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谋略 作者:徐如笙(起点大封推2014.05.14vip完结)
伯让先前两天休息没批折子,第三天便被一大堆折子湮没了,看了几份,都是说这件事,顿时也有几分恼怒,便叫徐妙筠代笔朱批,凡弹劾徐妙筠和徐家的折子都批上一派胡言四个字。
批好的折子到了几位阁老手里,不禁面面相觑,皇上的字迹他们比谁都熟悉,如今这个陌生的字迹,又是这样的朱批,顿时就有几分错愕。
冯逸荃自打冯贞贞和贺澜生和离,就很少发表言论了,苏阁老和程阁老一个鼻孔出气,权当没看见,唯有梁阁老见别人都撂挑子了,他总不能也视而不见,便带着折子去求见伯让。
伯让道:“皇后是一国之母,代朕朱批可有不妥?”
梁阁老额上汗涔涔的,道:“祖宗有遗训,后宫不得干政。”
伯让笑道:“这些折子是朕口述,皇后执笔,并未发表任何意见,梁大人请放心,只管把折子发下去,哪个不服气,让他亲自来找朕说话。”
梁阁老只得唯唯诺诺应了,把折子发还下去,那些得了一派胡言四个字的大臣都傻眼了,纷纷来找梁阁老,梁阁老也是头大如斗:“各位大人们也别叫我为难,皇上受伤,各位大人心急如焚我是知道的,可如今皇上的态度摆明了,咱们又何必多事,太子已立,国本巩固,圣上又是难得的体察民心,要我说,这么闹下去迟早惹得皇上生气。”
御史台的刘御史便道:“话可不是这么说,梁大人也要体谅我们的爱君之心哪,如今秦家和徐家的事闹的沸沸扬扬,徐大人又雷厉风行,扣着人不放,不就是依仗皇后娘娘么,若是长此以往下去,可怎么了得?千里长堤,毁于蚁穴,不得不防啊。”
梁阁老笑道:“刘大人也太小心了,徐大人什么样的人你我都清楚,这件事是秦家无理在先,若是有人闯到你家里去,挟持你的孙子孙女,你能不气?这也是人之常情啊。”
刘御史顿足:“若是这么说,这件事徐大人一点错都没有了?”
旁人有的附和,有的反对,七嘴八舌吵闹声一片,冯逸荃看着被人围住的梁阁老,没做声,回了家。
冯家比原来还要安静,冷的跟冰窖一样,冯德和冯太太也是静养着,家里只有冯大奶奶对着空房子发呆,见冯逸荃回来,忙迎了上去。
冯逸荃道:“贞贞可来信了?”
冯大奶奶道:“就上次来了封信,如今还没动静呢,不过她不是在信里说了么,在陈家很好。”
冯逸荃道:“到底是寄人篱下,住得久了,别人也会说闲话,还是快点把她接回来吧。”
冯大奶奶又想起贺澜生的事,忍不住抹眼泪:“都是我识人不清,这才叫贞贞嫁错了人,这以后可怎么办呢。”
冯逸荃道:“幸而贞贞还被皇后娘娘记挂着,前两日还特意叫皇上问我贞贞回不回来过年。”
冯大奶奶吃惊道:“娘娘让皇上问你?”
冯逸荃苦笑:“可不是,皇上倒是不放在心上,一副被美人驱使甘之如饴的样子,还说等风头过去了,再给贞贞说一户好人家。”
冯大奶奶道:“阿弥陀佛,皇后娘娘看来所言不虚,还真是得宠。如今又有太子傍身,哪个惹得起。”
冯逸荃道:“若是换了旁人,早就不知道姓名了。偏生徐景焕识相的很,说了外放。已经定下了,等明年开春便外放到山西那边去。”
冯大奶奶咋舌:“好好地国舅爷不做,跑出去做什么?”
冯逸荃道:“徐家也懂得水满则溢的道理,宫里有皇后娘娘在,徐家即便外放一个徐景焕也不会有人招惹的,拿得起富贵容易,放得下富贵难。徐家定会长盛不衰。”
冯大奶奶明白丈夫的意思,这样的徐家自然是冯家要竭力交好的,本来因为贞贞的缘故,两家关系就不错。如今更要亲密些才好,遂道:“徐家的二姑奶奶嫁到了薛家去,薛家是皇商出身,平常没人瞧得起,如今听说她要置宴。到时候我去帮衬着些。”
冯逸荃点点头,这才不说话了。
徐静含也在和徐沛凝说这件事:“是夫君的一个远房堂妹,瞧着乖巧伶俐的,性子又好,虽然家境贫寒些。可人品不错,夫君说趁着置宴的时候带出去给众位夫人瞧瞧,也好说亲事。”
徐沛凝道:“你可看准了,别又是个秦萱。”
徐静含笑道:“姐姐若不信,我哪天带来给你瞧瞧,真是不错,叫紫洲,才十四岁,也是个美人儿。”
徐沛凝笑道:“我这样你置宴你也没法子去,有空你带来我瞧瞧便是了。”徐静含应了,又去徐家请徐老太太也跟着赏光。
给徐静含做面子的事,徐老太太自然应下,除了谢芝兰,叫徐大太太和晏静宜也去,听说是给薛云昕的堂妹薛紫洲说亲事,就都想起了秦萱,心里不免叹气。
晏静宜私下告诉了徐景焕,徐景焕竟然是知道这件事的,道:“薛紫洲你不知道,她的祖父叫薛微,和薛云昕的祖父是堂兄弟,更是和祖父是同科,只可惜他老人家去世后,儿子不争气,渐渐败落了,日子过得也不好,不过他这个孙女听说是从小带在身边长大的,很是知书达理,云昕已经和我说过了,只要不是奸邪之徒,帮一帮也无碍的。”
晏静宜应了,回头便预备了厚重的见面礼。
薛云昕家本在山东,为了让徐静含方便回娘家,便打算暂住京城,以后慢慢的再两边跑,因此置酒自然也是在京城的宅子,薛家不缺钱,薛云昕自然更舍得花钱,徐静含说一声要请客,上上下下便都忙碌起来。
可酒席好办,客人难请,要说薛家的身份也尴尬,薛家本是皇商,士农工商,商人最末,是最让人瞧不起的,可偏偏薛云昕又是皇上的连襟,薛太太徐静含又是皇后娘娘的姐姐。
若是下了帖子,一般人家还好说,像国公府侯爷府这样的就难办了,要是去,和商人来往,自甘下贱,失了身份,若是不去,拂了对方的面子,这以后见面也不好说话。
谢家唐家都是当成亲戚走动的,倒也不避讳,允国公杨家既不沾亲带故,也和徐静含关系不亲近,左右为难起来,徐静含还单独给曹姨娘下了帖子。
曹姨娘便看杨四奶奶的意思,杨四奶奶说去,她自然就跟着去,可就怕杨四奶奶说不去,她也不能去了,怕辜负了徐静含的好意,便把帖子给了杨敏之的妻子蒋氏,让她代去。
蒋氏说话行事都十分爽利,杨四奶奶对这个庶子媳妇几次打压,却都被她顶了回去,还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弄得允国公老爷子几次三番发脾气,说杨四奶奶还不如一个晚辈懂事,再这样下去就把四房的事交给蒋氏来管,杨四奶奶这才消停下来。
这次接了帖子,蒋氏说要去,杨四奶奶便拦着:“和一个下贱的商人来往,你也不怕失了身份,不准去,你不要脸,我们还要呢。”
蒋氏含笑道:“不是看着薛家,而是看了薛太太的面子,她置酒,听说徐家上下都去,苏家,程家,谢家,唐家,冯家也都去,独咱们不去,瞧了也不成样子,况且是儿媳独去,断不会让婆婆丢脸。”
杨四奶奶哼道:“她徐静含也不过是个庶女罢了,若没有个好妹妹,也就那样,来咱们家做妾都是抬举她,如今倒人人捧得张狂起来,他们爱奉承,他们去,你不许去!”
蒋氏笑道:“既然婆婆这么说了,那我不去便是了,只是今儿遇到国公爷,国公爷还问儿媳,去薛家做客都预备了什么礼物,如今说不去,儿媳好歹也有个话回才是,还请婆婆赐教。”
杨四奶奶站起来,对着蒋氏“呸”了一口:“你也就会拿国公爷来压派我,这是哪家做儿媳妇的该有的?当初怎么就娶了你这么个丧门星进门。”
蒋氏面不改色,道:“婆婆请慎言,儿媳对您客气,那是因为儿媳是晚辈,于公来说,我是正二品的诰命,婆婆您还什么都不是呢。”这话可戳到杨四奶奶心窝子上了,一听顿时脸色煞白。
当初杨敏之进五军都督府做了都督,是正二品的官职,论理该荫封杨四奶奶这个嫡母,可那时候谁都不提这个话,杨四奶奶也不敢说,后来杨敏之娶了妻,皇上立刻下旨,封蒋氏为正二品诰命,杨四奶奶却什么都没有。
几次三番她提起这个话,说杨敏之不孝,可杨敏之也向礼部写了请封的折子,礼部的人却是一个字没回,这意思也十分明显了。
杨四奶奶想着礼部有徐景焕,定是杨敏之说通了徐景焕,故意不给她这个体面,因此越发的恨杨敏之,素日里也对蒋氏百般刁难,蒋氏可不是省油的灯,杨四奶奶吃了亏,这才学了乖。
如今蒋氏一搬出允国公,杨四奶奶虽然大怒,却也不敢怎么样,只得答应让蒋氏去,可又让蒋氏带上了自己的女儿杨家五小姐杨敏心。
杨敏心跟着杨四奶奶这样的人,能学着什么好,也是一样的尖酸刻薄,素日里借着小姑子的身份尊贵,天天讹诈蒋氏的东西,今儿讨个镯子,明儿要个簪子,说不给,显得蒋氏小气,给了,天天来这么一出,也叫人心烦。
也就是蒋氏耐得住脾气,这才忍了下来,如今见杨四奶奶说薛家身份低贱,一转眼又叫自己女儿去,这就不嫌低贱了?也知道到时候肯定来往的都是富贵人家的夫人小姐,又要想好名声,又不想吃亏呢,蒋氏听了也是暗笑。
ps:
不好意思,更新晚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 王家
徐静含在家中置酒的时候,徐妙筠也在宫里招待王晋的家人,毕竟是泰宁公主未来的婆家,成婚后也是皇亲国戚,伯让设宴招待王迟,王晋及王晋的兄弟,而徐妙筠则招待王夫人和王晋的姐妹并嫂嫂。
王晋有两个哥哥,两个妹妹,这些孩子都是王夫人所出,听说王迟房中只有年幼时服侍过的两房姨娘,徐妙筠原以为这是王家家风好,可见了王夫人才明白,这其中应该也有王夫人的缘故。
王夫人长得很美,长子都二十多岁了,她也是四十出头的人了,却是风情犹在,眉目艳丽,打扮的也十分精致华丽,并不像一般人家的太太一样,上了年纪便改穿宝石蓝,湖水绿,褚色这样老气的颜色。
王夫人穿了一袭玫红色遍地金绣百花穿蝶的褙子,因为是冬天,领口袖口还镶了一圈兔毛,头上更是戴了衔红宝石的凤钗,看上去顶多三十岁出头,一点老态都没有。
而且徐妙筠看得出来,王夫人很精明,很善于打算,说话也透着一股泼辣,即便是面对徐妙筠,态度恭敬了些,骨子里的东西却不会改变。
而王晋的大妹妹王嫣,二妹妹王如也继承了王夫人的美貌,十七岁的王嫣和王夫人很像,而十四岁的王如则有些内向,束着手脚有些不自在,王夫人的两个儿媳妇则低眉顺眼,看不出什么来。
一行人对徐妙筠行大礼,徐妙筠笑着叫人扶了起来,然后赐座,笑道:“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不用这些礼节,拜来拜去的,反倒生分了。”
王夫人笑道:“难怪大家都说皇后娘娘心地善良。宽容大度,如今一见便知道了,虽然娘娘给我们体面。这该有的规矩还是要遵守的,不然人家只说我们王家娶了公主做儿媳妇就张狂起来了。”
徐妙筠笑道:“我看王夫人才是明白事理。泰宁公主是先帝的嫡公主,皇上的亲姑姑,虽然年纪不大,可辈分摆在那里,也是皇上的长辈了,如今和王家议亲,以后你就是她的婆婆了。说起来也算是我的长辈了,有些礼节能免则免,别人就是知道了,能说什么?不过是些酸话罢了。”
王夫人笑道:“既然皇后娘娘如此替臣妇着想。有些话臣妇也就不避讳了,能尚公主是我们王家上下的荣耀,可我们心里也担心着呢,既想承了恩典把婚事办的热热闹闹,又怕人家说闲话。说王家攀高枝,臣妇的夫君虽是陕甘总督,也算是一方大员,可多的是人等着揪错处,临进京前。更是听了不少闲言碎语,只得忍气吞声,如今娘娘如此体恤,臣妇感激不尽。”
徐妙筠听出王夫人话里的意思,笑了笑,道:“我记得先帝的姑母宁德公主出嫁时,对方只是太常寺的一个小官,后来被册封为荣恩侯,也是对宁德公主的恩宠,有了这个先例,论理说也该给王大人封官赐爵的。”
王夫人慌忙跪倒在地上,女儿儿媳也都跪倒在地:“臣妇万万不敢有这个想头,还请娘娘明察。”
徐妙筠笑道:“夫人的意思我明白,不管有没有,该有的总不会少,可不该有的也不会给,毕竟还是要按着规矩办事。”
又让人把王夫人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