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谋略 作者:徐如笙(起点大封推2014.05.14vip完结)
徐静含忙道:“姐姐别说,最近正忙着大哥的婚事,杨敏之和二哥走的近,二哥人那么精明,万一察觉出来可怎么办?”徐沛凝道:“你放心,这事有我呢。”
出了正月,徐大太太便开始张罗徐润安的亲事,因为娶的是谢家的嫡长女,谢家不光是公府侯门,还是太后的娘家,这亲事势必要煊煊赫赫的的大办一场的。
徐大太太听许嬷嬷说过,刚进二月谢大太太就进宫求太后给了恩典,太后赏了一尊白玉送子观音给谢芝兰。做嫁妆里的头一抬,结果皇后也赏了梅兰竹菊的玉石盆景,就摆在了第二抬。
徐大太太怕丢面子,说起来迎亲的事:“有景焕这个文状元。我想再凑个武状元,文武双全。”
徐老太太笑道:“武状元不成,可景焕说了,到时候安成郡王也会跟着去。也就够了,原先要请张飒的,毕竟年长些,可他和谢家是表亲,要在谢家张罗。”
徐大太太笑道:“这两日我忙的连轴转,等媳妇进门就好了,我也能松快松快了。”
徐老太太也笑着点头,对孙媳妇也很期待。
婚期定在了三月中旬,徐家一早在卖干货的铺子定了大量的海参鲍鱼。干贝鱼翅。就在为这次的婚事做准备。徐沛凝便和徐老太太一起布置新房,徐景焕把找厨子起灶炉的差事接了过去,徐静含的字好。负责写给自家的喜帖。
唯有徐妙筠,她倒是想帮忙。事情都分派完了,她也插不上手,只得跑去看徐润安的喜服,大红色的绸子摸上去滑溜溜的,袖口领口搭配着压了枣红色和金色的线,绣着一道云纹,显得十分华贵,却又不张扬,很符合徐润安温润儒雅的性子。
徐妙筠看着穿上喜服的大哥,十分不舍:“大哥成亲以后就不能叫大哥了。”
徐润安笑起来:“那要叫什么?”
徐妙筠偏着头道:“要称呼你为大嫂的夫君啊。”
周围服侍的丫头都笑起来,徐润安也笑:“你这丫头,是变着法儿的说我娶了媳妇忘了妹妹是吧?”
徐妙筠嘻嘻笑着:“我可不敢。”
徐景焕的新房设在了环芳阁,是个三进的小院子,过了年徐大太太就张罗着叫人重新粉了墙,把院子里的铺着的青砖重新整了整,很是干净整齐,如今又是百花齐放的季节,摆了不少花花草草,看上去花团锦簇的十分热闹。
徐老太太很满意,道:“谢家实在,把前后三进院子的屋子尺寸都量了去,到时候新娘子的嫁妆定会摆的满满当当,咱们也不能叫人瞧笑话,越发要把婚礼办得热热闹闹才是。”
徐大太太笑道:“老太太放心,从送嫁妆那天起,请了两个唢呐班子,换着班吹,一连唱上两天,保管热热闹闹的。”
铺床的日子很快就到了,谢家打发来铺床的是谢芝兰的一个堂嫂,说话十分爽利,对徐家也多有恭维,谢芝兰的嫁妆也是满满当当塞了一百二十抬,清一色的黑漆家具,整整齐齐的,嫁妆箱子却是大红色描金绘彩的红木箱子,上头绘着百子千福之类的吉祥花样,别的不说,光这嫁妆箱子都能当传家宝了。
徐大太太也觉得面上有光,出面打赏送嫁妆的红包里清一色的装着二十两一张的银票,当时大家不知道,等出门一瞧,见有二十两,都不住夸赞徐家手面大。
谢家知道了也觉得很光彩,谁不希望有个大方的亲家,不是为了为银子,只为着面子上好看。
正日子那天,徐家三姐妹负责招待上门恭贺的各家带来的年轻姑娘,徐大太太和何大奶奶招呼女客,外头有徐大老爷和来帮忙张罗的晏三老爷出面,至于徐润安,则有徐景焕,安成郡王,何秉书,董子澄,魏涯一干青年才俊护送去谢家迎亲。
别的不说,单看这迎亲的阵仗就叫人十分羡慕,一个新科状元,一个皇长孙,一个是阁老的嫡孙,还有两个今年的进士新贵,从徐家往谢家一路走就惹人羡慕的紧。
等到谢家新娘子上轿,又有谢玉树谢玉梧和张飒压轿,一路往徐家去,鞭炮声响了一路,洒下的红纸映红了京城的半边天,这样的热闹喜事可是七八年没见了。
当初说这门亲事的时候,谢大太太其实是不怎么情愿的,觉得徐家纵然底子厚,可到底是起复不久,怕徐家只看中了谢家的权贵,又怕徐老太太和徐大太太不好说话。
可后来听说徐景焕中了状元,又偶然间见过一面,英俊倜傥,玉树临风,好一个齐齐整整的年轻小伙子,和谢芝兰是金童玉女般相配,谢大太太就心动了。
后来见了几次徐大太太,觉得她性格温和好说话,就又愿意了几分。
可谢芝兰却不愿意,她从小就是个有主意的,婚姻大事也明白该父母做主,当初说徐大老爷说相中了徐景焕,谢芝兰便托哥哥谢玉树细细打听了,回来就不愿意了,说跟徐景焕这么精明的人过日子,睡觉时也要多个心眼,实在太累了,徐老太太便很担心,这婚事也犹豫下来,后来见了徐润安,俊秀文雅不输徐景焕,却是个知冷知热,温和敦厚的性子,顿时又起了心思,托康王妃去说,却是一拍即合,徐家也相中了谢家既是书香门第,又是勋贵外戚,谢芝兰又温柔大方,是个做贤妻良母的材料,说给谢芝兰听,谢芝兰也愿意。
ps:
我是可爱的存稿箱,今天作者公务员考试,考完试欢快去了,么么。
第七十三章 新妇
其实,说起来,跟徐润安过日子就不累么?
也累,可就是看中了徐润安性子温和,心地宽厚,谢芝兰自知自己是个当家作主惯了的,要是碰上徐景焕那样的,哪里还能做主?家里家外定是他说了算,到时候自己憋屈不说,他还会嫌弃你不恭顺。
可徐润安却不同,他那样的性子注定不会和妻子争论谁当家的问题,谢芝兰自然愿意,更关键的是,徐大太太也正想要一个能当家做主的媳妇,这不就一拍即合了?
新人拜了天地,进了新房,这一路流程走过来都是按了京城的老礼旧俗,徐家祖上是江南人,其实更愿意按着江南的风俗走,可徐义臣在京城为官几十年,两个儿媳妇也都是京城的,这日子过下来,江南人都变成了京城人,也没那么多讲究了。
大家一窝蜂跑到新房去看新娘子,徐妙筠却带着丹桂在院子里派喜糖,来恭贺的客人多,有的穷,有的富,带过来的孩子却是一样的天真烂漫,徐妙筠瞧着就喜欢,一人抓了一大把喜糖放在怀里,看他们在院子里跑来跑去。
张飒送亲留在徐家喝喜酒,把张序之也带过来了,他和徐妙筠也是认识的,跟在徐妙筠后头直转悠,含着徐妙筠给他的玫瑰松子糖,拽着徐妙筠的裙子,跟小跟屁虫一样。
唐囡囡瞪着他道:“叫小厮带他玩儿去!”
张序之不肯,徐妙筠道:“他才多大。人多眼杂的,万一出事了怎么办,这可是张飒大哥的眼珠子呢。”又告诉张序之:“叫唐姐姐。”
张序之歪着脑袋道:“我见过她,她可不听话了,比我还调皮。”
把唐囡囡气的鼻子都冒烟了,徐妙筠笑的前仰后合:“你是有多不听话啊,连小孩子都记住你了。”
唐囡囡恨得牙根痒痒,要去捏他的鼻子。被徐妙筠护住:“跟小孩子计较什么,你不进去看新娘子?”
唐囡囡道:“人多的很,哪里挤得进去,又不是没见过。”
见丫头端了一碟子桂花花生糖来,整盘子劫了过来拿在手里逗张序之:“就不给你吃。”
眼见着张序之要恼了,徐妙筠忙抱他走,又说唐囡囡:“怎么比孩子还顽皮?”
等到了坐席的时候更是热闹,徐家前前后后几进院子,宽敞的地方均搭了棚子。蒙了大红色的帐幔遮阳,里里外外开了三百桌酒席,别说徐大太太了。连徐沛凝和徐静含也忙的不可开交。
徐妙筠一听外头准备的酒短了。忙带人又抬了两坛子送去,结果在二门和安成郡王迎头撞上,安成郡王含笑把人扶住,道:“怎么这么慌慌张张的?”
徐妙筠倒没顾上害羞,道:“外头预备的酒喝两天都够了,怎么又说不够?我叫人赶紧送过去。”
安成郡王道:“别急。哪里是酒不够,是翼然和唐旭几个要作弄你哥哥呢,说准备的酒压根不够,再叫送两坛子过来,你倒是实心眼。还真去送。”
徐妙筠埋怨道:“我这不是怕失礼么,大哥哥成亲。我们连酒都没管够,说出去不是没脸?”又瞧安成郡王:“你不去喝酒做什么?”
终于有点脸红了。
安成郡王笑道:“张飒问序之呢,要他给几个叔伯请安,让我走一趟,我正愁找谁带话呢。”
徐妙筠忙又把张序之从席上领出来交给了安成郡王。
其实,按着辈分,安成郡王该喊张飒一声叔叔,毕竟张飒是皇上的外甥啊,可张飒只比安成郡王大七八岁,安成郡王哪里叫得出来,索性直接喊名字。
倒是张序之小小的人儿,见了安成郡王一本正经道:“原来是大表哥,找我是有什么事么?”把徐妙筠笑的不行,安成郡王也笑,把张序之扛在肩上带走了。
酒席一直到亥时才散,外头徐景焕陪着的几桌却是喝酒上了瘾,要不是徐景焕把徐润安替下来,只怕还脱不了身。
徐老太太上了年纪,不过是陪着几个差不多年纪的老太太一起说说话,饶是这样也费精神,最后嘱咐徐沛凝:“预备几碗醒酒汤,等席散了挨个的灌下去,不能仗着年轻不当回事。”这才去睡了。
徐大太太却一直收拾杯盘器皿到半夜,天蒙蒙亮才歇下,没睡几个时辰又要起来预备双朝贺红的事。
幸而徐沛凝和徐静含都能做主,各色安排的妥妥当当,徐大太太也没有很操心,把给新媳妇的见面礼预备了便去了前头花厅。
徐家祖籍杭州,族人大都也在杭州,当初徐义臣被问罪,徐家被抄家,那些亲戚怕被连累,就断了关系,后来徐家起复,徐老太太说他们只能共富贵,不能共患难,心里生气,徐润安这个长子嫡孙成亲索性说也没说。
因此要认的亲戚也只有何家大奶奶这个姑母,还有晏家,苏家这几家姻亲,康王府那边康王爷到没有过来,可安成郡王等三个郡王都过来了。
徐妙筠那边也在招呼苏家程家的姑娘,苏家有两个姑娘,除了苏又庭的妹妹苏又芳外,还有一个是堂姐妹,叫苏又琳,只有七八岁大,跟着来玩的,程爱莲也是硬跟着苏又芳过来的,看徐沛凝的眼里还是带着几分探究,徐妙筠很不喜欢她,遂也不搭理她,只和苏又芳说话:“这么说,你也打算办一场春宴了?”
苏又芳笑道:“想请姐妹们去热闹热闹,到时候你可要赏光啊。”
徐妙筠道:“既然是你办的,肯定要去凑热闹的,只是不知道还请了谁?”
苏又芳笑道:“说出来一多半你不认识,不过我也想给唐姑娘冯姑娘下帖子。若是她们不去,你可要帮着我说说。”
徐妙筠笑道:“都是爱玩的,你一下帖子,保准都去。”
这边说着,那边新人进来,气氛就热闹起来了,先到男客那边给徐大老爷磕了头,又到女客这边给徐大太太磕头。还有何大奶奶,晏三太太诸人,都是会做人的,一出手见面礼都不会少,都夸赞新娘子漂亮,等认了一圈人,又去徐老太太的院子给徐老太太磕头,得了徐老太太两件家传首饰。
今儿虽没有正日子那天喧阗,却也十分热闹。一直到半下午,客人都散了,徐妙筠拉着徐静含去了环芳阁。谢芝兰刚换了衣裳预备到徐大太太跟前立规矩。见了两个小姑子来忙笑着让了座,徐妙筠笑道:“来讨嫂子的好茶吃。”
谢芝兰忙让人上了茶水点心,笑道:“怎么不见大妹妹?”
徐静含道:“大姐不得闲,正和外头帮厨的厨子伙计算帐呢。”
谢芝兰亲自给两个人捧了茶,道:“家里的事都是大妹妹在管么?”
徐妙筠笑道:“是啊,大姐姐十四岁的时候就开始管家了。祖母上了年纪,不过问府里的事,大伯母心善手软,镇不住人,只好交给大姐姐了。”
谢芝兰一笑。没做声,徐静含细心。道:“以后嫂子进门,就该嫂子费心了。”
谢芝兰却换了个话题,招呼两个人吃点心。
从环芳阁出来,徐静含便对徐妙筠道:“你觉得太太会把管家的权力交给嫂子么?”
徐妙筠诧异道:“为什么不?”
徐静含笑笑,这事可没这么简单,若谢芝兰的小姑子是徐妙筠,万事不管,那姑嫂关系自然和?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