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谋略 作者:徐如笙(起点大封推2014.05.14vip完结)
转的。
可像李茂文这样的可不多见,他坐在太师椅上,也不看书本,捋着胡须跟家常聊天一样娓娓道来,一开始你搞不懂他说的那些和书本有什么关系,可听到最后才恍然大悟,徐妙筠偷偷看了,并没有开小差的学生,可见李茂文讲的极好。
一直到上午的课结束了,大家都三五成群的回了小院,午饭自有人送过来,等吃过饭午休片刻,又要接着下午的课。
因为徐妙筠和冯贞贞是新人的关系,谢兰芝一直陪着,她说话行事很是大方,徐妙筠很喜欢,觉得她比大姐徐沛凝多了几分柔和,又比二姐徐静含多了几分果敢。
一直到晚间,大家各自回家,徐妙筠才松了口气,何大奶奶急急地拉着徐妙筠问个不停,徐景焕虽然没说话,可眼里也满是关切,徐妙筠便事无巨细的把今天一天的事说了,连午饭吃得什么也没落下,又把玉牌给何大奶奶看,何大奶奶极是欣慰:“这样就好,咱们也不求你在里头学多大学问,安安生生的也就罢了,若是吃了亏,可不许瞒着。”
徐妙筠笑道:“姑母放心,我才不会叫人叫欺负。”
待到晚上快歇息的时候,徐景焕却过来了,徐妙筠有些诧异:“哥哥还有事么?”
徐景焕也没有隐瞒,道:“今日你不在家,何家派人来接姑母,姑母没答应。”
徐妙筠哼道:“何家总算有了动静,我还以为他们真的沉得住气呢。”
徐景焕道:“若是祖母在,定要何家低了头才叫姑母回去的,可如今京中只有咱们兄妹二人,又是晚辈,只怕不能替姑母做主,再加上这阵子也拿着乔了,所以我劝姑母回去,我已经叫了何秉书来和他说了,他极是高兴,说姑母不在何家这阵子,天天都闹得不安生,原说回去叫何音来请罪的,可何三奶奶死活不愿意,也没法子勉强,可实在是知道错了,又见我中了状元,更不敢上门来,我与他已经说定了,到时候让姑父亲自过来接,他和姑母毕竟是夫妻,只要姑父低头认错,姑母也不会犟着。”
徐妙筠听一句点一下头,到最后疑惑道:“这件事哥哥做的极好,告诉我做什么?”
徐景焕笑道:“姑母一走,家里只剩你我了,你也知道,皇上虽然为徐家平反,可我也要去康王府给安成郡王做伴读,要住在康王府的,家里只剩你一个,我也不放心哪,所以想问问你的意思。”
徐妙筠哦了一声,这才明白,道:“那哥哥有什么好的法子没有?”
第三十二章 王府
徐景焕道:“我已经告诉安成郡王了,说家中无长辈,不能丢下你,安成郡王说他可以请康王妃出面,接你去康王府住一阵子,等祖母到了,再把你送回来。”
徐妙筠忖思片刻,道:“会不会不大好?”
徐景焕笑道:“我都成了安成郡王的陪读了,再多一个你也就无所谓了,我也打听了,康王妃是很和善的一个人,她想着我于安成郡王有利,定不会为难你,我不放心的倒是你,王府里关系盘根错节,不敢担保人人都是忠心的,有的是宫里出来的,有的甚至是端王府派来的探子,况且康王府自有自己的一套规矩体统,你进去后千万要注意,不要叫人抓了把柄才好。”
徐妙筠嘻嘻笑道:“哥哥放心,如今我每日上学去,在家里的时候也不多,不会闯祸的。”
徐景焕摸摸妹妹的头发,露出了一个微笑,见徐妙筠忽然迟疑起来,关切道:“还有什么问题么?”
徐妙筠支支吾吾一会,还是道:“安成郡王和哥哥比,哪个更俊秀?”
徐景焕气结,抬手敲了她一下:“这话你也问得出口?跟谁学的?冯贞贞么?这两日你就和她走的近!”
徐妙筠吐了吐舌头,抱着徐景焕的胳膊撒娇,徐景焕却是心中一动,郑重道:“筠儿,你到康王府后可一定要和几位郡王保持距离,且不说男女有别,就是他们刻意接近,你也不要搭理,只管使脸色给他们看,告诉我我自会替你出气,康王府不是个好归宿,等将来哥哥自会替你寻一个如意郎君。”
徐妙筠红了脸,朝徐景焕扮了个鬼脸便钻进了被窝,徐景焕默默看了一会,忍不住叹了口气。
第二日一早徐妙筠便带着丹桂银杏去了沉烟楼,徐景焕便等着何承嗣和何秉书进门,两个人来的倒是早,何承嗣和和气气的,何秉书恭恭敬敬的,徐景焕也没有摆架子,亲亲热热的拜见了姑父,然后请人带去内堂见何大奶奶,他则带着何秉书去书房说话。
何秉书犹自小心翼翼:“音妹妹已经被祖父禁足了,这阵子在学规矩,为了她闹得娘离家出走,三叔三婶也是气的要命,可到底就这一个闺女,也不忍心太过苛责,祖父说要她来请罪,是三婶又跪又哭的求了情,说若是来磕头认错,传了出去,大家必问为了什么,到时候闹大了可叫音妹妹怎么嫁人呢,表哥也是有妹妹的人,万望您能体谅。”
徐景焕笑呵呵的:“也是我那天气急了,口不择言,许多话说的不中听,叫表弟受委屈了,咱们既是亲戚,家长里短的,牙齿也有碰着舌头的时候,说开了就好了,我不过是气姑母受了委屈,说起来,我姑母也是你亲娘,你想想,你见姑母受气能忍着?”
何秉书见徐景焕和颜悦色,反倒惴惴不安,诺诺的应了。
那边何承嗣不知道是怎么说的,反正何大奶奶眼圈红红的,答应了要回去,因不及见徐妙筠便叮嘱徐景焕,说过阵子再过来瞧,徐景焕便顺势把要住到康王府的事说了:“王府的规矩大,只怕轻易不能出来,姑母也不用担心,万事有我呢。”
何大奶奶便埋怨徐景焕怎么不提前告诉她,她也好嘱咐徐妙筠几句,何承嗣在旁边听了脸色变了几变。
谁也想不到皇上如此雷厉风行的替徐家平了反,还让徐景焕名正言顺的投靠了康王爷,端王爷之前费心巴力的营救白阁老,如今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在背地里发脾气,明面上却不敢露,窝囊的很。
如今大家都看着徐景焕有前途,纷纷上前巴结,何家却被指责有眼不识金镶玉,说来说去,还是要怪何太太容不下人,见不得人家比她好,何承嗣叹了口气,这就是命啊。
徐妙筠在沉烟楼的第二天就遇到了麻烦,因有琴课,她没有准备琴,葛凤玉便从库里拿了一把给她,说是什么古琴,十分珍贵,徐妙筠便命丹桂把琴送去琴室,然后去绣坊学绣艺,结果学琴的时候才发现那把琴断了一根琴弦。
丹桂吓得要命,说自己送来的时候是好好的,可琴室一直是有人看守的,看门的咬死了除了丹桂没人进去过,这就成了一桩无头公案。
葛凤玉看到断琴后,倒也没有责备什么,只是摸着琴叹气,道:“这也是没缘分,罢了,再去库里取一把琴你暂用吧。”
葛凤玉是懂音律之人,看待琴犹如看待自己的孩子,徐妙筠心中十分愧疚,等到午间时,回了房间,丹桂眼泪汪汪的跪在地上:“姑娘,奴婢真的没有把琴弦弄断,若是奴婢真的弄断了,也会立刻告诉您,不会让您叫人笑话的呀。”
徐妙筠扶她起来:“吃一堑长一智,这次也就罢了,不管是谁弄坏的,总归是咱们的错,回去问问哥哥,看看能不能把琴修补好,若是修不好,只有再赔师傅一把新的了。”
丹桂点头,抹着眼泪道:“以后奴婢一定当心,不会再叫姑娘吃亏的。”
徐妙筠点点头,冯贞贞好奇道:“是不是谁和你有仇啊?”
徐妙筠没做声,按说她是新来的,谁都不认识,也不可能和谁有过节,可今日这事摆明了是针对她的,不然守门的婢女不会信誓旦旦的说除了丹桂没人进过琴室,那琴弦也不会无缘无故的断掉。
所以,沉烟楼里一定有视她为眼中钉的人,不管是谁,一定看她不顺眼就是了,看来她以后要谨慎再谨慎,绝不能再吃这样的亏。
晚上回去,徐妙筠便把这件事告诉了徐景焕,徐景焕蹙着眉头沉默了半天,道:“看来你要多加小心才是,今日只是一把琴,是她们的试探,往后想必变本加厉的东西还有呢。”
徐妙筠道:“我受委屈倒是不怕,就怕牵连了哥哥。”
徐景焕笑道:“傻丫头,做哥哥的保护你是应当的,这些事我心里有谱,不会叫人钻了空子,姑母今日回去了,明日康王府就有人来接,我已经替你告假了。”
徐妙筠道:“才上学两天就告假,只怕先生不高兴。”
徐景焕笑道:“无妨。”又细细的叮嘱丹桂和银杏好好给徐妙筠准备见康王妃穿的衣服。
丹桂拿出了刚做的一件粉红色绣桃花的长裙:“姑娘穿这个吧,配那件水红色的坎肩。”
徐妙筠看了看,道:“穿月白色的裙子,绿色的坎肩。”丹桂道:“姑娘甚少穿的这么素净。”
徐妙筠嘟囔道:“不过是上学就给哥哥惹了这么多麻烦,去康王府还是低调些好,我宁愿别人把我当成一个没见识的傻丫头,这样只怕还少些算计。”
第二日一早,康王府果真派了两位嬷嬷来接,一位姓陈,一位姓许,都是康王妃身边的,徐景焕客客气气请进来喝茶,一人赏了一个红包:“以后妹妹住在贵府,还要两位嬷嬷多多照顾。”
陈嬷嬷捏了捏厚实的红包,脸上笑开了朵花:“能伺候状元爷之妹,是奴婢的福气,王妃有三个儿子,却没有女儿,也甚是盼着姑娘过去呢。”许嬷嬷则笑着没说什么,徐景焕便叫人去请徐妙筠。
陈嬷嬷和许嬷嬷奉命来接人,心里对这位徐姑娘也十分好奇,待到丫头通报说姑娘来了,都不动声色的转头看向门口,只见一个十三四岁的年轻姑娘袅袅婷婷的走进来,穿着月白色绣玉兰花的长裙,柳绿色的坎肩,头上只簪着珍珠长簪,耳朵上垂着小小的珍珠坠子,十分淡雅,若是一般人,穿戴成这样只让人觉得寒酸,可偏偏她气度雍容,朗朗大方,硬是叫人眼前一亮,心中一肃。
陈嬷嬷已经下意识站起来,脸上陪着笑,许嬷嬷也是心中一震,却是觑着陈嬷嬷站起来,这才站了起来。
陈嬷嬷笑道:“给徐姑娘请安,徐姑娘真是美人儿,叫奴婢看的竟愣住了。”
徐妙筠笑着还了半礼,徐景焕笑着介绍了两位嬷嬷,又道:“以后住在康王府,若有什么事,只管请教两位嬷嬷,万不可错了规矩。”徐妙筠乖乖应了,这才和徐景焕一起坐车去了康王府。
董子澄因为和徐景焕关系亲近的缘故,后来安成郡王又上折子请赐为伴读,如今也跟着一起住进康王府。
康王府在司春坊,占了整整一条街,久而久之,那街道就成了私路,之前端王爷曾拿这个说事,说康王爷仗势欺人,霸占街道,谁知赶上皇上心情不好,对端王不满,索性下旨把这条街也赐给了康王爷,康王爷便名正言顺的派了精兵把守街道,也算是康王府的一部分了。
等到了康王府的大门,安成郡王竟亲自出来迎接,徐景焕和董子澄忙下马,上前行礼,安成郡王十分温和儒雅,扶起徐景焕道:“景焕莫要多礼,以后都是自家人了,母妃正急着见徐姑娘呢,咱们还是快些进去吧。”
徐景焕有些迟疑:“在下进王府内宅不太好吧。”
安成郡王大笑起来:“你放心,我们兄弟三个都未成亲,内宅只有母妃和母妃的丫头,没什么需要避讳的,母妃也很想见见你这位状元呢。”徐景焕不好推辞,只得应允。
徐妙筠却没有下马车,一路进了王府,后来又换乘了小轿,直接抬进了内宅。
第三十三章 打算
一路过来,王府中的景象和外面果真大不相同,处处雕梁画栋,草木葳蕤,自有一股气势在里头,徐妙筠留心自己的一举一动,也不敢多看,随着领路的婢女进了康王妃居住的澄心院。
康王妃三十多的人了,却依旧光彩照人,像是二十多岁的少妇,穿着大红色闪金刻丝的褙子,带着赤金凤冠,原本是高高在上不近人情的身份,笑容却十分慈爱。
徐妙筠欲行礼却被她扶起来拉到身边坐下,笑道:“真是个粉雕玉琢的可人姑娘,我是没福气的,生了三个儿子却没有女儿,以后你就做我女儿吧。”
徐妙筠低头道:“王妃盛情,妙筠不敢当。”
康王妃笑道:“怎么不敢当,当年你祖父是王爷的老师,你父亲和伯父都和王爷称兄道弟的,你也算王爷和我的侄女了,都是自家人,切莫外道了才是。”又问徐老太太和徐家诸人。
徐妙筠道:“祖母远在杭州,妙筠来之前身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