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谋略 作者:徐如笙(起点大封推2014.05.14vip完结)
这不是徐妙筠头一次进宫了,又是太后召见,徐妙筠并不觉得紧张,倒是在宫门处遇到了正和唐囡囡唐嫣然说话的安成郡王,安成郡王出宫,见唐家姐妹便停下来说话,没想到会遇到徐妙筠,见了徐妙筠的打扮也是心中一动,觉得白梅成了红梅,却更妩媚动人。
想瞧,当着唐家姐妹又怕失礼,若是避开,又舍不得,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闲话,唐囡囡却和徐妙筠说起话来:“你倒很少穿的这么华丽。”徐妙筠道:“许嬷嬷说,太后很重规矩,要打扮的庄重。”
唐囡囡看着自己身上规规矩矩的大红色褙子,点头道:“这倒是真的。”
不一会冯贞贞和谢芝兰也到了,安成郡王不好再停留,匆匆告辞,几个年轻姑娘便一起进了宫。
芳玉郡主和芙蓉郡主已经到了,芳玉郡主正坐在太后跟前撒娇,芙蓉郡主则坐在下面的椅子上默不作声,宫女通传几个姑娘都到了,太后笑眯眯的:“快请进来。”
五个年轻姑娘跟五朵鲜花似的,太后越瞧越喜欢,等行完礼先拉了冯贞贞和徐妙筠瞧:“长得可真是标致。”唐家和谢家的女孩因为常见倒靠了后。
冯贞贞娇怯怯的,倒罢了,太后重点把把目光放在了徐妙筠身上,打扮的很是华丽,也很规矩,一看便知是许嬷嬷教导出来的,可腰间垂着的猴子摘桃的羊脂玉玉佩却泄露了小孩心性。
太后问了几句话,见徐妙筠答的从容,越发喜欢,作为长孙媳,最重要的还是端庄沉稳,能给下头的妯娌们做个榜样。
唐囡囡笑嘻嘻的看着太后拉着徐妙筠,道:“太后见了妙筠就不疼我们了。”
太后笑骂道:“猴儿,就你说嘴,最近有没有淘气?你娘进宫请安的时候可又叹气了。”
唐囡囡眨着眼睛:“娘老是拿我跟嫣然姐姐比,自然要叹气了。”
唐嫣然也笑起来:“你为自己开脱可别拉上我,和我不相干。”
太后见一屋子人热闹喧阗的,很是高兴,点心果子流水似的端上来,泰宁公主也特意跑过来玩儿,一屋子欢声笑语,徐妙筠和冯贞贞坐在一起,却注意到了芙蓉郡主。
芙蓉郡主长得很普通,人也沉默寡言的,徐妙筠不禁想起了廉王爷和廉王妃,不起眼的爹,不起眼的娘,不起眼的女儿,这一家子还真是奇怪。
芳玉郡主就活泼很多,腻在太后怀里,她倒是聪明,没有当着太后和唐囡囡刺起来,唐囡囡自然也没把她放在眼里。
说笑了一阵子,太后便赐了许多礼物,她毕竟上了年纪,热闹一会就要歇一天,大家也不敢劳累她,很识趣的纷纷退下,唐囡囡出宫的路上还非要看徐妙筠得的荷包里是什么东西。
谁知刚到御花园,就有小太监气喘吁吁跑过来:“安贵妃请诸位姑娘去说话。”
芳玉郡主熟稔道:“既然是祖母相邀,那大家就都去请个安吧。”
谢芝兰是里头最大的,笑着应了,几个姑娘自然也都跟在后头。
安贵妃居住的怡华殿十分奢侈华丽,真正是琉璃瓦,黄金墙,碧玉砖,水晶帘,芳玉郡主欢快的跑进去打招呼:“祖母。”
安贵妃呵呵笑着,看着下头的几个姑娘,徐妙筠却谨记许嬷嬷的教导,低着头,神色恭敬,眼神都不往旁边瞟一下。
第七十二章 亲事
果然,安贵妃问过了芙蓉郡主和谢芝兰后,又问徐妙筠:“这就是伯让未过门的小媳妇吧?长得可真是标致。”
徐妙筠上前行了礼,道:“贵妃娘娘谬赞,小女不敢当。”
安贵妃笑道:“不光长得好,人也懂规矩,难怪伯让喜欢。”
然后赏了徐妙筠两个绣金线的荷包,徐妙筠丝毫不敢松懈,又恭恭敬敬谢了,连芳玉郡主也觉得奇怪,心里嘀咕,这徐妙筠怎么这么识相起来,想挑毛病都挑不出来,安贵妃却想,看着也不像芳玉和长宁说的那样不懂规矩呀,小姑娘之间你一言我一语的闲话到底不能当真。
安贵妃又问了唐囡囡和唐嫣然,照样赏了东西,等出了怡华殿,徐妙筠发现不光自己偷偷松了口气,连旁边的唐囡囡都松了口气,不禁暗暗一笑。
泰宁公主偷偷道:“母后本来也想见见诸位的,谁知不凑巧,这回就罢了,过了年元宵节再见也一样。”
虽然话说的含糊,可徐妙筠还是听明白了,安贵妃再得宠,也是嫔妃,是妾,她赶在皇后前头召见几位姑娘,照皇后娘娘的脾气,肯定不会跟在后头见几位姑娘被安贵妃压一头,只有等下次了,又怕大家觉得皇后傲慢,故泰宁公主有此一说。
徐妙筠暗暗觉得好笑,却也不敢表现出来,平平安安的出了宫。
进宫一趟,得了太后的一个金镶玉九连环的小玩意,得了安贵妃两荷包金豆子。还有随后皇后娘娘赏的一对金钗,一对荷包一对纱花,徐妙筠直呼划算,回去给徐老太太瞧。徐老太太笑道:“瞧瞧,刚说她稳重了,又现出原形了。”
热热闹闹的过了年,过了大年初一便是源源不断的宴请。徐家刚来京城第一年不仅站稳了脚跟,连带着几个儿女亲事都定下来了,再加上年前端王认子的事情,大家便把心偏向了康王一些,遂许多人家给徐家下帖子,徐大太太挑挑拣拣,有的自己去的,有的则带着三个姑娘,有的礼送到了。人却没到。有的索性直接推了。
就是徐景焕也是连轴转。早上出门晚上回来,不是这个请那就那个请,大部分又不好不去。倒是徐老太太最清闲,上了年纪的人。请了戏班子在家唱两出热闹的戏,烦了和三个孙女说说笑笑,一直到了元宵节,皇上下旨请徐老太太和徐家人进宫赏灯,这才忙碌起来。
徐老太太是有一品诰命在身的,穿着打扮自有一番规矩,徐大太太也好办,总不会失了礼仪,徐沛凝和徐妙筠也不担心,唯有徐静含,若是去了,这样的容貌,引了谁的注意,好的就罢了,万一是个纨绔子弟,应还是不应?若是不去,叫人知道了又是欺君之罪。
徐老太太很是为难,徐沛凝却安慰道:“静含也不是从没见过人,许多人都是知道的,此番不去也不好,索性大大方方的去,有这么漂亮的三个孙女往那一站,您该觉得自豪才是啊。”
徐老太太被这么一打趣,反倒罢了。
三姐妹穿着一样的粉色裙衫,带着一样的镌了名字的金项圈,亭亭玉立往那儿一站,的确十分惹眼。
就是康王妃见了也愣了一下,不住地夸徐老太太有福气,更别说别人了,有的羡慕,有的嫉妒,正大光明上来打招呼的也有,旁敲侧击来问定了亲事没有的也有,心里眼红只在背后窃窃私语的也有,徐老太太一概坦然受了。
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徐家有个天仙似的孙女,连太后和皇后也叫人来宣,到跟前说话。
太后是见过徐妙筠的,因此拉了徐沛凝和徐静含说话,皇后便拉着徐妙筠问话,喜欢的不得了,太后问徐老太太:“你怎么调教出这么伶俐可人的孙女来?见妙筠我就觉得好,如今这两个更好,哀家可真是羡慕的紧。”
皇后看徐沛凝沉稳冷静,看徐静含端庄文雅,也是不住点头:“长得好倒罢了,要紧的是懂规矩,真是难得。”
徐老太太谦虚:“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谬赞了,她们人小,哪里禁的夸。”说是这么说,心里却十分得意。
经过元宵节这一次,徐家三姐妹是彻底闻名上京,哪家提起来不说,知道徐家如今只有一个徐静含没定亲,就都拐着弯的来问亲事,徐大太太一概推了,背后却和徐老太太说笑:“老太太再不发话,只怕门槛都要踏平了。”
徐老太太道:“你是做娘的,怎么来问我的意思,我是一个也没瞧中,不是冲着静含的容貌,想娶回去约束儿子不寻花问柳,就是冲着妙筠和沛凝的婚事,想靠着连襟儿往上爬。”
徐太太也是黯然,去了徐静含屋里,徐静含正坐在书桌前抄佛经,徐大太太好奇,道:“怎么抄这个?”
徐静含笑着给徐大太太奉茶,道:“祖母不是要说去看曹婶子?到时候拿本佛经去,也好说嘴啊。”
徐大太太笑道:“还是你细心。”
徐静含抿着嘴低头笑,露出一截雪白的颈子来,再细看身形,已经是凹凸有致,婷婷袅袅,徐大太太看了也要心动三分,更别提那张玉颜了,若是早生个三十年,送进宫,哪里还有安贵妃的地方,定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
徐大太太暗暗叹气,拉着徐静含的手道:“最近不少人上门提亲你是知道的,老太太怕委屈了你,瞧这个不行,那个也不满意,你是个明白人,也不用害臊,告诉我心里怎么想的?我也好替你拿主意啊。”
徐静含虽是庶女,又容貌出众,可徐大太太并没有打压庶女的心。一来徐家子女少,每个都当成宝贝一样,二来徐大太太性子宽厚,并不是容不下庶女的人。
徐静含的娘又是徐大太太的陪嫁丫鬟。却是个没福气的,生下女儿没一年就去了,徐静含算是徐大太太看着长大的,小时候看不出来。越长大容貌越出众,让徐大太太瞧着,都有些心惊肉跳了。
徐静含听了这话,并没有害羞会手足无措,反而越发沉静:“我听祖母和太太的。”
徐大太太笑道:“这是你的终身大事,虽说是父母之命,也要你愿意才成啊。”
徐静含这才露出几分茫然来:“我没想过。”
徐大太太道:“这几日来求亲的,有高门大户,也有寒门小户。高门锦衣玉食。却也有说不出的难处。寒门小户日子苦些,却更自在,不过你的容貌你也清楚。小门小户的压不住,我寻思着给你找个有权势的夫婿。寻常人也不敢打你的主意,你觉得如何?”
徐静含愣住了,没有吭声。
徐大太太瞧在眼里,私下里找徐沛凝:“我瞧着她像是心里有人了,你们姐妹好,私下里问问,若是差不多的,随了她的心意也好。”徐沛凝应了。
姐妹俩关起门来说私房话,徐沛凝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道:“你看上杨敏之了。”用的还是肯定的口气。
徐静含呆住了,徐沛凝不紧不慢道:“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单看你对曹婶子那么上心就猜出几分了,你又突然迷上了练柳公权的字,二哥说过,杨敏之练柳公权的字很有造诣。”
徐静含的脸霎时通红,讷讷说不出话来。
徐沛凝叹了口气,道:“你觉得祖母可能答应这门亲事么?杨敏之再有出息,却是私生子,为了利益咱们拉拢曹婶子,可以,把你嫁过去,祖母头一个不答应!”
徐静含的脸霎时又变得苍白,徐沛凝道:“杨家就是一个泥潭,你嫁给杨敏之,势必要陷进去,公府侯门,子弟又不争气,不知道多少肮脏事,你是知道的,祖母疼你,不会让你被各种糟心事缠身。”
徐静含不忍道:“姐姐别说了,不过是我的一番痴心妄想,我也没想过这样的事,婚姻大事,我会听祖母的话的。”话虽这么说,语气里却有一丝黯然。
徐沛凝却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来,那时候妙筠还小,全家刚搬到杭州,对于江南的生活都有些不习惯,妙筠天天哭闹,祖母和母亲便把心思放在了妙筠身上。
静含水土不服,身体不适,怕给家里添麻烦只忍着不说,结果生生瘦了一圈,要不是二哥细心,发现她饭吃的一顿比一顿少,叫人请了大夫来,只怕她还要忍着。
徐静含就是这样的软和性子,生怕给人家添麻烦,自己受委屈就都忍着,让人觉得又心疼又怒其不争。
就比如这婚事,自己告诉她不可能,她就吞声咽气的说听长辈的安排,要是换了妙筠,只怕早拿话来翻,即便没理也被她强词夺理了。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徐静含就是这么一个不懂得哭闹撒娇的傻孩子。
徐沛凝叹气,道:“你就不能跟妙筠学学么?到底是你的婚事,话虽这么说,祖母有其他主意也不一定,你不如和祖母说一说,祖母也许就答应了呢?”
徐静含有些犹豫:“我不敢说,而且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杨敏之……他什么都不知道呢。”
徐沛凝毕竟主意多,道:“如今上门提亲的也多,祖母一定不会立刻答应,我想着法叫人把信儿传到杨敏之耳朵里,看他什么反应,若是有动静,说不定心里是有你的,若是没动静,那就不好说了。”
徐静含忙道:“姐姐别说,最近正忙着大哥的婚事,杨敏之和二哥走的近,二哥人那么精明,万一察觉出来可怎么办?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