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谋略 作者:徐如笙(起点大封推2014.05.14vip完结)
当下便发了脾气,也不管那些嬷嬷脸色发青,甩着手说不做这个皇后了,结果徐老太太又是哄又是劝,最后两边达成一致,徐妙筠出嫁前徐家人可以不行礼,等出嫁后徐妙筠真的成了皇后,再说行礼的事,徐妙筠这才缓和了脸色。
除了行礼这一块,饮食起居一应事情四个嬷嬷都要过问,吃饭的时候多吃了哪道菜,嬷嬷便说食不过三,累了想歪一会嬷嬷说不合规矩,闲时和徐静含一起荡荡秋千那更是妄想,几个嬷嬷满脸惊慌跟她要去上吊一样拦着。
徐妙筠觉得自己哪是做皇后,分明是做犯人,徐老太太只能安慰她,徐静含更是开玩笑似的道:“别人想受这份罪还没机会呢,你且忍耐些日子。”
徐妙筠满脸不高兴:“还有五个月呢。”
这是宫里的规矩,徐老太太也没法子,徐景焕也十分郁闷,以前他想起来了便去徐妙筠院子走一趟,看看她在做什么,兄妹俩喝喝茶,说说话,不知道多温馨,如今再要去居然连院子都不叫进了,嬷嬷一脸严肃,说:“皇后娘娘不宜见外男。”
一眨眼他成外男了,他是徐妙筠的哥哥好不好,亲的!
可人家说了,不合规矩,就是不叫进,那也没法子。
就这么鸡飞狗跳过了半个月,伯让再次夜探香闺,这次徐妙筠身边伺候的都是宫里的人,见了他权当没看到,还贴心的帮着在外面把风,结果伯让终于不用站在窗户外吹冷风,和心上人隔着窗户说话了,很荣幸的被请到屋里,还贴心的上了茶。
可他却惊讶的发现徐妙筠脸上全无喜色,不由着急了:“是不是哪儿不满意?”
徐妙筠忍了许久的眼泪落了下来,对着伯让发泄出来:“我统统不满意!这么多人看着我一个,点心不让多吃,饭也不许多吃,也不许多走一步路,我要去见祖母也拦住,要去找姐姐说话也拦着,我哥哥来瞧我也不叫进,我都好几天没和他们见面了,整天对着那些人,一点意思都没有。”
徐妙筠的声音不算小,外头守着的那些人听到她告状,虽说面上不显,可心里都紧张着呢,且听皇上怎么说,皇上却是温声细语一番安慰,道:“这都是宫里的规矩,为的就是叫你提前习惯,你想想,你到了宫里也是不能三天两头的和娘家人见面吧,你大姐姐出嫁也没有三天两头回来呀。”
徐妙筠当然知道,出嫁了的女儿和没出嫁的女儿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她这一番哭闹倒有撒娇的嫌疑,遂擦了擦眼泪,道:“我知道,可我心里还是不痛快。”
伯让一笑,细细的给她擦眼泪:“你若是喜欢,将来时常请你祖母进宫说话便是了,这也不是难事,倒是让你哭成这样,我瞧着心都碎了。”
ps:
这是今天的加更,同时祝大家愚人节快乐,同时说明一下,从这个月开始,除正常更新外,每十张粉红票加更一次,要是有缺了漏了欢迎大家提醒哈。
第九十三章 缠绵
他一说甜言蜜语,徐妙筠便忍不住红了脸,这才想起来人家半夜跑过来,自己光顾着哭了也没关心一句,实在太不温柔了,便不好意思道:“你最近是不是挺忙的?”
伯让笑道:“这要看怎么说了,国家大事我一个人说了也不算,和大臣们商议着办也不累,就是批改奏折处理事情也自有一番章程,唯有宫里的琐事让人烦心,我盼着我的皇后早点帮我分忧呢。”
徐妙筠听了,就如同大冷天喝了热水一般熨帖。
她这个人怎么说呢,大事明白,小事糊涂,再加上被家里人惯出来的一点娇气和任性,有时候就有一个很大的缺点,既想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好比今天,伯让翻了窗户偷偷来瞧她,她却好一通抱怨,她明白自己这种行为是不妥当的,却仍然希望伯宠着她,惯着她。
就好比小时候犯了错,明知道乖乖认错是对的,非得撒娇痴缠,还要徐景焕哄着劝着,徐老太太一直挺为她这个缺点担心的。
要知道徐妙筠将来的夫君可是皇上,做皇上惯了,自大傲气是通病,如今能放低身段哄着,将来未必肯,若是徐妙筠再不小心撞到枪口上,两个人一起使性子,那可真是要糟了。
不得不说,徐老太太挺有先见之明的,可那毕竟是将来,如今徐妙筠是伯让的心头宝,自然温柔小意,一时倒也愁不到,再者说,有些事情非得自己栽个跟头才能学乖,不然别人光劝是劝不住的。
现在且说两个人三更半夜偷偷见面,虽然伯让没偷个香什么的,可也是心满意足了,知道徐妙筠日子过得不自在,只能安慰了几句,徐妙筠也挺满意的。最后应允给伯让绣个荷包,这才把人送走。
这边伯让一走,那边一直听着声响的嬷嬷便进来了,见徐妙筠居然没撒娇坚持把她们这些人换掉,心里挺惊讶的,在她看来,徐妙筠完全就是一个任性的被宠坏了的小孩,虽说素日里言谈举止挺符合大家规范的——毕竟许嬷嬷先教过了,可就是一点,不识大体。
看看原来的皇后。现在的太皇太后。在宫里的嬷嬷眼里。那才是皇后的典范呢,于是越发燃起了熊熊斗志,不说让徐妙筠和太皇太后比肩,那也要做到形似吧。
遂板着脸若无其事的关上窗户。道:“娘娘还是早些安歇,明日起来眼睛若是肿了可怎么是好。”
徐妙筠示威似的哼了一声,倒头睡下。
第二天徐妙筠便叫丹桂开箱子挑选做荷包的布料,丹桂和银杏是在她的坚持下才能继续留在她身边伺候,虽如此,这两个丫头也是跟着嬷嬷学了几天的规矩才被放过来,如今倒有些束手束脚。
见徐妙筠要绣荷包,丹桂便开了箱子把以前积攒的边角料拿了出来:“姑娘要绣个什么样的?”
徐妙筠想着伯让一贯温润如玉的气质,翻翻捡捡挑出一块玉白色的料子来:“把纸和炭笔拿过来。我重新画个花样子。”
丹桂赶忙把东西拿过来,一直侍立在一旁的安嬷嬷昨天是听了墙角的,知道徐妙筠要给皇上绣荷包,见她挑了玉白色,便叫人拿出一整匹玉白色的料子出来。那料子摸上去厚实多了,因是贡品,价钱也翻了一番。
皇上要是佩戴一个用廉价布料做的荷包,不是叫大臣看笑话么?
徐妙筠倒没有多想,那料子质地好,颜色也正,便拿过来用了,丹桂倒是心疼了:“这可是一整匹料子呢。”
安嬷嬷不悦道:“娘娘是贵人,这算什么?姑娘这么说反倒小家子气了。”
丹桂立刻低了头不敢说话,徐妙筠也没吭声,趴在炕桌上绘花样子。
说真的,徐妙筠的画工还真不赖,好歹在沉烟楼里认真学过的,绘了一幅夕阳西下,炊烟袅袅,远处有山,山下有河,河边有树,树下有一茅草舍的田园小景,一时兴起,在上面还描了“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两句诗。
原来用玉白色的料子做底,还怕单调素净,如今上头要绣这么多东西,便十分雅致了,而且这花样子描绘的这么细致,绣起来也十分费工夫。
不过徐妙筠觉得挺不错的,又画了一副春日江水,河滩鸳鸯的图画,上面应景的题了“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四句诗。
丹桂看了颇为咋舌:“这得费多少功夫呀。”
徐妙筠挺得意的:“要是简简单单的绣上两朵小花,谁不会啊,这样才有新意么。”
安嬷嬷暗暗点头,这想法倒是不错,看来并非朽木一块,稍加用心,还是可以雕琢的,遂又叫人去找了贡上的丝线来给徐妙筠用,徐妙筠耐着性子绣了半天的花,下午眼便花了,说要出去走走。
安嬷嬷是四个教导规矩的嬷嬷里面的头儿,她见徐妙筠一上午安安心心绣荷包,便点头答应了,徐妙筠便去了徐静含那儿,徐静含也在做针线,给谢芝兰没出生的孩子做小衣裳,徐妙筠十分稀罕,拿着在身上比比,笑道:“怎么这么小。”
徐静含笑道:“我也这么说呢,只是祖母说这个尺寸就可以了。”
徐妙筠见徐静含越发文静了,知道她是心内郁结,被杨敏之的事给愁得,想和她说点私房话,前后左右都有人候着,徐妙筠看着安嬷嬷:“你带着她们下去吧,我和姐姐说说话,有事叫你们。”
安嬷嬷有些犹豫,可看徐妙筠有些不高兴,还是挥挥手叫大家退下了,她自己也站在了门外头,徐妙筠便问徐静含是不是还想着杨敏之,徐静含一愣,苦笑道:“我想着他又有什么用?他又不想着我。”
话说的豁达,可一分神针尖便把手指头刺破了,这边血珠涌了出来,眼里泪珠也落了下来,美人垂泪是最惹人怜爱的,连徐妙筠瞧了都心疼,赶忙替她擦。道:“可你天天这么着也不是法子,身子都熬坏了,祖母还说替你说亲事呢,这可怎么办?”
徐静含摇头:“祖母对我的恩情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人家家庶出的女儿过的什么日子我看得清楚,我虽是庶出,太太对我却极好,一样的和姐姐念书识字,祖母也从来没偏心过,我也恨自己这样不争气。不能替她们争光。反倒给她们丢脸。”
徐妙筠道:“你说这个做什么。什么嫡出庶出,只要你姓徐便和我是一样的,难道是庶出,就不能嫁给自己想嫁的人了?你不说。我替你去说。”
徐静含赶忙拦住:“你千万别,如今我虽然心里难受,却也想的明白,我和他是没有缘分,没的闹出来叫人瞧笑话,他要娶妻生子,我也要过自己的日子才是。”
徐妙筠看徐静含的样子越发替她难过,一面又埋怨杨敏之没眼光,赌气似的:“让祖母给你挑一个好的夫婿。把杨敏之给比下去,让他见了姐姐和姐夫就自惭形秽。”
徐静含笑了,人生不如意十七*,就像徐妙筠吧,贵为皇后。福气够大了吧,却也被一群人围着没一点自由。
接下来几天徐妙筠便把心思放到了给徐静含选婿上面,之前徐老太太和徐大太太一直在忙这件事,不过一面觉得没有合适的,怕委屈了徐静含,一面觉得家里就三个姑娘,嫁出去两个,想多留徐静含两年,便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上心。
如今可不一样了,徐妙筠九月份要出嫁,总不能叫徐静含做姐姐的落在后面,而且当时徐老太太听说徐妙筠进宫的吉期定在九月份时,便猜测皇上可能是刻意留了一段日子让她们嫁徐静含的,心里还挺感激的,觉得皇上很体贴人,可又觉得烦躁,觉得越是着急越找不到合适的。
那些个人一见徐妙筠成了皇后,就都一窝蜂来上门求亲,能和皇上做连襟,那得是多大的荣耀啊,别人不说,单说苏阁老的嫡长子,娶了徐家大姑娘,如今奉命在翰林院修书,这可是又清闲又赚名声的好事,要知道苏又庭虽有功名,比他有才华的却多得是,能得这个差事还不是皇上一句话?
大家都羡慕着呢,因为徐家两个少爷都娶亲了,只剩下一个二姑娘没定下来,庶出的没关系,架不住人家后台硬啊,更有想巴结上来的,试探徐大太太的意思,想把自家闺女说给徐家的少爷,正妻做不成,妾侍也是可以的。
这倒让徐大太太哭笑不得,一概都推了,徐老太太知道后便道:“越是这样静含的婚事越是要慎重,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宁愿多留她两年。”徐大太太也是这个意思,总之,都不想委屈了徐静含。
再说徐妙筠这边,一个荷包绣了七八天,总算是绣好了,想着好事成双,送一个荷包也不成样子,便把另一个也细细绣了出来,摆在一起越看越喜欢,竟舍不得送出去了。
最后左右掂量着,打算把绣田园茅舍的那个送给哥哥,把春日江水那个送给伯让,安嬷嬷听了心里不解,你都送给皇上,皇上多高兴啊,送给哥哥做什么,有心劝两句,可徐妙筠的话却很明白:“有了好东西,哥哥一个,他一个,不偏不倚。”
安嬷嬷暗笑,当是哄小孩呢,还不偏不倚。
结果荷包送给徐景焕,徐景焕果然十分喜欢,特意说服了安嬷嬷,和徐妙筠说了一会话,还带了红艳艳的草莓给她吃,徐妙筠也好一阵子没见着哥哥了,想要撒个娇抱怨一下,偏偏安嬷嬷紧守着不离开半步,徐景焕心下了然,反而劝了徐妙筠几句。
等伯让再来的时候,徐妙筠才把荷包给他,他还酸溜溜的:“我看见你送给景焕的荷包了,他天天带着,有一次在宫里弄脏了衣裳才解下来,我真想叫人给偷过来,看他宝贝成那个样子。”
他在徐妙筠面前从来没自称过朕,徐妙筠和他说话也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