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谋略 作者:徐如笙(起点大封推2014.05.14vip完结)
屎筇酒骸笆敲铙蕖!?br />
她拿出了那把用帕子包裹住的匕首交给徐润安:“这是徐家的东西,你收好了,不要让人看出破绽,对外只说是皇上一剑刺死了端王,又被他气死的。”
徐润安张大了嘴巴,愕然不能自己。
妙筠,杀了端王?
徐润安的脸色变得沉重起来,他接过匕首,皇后若有所思的看着他:“你要好好安抚妙筠,千万别让她说漏了嘴,不然就是本宫也救不了她。”
徐润安脸色大变。
第八十八章 善后
端王纵然谋反,罪该万死,却也是皇族中人,皇上的儿子,身份尊贵的皇子,皇上杀了他,老子教训儿子,是天经地义,可妙筠杀了端王,那便是以下犯上,即便端王有错,也会杀了妙筠为他报仇。
不知不觉,徐润安额上已是冷汗涔涔。
徐妙筠安然躺在后殿榻上,徐润安看她毫发无损,这才松了口气,可随即又为远在西北的徐景焕担心起来。
虽然徐景焕离开京城前已经有所觉,做了准备,可端王的来袭太过突然,有好多事情是没办法一下子安排过来的,如今天高地远的,也不知道那边的局势如何。
徐润安叹了口气,却听到徐妙筠嘟哝一声,慢慢睁开了眼睛,徐润安大喜,连声道:“筠儿,你醒了,可有什么不适?”
徐妙筠看到徐润安,一骨碌爬了起来,随即有些茫然失措:“大哥,我这是在哪儿呢?”
徐润安有些惊讶,忙试探道:“你不记得了么?”
徐妙筠摇头,沉默半响才道:“我好像做了一个梦,梦到谁死了,流了好多血,我便晕过去了。”
徐润安心中一紧,安慰道:“不过是个梦,你不用害怕。”又把今晚发生的事一一告诉了她,只略过了端王那一段。
徐妙筠脸色苍白:“皇上殡天了?”
徐润安道:“是,叛军已伏诛,只是皇上的死讯事关重大,只怕不能泄露出去。你切莫说漏了嘴。”
徐妙筠点点头,道:“那咱们回家吧,反正剩下的事情也不用咱们操心了。”
徐润安学着徐景焕的样子摸了摸她的头,兄妹俩在徐家家丁的护卫下回了徐宅。
徐宅已经空空荡荡的,一个人影都没有,徐妙筠见了以为祖母被害了,吓得脸色苍白,徐润安却道:“你别担心,祖母躲进了暗室。里面有提前储备的粮食和水,能撑一个月呢。”
徐妙筠睁大了眼睛:“暗室?咱们家什么时候有暗室了?”
徐润安一边熟门熟路的带着她到了新修建的东西跨院,一边解释:“修院子的时候就已经着手建造了,那时候祖母便担心端王狗急跳墙,托杨敏之找了相熟的人修建了暗室,谁知端王真的走到了这一步呢。也幸而祖母早有决断,不然真是不敢想象会有什么后果。”
徐妙筠笑了起来:“端王狗急跳墙也是迟早的事,他做了这么多亏心事,早晚有露馅的那一天。”
徐润安进了东跨院一间院子的东厢房,不知在哪儿按了一下,原本整个镶嵌在墙上的百宝架居然缓缓移动开来。不等徐润安说话,便听到一个警惕的声音:“谁在外面?”
徐润安听出是安清郡王的声音。忙道:“我是徐润安,郡王,一切可好?”
不出片刻,安清郡王和安宜郡王走了出来,两个人俱是神色憔悴,安清郡王倒是打起精神道谢:“幸而徐大哥派人把我们和母亲接了过来,不然还不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
徐润安忙推辞:“郡王太客气了。”又和他说了皇宫的形势。想请他进宫帮衬泰宁公主。
安清郡王仿佛一下子长大了似的,道:“理应如此。叔宁还小,让他留下陪伴母亲吧,我这就进宫。”徐润安便叫家丁护送他去。
徐妙筠早已进了暗室,拐了一个弯便是一个宽敞的房间,四面都是封闭的,贴墙放着好几张卧榻,除了徐老太太和康王妃外,徐大太太,谢芝兰,晏静宜,徐静含都在,见了徐妙筠也都是劫后重生的喜悦。
待到一家人在正堂坐定,这才互相说起了分开后发生的事情,徐老太太犹可,不过是进了暗室躲避,而徐妙筠和徐润安那边则惊险的多,徐老太太几次蹙眉,十分担忧。
且不说徐家这边收拾庭院,安排人守夜巡逻,好好地歇息了,单说东瑜和廉王爷出面安抚京城勋贵便遇到了不小的麻烦,像唐家谢家这样的人家还好说,忠远侯安家头一个就闹了起来,端王的谋反计划里没有算上安家,如今安家顶多算端王的舅家或者说安贵妃的娘家,却不能说他是逆贼,因此廉王一说端王已经伏诛,安家便嚷了起来,要见安贵妃。
安家太夫人当场便哭晕过去,忠远侯安益全则不顾尊卑拉扯着廉王,质问他端王是谁杀死的,廉王嘴笨,衣裳被撕扯着,狼狈不堪。
还是东瑜命人拉开了安益全,呵斥道:“端王谋反,你们敢说你们不知情?不好好想想如何脱罪,倒赖上了别人,实话告诉你们,端王是被皇上一剑刺死的,如今皇上就在宫里,你们要他偿命就去,没人拦着。”
安夫人在旁边扑通一声跪下了,争辩道:“世子明察,端王谋反和安家可是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侯爷糊涂了,您千万别放在心上。”
东瑜的脸色这才缓和几分,原想多说两句震慑一下安家,可又怕安家狗急跳墙做出什么事来,如今最要紧的安抚,声音又温和了几分:“你们放心,皇上是非分明,不会冤枉好人的,宫里还有安贵妃在,你们只管安心等着,皇上正生气,若是这个时候撞枪口上去,可怨不得别人了。”
安夫人连连点头,安太夫人和安益全具说不出话来,倒是她恭恭敬敬把东瑜和廉王送了出去。
廉王这才松了口气,道:“还好东瑜会说话,不然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应对。”
东瑜笑道:“王爷就是太心软了,且不说安家是过了秋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就是别人家,摊上谋逆的事。谁不躲得远远地,安家如此,也是仗着安贵妃跋扈惯了。”
廉王叹了口气,似是喃喃自语:“东珍怎么就这么糊涂呢,父皇分明是中意他的,为他安排的妥妥当当,只要再等上几年便成了,他却沉不住气,落到今天这个下场。”
东瑜装作没听见。心里却想,端王如此,一半是被形势逼得,一半却是咎由自取,自己作出来的。
他本来就党同伐异,树敌不少。如今沦落至此也算是遭到报应了,尤其是,他不该招惹徐家。
徐家是什么人家?徐义臣又是什么人?能轻易的被端王打倒?虽然当时东瑜还小,却听父亲瑞王说过,徐家如同弹簧,你越是弹压。他越是反弹的厉害。
如今这话应验了,即便徐义臣死了又怎么样?他的清名和忠勇无人不敬佩。康王更是对他尊敬有加,对徐家也十分信任,徐家更是死心塌地的效忠康王。
徐见明死了又如何?这更让徐见明的儿子奋发图强,如今的徐景焕如日中天,端王自己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可怕的死敌,也算是弄巧成拙了吧。
都说端王谋反是被没有儿子的事情逼得,可东瑜却觉得。没有子嗣从来不是问题,等到端王继位。提出过继一个子嗣立为太子,只要有皇族血统,他那时候已经是皇帝了,大臣们还能拒绝么?
可端王却分不清重点,一个劲的在子嗣上头较劲,先是冒认晏玉成,又如跳梁小丑般张罗着过继他的儿子,反倒落了下乘,在品行上留下了污点,再加上贪污这项罪名,让皇上对他越来越失望,一路走到今天,端王谁也怨不得,只能怨自己。
东瑜深深叹了口气,又和廉王走了杨家,郑家,魏阁老家等几户拥护端王的人家。
有的人家听到端王的死讯立刻俯首认罪,辩解自己没有参与谋反,有的人家则吓得魂不附体,一句话都说不完整了。
从最后一家出来,天上飘落了小雪,东瑜这才恍然,好像快要过年了,可今年这个新年,注定没有欢声笑语,只有随之而来的清算。
勤王之兵是赶在大年三十那一天到的京城,真正的河北营指挥使石川带着五万大军到达京城,这可是皇上的嫡系,听到他的消息,皇后才真正松了口气,随即吩咐杨敏之把京城的防务交给石川,让他带人去西北迎回康王和安成郡王。
杨敏之出发后的第六天,已经是大年初五,在半路上遇到了正折回的徐景焕和安成郡王,杨敏之大喜,赶忙问他们是如何脱身的。
不管是徐景焕还是安成郡王都十分憔悴疲倦,只简单的说了徐景焕带着人潜入了古城关,和安成郡王里应外合活捉了宋三奇,救出了康王,本来打算立刻回京,谁知道路上却有大批死士截杀,为了解决这些人,又费了一番功夫。
杨敏之知道其中定是万分凶险,忙说了京城的局势让他们安心,安成郡王听到皇上和端王的死讯顿时呆住了,杨敏之觉得奇怪,徐景焕在旁边轻声道:“康王爷,也去了。”
杨敏之的神色顿时肃穆起来,皇上去了,康王身为长子便是皇位继承人,可如今康王也去了,那继承人就变成了康王的长子,也就是安成郡王了。
杨敏之没做声,倒是徐景焕道:“先回京再说吧,只怕京城也缺少一个主持大局的人,早些回去早些能稳定人心。”一行人紧赶慢赶,赶在元宵节前进了京。
皇后见了安成郡王,忍了这么长时间的眼泪这才落了下来,及听说康王的死讯,一时撑不过居然晕了过去。
安成郡王仿佛一瞬间成熟了许多,先命人把皇后扶回去照顾,又叫徐景焕回家休息一段日子再进宫:“还有许多事情要你协助呢。”
徐景焕也不客气,他已经好几天没合眼了,闻言便拉着董子澄回了徐家休息。
安成郡王站在藏书楼安置归魂钟的城楼上向远处眺望,京城满目苍夷,仿佛一瞬间从英姿勃发的少年变成垂暮的老者,想起去年这个时候,京城是张灯结彩庆元宵,宫里也是一片欢声笑语,只是短短一年的功夫,却是天翻地覆。祖父死了,父亲死了,皇叔也死了,在这场争斗中,真的是两败俱伤。
从今以后,这份责任便交到了他的手里,他只觉得无比沉重,又茫然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
忽然有人站到了他旁边。安成郡王转头,居然看到了徐妙筠,不由目瞪口呆,徐妙筠轻声道:“我来瞧泰宁公主的,听说你在这儿,来瞧瞧。”
安成郡王望着她。徐妙筠瘦了,可精神却不错,望着他的眼神里满是担忧。
安成郡王本来想坦然的说自己没事,让徐妙筠不要担心,可话还没说出口,徐妙筠便踮起了脚。伸手抱住了他的头,安慰似的拍拍他的后背:“一切都会过去的。”
安成郡王一愣。眼眶一热缓缓抱住了徐妙筠,少女的身体软软的,一股馨香盈鼻,和在西北的腥天血地一比,是那么干净那么动人。
他手一紧,将徐妙筠腾空抱了起来,徐妙筠惊呼一声。却抱紧了他:“放我下来呀。”
安成郡王轻轻一笑,把人放了下来。徐妙筠脸色红红的:“我天天想着,跟着祖母念经,希望你和哥哥能平安回来,现在你们回来了就好了,哥哥回到家倒头就睡,定是累极了,你有没有好好休息?”
安成郡王摇头:“我睡不着。”
徐妙筠顿时着急起来:“怎么能不休息呢?还在这儿吹冷风,快点去睡一觉,好多事情等着你办呢。”
安成郡王看着她,只是不说话,让徐妙筠不好意思起来,两个人就这么站着,默默无言,直到徐妙筠打了个寒颤,安成郡王这才拉着她下了城楼。
徐妙筠说是进宫看泰宁公主,可就是担心安成郡王,找了个借口进宫,见他精神不错,没有意志消沉,这才放下心来,当即便要出宫,安成郡王亲自把她送出了宫,在宫门口见她上了马车,这才折了回去。
他先去了太后那儿,太后到底上了年纪,虽然素日里精神不错,可如今大受打击,一个儿子两个孙子都没了,让她一下了支持不住,病倒在床上,见安成郡王去看她,她才打起了几分精神,可听声音还是十分虚弱:“你现在打算怎么办?”
安成郡王握着太后枯瘦的手,声音却越发镇定起来:“如今要紧的是皇祖父和父王的丧事,等办完丧事,再清算谋逆余党,等一系列事情忙完了,再说新皇继位的事。”
太后却摇头:“你错了,应该先定下储君的名分,这样办起事情来才名正言顺。”
安成郡王有些抵触:“老祖宗,皇祖父和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