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谋略 作者:徐如笙(起点大封推2014.05.14vip完结)
信上说来的人有于妈妈和何太太拍来相看的老妈妈,徐家打定了主意是要回绝这门亲事,那要如何回绝,就要费一番功夫了。
大太太气的不行,一想起来就骂何家人不是东西,仗着权势把她的女儿许给一个庶子做儿媳妇,还派了一个仆妇来相看,这两家人长辈都还没通气,就派了人相看,这是哪家的规矩,罔顾何家还自称书香世家,真是没脸没皮。
徐沛凝倒是跟没事人一样,徐妙筠问她怎么不担心,她道:“这件亲事八成是何太太自己的主意,别人我不知道,姑母肯定不会答应,姑母又提前写了信过来告诉我们,摆明了是给我们时间准备如何拒绝这门亲事,看来是何太太自作主张,姑母想反对,却碍于婆婆的身份不好拒绝。”
徐妙筠道:“何家的人来了该怎么应对呢?”徐沛凝胸有成竹:“你别管,我自有办法让她知难而退。”
两天后,于妈妈,万妈妈带着礼品上门了,照例先去给徐老太太磕头,老太太神色未变,跟上回来一样带着笑寒暄,听说万妈妈在何太太身边伺候,还特意赏了东西,徐沛凝镇定自若的在院子里看书画画,徐妙筠却耐不住跑到老太太那儿偷偷去看。
万妈妈笑道:“…常听说老太太慈悲,今日一见果然不错,我们家老太太在家常提起您,这次于妈妈来,便要我跟着过来替她请安问好。”
老太太笑道:“你们家老太太身体可好?我听说,你们家好几位哥儿都下场考试了。”
万妈妈笑道:“这都是我们老爷的主意,说咱们家的孩子虽还不至于靠着科举吃饭,可下场历练历练,知道读书人的辛苦,也能用功念书,不至于丢了祖宗的脸面。”
老太太道:“何老爷官至一品,又进了内阁,子孙跟着博个荫职也就够了,我倒是想起来当年何老爷用功读书的情形,我们家太爷还曾经说过,要论用功,满朝上下没有比得上何文远的,这才上了折子,提拔他为工部侍郎,也盼着他能为国家做点实事。”
万妈妈脸上笑容一僵,徐妙筠却暗暗叫好,万妈妈说何家子孙不用走科举,不就是想显摆何老爷的权势么,可何家有权有势,全靠当年徐太爷的提拔,要论资历,何家永远要比徐家低一头。
万妈妈兀自尴尬,低头讪讪的,老太太却自在的尝了口茶,眼尖看见徐妙筠在屏风后头探头探脑,笑着朝她招手:“筠儿过来。”
徐妙筠不好意思的跑过去行礼:“祖母,我听说姑母派了人来,心里好奇,过来看看。”
老太太笑道:“于妈妈你是认识的。”又指了万妈妈道:“这是何太太身边的万妈妈。”
徐妙筠微微一福:“万妈妈好。”
万妈妈赶忙站起来道:“真是折煞奴婢了。”
徐妙筠笑着依偎着老太太坐下,老太太笑道:“这是我的小孙女,一向是没规矩惯了的,叫你看笑话了。”
万妈妈却是还未从震惊中反应过来,于妈妈说,徐家三姑娘姿色平平,可如今一瞧,明眉皓齿,唇红齿白,通身磊落的气度,这样的也能说姿色平平?那于妈妈大家赞赏的大姑娘和二姑娘不得和仙女一样。
于妈妈笑道:“三姑娘好,上回您说京城的胭脂好,这回太太又叫奴婢带了些过来。”
徐妙筠笑道:“多谢于妈妈记得,上回姑母送来的几盒胭脂,她们都说好,给我抢走了,我还想着要等到过年于妈妈才会来一趟,没想到于妈妈真是及时雨。”
于妈妈笑道:“姑娘要是喜欢,奴婢下回来再给您带。”
老太太笑道:“你也别顽皮了,于妈妈和万妈妈一来,定是要住两天的,你去找你大姐姐,帮着打点两间屋子出来。”
徐妙筠应了,含笑望了万妈妈一眼,万妈妈赶忙道:“这倒是我失礼了,来了之后还没拜见府上的几位姑娘少爷。”老太太笑道:“这原是正理。”
又叫徐妙筠:“去喊你大姐二姐过来。”
又笑着解释:“我那大孙子出门会客还没回来,小孙子闭门念书,倒是不轻易见客。”
万妈妈赶忙奉承:“两位少爷是忙人,奴婢也不敢打扰。”
徐沛凝和徐静含过来了,于妈妈笑眯眯的问了好,万妈妈却是目瞪口呆,失魂落魄,一副被打击到了的样子,徐沛凝端庄大方,眉目清丽,举止规矩有礼,徐静含媚眼如丝,唇绽朱榴,一颦一笑俱是风情,偏偏低眉顺眼,温温顺顺的,一身浅色衣衫难掩艳色,于妈妈所说的倾国倾城看来真没有夸大。
老太太笑道:“这就是我那两个不争气的孙女。”
万妈妈暗暗苦笑,临了太太也不舍得把嫡长孙许出去,硬是瞒着老爷把人选换成了二房的嫡子,还说挑个嫡子已经是给徐家面子了,可如今要是单看品貌,只怕是嫡长孙何秉书也配不上,这门亲事她可没脸提。
万妈妈殷勤的还了礼,徐沛凝微笑道:“万妈妈初来乍到,一定要好好住两天,要是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千万别客气。”万妈妈忙说不敢,一直冷眼旁观的大太太看万妈妈的神色从倨傲到局促到沮丧,心内暗笑。
别的她不敢保证,徐家的三个女儿,就是送进宫里做贵人也是头一份,何家是个什么东西,仗着徐家的势力自立门户,站稳脚跟后又翻脸不认人,如今又妄图结亲,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也不拿个镜子自己照照。
从老太太那儿出来,没了外人,万妈妈便抱怨起于妈妈来:“你可真是,徐家的姑娘这么出色也不早说,害我白白丢了丑。”
于妈妈笑道:“我可是和老太太说过的,偏你们都当我是放屁,不肯信,我有什么法子。”
万妈妈很是懊悔沮丧,再去老太太那儿时就多了几分谄媚。
只是何家的仆妇过来,并不需要时时刻刻陪着,徐妙筠又闲了下来,张宝儿被张太太拘了几天,又烦了,跑到徐家来怂恿徐妙筠出去玩,徐妙筠道:“家里来了客人,我怎么好出去玩。”
张宝儿道:“不过是个有些体面的仆妇罢了,还要你日日陪着?中元节快到了,法源寺要做水陆道场,咱们去瞧热闹。”
徐妙筠道:“你要是实在闷了,就过来和我说话,左右我也闲着。”
张宝儿有些失望,回去安静了两天又撺掇着徐妙筠去楼外楼吃饭,说她请客,徐妙筠耐不住她的央求,便去找徐景焕,徐景焕很快就答应了,道:“我正好约了子澄说话,到时候咱们一起去,也有个相陪的。”
董子澄是杭州首富董老爷的独子,董太太子嗣艰难,到了三十多岁才生了这么一个儿子,爱若珍宝,难得的是董子澄并没有养成纨绔子弟的恶习,反而很喜欢念书,在学堂认识了徐景焕,被徐景焕的才学折服,两人称兄道弟的,经常在一处研习学问。
今年的院试,徐景焕被点为案首,董子澄也考了第十名,董老爷喜不自禁,更是把董子澄当成了宝贝,董子澄和徐家走的也亲近,他人长得好,嘴又甜,老太太待他跟亲孙子一样。
徐景焕带着徐妙筠和张宝儿到楼外楼的时候,董子澄已经来了,还点好了菜,殷勤的招呼妙筠入座:“知道妙筠妹妹要来,特地点了你最喜欢吃的红烧狮子头,清蒸蟹粉,还有佛跳墙。”
第六章 比试(修)
徐妙筠笑着道了谢,董子澄拍着胸脯道:“咱们俩谁跟谁,妙筠妹妹就跟我的亲妹妹一样,想吃什么再点,千万别跟我客气。”
张宝儿看了一圈,有些不高兴:“怎么没有我想吃的菜。”
张家在杭州也是大户,董家和张家有生意往来,两家也是通家之好,因此董子澄和张宝儿也互相认识,董子澄笑道:“我又不知道你要来,再说了,你们家什么东西没有啊,还来占我的便宜。”
张宝儿被家里人宠坏了,有些娇蛮任性,听董子澄的话就不高兴的瞪他,董子澄不甘示弱,徐景焕打圆场道:“好了,你多大了还和小姑娘置气,我记得宝儿最喜欢吃珍珠丸子,再加一道珍珠丸子。”
张宝儿顿时得意起来,冲董子澄扮了个鬼脸。
席间董子澄和徐景焕说的多是秋闱的事,两个人讨论起功课来之乎者也的,两个小姑娘也听不懂,便趴到窗户前往外瞧热闹。
楼外楼靠近西湖,是杭州城最有名气的酒楼,来西湖游玩的都要来这儿歇歇脚,一来离西湖近,一边喝茶一边观景也另有一番意趣,二来楼外楼装修清净雅致,并不像其他酒楼一味的豪奢,反倒落了俗气,那些文人雅士进来坐坐也觉得体面。
楼外楼分为三层,一楼大堂招呼来往的普通客人,二楼开阔,窗户大开,可卸下来,天气好的时候垂了湘妃竹帘,学子文人过来喝酒吟诗,品茶斗画,十分热闹,三楼是雅间,地势高,适合观景,一般招待的都是杭州城的有钱有势的人,董子澄财大气粗,楼外楼有一个雅间,便是为他空着的。
张宝儿鬼主意多,道:“刚才上来时,便听见二楼有人说今天嗣文书院和文华书院的学生又要过来比试了,咱们一会去瞧瞧热闹吧。”
杭州文人气息浓厚,学子众多,东南西北四大书院鼎足而立,后来南城的问道书院并到了西城的嗣文书院,北城的向德书院并到了东城的文华书院,便只剩下两大书院。
两个书院的学生都互相不服气,经常凑在一起在楼外楼比试学问,或是对诗,或是斗琴,这竟成了惯例,也成了杭州城的一大雅事,但凡外地来的学子,都要算准了日子过来,要是正好遇见两个书院斗法,也算是长了见识,增了学问。
徐景焕原来是文华书院的学生,老太太担心他被一群激愤的学子撺掇着出事,便叫回了家单请了先生教导,徐景焕也明白老太太的担心,这样的聚会一次也没参加过,文华书院的人都觉得遗憾。
小时候,徐润安带着徐家三姐妹来瞧过一回热闹,那哪是比试学问,分明是吵架,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吓得徐妙筠不敢再去,不过长大了,倒是觉得挺有意思的,只是碍于身份不好去了。
如今张宝儿提出来,徐妙筠也动了心,和徐景焕说了,拿帏帽遮了跑到二楼去坐着等着。
文华书院的人先来的,听说徐景焕和董子澄也在,便去请他们旁观,有个少年惋惜道:“可惜徐师兄和董师兄不参加,不然定叫嗣文书院那群人落荒而逃。”
徐景焕笑着不说话,董子澄却拍了那人的肩:“怎么这么没出息,没有我们照样能赢才成。”
徐景焕道:“文无第一,只是一块切磋学问罢了,你别撺掇着起了纷争。”
董子澄嘿嘿笑了两声,还是勉励道:“努力,赢了今天的晚饭我请了。”
学院里的大都是贫家子弟,寒门学生,闻言能在楼外楼搓一顿,自然都说好,个个斗志昂扬的。
没一盏茶的功夫,嗣文书院的人也来了,还夹杂着一个生面孔,文华书院的钱登科便嗤笑道:“费文道,你们是不是江郎才尽了,这才拉了一个外人来壮声势。”
那个被叫做费文道很是稳重,道:“这位兄台也是到我们书院参观,听闻这件事过来凑个热闹罢了。”
钱登科是文华书院的领头,闻言道:“上回比书法赢了你,你不服气,这回比什么由你来定,琴棋书画,我等奉陪到底。”
费文道眼中精光一闪,道:“今天就比围棋,今天你若是赢了我们,我甘愿去你们文华书院挑水砍柴,做一个月的杂役。”
此言一出,文华书院的都有些面面相觑,费文道一向稳重,从不说大话,今日倒是奇怪,难道那个陌生人是个围棋高手,有他暗中相助所以费文道这么许诺?
钱登科道:“君子一诺千金,就依你的说,我们若是输了,我照样去嗣文书院一个月,听任差遣,你们派谁上场?”
费文道微微一笑:“自然是这位任公子。”
钱登科怒道:“费文道,你还说不是搬来的救兵,这位公子看着面生的很,压根不是你们书院的人,怎么能代表你们书院。”
费文道笑道:“任公子对我们书院很是推崇,自愿做挂名弟子。”又正式介绍那个陌生的少年:“这是任公子,名可,字若山,京城人士。”
费文道正式介绍,就是文华书院不乐意,也都拱手行了礼,任可笑道:“承蒙费兄夸奖,实在是不敢当,听说文华书院卧虎藏龙,还请多多赐教。”
钱登科倒有些犹豫了,费文道敢叫一个陌生人代替,又说了那样的话,想必有几分把握,只是不知这任可的棋艺如何,又是从京城来的,要真是个棋道大家,他自己去?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