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谋略 作者:徐如笙(起点大封推2014.05.14vip完结)
徐妙筠耐着性子道:“这世上的事不是光看你的喜欢,安舒是你的小叔叔,是你父皇的堂弟,你的亲人,你不能这么对他,即便他以前得罪过你。那也是小事,你不能老是记在心上。斤斤计较,前几日母后不许你吃糖,你却躲在被窝里偷偷吃,虽然你后来认了错,可若是母后老是提这件事,你高不高兴?”
效贤摇头:“不高兴。”
徐妙筠道:“安舒也是一样的,他虽然做错了事情。可既然认错了,那就该既往不咎。先生没跟你讲什么叫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么?”
效贤便不说话了,徐妙筠便要效贤去跟安舒道个歉,效贤虽然不怎么情愿,可他一向很听徐妙筠的话,最后还是去了。
安舒虽然娇气,可听效贤对他说对不起,还是很大度的原谅了效贤,徐妙筠便抱着安舒笑道:“安舒是个男子汉,以后可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哭鼻子,会被人笑话的,你看效贤和茂哥儿,从来不哭鼻子对不对?”
安舒挺起胸膛道:“那我也不哭鼻子。”
徐妙筠在他脸上亲了一下,安舒居然挺害羞,脸都红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除了回家的张序之,桌子边上齐刷刷坐了三个毛头孩子,伯让瞧了都呆住了,最后和徐妙筠笑道:“咱们倒成了专门养孩子的了。”
徐妙筠到是挺高兴:“你不觉得人多也热闹么?”
伯让道:“我可全都是看着你,你要是不嫌累,把婉姐儿,宝姐儿,致远都接进宫来?”
徐妙筠笑道:“婉姐儿就罢了,宝姐儿和致远才多大?等以后长大了倒是可以进宫来陪陪我。”
转眼又是冬天,平静的日子也因为徐景焕即将回京而起了涟漪,本来要等到明天开春才回京的,可因为徐老太太听说晏静宜有了身孕,便坚持要他们赶回来过年。
徐景焕在山西三年任期已满,还从一个知县升任了知府,山西的匪贼更是被剿了个精光,不敢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和以前相比也太平了许多,百姓无不感恩戴德,如今徐景焕的名号在山西已经远远超过了陕甘总督王迟,从山西回京时,徐景焕甚至还得了一把万民伞,狠狠地长了一把脸。
徐妙筠三年没见哥哥,心里想的抓心挠肺,恨不得马上见到,平日里也常常对着茂哥儿念叨。
茂哥儿对父母十分陌生,在他眼里,最亲切的便是姑母和姑父以及逢年过节见到的徐老太太和徐家其他人,父母长什么样子,是什么样的人对他来说则没有概念。
徐妙筠也是怕茂哥儿见到了徐景焕觉得生疏,便时常跟他念叨徐景焕如何厉害,如何聪明,慢慢的,茂哥儿在脑海里勾勒出父亲的形象,心中也十分敬仰,可对于母亲,茂哥儿却是怎么也想象不出来,只问徐妙筠:“母亲和姑母一样么?”
徐妙筠道:“母亲是世上最疼茂哥儿的人了,比姑母还要疼你。”
茂哥儿似懂非懂点点头。
徐景焕到达京城的那一日,唐翼然,杨敏之,魏子涯并其余几个交好的朋友都跟着徐润安去通州码头接人,十分热闹,等应酬完这些人回到家里已经是晚上了。
三年的时光让徐景焕变得更加成熟,他向徐老太太行礼,徐老太太却拉着徐景焕的手哭起来,场面十分伤感。徐大太太见状忙把茂哥儿抱了过来,让他喊爹。
徐景焕专注的看着茂哥儿,觉得好像在看小时候的自己,因为茂哥儿和他太像了,走之前还是小小的一团,如今却长成小少年了,看着他被养的白白胖胖,个子也较同龄人高,身上穿的戴的无一不是宫里才有的东西。便知道茂哥儿在宫里被照顾的很好,虽然看着他的目光带着几分陌生,可并无胆怯,甚至在听了徐大太太的话后还上前跪下对他行礼:“孩儿见过父亲。”
规矩也是一丝不错。
徐景焕微微一笑,还没说话,一旁的晏静宜已经捂着嘴哭了起来。喊着茂哥儿的名字要过来抱他,茂哥儿看着眼前这个满面泪痕,容貌秀美却陌生的女子,下意识的缩到了徐大太太怀里,晏静宜伸出去的双手就那么僵在那儿。
晏静宜哭的越发厉害,谢芝兰挺着肚子在旁边劝道:“弟妹别哭了。仔细肚子里的那个。”
晏静宜却盯着茂哥儿眼睛也舍不得移开一下,她的儿子居然不认得她。这让她怎么不心痛。
一番忙乱后,徐老太太和徐景焕徐润安徐大老爷一起说话,晏静宜被扶着到了徐大太太那儿,和谢芝兰一起话家常,茂哥儿好不容易让晏静宜抱,晏静宜也顾不得肚子里的孩子了,抱在手里不舍得松开。
谢芝兰笑道:“若是二弟还要外放。你去不去了?”
晏静宜直摇头,徐大太太笑道:“母子连心。这是天性。”
茂哥儿在晏静宜怀里坐了一会,觉得也不错,很是温馨,可他更想念姑母的怀抱,软软的,有一股茉莉花的香气,他最喜欢搂着姑母的脖子趴在姑母肩膀上说悄悄话,可是对着眼前的母亲,他有点不敢,而且也觉得不好意思。
茂哥儿坐了一会便坐不住了,和婉姐儿手拉着手跑去外面玩儿,婉姐儿因为徐润安的娇宠和谢芝兰的严厉,养成了当着人规规矩矩,私下里却活泼可爱的性格,她问茂哥儿:“你看见婶婶不觉得高兴么?”
茂哥儿低着头不说话了,拉着婉姐儿跑去徐老太太那儿,扒着门缝往里瞧徐景焕。
男孩子,下意识的还是更关注父亲。
茂哥儿看着徐景焕,心里的感觉很微妙,带给他的冲击也很大,那种感觉不像是对着温柔的姑父,也不像是对着严肃的先生,而是畏惧中带着一丝敬仰,自惭形秽中带着一种自豪。
那么优秀的人,那么聪明的人,那么高大英俊的人,是他的父亲呢。
婉姐儿已经迈着短腿跨进了门槛,爬到徐润安怀里,同样好奇又陌生的看着徐景焕,徐润安笑着对女儿道:“去问你二叔要见面礼去。”
婉姐儿嘻嘻笑着,喊徐景焕:“二叔。”
徐景焕笑着解下了随身的玉佩给了婉姐儿:“我们家的大小姐越长越漂亮了。”
婉姐儿听徐景焕夸她漂亮,顿时羞涩的扑到了徐润安怀里。
徐景焕一笑,转头看到了茂哥儿,他朝茂哥儿招招手,茂哥儿蹬蹬蹬跑到他跟前,犹豫一会,喊了一声:“父亲。”徐景焕笑着把他抱在怀里:“茂哥儿现在念书念到哪里了?”
茂哥儿掰着手指头道:“三字经。”
徐景焕蹙眉:“三字经还没有念完?怎么这么慢?”
茂哥儿见他蹙眉,觉得害怕了,从他怀里滑下来,跑到徐老太太跟前,徐老太太便道:“他才多大,虽然三字经没念完,可已经开始练字了,像模像样的,依我说就很不错。”
徐景焕便不说话了。
晚上在晏静宜的坚持下便带着茂哥儿一起睡,茂哥儿的规矩被教的很好,到了点儿便乖乖的去由奶娘抱着洗漱,然后躺在床上睡觉,也不要人哄,晏静宜躺在一旁看着儿子,只觉得幸福,恨不得把孩子搂在怀里亲亲他,抱着他,好像只有这样才能抒发自己心中满溢的母爱。
徐景焕坐在床边就着灯看书,这是他每天雷打不动的习惯,晏静宜看了一眼,顿时觉得无趣,对徐景焕道:“我瞧着茂哥儿怎么不爱说话。”
徐景焕道:“男孩子话那么多做什么?这样就很好。”
晏静宜叹气:“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怎么就忍心把茂哥儿丢下了。我以后再也不跟他分开了。”
徐景焕“唔”了一声,没有回答,等他放下书,这才熄了灯躺在床上,和晏静宜一里一外把茂哥儿夹在中间,茂哥儿一直闭着的眼睛便睁开了看着徐景焕。
虽然房间里有些昏暗,可徐景焕还是感觉到了儿子的眼神,大手一捞把他抱在怀里:“赶紧睡觉,明天早起念书。”
在茂哥儿的记忆里。只被姑母搂着睡过,此时被父亲抱着,闻着父亲身上的气味,只觉得陌生又新奇,很快便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徐景焕醒的时候顺便把茂哥儿也叫醒了。茂哥儿揉着眼睛,坐在床上懵懵懂懂的,晏静宜心疼儿子,对徐景焕道:“你自己起来就罢了,茂哥儿还小呢。”
徐景焕道:“四岁了还小。”
拿着洗脸的帕子往茂哥儿脸上一敷,冰凉刺骨的触感让茂哥儿惊叫一声。也彻底清醒过来,晏静宜气的推开徐景焕的手:“你做什么?”
徐景焕不理。看着茂哥儿:“醒了吧?快点穿衣服。”
茂哥儿从来没这么“粗糙”的被对待过,现在可是大冬天。
在宫里都是被奶娘轻柔的唤醒,先用温热的帕子替他擦脸,然后服侍他喝水,服侍他穿放在熏笼上温暖的衣裳,然后再洗漱,最后在姑母那里美美的吃早饭。再然后才是去上学念书。
如今被冰帕子刺激的虽然醒了,可肚子还空着。脸也没洗,居然还要他自己穿衣服,茂哥儿虽然不习惯,却觉得很稀奇,最后在晏静宜的帮助下笨拙的穿上了衣裳,跟着徐景焕到没有放置炭火,冰冷的书房里念书。
在徐景焕的要求下,茂哥儿把学过的三字经熟练地背诵了一遍,还写了一张大字,也幸而茂哥儿平日里用工,功课很不错,这才让徐景焕的脸色好看了一些。
等到茂哥儿饿得不行的时候,徐景焕才发话说吃早饭。
晏静宜早就准备了热气腾腾的早点,心疼的看着儿子,茂哥儿饿得不行,可吃饭的时候还是很从容,这让徐景焕暗暗点头,晏静宜却在一旁不停地给茂哥儿夹东西:“这个包子很好吃,茂哥儿尝尝,这个饼很好吃,茂哥儿尝尝。”
很快,茂哥儿面前的碟子便堆满了,他有些不知所措,看了看碟子里的东西,再看看晏静宜殷切的目光,还是尝了尝晏静宜说好吃的包子和饼。
一旁奶娘上前低声道:“哥儿早上只习惯吃一碗粥。”晏静宜顿时有些惊慌失措:“茂哥儿不喜欢这些?他喜欢吃什么粥?我只叫人预备了两样粥。”奶娘忙道:“哥儿最爱吃香菇火腿粥和青菜粥。”
晏静宜赶忙盛了一碗青菜粥给茂哥儿,又把他碟子里的包子和饼都夹过来放在自己碟子里,还催促茂哥儿:“快尝尝好不好吃,明天母亲叫人准备香菇火腿粥。”
徐景焕看晏静宜这样,心中一软,到嘴边的话也咽了回去。
徐景焕吃过早饭便留下茂哥儿和晏静宜培养感情,独自进了宫。
承德殿里,在他的意料之中,伯让在,徐妙筠也在,见到他,徐妙筠眼圈立刻就红了,扑了上去抱住了徐景焕:“哥哥。”
徐景焕笑了笑,拍了拍徐妙筠的肩膀:“怎么还这么爱哭啊,仔细叫孩子笑话。”徐景焕已经看到了正坐在伯让的宝座上歪着头看着他的效贤。
伯让看着徐妙筠这样,心里也有些吃醋,上前把徐妙筠拉开了,问徐景焕:“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徐景焕道:“等过了年再说吧。”徐妙筠擦了擦眼泪,又把效贤叫过来让他给徐景焕行礼:“这是舅舅。”
效贤中气很足,大声喊了一声:“舅舅。”
徐景焕笑了笑,又把今天佩戴的一块玉佩给了效贤,效贤接过玉佩,却歪着头问徐景焕:“舅舅,茂哥儿什么时候回来?”徐景焕笑道:“过两日便回来了。”又和伯让说起公事。
第一百五十一章 亲疏
徐妙筠和效贤听了一会,等快到中午的时候便说要留徐景焕吃午饭,然后带着效贤回去先准备了。
效贤拉着徐妙筠的手道:“我以前怎么没见过舅舅?”
徐妙筠柔声道:“你舅舅一直在山西,如今回来了,以后见着的机会就多了。”
效贤嘟哝道:“也没有母后说的那么厉害呀。”
徐妙筠哭笑不得,捏了捏效贤的小鼻子:“你呀,以后就知道舅舅有多厉害了。”
之前当着徐妙筠,徐景焕和伯让说的大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题,如今徐妙筠走了,这才慢慢转到正题上,伯让说起了近两年的打算,言辞中很是感慨:“如今的太平盛世都是皇祖父留下来的,以后路该怎么走就要看我的了,说实话,我心里也有些没底儿。”
徐景焕道:“皇上也不必担心,自古以来明君盛世,无非要做到选贤任能和民富国强这两点罢了。”
伯让点头:“我何尝不知道,也明白选贤任能需要选拔人才,如今朝中大臣大都是皇祖父那时候留下来的,虽然忠心能干,可到底上了年纪,去年梁阁老要致仕,我现在都没找到合适的人替代,虽然提拔了几个新人,可也需要历练,一时间也?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