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谋略 作者:徐如笙(起点大封推2014.05.14vip完结)
都是自家人,切莫外道了才是。”又问徐老太太和徐家诸人。
徐妙筠道:“祖母远在杭州,妙筠来之前身子骨十分硬朗,家里伯父伯母和哥哥姐姐也都好,有劳王妃挂念。”
康王妃见徐妙筠轻声细语,是越看越喜欢,想起昨夜康王爷联姻的提议,也觉得十分妥当,徐家眼见着是要起来的,于王爷也是有力的左膀右臂,尤其是徐景焕,他在杭州学子中十分有名气,是人人敬仰的才子。
今科杭州府又出了不少进士,比如钱登科和魏涯,名次靠前,又和徐景焕十分要好,拉拢了徐景焕,也就相当于拉拢了杭州学子,这可是一股不小的势力。
更何况徐景焕如今贵为状元,不管是才智还是谋略都十分出众,又是那样的英俊,康王妃真恨自己没个女儿,若是有个女儿,正好叫徐景焕做了女婿,一个女婿半个儿,那就真是一家人了。
自己无女,就只能从徐景焕的妹妹身上打主意,自己三个儿子,定有一个能入得了徐景焕的眼,到时候徐景焕成了康王府的舅爷,同样会为王爷效力。
康王妃越想越满意,原先还担心徐妙筠无知,如今见规矩举止不错,也就放下了心,徐妙筠却被康王妃打量的心里发毛,她以为只要自己打扮的穷酸些,想来康王妃就会认为她见识短浅,纵然看着哥哥的面子让她暂住,也不会太亲近,只要康王妃不喜欢她,想来她也就远离了康王府的是非,没想到竟弄巧成拙了。
徐妙筠低着头只是不吭声,希望康王妃觉得自己木讷,可康王妃却是怎么看怎么喜欢,心里想,到底是大家闺秀,谨言慎行的,就比那些自以为伶牙俐齿,实则巧言令色的强!
待到婢女通报说安成郡王等人来,徐妙筠这才松了口气,忙起身欲回避,被康王妃一把拉住:“都是一家人,你当成兄长一样就成,用不着避讳。”徐妙筠只得坐下,心里也想看看安成郡王的长相。
安成郡王是皇上的长孙,表字伯让,关系亲近的都叫他的表字,今年十七岁,却已经如芝兰玉树般俊秀挺拔,他素来喜爱读书,人也很聪明,皇上见了十分喜欢,也因此对康王爷多了几分另眼相待,如今和同样优秀的徐景焕站在一处,竟然不分伯仲,就是康王妃也难说是自己的儿子更好还是徐景焕更好。
大家行了礼,分次序坐下,徐景焕看着坐在王妃身边的妹妹,起身道:“妹妹在王府有劳王妃费心了,若是有什么不合规矩的地方还请王妃恕罪。”
康王妃嗔道:“就你客套话多,我们娘儿俩一见如故,好着呢,不用你多费心,你若是担心,每隔五天来看看,若是瘦了一丁点,只管来问我。”
安成郡王笑看着徐景焕:“母妃早就盼着有个温柔可爱的妹妹陪伴着,如今可算是如愿了。”
康王妃便笑着给徐妙筠介绍三个儿子:“这是我的长子安成郡王,表字伯让,你叫伯让哥哥便是,这是次子安宜郡王,表字仲然,你叫仲然哥哥,最小的是安清郡王,他比你小一岁,你直呼他叔宁便是了。”徐妙筠一一行了礼。
如果说安成郡王是一块温润如玉的美玉的话,那安宜郡王便是一颗钻石,他的俊美很是明显,也极为耀眼,最小的安清郡王则活泼可爱,虽然身形已经抽条,个子也拔高了,可脸上还是带着几分稚嫩。
徐景焕看着这一幕,心里也明白康王妃是打的什么主意,可打算归打算,只要自己不点头,康王妃总不能把妹妹抢过去做儿媳妇吧,他看徐妙筠规规矩矩的行礼,并没有抬眼看三位郡王,便放下了心,只要妹妹不动心,他保管康王妃的算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徐妙筠被安排住在澄心院后头的静心斋,名字虽然老气,房舍却十分精美,地方很是宽敞,还有两个康王妃拨来伺候的丫头,一个叫菊霜,一个叫松雪。
菊霜笑着指着空空的床铺:“王妃怕姑娘睡不惯府里的被褥,所以虽然准备了新的,却没铺上去,只看姑娘的意思,姑娘若是用自己的便用自己的,若是用新的,奴婢立刻取来铺上。”
徐妙筠笑道:“王妃真是细心,我打小就择床,还是睡我带来的铺盖吧。”
菊霜笑着应了,又搭手跟丹桂一起铺床,徐妙筠看菊霜和松雪十分恭敬懂规矩,便一人赏了一个荷包,请两个人在杌子上坐着说话:“我初来乍到,还不懂府里的规矩,请两位姐姐讲讲,王妃每日何时起床晚上几时安歇,我也好去请安。”
菊霜笑道:“姑娘的话奴婢可不敢当,府里除了王爷王妃便是三位郡王,规矩也简单,每日王爷卯时起去上朝,王妃送走王爷便去花厅理事,辰时一刻三位郡王去请安,陪着王妃用早膳,午时用午饭,酉时用晚饭,戌时一刻安歇,姑娘若是去请安,早上辰时一刻,晚上酉时三刻去最好。”
徐妙筠见菊霜说的很是详细,想来是经过提点的,便问的更详细了:“若是碰到几位郡王岂不尴尬?素日郡王常来内宅么?”
菊霜笑道:“三位郡王十分孝顺,若是没有事情,一日三餐都是来内宅陪王妃一起用的。”
徐妙筠忖思,既如此,遇见几位郡王的概率便大大增加了,也不知康王妃究竟打的什么主意,今日让她和三位郡王见礼便有些出格了,看这意思以后吃饭请安都会遇到,只怕见面的机会更多,难道康王妃真的想叫自己做她的儿媳妇?
徐妙筠有些心烦意乱,自己呆坐了半日,菊霜欲说话,被丹桂拦住了,丹桂轻声道:“我们姑娘就是这样,一个人喜欢发呆,这个时候都不喜欢我们在跟前伺候的。”
菊霜自然不敢得罪徐妙筠,闻言忙和松雪退了出来。
中午自然是摆了宴席,康王爷也回来了,跟几个年轻人把酒言欢,见了徐妙筠,也十分喜欢,竟赏了一对玉连环给她。
康王妃自拉着徐妙筠说些体己话,康王爷却把宴席转到了书房,说起了今日上朝发生的事:“自打父皇赐死白阁老,端王就十分不满,日日找父皇,他不敢提白阁老,便说为徐家平反的事太草率了,还上书劝谏父皇不要给徐见敏太高的职位,父皇虽然没听他的,可显然松动了,我怕事情拖下去,只怕会起变化,还是要趁早想个法子才是。”
安成郡王道:“可皇祖父为徐家平反的旨意早就颁下来了,大理寺也把案子按着皇上的意思审清了,如今皇叔要变更旨意,就是皇祖父答应,只怕大理寺的人也不会应允,我叫人把这件事告诉大理寺卿汪大人,汪大人定会有所动作。”
康王爷却没点头,反而看向了徐景焕。
徐景焕知道这是他的投名状,只有过了这一关,才会真正被康王爷认可,他自然不能掉以轻心,遂道:“汪大人纵然贵为大理寺卿,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跟端王作对,依我说,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端王不敢大张旗鼓无非是怕白阁老的事发,把自己也陷进去,若是我们搜集端王和白阁老勾结的罪证,只怕端王不敢再轻举妄动。”
康王没做声,其实他的想法和徐景焕的不谋而合,只是端王一向狡诈,若没有十足的把握,说不定会被他反咬一口。
徐景焕看着康王的脸色,道:“要做成这件事,其实不难,不过我们需要一个人的帮助。”
康王爷看着他,徐景焕说出了一个名字:“杨敏之。”
康王爷有些惊讶,安成郡王道:“杨敏之可是锦衣卫的头子,他只听皇祖父的话,我们去找他,说不定他一转眼就把这话告诉了皇祖父,这样的人太危险,不能用他。”
徐景焕便把在杭州时发生的事告诉了康王:“……杨敏之放了其他人,却抓了张老爷,无非是想让张老爷给白阁老顶罪,从而完成端王的嘱托,可没想到事情生变,皇上竟直接赐死白阁老,杨敏之做了无用功,可端王这个人情却是欠下了,不领情也要领情,端王不情愿,想来杨敏之心里肯定不舒坦,只要我们找对了关窍,杨敏之就可一用。”
康王细细一琢磨,又问道:“那杨敏之的关窍在何处你可知道?”
徐景焕微微一笑,成竹在胸:“我已经打听清楚了,杨敏之是允国公府四爷的私生子,这些年允国公府子弟不争气,已经渐渐败落了,杨四爷三个儿子,一个整日逛青楼,身子已经被酒色掏空了,一个碌碌无为,只有杨敏之这个私生子是争气的,也是因为这样,杨四爷才力排众议接了杨敏之母子进府,他虽是皇上的心腹,却更孝顺自己的母亲,只要我们能让杨敏之的母亲正大光明的成为允国公府的夫人,让杨敏之接管允国公府的爵位,让曾经羞辱他们母子的人在杨敏之面前低头下跪,我不信杨敏之不会动心。”
第三十四章 绿绮
康王爷心中一动,觉得这事倒是可行,他看向自己的长子,安成郡王微微颔首,眼里极为欣赏,都说打蛇七寸,只要捏住了一个人的七寸,就可以让他为我所用,只是不知道徐景焕的七寸在哪里。
不过一日,徐妙筠便习惯了康王府的作息,她一大早起来去给康王妃请安,然后准备坐车去沉烟楼,康王妃却道:“莫急,仲然和叔宁都在谢家家学念书,你们一起去,路上也有个伴。”
徐妙筠只得答应。
早饭时候,三位郡王都过来了,和康王妃同桌吃饭,对徐妙筠也当成自家人一样没有避讳,徐妙筠反而不好讲什么规矩,乖乖坐在康王妃身边低头吃饭,不问话绝不吭声。
安成郡王还好,安宜郡王只比徐妙筠大一岁,有些顽皮,一个劲抬头看徐妙筠,见她吃饭像兔子一样,觉得有趣,却被安成郡王瞪了一眼。
等到出了澄心院,安成郡王便道:“她是徐景焕的妹妹,你可别捉弄她,惹恼了徐景焕,仔细父王收拾你。”
安宜郡王道:“我可没欺负她,只是觉得她有趣,大哥,我看父王母妃的意思是让她嫁进咱们家,我看多半是你了,以后那就是我的嫂子啦。”
安成郡王沉了脸道:“人家清清白白的姑娘,这话传出去了像什么样子,以后别再说了。”
安宜郡王吐了吐舌头,跟安清郡王一起等徐妙筠出门,一同去上学。
一到沉烟楼,冯贞贞便拉着徐妙筠问个不停:“听说你住进康王府了,可见着安成郡王了?究竟谁更俊美你可知道了?”徐妙筠忍不住一笑:“你可真行,还惦记着这事呢?人我是见了,说句公道话,真是不分伯仲,这下你可满意了?”
冯贞贞有些惋惜:“真的不分伯仲么?我还以为安成郡王惊为天人呢。”
徐妙筠笑道:“阿弥陀佛,快别提这事了,仔细人家笑话。”
冯贞贞嘟着嘴,一会又道:“今儿又有琴课,你可带琴了?”
徐妙筠笑道:“京中家里哪有琴,是康王妃知道我今天学琴,送了一把琴给我,其实我也不懂音律,再好的琴给我也是糟蹋了。”
冯贞贞道:“话可不能这么说,这都是要看缘分的。”
两个人说笑着去了琴室,葛先生还未到,琴室里却几乎坐满了人,徐妙筠抱着琴在座位上坐下,立刻就有人围了上来:“这不是康王妃最心爱的绿绮琴么?怎么竟在你手里?”
徐妙筠没想到还有人认识这把琴,又不认识那人,一时间没有答话,倒是冯贞贞插嘴道:“筠儿如今住在康王府,这琴是康王妃送她的。”
那人顿时安静下来,看徐妙筠的眼光也变了,忽有一人重重哼了一声:“还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徐妙筠的哥哥做了郡王伴读,徐妙筠也跟着水涨船高起来,不过是个罪臣之女罢了,竟也如此嚣张。”
大家哗然,看向了说话的人,徐妙筠看着那人道:“你是谁?”
那人傲然道:“我父亲是忠远侯,我叫安长宁。”竟是安贵妃的侄女,按着辈分可是端王爷的表妹了,就是和她同龄的芳玉郡主见了只怕也要喊一声表姑的。
大家都为徐妙筠捏了一把冷汗,毕竟安长宁仗着身份在学里有些高傲,轻易得罪不得的。
徐妙筠却不紧不慢道:“你既是侯府千金,想来也知道一些规矩,我父亲究竟是不是罪臣不是你说了算的,也不是我说了算的,而是皇上说了算,你如今压根不清楚事情始末就说我父亲是罪臣,我竟不知道你有这么大的本事,难不成朝中大臣谁有罪谁没罪,是你安家人说了算不成?”
安长宁气道:“你敢曲解我的意思!”
徐妙筠道:“我可不敢,话是从你嘴里说出来的,和我什么相干,这琴是康王妃送我的不假,你若是喜欢,你若也有这个本事,就叫康王妃也送你一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