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谋略 作者:徐如笙(起点大封推2014.05.14vip完结)
唐囡囡连连称是,立刻打发丫头去准备礼物,要去冯家拜访,徐妙筠拗不过,只好答应。
冯大奶奶和冯太太果然十分欢喜,冯家只有冯贞贞一个姑娘,去了沉烟楼后,家里更冷清了,如今见三个姑娘叽叽喳喳说话,十分高兴,冯太太拿出了珍藏的好茶叶,冯大奶奶则摆了一桌**里赐下来的点心果子,由着几个人说笑,晚上又留在了冯家吃晚饭,快到宵禁的时候冯大奶奶才放人,叫了家里的管事亲自送唐囡囡和徐妙筠回家。
唐囡囡有意撮合徐妙筠和安成郡王,可也知道这事急不得,最要紧的是徐妙筠根本无意于安成郡王,她也是没处使劲,今儿去冯家做客,本想探探徐妙筠的口风,可又有冯太太和冯大奶奶陪着,没好意思问,想着快要回家了,总不能空手而回,便在车上悄声问徐妙筠:“你有中意的人没有?”
徐妙筠有些诧异,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唐囡囡说的什么,脸色微红:“你问这个做什么?”
唐囡囡道:“就是好奇呗,你说说,你希望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哪?”
徐妙筠倒是真的没答案了,以前年纪小,不知情为何物,后来知道了徐家的冤仇,徐沛凝又说身为女儿,能为家里出力,最好的办法是结一门要紧的亲事,所以,她想的并不是想要嫁个怎样的人,而是嫁个对徐家有帮助的人,就像徐沛凝,和苏又庭定亲便是徐家苏家联姻的意思。
徐妙筠不做声,唐囡囡以为她是不好意思,道:“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咱们身为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本来就身不由己,若是不能嫁个如意郎君,这辈子不就毁了?就拿我来说吧,娘常念叨说我顽劣,要给我找个性子温和的,可我却不喜欢,我喜欢性子爽朗些的,和我能说得上话,若真的给我找个脾气绵软,跟女子似的人,我真要一头撞死了。”
徐妙筠“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你可真是大胆,我可没想过这么多,我哥哥姐姐都没有成亲,我要成亲还早呢,况且又有哥哥替我做主。”
唐囡囡急道:“如今你一个姐姐一个哥哥亲事都定下了,剩下的两个也快了,你的婚事早则明年,迟则后年,也要说了,你哥哥再疼你,还能养你一辈子不成?你就没想过将来你嫁了人,自立门户,这日子跟谁过?怎么过?”
徐妙筠茫然的摇摇头,唐囡囡语凝:“你可真是,说你笨你比谁都聪明,说你聪明,你又这样的迟钝。”徐妙筠语滞,抱怨道:“是你先提起来这些没羞没臊的话,怎么倒怪我迟钝。”
唐囡囡叹了口气,想着安成郡王的情意,只替他遗憾前途漫漫。
日子不紧不慢的过下去,徐景焕和晏静宜的婚事也定下来了,只是因为徐润安还没说亲事,婚期就没有定,徐老太太和大太太把心思都放在给徐润安说亲上,大老爷甚至请康王爷出面给保个媒。
康王爷笑道:“这可难住我了,要我替你找个好女婿不难,找个好儿媳妇,还是要请王妃出面,你放心,这件事我放在心上了。”
康王妃长日无聊,听说徐老爷请她做媒,自然喜欢,忙活了四五天后亲自去了徐家一趟。
徐老太太带着人亲自迎了出去,徐妙筠不在,家中只有徐沛凝和徐静含,康王妃瞧着两个都喜欢,尤其是徐静含,小小年纪,竟有倾国倾城的容貌,也不知将来谁有这个福气能娶回去。
徐老太太笑呵呵的:“为了润安的事劳动王妃大驾,真是过意不去。”
康王妃笑道:“老太太说这话就见外了,您若是信得过我,我还真有两个人选。”
徐老太太忙聚精会神的听,这阵子虽然也托了何大奶奶和晏夫人,可寻常的人家怕触怒端王,不敢和徐家结亲,敢和徐家结亲的要么看不上徐润安,看得上的徐老太太又没看中人家姑娘,拖到现在也没个结果,若是康王妃能帮着说一门亲事,也是不错的。
康王妃道:“我这边有两个合适的人选,一个是镇国公家的嫡长女谢芝兰,按着辈分来说,谢大老爷是皇上的表弟,谢姑娘是和王爷平辈的,虽然辈分有差,可谢姑娘着实不错,温柔娴静,知书达理,如今沉烟楼有一半是她帮着谢太太打理的,有多能干也不用我多说了,还有一个是敬国公府的大姑娘唐嫣然,她和囡囡是堂姐妹,和你们润安同岁,只因唐夫人喜欢孙女,这才留到了现在,人也是万里挑一的。”
徐老太太和大太太都有些诧异,没想到康王妃提的两位都出身国公府,身份尊贵就不说了,和康王还是平辈,若是真的嫁到了徐家,徐家的辈分相对也抬高了。
两个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徐老太太委婉道:“王妃提的人自然是万里挑一的,可我们只怕高攀不起。”
谢家是太后的娘家,唐家是皇后的娘家,康王妃提这两家一来拉紧了徐家和康王的关系,二来也是让徐家有机会迈入京城勋贵外戚的圈子,虽是好意,可也容易被人说是徐家攀附权贵,于徐润安的名声也有碍。
康王妃笑笑,遣退了身边服侍的,这才和徐老太太道:“说实话,我也是受人之托,谢家是真的想把女儿嫁过来,自打景焕中了状元,谢大老爷就有结亲的意思,可谢姑娘却说景焕是人中龙凤,人聪明,心思细腻,和这样的人过日子得打起十分精神来,就有几分不愿意,谢大老爷也就没勉强,后来你们润安来到京城,谢大老爷偶然见了一次,觉得他沉稳可靠,为人又很踏实,人长得也俊,就起了结亲的意思,可又拉不下脸来主动上门求亲,就耽搁下来,我前两日一去说,他立刻就答应了,说只看徐家的意思。”
徐老太太有些惊讶,可也十分自豪,自己的孙儿让人如此惦记,换了谁都是高兴的。
康王妃又道:“唐家来说,却是因为你们家三姑娘,说来也是缘分,妙筠去唐家做客,唐家上下都特别喜欢她,囡囡又和她亲姐妹似的,唐二奶奶便想替儿子唐旭求娶你们家三姑娘,唐姑娘的事倒是顺便。”
徐老太太没想到徐妙筠也如此受人喜欢,犹豫道:“谢家那头还好说,妙筠的婚事我发了话叫景焕做主的,王妃也知道,我们家老二去得早,他们兄妹相依为命,妙筠的婚事景焕不点头,我也是不能定下的。”
康王妃笑道:“说的也是,既如此,您先考虑着谢家的事,若是成了,我这个媒人也脸上有光啊。”
第四十七章 亲事
徐老太太笑吟吟的送走了康王妃,便去和徐景焕商议,徐景焕皱了眉头半天没说话,董子澄和唐翼然走得近,唐旭他也是见过的,因不需要承接家业,人不如唐翼然稳重,有些轻浮,可为人豪爽,性子耿直,也是个可托付之人。
若是妙筠嫁过去,唐家长辈都喜欢,又有唐囡囡这么个小姑子,是不担心吃亏的,可唐家出了一位皇后,一位后妃,又有康王爷,将来是免不了各种纷争的,他不想妙筠整日奔波算计。
徐老太太道:“康王妃既然说了,足见唐家是有诚意的,咱们若是不说个理直气壮的理由,唐家还以为咱们端架子呢,说实话,妙筠的婚事你究竟怎么想的?”
徐景焕道:“我倒没想过让妙筠嫁入高门,毕竟豪门是非多,我只盼着她能安安稳稳的过小日子,我好了,她自然有依靠,我不好,她也不会被牵连进去,其实我是看中了子澄的,子澄和我的关系就不用说了,和妙筠也算是一起长大的,董家又是商家,有能力让妙筠一辈子衣食无忧,也不会卷入朝堂纷争。”
徐老太太道:“我原先只是猜测,没想到你真有这个主意,那你可曾问过子澄和妙筠的意思?”
徐景焕苦笑:“我只当妹妹还小,要留她几年,哪里会提这事,子澄那儿估计也是有所察觉,不然他中了进士,又随我进王府做伴读,怎么董老爷问也不问呢?想来心里也有数。”
徐老太太也觉得董家不错,世人多轻视商人,觉得行商是卑贱之事,可商家一来衣食无忧,二来平安稳定,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如今夺储大事未定,徐家前途未卜,若是能让徐妙筠抽身,也算是一件好事。
徐景焕道:“我先问问两个人的意思,若是能成,也就有借口回了唐家,若是不成,祖母只说我要多留妙筠几年,想来唐家闻音知雅,也不会勉强的。”
徐老太太应下了,徐景焕先找了徐妙筠来问,徐妙筠正为唐囡囡之前问她的话苦恼呢,听徐景焕这么一说脸上一片飞红,低着头说不出话来,徐景焕笑道:“你这样低着头,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呢?”
徐妙筠为难道:“我觉得子澄哥哥和哥哥一样,都是亲人,哥哥问我这个,我也不知道。”又问徐景焕:“嫁人和不嫁人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一辈子和哥哥在一起难道不行吗?”
徐景焕摸着她的头,有几分不舍,也有几分感慨:“你跟着我自然是好的,我也有能力照顾你,可我老了以后怎么办呢?我都需要人照顾了,又怎么照顾你呢?嫁人也是一件很好的事,你和你喜欢的人结为夫妻,一起过日子,他在外挣钱养家,你在家里替他生儿育女,打理家事,遇到什么难事,有他替你解决,遇到什么风雨,也有他替你遮挡,也许你们会有矛盾,会有争执,可这世上没有谁比你们更亲密无间,即便我是你亲哥哥,到时候也要靠后站,年轻时候风雨同舟,老了自然也要相互扶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仅只是愿望,也有可能成为现实,如今最要紧的是,你想嫁给谁?”
徐妙筠有些茫然:“嫁给谁有区别么?”
徐景焕笑道:“当然有区别,你若是嫁入唐家,上面一连串长辈,你要做到恭顺恭敬,若是嫁给子澄,那你就是长媳,要坚强能干,长辈满意,下面的人也敬服,这两者自然是不一样的。”
徐妙筠低着头半天,下定决心似的道:“那我还是嫁到唐家吧,子澄哥哥即便不娶我也和哥哥一条心,唐家就不一样了,我嫁过去了,他们自然会帮助哥哥,哥哥也就多了一臂之力。”
徐景焕有些差异,他没想到徐妙筠会这样衡量,一时间十分感动,眼底一片晶莹:“你不用考虑这些,你更喜欢和谁共度一生便选谁。”
徐妙筠摇头:“我不知道,哥哥,我现在还不想嫁人,我想陪着哥哥,我们永远不要分开。”说着靠在徐景焕怀里,十分依赖,徐景焕哭笑不得,徐妙筠却又抬头道:“哥哥娶了静宜姐姐,还会像以前一样疼我么?”
徐景焕郑重的点头:“不管我娶谁,妹妹对我来说都是最重要的。”
兄妹俩在这边推心置腹,康王府安成郡王的书房却被唐囡囡闹得鸡飞狗跳:“我娘可托了表嫂去徐家提亲了!万一成了,妙筠就是我嫂子了!以后她就是你的长辈了,你难道想见了她叫她一声小婶婶么?”
安成郡王坐在书桌前没有做声,看似在镇定的练字,可拿着笔的手却连着抖了好几下。
唐囡囡被他的“镇定从容”气的要命:“你究竟喜不喜欢妙筠?你既然这么沉得住气,那就等着叫她小婶婶吧!”
安成郡王放下笔,道:“婚姻大事自有父母做主,我和她男女有别,动情已是逾礼,若是贸然上门求娶,只怕更坏了彼此的名声,罢了罢了,也是我们没缘分吧。”
唐囡囡瞪大了眼睛,她听西厢记,听牡丹亭,为戏里美好的爱情而感动,也觉得崔莺莺杜丽娘等人为情奋不顾身,十分勇敢,如今见安成郡王十分坦然,一边怒其不争,一边也觉得安成郡王对妙筠的感情并不坚贞,遇到一点挫折就退缩了,不由得嚷嚷道:“你这个懦夫!难怪妙筠看都不看你一眼,你既然自暴自弃,我又何必多事。”
说着要拂袖而去,安成郡王没有拦,他也没想去拦,身为家中长子,身为皇上的长孙,他比谁都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他要沉稳,做个好兄长,要孝顺,做个好儿子,要能干,做个让皇祖父信任倚重的皇长孙,却唯独不能任性。
他一步行错,别人不说什么,端王那边肯定会抓住不放,到时候不知道又要传出什么难听的话来,他宁愿把自己的感情收拾稳妥藏在心底,一个人静静地品味,也不愿拿出来让众人糟践!
唐囡囡见安成郡王依旧四平八稳的坐着,真是生了气,头也不回的走了。
徐妙筠和哥哥推心置腹一番深谈,心情很好,第二日高高兴兴地去上学,谁知唐囡囡却变了个人似的,对她不理不睬的,徐妙筠觉得奇怪,想起自己也曾经因为哥哥要定亲伤心,以为唐囡囡也在为这个不高兴,遂笑道:“你放心好了,我不会?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