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底扬尘
岁月如流,想将这件事淡忘,但他怎能忘掉?
知子莫若父,他当然了解爱子不是凶顽恶劣的杀人凶手,对龙飞登门问罪的事存疑。但
转瞬一年,爱子始终不见返家,这一来,他的信心消失了,已对爱子杀人的事深信不疑,他
不得不绝望地希望爱子死去,一死百了,死在他乡以免有辱家声,这样结局彼此也好过些。
最痛苦的该是士廷的母亲,她所受的打击比任何人都要沉重。
她与方秀山所抱的看法不同,她的信念是爱子方士廷决不是杀人的凶手。即使爱子真有
一天要杀人,而错决不在爱子一方。她与天下间的母亲一样,对亲子有强烈的、不渝的爱,
凭母亲的直觉她知道爱子,是无辜的。
这天一早,一位丰神绝世的少年书生,带了一名俊美的小书童,登门拜望本县的名儒方
秀山。仆人们已知主人不再谢客,便领着两人到了披雪阁。
披雪阁矗立在花木扶疏的园林中,仆人引书生至楼门外,和气地说道:“公子爷请先至
厅内小坐,小的登楼请示我家老爷,至于是否接见公子爷,稍待便可分晓,我家老爷闭门谢
客年余,心情不好,精神不佳,如不接见,公子爷请包涵一二。”
“有劳大叔先禀,说晚生无论如何须与秀老面陈要事,务请秀公接见是盼。”少年书生
用近哀求的语音说。
“小的当将公子爷的话转达;请里面坐。”
仆人安顿下少年书生主仆,由一名小童在厅中招呼奉茶,持名帖登楼,直赴书房叩门。
“进来。”方秀山在内低唤。
他早读未毕,正在全心全意阅一部周易。
仆人轻掩上门,呈上名帖说:“禀者爷,楼下有一位姓龙的公子爷,前来拜望老爷,不
知老爷是否肯接见?小的敬候吩咐。”
方秀山一听是姓龙的,心中一跳,脸色变了。去年清明前夕,龙飞穿了儒装前来拜会,
晴天霹雷,令他痛苦了年余岁月。
“他来了,他又来了!”他喃喃地说,接过了名帖,手在发抖。
当他看清了名帖上的具名,心中一宽,不是龙飞,具名是:“晚生浙江龙玉拜。”
他松了一口气,说:“请他稍候,我下去见他。”
“是。”仆人应喏一声,出房而去。
片刻,他出现在厅中,不由一怔。
客人是个年仅十三四岁的少年书生,眉清目秀,有一双充满智慧明澈的眼睛,唇红齿白
粉脸桃腮,还是个大孩子,毫无方巾味,所带的书童,也俊秀如处子。
龙玉含笑离座整衣,脸上红云涌现,急赶两步长揖到地,他说:“晚生龙玉,秀公万
安。冒昧投帖拜望,秀公海涵,蒙公接见,晚生万分荣幸。”
方秀山回了一揖,笑道:“龙公子不必客气,请坐请坐,简慢了。”
龙玉行礼告坐,方秀山含笑问:“浙江距此数千里,龙公子是游学而来么?”
龙玉定下神,笑道:“晚生四出游学,刚途湖广返程,从经贵地,特来拜会令郎士廷
兄,并向秀公请安。”’
方秀山脸色一变,久久方问:“龙公子与小犬相识?”
“晚生去岁在右江相识,意气相投称莫逆。”
“小犬已经去世了。”方秀山木然地说。
龙玉大惊,倏然离坐惊疑地急问:“什么,士廷兄去世了?这……这是何时发生的事?
他……是如……如何发生的?”
“去年清明前夕去世的。”
“这……”
“不肖子横死沟渠,桐城方家已无方士廷其人。龙公子,不是老朽不情,那畜生在外胡
作非为,桐城方家已不承认他是本族的子孙,因此恕老朽不能尽地主之宜,公子爷回城去
罢。”
龙玉紧张的神色松弛下来了,说:“听说年初令郎尚在江西……”
“龙公子,者朽已经表明,桐城方家已没有方士廷其人。公子爷请自便,老朽精神不
佳,少陪了。方义送客。”方秀山沉静的说完,说声失礼,径自登楼而去。
龙玉主仆在厅中发僵,主人既已逐客,不走不行,黯然离开了披雪阁,回城去了。
方秀山命方义返家,告知所有的仆人,凡是方士廷的朋友来访,概不接见。
整天,他老人家心乱如麻,傍晚时分,方返回宅院。
这件事替方家带来了一阵不安和骚动,少爷的朋友远道来访,这是破天荒第一次,使得
一家大小都不安宁,也像是带来了一阵愁云惨雾。
午夜到了,方秀山,心绪不宁,披衣而起在院中徘徊,不住喃喃自语:“我造了些什么
孽,竟生出这种不肖孽子?”
方家的宅院甚大,大厅仅供了家神,在内院另设了家庙,那是把奉祖先的庙堂。
他在愤怒中,也感到无比的酸楚,深深地叹息,信步向家庙走去。
明月当头,众星朗朗,但他的眼前象是出现了黑雾浓烟,心情沉重已极。
家庙的门,不论昼夜皆是不上锁的,以便由仆妇照顾,决不可让神台上的长明灯熄灭,
早晚还得上香,两天换一次香花供品,初一十五的礼更是隆重而不可或缺。
推开虚掩着的门,他吃了一惊。
灯火摇摇,神案上有新的供品,香炉上有三炷香,烛台上烛光摇曳;檀香座加燃了两盘
檀香。
拜台上,跪伏着一个高大的人影。
“谁!”他悚然地叫。
拜台上的人倏然而起,转过身来日定口呆怔住了。
这人是方士廷,穿了一身青直踱,束发采戴冠,脸上泛现着健康的色泽,因乃父的突然
出现而慌了手脚。
“畜生!是你。”方秀山厉叫。
方士廷跪下叫道:“爹爹……”
“住口!你还有脸叫爹爹?”方秀山怒叫,一步步向前走近;
方士廷俯伏在地上叫:“爹,请听孩儿……”
“呸!你回来做什么?”
“孩儿回来向爹娘……”
“闭嘴!畜生!你还知道有爹娘?你在外行凶杀人时,为何没有想到爹娘会因此而受连
累?家门不幸,出了你这种败坏门风有辱家声,甚至连累族人亲友的孽子,你……你这畜
生!”
“噗”一声响,他一脚将方士廷踢翻,奔向墙角,恰好有一根木棍。
方士廷爬起又跪倒,哭叫道:“爹!请听孩儿申诉,孩儿并未杀人……”
方秀山绰住木棍,一串泪珠滚下襟前,浑身在发抖,铁青着脸说:“畜生!你还敢狡辩
花言巧语脱罪?为父已经向衙门打听过,那龙飞是官府中公认的剑侠义士,去暴锄奸的侠
客,他会平白无故诬指你是凶手?你!”
“爹,孩儿蒙受不白之冤,尚请爹……”
“噗”一声响,方秀山重重地打了他一棍,怒叫道:“杀人偿命,法理不容,为父先打
断你这畜生的狗腿,然后绑至县衙,由县衙派人通知龙飞前来认凶,让国法制裁你这凶顽恶
毒连伤六命的凶手。”
他棍下如雨,全向方士廷的腰下部招呼。好一阵痛打;但方士廷仍然跪伏在地,始终不
曾倒下。
父子俩都在淌眼泪,方士廷更是痛哭出声,不住叫:“爹爹,请让孩儿申……申
诉……”
“你……你这畜生!到……到衙门去申诉,打断你的腿,免……免得你逃走……”
门再次推开了,方夫人掩面哭:“老爷,不能再打了,让孩子说明白……”
方秀山手都酸了,大叫道:“妇道人家,不许多管,出去!”
“老爷,要打用家法打,用大棍打,你下得了手?”
家法就挂在神台右首的壁上,那是两根荆条。
方秀山不用家法,盛怒地说:“反正他是死,不问绞也得问斩。儿子教不好,你我都有
罪,打死他也就算了。”
“噗噗噗!”他一连三棍重重地打在方士廷的背上。
方夫人大叫一声,奔上叫:“老爷!你……”
方秀山一把将她拉住,向门外拖,大叫道:“不许袒护他,再不打断他的腿送官究治,
总有一天他会做出杀人放火大逆不道的事来,到那时连累九族悔之晚矣!”
角门里窜出老仆纪忠,一把拖起伏地痛哭的方士廷低叫道:“快走!再拖下你将是不孝
之子,快!”
“忠伯伯……”方士廷凄然叫。
纪忠不理他,连拖带拉将他拖出角门。
方秀山将乃妻推至院中,回身掩上了大门,怒吼道:“这畜生逃走了,好大的胆子,畜
生……”
他追入内堂,那有半个人影?
次日一早,方秀山带老仆纪忠纪孝两人,急急入城扑奔东大街,到了济安堂药局。
济安堂药局不是官营的,官营的府、州、县俱称惠民医局,设有官医,称为医师、医
生、医士。惠民药局设自洪武三年,本来每一局设有医生四至六名,十三科俱备(三科为大
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接骨、伤寒、咽喉、金镞、按摩、祝由)。
医生医士官,皆须出身医学,各有专科。事实上,医生们人数不够,分科也就马马虎虎,每
一名医生可能负责五六科,甚至还有全科的医生。
官医人数有限,因此私医便应运而生,这些私医统称为郎中,而不称医士。但郎中除了
那些走方的密医之外,皆受各地官府管制。以县来说,县医学的医官称为训科,郎中须经过
考试,方能挂牌行医的。大明的医学制度,与教育制度同样完备。
济安药局是本城的方姓族人所开设的,规模比惠民药局要大得多,不但十三科皆备,而
且即中多至二十余名。
药局早年聘了一位何郎中,大名是涤尘。但大家都叫他为何郎中,知道他的大名的人少
之又少。何郎中擅长四科,即大方脉、针灸、接骨、金镞。大方脉即今之内科,接骨与金镞
即今之外科。
以往,方士廷经常往济安药局跑,他向何郎中学医,因此口头上他叫何郎中为师父。
何郎中不是本地人,谁也不知他的底细,只知他医道高明,仁心仁术有口皆碑。
方秀山只知爱子向何郎中学医,却不知爱子向何郎中偷偷学内家拳剑,糊涂得可以。
何郎中四前年离开药局出外采药,可能已到四川去了,至今音讯全无,下落不明。
方秀山昨晚被爱子逃掉了,余怒未息,一早便入城到济安药局,看何郎中是否已经回来
了。爱子已经逃走,唯一的去处可能是来济安堂药局找何郎中藏身。
药局刚开门不久,病人不多,前进是药局,后进是医室。他沉着地进了医室,医室的管
事夫子是方家本支的季字辈子弟,与他是同辈,叫秀琦。
方秀琦在堂口相迎,含笑拱手问好,说:“咦!三哥,你好,今天是什么风,把三哥吹
进城来了?呵呵!里面坐,里面坐。”
方秀山沉着地回了礼,笑问道:“琦弟,不必打哈哈,愚兄来找何郎中的。”
方秀琦一怔,说:“三哥,你不是不知道,何郎中一走四年多,至今音讯全无,你怎么
今天找起他来了?”
“哦!我以为他已经回来了。”
“没有,局里少了他,委实令人十分怀念,至今几乎三两天便有人问起他呢。我看,八
成儿他不会回来了。”
“哦L那我就不打扰了。”
“怎么,不坐坐,……”
“不了,谢谢你,如果何郎中回来,可不可以派人告诉我一声?”
“一定一定,三哥放心好了。”
方秀山带了两仆向西走,纪孝急走两步低声说:“老爷,瞧,龙公子来了。”
龙玉带了仆人,正从十字街口转入东大街。方秀山一怔:“走,从巷子里走。”
其实,龙玉一直就在十街口监视着他主仆三人,从他们入城直至出了济安药局,始终在
龙玉监视之下。
龙玉见他折入小巷,知道已露形进,也就不再跟踪,信步向济安药局走去。
进了药局,他向柜上伙计买了一些膏丹丸散,有意无意地问:“掌柜大哥,刚才出去的
那位爷,是不是方公秀山,名重儒林的秀公?”
伙计见他是儒生打扮,一看知是个少年文士,颇表诧异地说:‘在本城,你们如不认识
方老爷,就不配称读书人。公子爷你是……”
“小生姓龙,从外地来的。秀公光临贵局,不知有何贵干?”
“哦!他是来找敝局一位郎中的。”
“他有病找郎中?”
“不,他是问那位郎中的下落。”
“哦!那位郎中是……”
“姓何,名涤尘。何郎中四年前动身至各地采药,至今音讯全无。以往,方老爷的爱子
方士廷,曾经向何郎中执弟子礼。”
“唉!那位方公子目下……”
“唉!别提了,谁也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听说他失踪了。这件事我也不清楚,我在此地
不到一年。”
龙玉问不出方土廷的下落,买了药出店走了。
不久,进来了一位脸色褐黑的高大村夫,冲伙计一笑,掏出一两碎银说。
“请给我一包地黄丸。伙计大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