辣酱,冷笑道:“湖
广人每餐无椒不欢,但用口吃味道不错,用鼻子灌那就不同了,你要不要试试?”
五爪鹰惊得浑身都软了,狂叫道:“不!不!你……你……”
“谁叫你来的?”
“我……”
“你这种贼种,不吃苦头不会招……”
“我说!我……”
“谁叫你来的?”
“在……在下自作聪明,自……自己来的。”
“你不吃些苦头,是不会招的……”
“住手!在下句句是实,在下与……与入云龙许爷的长公子人杰兄是朋友,白天里
听人杰兄提及你的事,暗中留了心,希望有机会替人杰兄分忧,因此不住在城外查访,
一时糊涂,请……请高抬贵手……”
“哼!”
“在下如……如有半字虚言,任……任杀任剐死而无怨。”
“哼!你们这些吃公门饭的人,倒真会假公济私报私仇,那还了得?”
“饶命……”
“你们两个贼骨头,乖乖给我跪在店门外,等在下酒足饭饱,叫你们走才能走,知
道么?”
“这……”
“不然在下废了你们,扭断一腿一手,放你们逃生。”
“我……我跪,我跪好了。”五爪鹰急叫。
“滚出去跪下。”他怒叱,将五爪鹰信手丢出丈外。
店中的人,眼睁睁注视着他从容进食。食毕,他结帐出店,向爬伏在店门的五爪鹰
两人阴森森地说:“你这两个不知自量的贼东西!明知南昌的白道匹夫们受报的下场,
居然敢出头逞英雄,却又贪生怕死毫无骨气,杀你污我之手。饶你们的狗命,回去告诉
入云龙,叫他置身事外,以免枉送性命。同时警告那些自不量力的人,方某不许再有同
样情形发生,再出面逞强的,杀无赦,寄下你们两颗脑袋,给我快滚,滚得愈远愈好,
千万别再让方某看到你们的嘴脸。”
他这一着杀鸡噤猴的妙棋,果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南昌群雄被惩的事,江湖为之
轰动一时,这次谁还敢出面自找麻烦?因此除了一些与笑和尚有过生命交情的人之外,
其他的人皆裹足不前。
次日,自辰至巴,洪山道上见不到一个武林人。往来的人皆是乡民,江湖人已经绝
迹。
洪山,原称东山,距城十里左右。这是一座小山,四野茂林,果树星罗棋布,翠竹
幽篁摇曳生姿,是一处幽静的避暑区。山麓的洪山寺,原称宝通寺,从随州大洪山移来
的,供奉的主菩萨,是因祈雨而不惜断足投龙的灵慈慈忍禅师。寺距城十五里,远远地
便可看到那座气势浑雄的浮图。
这是一座有巍峨殿堂,有数十栋建筑的大寺院,为城郊的第一大寺,寺前有武圣岳
武穆手植的古松,树因人传极为珍贵。全寺有两百余名僧侣,平时客院中经常有二三十
位大户人家的读书弟子在内寄读,读书声与梵音禅唱相应和,另是一种境界。
笑和尚智圆,只是其中一位名气甚大但地位却不高的僧人,负责管理寺北一处六十
亩大的菜园子,手下有四名高年僧人执役,供应寺中的菜蔬果品,住处距寺约三里地。
除了初一十五或其它重要功课外,这五位和尚很少返回寺中做功课;
那年头,出家为僧生活极为清苦,寺院愈大愈不自由,除了佛门弟子必修的功课外,
必须自耕自种,化缘做佛事不能马虎,一天到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