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谋略 作者:徐如笙(起点大封推2014.05.14vip完结)





惺裁捶侵醒〔豢傻睦碛陕穑俊?br />
  伯让道:“富贵谁人不爱,文家虽然和唐家结为姻亲,但总的来说还算不上勋贵,可若是把女儿嫁给了叔宁那就不一样了,单凭这个就很让人心动。”

  第二日一早,文夫人便过来了,她今天穿了一件天水碧的衣裳,衣襟和衣袖上却绣着一圈银线,显得又雅致又贵气,徐妙筠称赞道:“文夫人穿这件衣裳,真是好看极了,看上去就像文姑娘的姐妹似的。”

  文夫人掩口一笑:“妾身蒲柳之姿,娘娘说笑了,要论美貌,谁能比得上娘娘的姐姐呢,那才是国色天香呢。”

  徐妙筠笑道:“我二姐姐那样咱们是可望不可及了,只能等下辈子投胎了。”

  文夫人笑道:“其实容貌有一部分是天生的,有一部分却是后天养成的,就拿咱们女人来说,没出嫁的时候都是金尊玉贵的女儿,那衣食无忧的就比整日劳作的长得美些,等出了嫁,那夫妻和美子女俱全的就比整日间劳心劳力的要美,有句话叫相由心生,便如此了。”

  徐妙筠道:“这么说来,夫人定是日子过得十分顺遂了。”

  文夫人淡淡一笑:“要说有福气,日子顺遂,谁又比得过皇后娘娘呢?我如今担心的便是女儿的婚事罢了,若是低嫁了,不免觉得女儿委屈,若是高嫁了,也怕女儿受气,若是单论门第,又怕夫妻不和睦,若是单论人品,又怕嫁入了小门小户的吃苦受累,难呐!”

  徐妙筠道:“夫人一片慈母心肠,着实可贵,其实只要夫妻和睦,人品优秀,是个会疼人,有出息的,即便门第不高一时间也无碍,最怕的是碰上了那种纨绔子弟,依靠父母恩荫,日子定然过得不错,可一离了父母,就万事不知,多少家业也要折腾完了。”

  文夫人点头微笑:“娘娘说的正是。”

  又闲谈了一会,文夫人才慢慢把话题转到叔宁的婚事上:“靖王爷年少英俊,前途无量,若是嫁给他,锦衣玉食不说,难得的是性子体贴,会疼人,娘娘是长嫂,肯定有不少人家在您面前透了风吧。”

  徐妙筠暗暗一笑,文夫人还是说到了这上头,自己且听听她如何说服自己帮她说好话。

  文夫人道:“娘娘宽宏大度,自然什么样的妯娌都处得来,可是未来的靖王妃是什么品格儿性子就不好说了,若是遇到好的自然是妯娌和睦,要是遇到那等尖酸刻薄的,看着娘娘独宠六宫,有样学样,闹的王府里鸡飞狗跳,整日间拈酸吃醋,那就不美了,若是挑那些有好名声的,看着文静的,固然是个好法子,可姑娘家毕竟养在深闺,偶尔间出门一趟,别人见了说好,其实也多是以讹传讹罢了,可若是有个知根知底的就不一样了,牵着亲戚带着故,本来就是一家人,有什么话也方便说。”

  徐妙筠听了这番话,顿时对文夫人肃然起敬,看着娇娇怯怯的美人儿,说起话来可真是一阵见血,文家所依仗的就是与唐家是姻亲,徐妙筠和唐囡囡又是至交,如果叔宁娶了文盈,那便是亲上加亲,徐妙筠和文盈这个妯娌间也会减少许多隔阂,最起码,比与澹台如月和程爱莲做妯娌要随意许多。

  徐妙筠笑了笑,没有接话,反而端起茶碗喝了口茶,文夫人看着徐妙筠的脸色,也停住了,她最会揣测人的脸色,见徐妙筠这样便知道想请她帮忙是多半不成了,不过她还是不死心,遂把准备的礼物拿了出来:“知道娘娘什么都不缺,这一盒子莺歌绿是妾身的一点心意,还请收下。”

  奇楠香,上者称莺歌绿,徐妙筠自然不可能收她这么贵重的东西,可若是直面拒绝,又太不给面子了,遂笑道:“看来文夫人也是爱香之人了,这奇楠香甚是珍贵,我可不敢贸然收下,这样吧,我这儿有一盒皇上赏的龙涎香,还没有用,如今就给文夫人来交换这盒子奇楠香吧。”

  文夫人面色一僵,龙涎香可比奇楠香要珍贵的多,徐妙筠明显是不想接她的礼物,可话说到这份上,文夫人也不能拒绝,只得答应。

  文夫人走后,徐妙筠便拿着那盒奇楠香去了太后那儿,把文夫人的来意说了,太后笑道:“我倒是没想到,文夫人看着文雅安宁,居然也有这样的心机。”

  徐妙筠道:“太后觉得哪家比较好?”

  太后反问道:“你觉得呢?”

  徐妙筠道:“说起来,文家的确比澹台家更亲近,亲上加亲也未为不可,可是文夫人既然如此,想必文姑娘从小受教导,心思也单纯不了,倒不如澹台姑娘更合适。”并没有提程爱莲。

  太后叹了口气,道:“我原先还犹豫来着,如今倒不用犹豫了,就定下澹台姑娘吧。”徐妙筠应了,心想文夫人此举还真是画蛇添足了。

  赐婚的旨意一下来,文夫人也后悔了,可后悔也没有用,如今礼部的人已经开始准备叔宁和澹台如月的婚事了,徐妙筠受裴青青所托,特意把澹台如月请到宫里说话,先熟悉熟悉。

  如今仲然去了江南修河道,裴青青又有了身孕,被太后接到了宫里照顾,她如今可金贵着呢,走哪儿都跟着四五个人服侍。

  ps:

  接下来要忙着写毕业论文的事情了,更新的字数也有限,还请大家谅解。


  第一百五十九章 岁月


  澹台如月倒是有几分羞怯,不怎么好意思说话,裴青青笑道:“以后都是自家人了,我这个人笨嘴拙腮的,有什么时候说话不中听,你可别往心里去。”

  澹台如月连称不敢,徐妙筠笑道:“她这是怕得罪你,故意把道歉的话说在头里呢。”

  后来叔宁进宫,徐妙筠问他对澹台如月感觉怎么样,叔宁挠挠头,道:“我也没见过,不过既然母后和皇嫂说好,想来是不错的。”

  伴随着叔宁和澹台如月的婚礼,徐妙筠迎来了成为皇后的第五个年头,然而岁月如梭,时光飞逝,眨眼间又是五个秋冬,这一年,效贤九岁,茂哥儿十岁,俱已脱去稚气,长成英俊的小小少年。

  茂哥儿如今越来越像徐景焕,不光容貌相似,性格也是酷肖,不管高兴还是不高兴,都是一副沉着的表情,而且在读书方面也很有天赋,在同龄人当中算得上博学广识了,而且因为他一直住在宫里的缘故,和徐妙筠的关系也越来越好。

  倒是徐家成了客居,逢年过节的住一阵子,对晏静宜也是仅仅出于对母亲的尊重,并不亲近,至于徐景焕,就更别提了,每次一见他,茂哥儿的神情便十分严肃,更应付先生似的。

  和他相比,年仅六岁的盛哥儿便活泼许多,不光和晏静宜亲密无间,就是对着徐景焕也敢嬉皮笑脸的,徐景焕对他有时候也是又是气又是好笑。

  效贤六岁的时候又添了一个教拳脚功夫的先生曲师傅,每日的功课倒是越发忙了。不过虽然如此,他仍旧长成了一个十分活泼的少年。

  因为长得和徐妙筠很像的缘故,容貌显得十分俊秀,有时候咧嘴一笑,却露出坏坏的表情,有时候也做出一些让人想不到的事情,哭笑不得,不过他却是整个皇宫的心肝宝贝,尤其是太后。疼的跟什么似得。

  此外,裴青青生下了一对双胞胎男孩,长子叫孝云,次子叫孝山,而澹台如月也生下了长子,取名孝礼。今年也有三岁了。

  太后时常叫几个孙儿进宫陪伴,宫里倒是十分热闹,与此同时,徐妙筠终于在生下效贤后再次有了身孕,预产期便在次年的五月份,也是因为有了身孕的缘故。今天伯让举行的秋狩她也没参加,效贤和茂哥儿却是去了。

  九月底。伯让一行人返程,徐妙筠接着信儿,亲自去迎接,远远地便看到效贤和茂哥儿冲了过来,徐妙筠笑吟吟的张开手臂,效贤闷着头往前冲,身后的茂哥儿却顿了一下。同时拽住了效贤,避免他撞上徐妙筠的肚子。伯让则不紧不慢跟在后头。

  效贤被拽住了,却不以为意,笑嘻嘻的跟徐妙筠报喜:“母后,我一个人猎了一头鹿。”

  徐妙筠笑道:“效贤真是厉害,茂哥儿呢?可猎着什么了?”

  茂哥儿没做声,效贤笑道:“表哥只抓住一只兔子。”

  茂哥儿慢吞吞道:“无意中在路边捡的,是刚出生的小兔子,给姑母养着解闷吧。”

  徐妙筠笑道:“茂哥儿别是又找了个地方睡了一整天吧。”

  效贤抢先道:“母后真聪明,刚进林子他便不见影儿了,若不是我叫人去找他,估计这会还睡着呢。”说着又中气十足的吩咐一旁的小太监:“把我猎的那头鹿送到御膳房去,做成烤鹿肉给母后尝尝。”

  小太监赶忙应下,伯让道:“你母后现在可吃不得鹿肉。”

  效贤顿时十分失望,徐妙筠看着儿子这样,不忍心道:“就吃一点,应该没问题。”

  伯让无可奈何,道:“可请了太医给你诊脉?”

  徐妙筠道:“隔三差五的就过来,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知道,你就别操心了。”说着一手拉着效贤,一手拉着茂哥儿回了凤仪宫。

  虽然秋狩让两个孩子很开心,可是在外头风餐露宿,怎么都不比在宫里,吃喝都能精细,因此徐妙筠特地让人预备了一些精致的小菜,效贤颇有些狼吞虎咽,茂哥儿仍旧是慢条斯理的,跟伯让似的,不急不慢,从从容容。

  等吃了饭,徐妙筠便告诉茂哥儿:“老祖宗说想你了,让你回去住一阵子。”

  茂哥儿点头应了,精气神却一下子都变了,徐妙筠没看出来,和他朝夕相处的效贤却看得明白,等回到自己住的地方时,效贤才问茂哥儿:“你是不是不想回去?”

  茂哥儿道:“在家里不如在这儿自在。”

  效贤想起严厉的徐景焕,也是心有戚戚然:“的确,一点没做对舅舅的板子就上来了。”

  说起来效贤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却最怕徐景焕,他七岁的时候跟着茂哥儿去徐家小住,仗着大家纵容他,顽皮的不得了,一会去揪婉姐儿的头发,一会去抢宝姐儿的玩具,要么就把昌哥儿和盛哥儿弄得哇哇大哭。

  徐老太太也是没辙儿,这么个活祖宗,打不得骂不得,结果徐景焕知道后横眉竖眼的提溜起来照着屁股狠狠打了一顿,效贤从出生到长大别说挨打了,连句重话都没受过,被徐景焕这一打,那可是破天荒头一遭,愣了好大一会才知道哭,哭的惊天动地的,徐老太太去哄他,被徐景焕拦住,徐景焕喝道:“再调皮就不给你饭吃!”

  从此就把效贤给吓住了,提起徐景焕比茂哥儿还害怕。

  茂哥儿和效贤从小一起长大,早就无话不谈,许多话茂哥儿没跟徐妙筠说,却给效贤说,茂哥儿道:“倒不是怕父亲打我,而是母亲,我觉得她很奇怪,跟她在一块总是特别尴尬。”

  效贤道:“怎么个奇怪法儿?”

  茂哥儿想了想,有些苦恼:“每次回家,她总是问我姑母对我怎么样,在宫里有没有受欺负,有一次我说姑母给我做了一件衣裳,她连夜赶工,也亲手给我做了一件,我说姑母给我做点心,她也给我做点心,好像什么事都要比着姑母来,生怕被姑母比下去似的。”

  效贤歪着头想了半天,道:“不管怎么奇怪,她都是你母亲不是么?也只好忍耐着了。”

  茂哥儿点点头,没有说话,效贤却眼睛骨碌碌直转,仿佛在想什么坏主意。

  茂哥儿回徐家的时候,效贤死活也要跟着去,徐妙筠没法子,只能也帮他打点行装。

  本来茂哥儿一个人回家是非常简单的,可因为效贤也要去,便变得麻烦了,徐家开了中门,上上下下的除了徐老太太都出来迎接,没办法,虽然效贤是徐家的外甥,可也是太子,该有的礼节也是不能省的。

  徐景焕看效贤和茂哥儿从马车上跳下来,眉头就先蹙了起来,大家正欲行礼,效贤赶忙道:“都免了免了。”

  反而上前恭恭敬敬的给徐景焕行礼:“舅舅。”

  茂哥儿也过来跪下磕头:“父亲。”

  徐景焕点点头,道:“先去见老太太吧,一直念叨着呢。”

  一群人便簇拥着去徐老太太那儿。

  徐老太太上了年纪,虽然素日里吃斋念佛,静心无欲,可上了年纪的人身子骨到底不行了,今年年初就大部分时间都在床上躺着,徐妙筠特地请宋太医隔几天就上门诊脉,徐家的人更是照顾的十分精心。

  见到效贤也跟着一起来了,徐老太太的眼神里满是惊喜,看效贤跪下给她行礼,忙叫扶起来:“这可使不得。”效贤一本正经道:“这是母后嘱咐我的,算是替她向老祖宗磕头了。”

  徐老太太顿时热泪盈眶的,连连点头叫好,又把茂哥儿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