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谋略 作者:徐如笙(起点大封推2014.05.14vip完结)
徐妙筠道:“公主和我说说到底是个情况,我在山上住着,什么都不知道,不是说只有一小股鞑子么?怎么就到了兵败被俘虏的地步了?”
泰宁便把从西北战事初起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告诉了徐妙筠:“……父皇现在老是念叨,说要是当时三哥的腿没受伤就好了,也不至于到现在这个地步。”
徐妙筠默默无语,相比于巧合,她宁愿相信这是一个阴谋。
晚上徐妙筠和泰宁住在一起,徐妙筠睡不着,不管是哥哥还是安成郡王。临走前都没给她带话,按理说以哥哥的聪明应该会意识到这其中的问题的,怎么可能一句话不留呢?
或者说他留了话,却只告诉了大姐二姐,没告诉自己?
徐妙筠有些沮丧。她站着宽敞的宫殿里,却感觉到了一种寒意,月色正好,她趴在窗前发呆,蓦然被什么打湿了脸颊,抬头一看,居然下雪了。
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是了,已经进了腊月了,这还是入冬后的第一场雪呢,因为西北战事的缘故,时间也过得飞快,什么时候居然天这么冷了却不知道。
京城如此,想必西北更冷,她默默许愿,希望哥哥和自己的心上人平安归来。
徐妙筠站了许久,从窗户飘入的寒冷把泰宁也惊醒了,她揉着眼睛看着徐妙筠:“你怎么不睡?”
徐妙筠摇头:“睡不着,我想我哥哥了。”
泰宁道:“他跟在伯让身边,只要伯让没事,他就没什么危险,而父皇是断断不会让伯让出意外的,你只管放心就好了。”
徐妙筠点点头,和泰宁挤到了一处:“安贵妃没有说过做过什么吗?她会眼睁睁看着端王去西北?”
泰宁语气有些不屑:“安贵妃再得宠,那也是一个妾侍,父皇宠着她,她便得意,父皇不理她,她也就那么回事,不过说也奇怪,她也就长得不错,又没什么见识学问,居然把父皇迷得团团转,三哥去西北,她没有反对,反而说去西北正好为父皇分忧解难,安贵妃这个人哪,她得意的时候风头尽出,不得意的时候便隐忍不发,很会见风使舵,前阵子三哥贪污,她一声不吭,如今三哥去西北,她就满口夸耀,话里话外是三哥多能干,暗中讽刺大哥不如三哥,母后听了就厌烦,让她抄佛经为三哥祈福。”
徐妙筠若有所思,一个在宫里得宠了几十年的嫔妃,见风使舵是本性,趋利避害也是本性,如今康王被俘,皇后心里不痛快,她却撞到枪口上去导致被罚,这可不是她该做的事啊,而且皇上病了,她不是应该在跟前侍疾么?
她问泰宁:“皇上这次病了安贵妃有没有去侍疾?”
泰宁摇头:“说来也奇怪,要是以前,她肯定凑上去嘘寒问暖了,可这次因为母后让她抄佛经,她便整日在宫里不出门,自然没有侍疾。”
徐妙筠点点头,没说话,泰宁却失了困意,拉着徐妙筠道:“父皇拆散了你和伯让,你现在还恨他么?其实父皇已经后悔了,只是你哥哥太气人了,坚持把你送到寺里去,父皇觉得没面子,索性就不再管了。”
徐妙筠笑道:“我在寺里也挺好的,并没有吃苦啊。”
没有提婚事的事情,泰宁也没有继续追问。
在宫里住了两日,唐囡囡进宫来瞧她,拉着她叽叽呱呱,好像十几年没见了,徐妙筠笑着听她抱怨唐二奶奶如何*霸道,她如何不满意这门婚事,及说到了徐沛凝的来找她的事情时,徐妙筠愣住了:“我姐姐去找你了?”
唐囡囡道:“与其说是去找我,不如说是去找我娘的,也不知道她们说了什么。”
徐妙筠有些忧心忡忡,唐囡囡奇怪道:“你怎么了?”
徐妙筠摇头:“我哥哥去了西北,我担心家里出事。”唐囡囡不以为然,反而安慰了她一通。
虽然进了腊月。可宫里一点过节的气氛都没有,徐妙筠整日要么在太后身边,要么和泰宁一起,倒比住在山上还觉得枯燥,等过了腊八,徐妙筠已经渐渐死心,安安心心的在太后宫里抄佛经。泰宁却悄悄来找她:“杨敏之回来了。”
徐妙筠丢下笔跟着泰宁一路小跑去了承德殿。
承德殿的内侍和宫女全部守在了门外,为首的梁公公拦住了泰宁:“皇上皇后在说话。公主稍后片刻,老奴再替您禀报。”
泰宁不耐烦的挥开手:“用不着你,别出声就行。”
梁公公到底不敢拦泰宁,想着以往泰宁公主也有偷听的时候,皇上却不以为然,便无奈的看着泰宁和徐妙筠进了后殿。
隔着重重帘幕,却可以清楚听到前殿杨敏之清冷的声音:“……臣带了十二个人去,路上有三拨人拦截,死了四个,到了古城关后。发现四处戒备森严,臣拿出皇上的旨意要求见宋三奇,宋三奇见了臣,却在臣的茶水里下蒙汗药,臣不敌。被关进了牢里,醒后质问宋三奇,宋三奇却说臣是乱臣贼子,要替皇上锄奸,幸而有人暗中相救,臣才逃脱,救臣的人是一个自称叫大刀的侠客,他说他受徐景焕所托暗中保护康王爷,可谁知康王爷一到古城关就被宋三奇软禁起来了,他觉得奇怪,可见康王爷没有性命之忧,便暗中隐藏起来,把宋三奇摸了个底清,察觉宋三奇要对康王爷不利,他便见了康王爷,康王爷却让他速速回京报信,说宋三奇要造反。”
随即传来皇上的怒斥声:“这个宋三奇!这么说鞑子来犯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杨敏之道:“鞑子来犯是真的,不过只有一小股队伍,是看着入冬了,想来抢点吃的,已经被宋三奇打退了,古城关戒备森严,古城关的百姓却安然无恙,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道康王爷到了边关,大刀不敢离开康王爷,怕康王爷受伤自己不好交代,后来救了臣,让臣回来报信,臣便去广宁卫和宁远卫求救,想趁势把康王爷救出来,可广宁卫和宁远卫的人已经被宋三奇策反了,臣费了好一番功夫才脱身,后来折回古城关见了康王爷,康王爷让臣回来报信,不要再管他,臣想着有大刀在,便先行回来报信。”
皇后道:“慢着!你回来的时候没人在路上拦截你么?”
杨敏之愣了一下,道:“臣就是怕遭人拦截,所以白天休息,晚上赶路,可是一路顺遂,并未遇到什么人。”
皇后的声音骤然变得惊慌起来:“端王带着五万兵马前去古城关救援,你在路上也没有遇到么?”
杨敏之的声音十分肯定:“臣没有遇到。”
皇上沉重的叹了口气,接着便是皇后的声音:“东琪一到古城关就被软禁起来,杨敏之也遭到了暗算,回来的时候却没有遇到那五万大军,皇上,您不觉得蹊跷么?”
泰宁听得都愣住了,而徐妙筠则迅速的把她拉了出来,泰宁觉得莫名其妙,一出承德殿便大声道:“你拉我做什么?”
徐妙筠满脸严肃:“你还没听明白么?哪里是宋三奇要造反,是端王爷要造反了,先谎报军情,让皇上决定出兵,端王临阵前又摔伤了腿,导致康王代替出行,再说康王兵败被俘,把安成郡王也引到了西北,皇上又把拱卫京城的几支军队都调到了西北,导致京城空虚,若是不出意外的话,杨敏之回来的时候这么顺利也在端王的算计之中,他让杨敏之回来报信,好真正的撕破脸,他杀个回马枪,到时候只要控制了皇宫,就算康王爷回来了也无力回天,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想必京卫指挥使司和五城兵马司已经开始有所动作了。”
泰宁惊慌失措起来:“那该怎么办?我去告诉父皇知道。”
徐妙筠道:“皇上肯定猜出来了,我要赶紧回家,要是端王控制了京城,头一个不会放过的就是康王府和徐家,我要回去保护祖母。”
她拉着泰宁恳求:“公主,你带我出宫吧,我不能留在宫里。”
泰宁却拒绝了:“你不能离开,若真是像你所说的那样,回去了也是送死,不如在宫里,有我护着你,谁也不敢动你。”
徐妙筠苦笑,若真的到了那一步,泰宁做为皇后的女儿只怕也不能自保,更别提保护她了,不过泰宁说的也对,她回家也没什么帮助,家里有大哥大姐二姐,定然想的比她周到,她倒不如留在宫里随机应变。
仿佛在验证她的话一般,皇宫藏书楼楼顶的大钟沉重的响了起来,声音肃穆,让人心寒。
泰宁却脸色大变,喝骂远远跟着惊慌失措的宫女:“还不去看看,谁这么大的胆子居然敢撞响归魂钟!”
ps:
兑现之前的承诺,加更喽。
第八十六章 围困
归魂钟归魂,只有皇帝去世的时候才会被敲响,如今钟声响起,只怕满京城的人都以为皇上归天了!
徐妙筠当机立断,拉着泰宁回了承德殿,正遇上从里面出来的杨敏之,也是听了钟声满面愕然,徐妙筠拦住他:“这个时候你也别想着出宫了,保护皇上要紧。”
杨敏之神色一肃,回了承德殿。
承德殿内空无一人,皇上躺在床上咳嗽,脸色发白,而皇后则是神色庄重,这归魂钟被敲响,不用猜,一定是安贵妃的杰作,看到去而复返的杨敏之和跟在后面的泰宁,徐妙筠,皇后不由慌了:“你们两个在这儿做什么?赶紧回去,到太后宫里去。”
若是端王真的有心兵变,他唯一不敢动的就是太后了。
泰宁顿时红了眼圈,跑到了皇后跟前。
本应在西北的端王此刻却出现在京城东城门外,守城门的将士听了那一声声归魂钟,都是惊慌失措,窃窃私语,而端王冷冷一笑,他受够了遮遮掩掩,他要靠自己的实力夺去属于自己的东西!
他对同样戎装整发的王恒道:“你带着人把京城有名有姓的人家都看好了,只许进不许出,尤其是康王府和徐家,不得让他们找到可乘之机。”
王恒抱拳称是,可却不放心端王独自进城,端王却道:“只有我孤身进城才能顺利进宫,到时候你带着五城兵马司的人把皇宫给围住了,不要惊动三大营。”
王恒满面严肃,看着端王独自进了城,这才和手下兵分数路,各自行事。
不出一刻钟,徐静含便在徐家院子里听到了马蹄声,剑戟声还有士兵的喝骂声。神色一肃,和身边的徐润安对视一眼,徐润安道:“家里的事交给二妹妹了。”
徐静含点头:“大哥要小心。”
看着徐润安带着护院悄悄聚集在了前院。她才进了后宅,命丫头扶着徐老太太。徐大太太和谢芝兰晏静宜几个一起进了刚刚修建好的跨院,因为事先有了准备,徐家上下寂静一片,没有人高声说话,也没有人惊慌失措。
大家有条不紊的把厅堂中摆设的贵重器物锁进了库房,然后有条不紊的进了跨院等待,王恒所带领的人马到了徐家时。徐家已经成了一幢空荡荡的宅子。
徐沛凝站在苏家宅院里,也听到了外头的动静,她回到屋里拿出中秋节时叫人定制的烟花放在院子里,命人点燃。已是黄昏时刻,绚烂的烟花冲上天空,虽然转瞬即逝,可住的不远的唐家,谢家。程家,冯家,张家……都看到了,也开始各自行动。
今夜,注定不眠。
此刻端王已经顺利进了宫。宫门的侍卫虽然见了他跟见了鬼一样,可都沉浸在刚才的归魂钟声里,还没有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端王一路疾行,到了承德殿。
出乎他的意料,整个皇宫好像全无防备,宫女太监依旧低着头在长街行走,承德殿的侍卫也在正常当差,甚至承德殿廊下皇上亲自养的一只鹦鹉还是活蹦乱跳的。
梁公公等在殿门外,见了端王身子一躬:“老奴见过王爷,皇上已经等候王爷多时了。”
故弄玄虚!
端王一声冷笑,进了承德殿,王恒已经把京城控制在手里,三大营也有他的人,只怕一齐喝了掺了蒙汗药的酒,不省人事了,如今只要等去截杀安成郡王和徐景焕的五千死士赶到,这京城,这天下,就都是他的了!
华丽的承德殿如今只剩下一片冰冷,皇上躺在榻上,身边一个服侍的宫女太监也没有,神色憔悴,眼神却十分平静,端王慢慢走过去,看皇上咳个不停,便给他倒了一杯水,服侍他喝下。
做过无数次的事情,十分熟练,却让皇上老泪纵横,他握住了端王的手:“东珍,朕对你还不够好么?”
端王面无表情:“您若是对我好,就该早早的把我立为太子。”
皇上苦笑:“你以为立太子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么?你若是早早的有了儿子,朕十年前就能名正言顺的立你做太子了!”
端王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