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谋略 作者:徐如笙(起点大封推2014.05.14vip完结)
悴患耍烀铙抻行┦Щ曷淦牵す鹑淳粢簧阉乩从止厣洗盎В骸吧缴侠洌媚镉执捣纾帕沽丝刹皇峭娴摹!?br />
看徐妙筠乖乖坐回榻上,又端了碗热茶给她:“这山上东西少,姑娘也只能一切从简了,幸而二少爷细心,如今灶房里预备了一缸米,两篮子瓜果,这寺里每日又提供新鲜的菜蔬,吃饭是不愁的。”
又悄悄道:“奴婢特地准备了两盒蜜渍猪肉条,姑娘若是馋了便吃那个。”
徐妙筠笑道:“我可没那么馋嘴。”
这时银杏也进来了,提了一壶热水,三个人一起草草梳洗了,坐了一天的马车也都累了,徐妙筠睡在榻上,丹桂和银杏便打地铺,主仆三个人凑合着睡了一晚上。
第二日是被寺中的钟声惊醒的,丹桂吓得一溜烟爬了起来。迷迷糊糊好一会才意识到自己是在山上,讪讪的推醒了银杏,收拾了铺盖,又服侍徐妙筠起床。
徐妙筠歇了一夜,精神倒还好。说要去拜见福慧大师。总归是借着清修的名头来的,总不能吃吃喝喝正事不干吧,可福慧大师却在和弟子们做早课。这一等便是日上三竿,福慧大师昨日已经见过徐妙筠了,如今再见她脸上笑眯眯的:“徐施主是有什么事么?”
徐妙筠施了礼,道:“大师,妙筠初来乍到,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还请大师指点迷津。”
福慧大师笑道:“修佛在于修心,修心在于自身,徐施主觉得做什么事情能够修心便做什么吧。因人而异,老衲也不敢说施主该做些什么才合适。”
徐妙筠知道和佛门中人,尤其是这些大师说话最是费劲了,三两句离不了修心,说了一车话,其实就是“你自己看着办”的意思。
她想了想。道:“既然如此,便请大师赐些笔墨纸张,妙筠想从抄佛经开始。”
福慧大师点点头,答应会让小沙弥送过去。
福慧大师是只负责把人收留了,却不负责安排徐妙筠的生活。徐景焕也没真打算让徐妙筠修佛来着,遂这抄佛经的事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徐妙筠带着两个小丫头吃喝不愁,便在院子里自己过起了小日子。
三个姑娘家先把屋里西次间的书桌书架移到了东次间,腾出地方摆了两个睡塌,总不能让丹桂和银杏一直睡在地上,这样一来东次间的地方便小了许多。
幸而徐妙筠不在乎,想起来就抄抄佛经,累了便在院子里看丹桂和银杏刨地,两个丫头没卖身前家里也是种地的,有商有量的说是赶在夏末秋初种一畦小萝卜,一畦豆角。
两个丫头还特地向寺里的僧人借了刨地的家伙和种子,可到底在徐家娇生惯养惯了,连翻地也不会了,那笨拙的姿势让徐妙筠笑的不行。
这样的日子过三四天只觉得闲散,过上八九天就觉得无聊了,进了八月份,地已经翻好了,小萝卜和豆角的种子也撒好了,单等着发芽了,徐妙筠没事情可做,抄佛经又太枯燥,渐渐坐不住了,可过了两日,居然把徐景焕给等过来了,他担心徐妙筠,实在等不及一个月,收拾了两大车东西来看徐妙筠。
他看徐妙筠虽然精神恹恹的,可却没有憔悴,便知是闷得,笑道:“今年中秋节你也不能回家团圆了,不过祖母给你预备了很多东西,有大妹妹和二妹妹亲手做的月饼和糕点,还有两筐时新瓜果,本来还想准备一篓子螃蟹,可到底不妥,又怕你贪嘴一下子吃光了肚子疼,便只做了蟹粉酥给你尝鲜,大伯母还给你裁了两身新衣裳,都是素净的颜色,你穿着也没大碍。”
徐妙筠光是拉着哥哥的胳膊便十分满足了,可福慧大师却高高兴兴地亲自过来,说摆好了棋盘,要和徐景焕对弈两盘,徐景焕便和福慧大师下了一下午的棋,晚上吃了饭才回去。
徐妙筠依旧觉得十分满足,连吃厌了的豆腐都拌着徐景焕送来的家里自己做的黄豆酱吃的一点不剩,屋子里还堆着许多东西,徐妙筠觉得靠着这些,自己大概又可以支撑一个月了。
中秋节那天,主仆三人在小院子里自己过节,丹桂和银杏做了一桌子素菜,又把私藏了许久的蜜渍猪肉条和去年的干豆角一起炖了凑了个肉菜,三个人喝了点酒,又吃月饼赏月,徐妙筠虽然觉得孤单,却也不十分失落。
而此刻宫中,八月十五照例是有宫宴的,三位王爷带了各自的王妃儿子入宫和皇上皇后团聚,连太后也出席了,坐在上首和安成郡王说话。
自打那日的凤仪宫风波,太后便没和皇上说过话,皇上几次去赔不是,太后都不见,若是皇上实在罗嗦了,太后就装病,反正是不搭理皇上,这让皇上十分挫败。
老娘不理他也就罢了,孙子也和他生分了。以往三天两头进宫,陪着他下棋说话,让他十分窝心,可如今不传召便不入宫,见了面虽然规矩一丝不错。可却没了以往的亲热劲儿。
其实皇上也后悔。觉得当时太冲动了,话也说得过分了些,也太偏心了些。可皇上也有怨啊,当时要不是徐景焕说话难听,他也不会想起了徐义臣,也不会觉得自己一次次被徐家的人顶撞,难堪,也不会一时冲动说了那些话。
再说了,他事后让康王去徐家看望,也是间接示弱了,可徐景焕却毫不领情。执意把徐妙筠送到了京郊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寺庙,这不是打了他的脸?他气得要命,也忍住了没和徐景焕算账不是?
如今朝中上下虽然都没说话,可那眼神里都明白着呢,都在指责自己偏袒郡主,有失公允。他也是皇上,难道就不能有自己的喜恶偏好?皇上是越想越气闷,索性不再放下身段去讨好太后。
今日乃是中秋节,明明是家人团圆的日子,太后却只和伯让说话。皇后好像突然对郑祥妃很感兴趣似的,拉着郑祥妃夸她的首饰样子时兴,是以往没见过的。
康王则和廉王说起了话,康王妃和瑞王妃并挺着肚子的左氏窃窃私语养儿经,就连安宜郡王和安清郡王也跟安濯郡王和芙蓉郡主一起猜拳玩耍,很是高兴,唯独皇上,安贵妃和端王一家,无形中被大家冷落了。
端王想像往年一样向皇上祝酒凑趣儿,可太后和皇后淡淡的,完全不接茬,端王便讪讪的放下了酒杯。
太后和安成郡王说了一会话,便把目光转向了端王妃:“芳玉没来?”
端王妃受宠若惊,忙站起来道:“老祖宗禁足,她不敢来。”
太后点点头,端王妃以为她会顺势宽恕芳玉郡主,可没想到太后居然道:“以前也没见她这么听话,就该这样,让她好好地闭门思过吧,人家徐妙筠因为她不得已到了山沟里去静修,她若有点良心也该痛改前非了。”
端王妃心中一苦,低头讷讷称是。
皇上心里很不是滋味,太后瞥了他一眼,对安成郡王道:“伯让,去给你皇祖父敬酒,求他再给你指一门好亲事。”
安成郡王站了起来,却没动,皇上也沉了脸色不出声,席上便渐渐静了下来,还是瑞王打破了尴尬的氛围,笑道:“母后,伯让不是有媳妇了么,何必又要再指婚?”
太后哼了一声,瑞王妃赶忙接上:“儿媳和王爷在家时还时常说起,徐姑娘天真烂漫,性子活泼。和我们伯让是天生一对,这样的好姻缘到哪里去找呢,虽说徐姑娘受了伤,可年纪轻轻的,底子又好,人参燕窝的养着,三两年还能不好?就是在山上也好,清净,也利于养病,又和福慧大师谈经论道的,将来可是多一个人和母后一起说经呢。”
太后神色缓和一些,道:“这倒还像句话,都说一个巴掌拍不响,皇上可着劲只怨一个,也难怪人家寒心。”
又对皇后道:“哀家记得你们家也有个姑奶奶是去寺里清修的?”
皇后忙道:“是臣妾祖父的一个个姑姑,当初年少守寡,在家里又受嫂子的气,这才搬去寺里清修。”
太后点头,道:“不管怎么样,在外头清修到底不是在家里,不知道有多少委屈呢,妙筠这个孩子很合哀家的眼缘,哀家可不能叫她受欺负了,既然是清修,哀家便赐她一个法号,让她奉旨带发修行,将来就是哀家去了,看你们谁敢为难她。”
又看着安成郡王:“你看静和二字可好?哀家便赐她静和仙姑的法号如何?”
安成郡王微微一笑:“伯让替她谢谢老祖宗了。”太后拍拍安成郡王的手,示意太监去传旨。
中秋节的第二天,太后下懿旨封徐妙筠为静和仙姑,奉旨带发修行,扭转了自打出事以来徐家,甚至康王府低迷的气氛。
首先这是太后的懿旨,那么就连皇上也不能反驳,太后又上了年纪,什么时候见她管过事?可太后的权威还在呢。
虽然事情过了两个月才摆明了自己的态度,可这态度毕竟是偏向徐家的,再说那个静和仙姑的法号,显然是一种赞誉,再加上那句带发修行,修行就修行了,何必强调要带发?
还是打定了主意要给徐妙筠的婚事做主的。
太后旨意一出,唐囡囡和冯贞贞便来徐家贺喜,这也是徐妙筠叮嘱她们的,她不在家,便请两个朋友常来徐家陪徐老太太说话解闷,徐老太太听着道喜的话,却更加想念孙女儿。
唐囡囡机灵,笑道:“老太太,我和贞贞正预备着去栖凤山瞧她呢,不然您也一起去?”
徐老太太还没说话,徐大太太赶忙拦住:“老太太上了年纪,可经不起颠簸了。”
徐老太太不无遗憾的点点头:“你们去瞧,回来告诉我,是不是瘦了?有没有哭鼻子?我一想起来心里就难受的紧,这孩子娇生惯养的,哪里吃过这样的苦。”
第八十一章 侠客
唐囡囡满口应下,过了两日,约了冯贞贞一起去栖凤山瞧徐妙筠,两个人是借着拜佛的名头上山的,却抬了两大箱东西给徐妙筠。
有唐囡囡搜集来的各种有意思的话本小说,有冯贞贞独家提供的各种小玩意儿,比如鲁班锁,九连环,还有码的整整齐齐两大匣子腌渍的牛肉干和猪肉条,拿出来立刻叫丹桂藏起来了。
徐妙筠十分开心,却看着两箱子东西发愁:“哥哥送来的东西都没地方放了,你们带来这么些,真当我在这儿长住了?”冯贞贞笑道:“怕你闷,送给你解闷的呀。”
唐囡囡则忙着和徐妙筠说芳玉郡主的坏话:“太后娘娘禁足,中秋节也没让她进宫,沉烟楼那边李先生直接下通牒不许她再继续留下念书,她如今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本来我想狠狠踩一脚替你出气的,可她整日缩在端王府,倒让我没了机会。”
徐妙筠道:“你别乱来了,现在这样就很好,你别把自己也赔进去,我在这儿挺好的,还跟丹桂学着种菜呢,素日抄抄佛经,就当打发日子了。”
唐囡囡道:“对我你还隐瞒什么?就这么大的院子,不闷就怪了。”
三个人叽叽喳喳玩了半日,到了半下午才离开,徐妙筠亲自送到了山门外,依依不舍,看着马车走远了才回去。
回到禅房,徐妙筠翻了翻那些话本小说,又把玩了一会九连环,心里涨涨的,觉得十分满足,是的,在别人眼里她是倒霉的,可是她却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她有疼爱她的家人,还有两个亲密的朋友。还有……那个人。
徐妙筠想想有些脸红,自刚到山上安成郡王来了一次后,他又陆续来了两回,都是在夜里,他不像徐景焕或唐囡囡冯贞贞似的给她带很多东西。但却让她觉得很欢喜。那是一种和家人朋友截然不同的情感,让她有些茫然失措,也有些隐隐的期待和喜悦。
一次是在中秋节前一天晚上。依旧是一个窗内一个窗外,徐妙筠脸色绯红,低着头别扭的任由他握着自己的手,两个人都没说话,默默无言站了好一会,差点被丹桂发现。
另一次是昨天晚上,他见了自己便低声唤了一声:“仙姑。”徐妙筠大窘,他却笑起来,语气十分亲昵:“最近有没有想我?”
徐妙筠只觉得轰的一下。脸变得通红通红的,不仅仅是因为对方的轻佻,也是因为自己心里那个肯定的答案,一个人发呆时,是想过的,说起来。两个人真的没说过多少话,可每次见面都觉得十分熟悉,好像认识了十几年似的。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天涯明月新。朝暮最相思。
临走前,他俯过身来轻轻亲了亲徐妙筠的脸颊,徐妙筠措不及防,下意识的推开他,“砰”地一声关了窗户,丹桂听着声音从院子里跑进来,手里还拿着给小萝卜和豆角浇水的水瓢,面色惊诧:“怎么了?”
徐妙筠犹自觉得面红耳热,心如擂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