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良婿 作者:鸢时(纵横女生网vip2014-08-31正文完结)






    也不知道醒醒睡睡多久,等她完全醒来时,已经大半个月过去了。在断断续续的谈话中,她也算摸清了自己现在的身份,她现如今叫李韶华,父亲排行第二,自己排行第五,家里人称五娘子,是个刚满十三岁的小姑娘。

    而辛子墨这个人早就不存在了,早在她昏睡的时候,京城里传来消息,定西大将军的小女儿安西郡主香消玉殒。因着安西郡主又是三王爷府的未来世子妃,所以丧礼的排场极其隆重。

    知道这件事时,她茫然了很久,若辛子墨死了,那她是谁,她怎么办?

    辛子墨,不对,如今是李家五娘子李韶华。好不容易才大病初愈的韶华,因癔症痴缠,一夜之间又起了急症,吓得整个李家上下都为她吃斋念佛。

    折腾了半条命回来,韶华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仿佛间看到一个黑灰道袍的身影走到她跟前,她无力去看清来人的相貌,只听他一声叹息:“你本该是李家女儿,只不过是错生了娘胎,平白夭折了一个姑娘。诶,这八字不是谁都承得住,你若不愿就随去吧。”

    若不愿,能去哪?

    韶华张口无声,只觉得自己身轻如燕,好似要飞入云端,脑子里不断地回想着那些过往。想着父母姐弟,想着令她心心念念至死不忘的人,韶华顿时觉得一个激灵。

    辛子墨的身体已经没了,若她离开,就什么都没了。不行!她得活下来,她不愿就这么死去。

    看着床上那陌生的模样,她一惊,挣扎着伸手想要抓住,用尽全身力气想要克制那不断将她往外拉离的力道,企图触碰那羸弱的身子。

    当第一声鸡鸣的时候,床上的人猛地睁开眼,好似在外狂奔了几圈回来,出了一身汗,苍白的脸色顿时红润了起来。

    韶华好一阵子才回过神,怔怔看着眼前小巧的手掌,幽幽吐了一口气,“以后多多指教。”

第二章 书香世家
“五、五娘子,你终于肯开口说话了。”

    崔妈妈有些激动,声量也提了不少,惊得守门的丫头急忙跑进来。看崔妈妈在韶华的床前走了好几圈,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最后韶华耐不住她们骚扰。

    “崔妈妈,我要休息了,明日早起得去给……阿娘请安。”韶华有些转不过口来。

    好在崔妈妈也没细察,要知道能让五娘子开口说话,她觉得这些日子的唠叨也不算辛苦了。连声应好,想让个小丫头留下来守夜,最后还是让韶华给拒绝了。崔妈妈有些怏怏,但想着明日可以回二夫人面前讨个彩头,脸上都笑开花,再三叮嘱夜里要是起身,大声唤一声便可,不必自己跑出来。得韶华不耐烦的脸色,她才带着丫头们离开。

    一等房门被关上,门外的影子渐远,韶华才从被子里重新出来。

    从病愈可以下床以后,她足足当了大半个月的哑巴,听着崔妈妈闲碎家常,对新身份也知晓一二。祖父李先扬是前些年告老退朝的阁老,原本李阁老德高望重,在朝廷中威信极好,但为了子孙前程着想,他递了奏折恳请告老归家。皇帝不舍得,但李阁老的长子李良勋现任鸿胪寺卿,嫡长孙李斯晋三元及第却自请外放的状元郎,更有三子名下的嗣子李斯年,竟是与李斯晋同年的探花郎。

    那一年,皇榜一贴,整个京城都轰动起来。

    这可不仅仅是一门三进士的是,一甲三个名次,李家就占了俩,而且还是叔伯兄弟。一时间李家的门槛险些被红娘们踩平了,不管是嫁了个郎君,这都是极有光彩的事情。就连达官贵人们也都动了心思,让后宫娘娘帮忙撮合自家女儿和李家的事。向来低调的李家却忽然唱了回高调,先是李阁老上奏告老还乡,未等皇帝准奏,便宣布了长孙李斯晋与定西将军长女辛子萱的亲事。众人都琢磨不清,一个稳坐高台的阁老怎么跑去跟镇守西北的将军结亲了。

    旁的人糊涂,皇帝可清楚,定西将军在武将心中声望极高,行军打仗极有天赋。只因为娶了外族女子,得京中人所不亲,所以自请戍守边关。也正因为有定西将军在川北镇守,朝内才能安稳如斯,但其为人跟李阁老一般,都是低调内敛。这两人要是联手,怕是朝廷风向也得倒一边。

    所以皇帝立刻同意了李阁老的奏折,刚刚成亲的李斯晋又同时上请外放,一时间京中贵人不得已将目光转移到李斯年身上时。却发现探花郎早在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斯晋身上时,他以身患恶疾为由,到山西养病去了。

    就在众人对李家自毁前程的举动感到惋惜时,有人却指出李阁老的高明之处。

    且不说李阁老年事已高,他若在位,怕是李斯晋李斯年就是出仕,皇帝也不会委以重任,哪有一朝祖孙四人皆身委重职的道理。就算朝中人不戳他脊梁骨,皇帝心里也觉得不安。李阁老一退,却给长孙找个大靠山当岳丈,因定西将军身处北川,就算职位再高也威胁不到朝臣,所以对刚刚出仕的李斯晋来说不可谓是好岳家。更重要的是,皇帝至今未立太子,而皇长子和皇二子年纪相当,母家都一样显赫,万一站错队,将来的仕途就算栽进去了。

    李斯晋一走,但任期一满,回朝述职时,新帝在位,自然会加以提拔。而李斯年的病是真是假,没人得知,有人说李斯年是装病潜逃,为的也是让李斯晋在朝中好一展宏图。有人却说李斯年是真的生病,否则李斯晋都自请外放了,他怎么还不回来。

    原本是一门三进士的光耀大事,落到最后,退的退,病的病,走的走,李家仕途反而不如李阁老在位时风光。

    可这都是李家在仕途上的事情,许多人都忘记了,李先扬的本家在山西,可是有名的晋商。族中众人单李先扬这一支入仕,其他的多是当地乡绅富商,就是举家离朝也饿不着他们。

    只是韶华哭笑不得的是,她竟然成了自己上辈子嫡亲姐姐的小姑子。虽说她接受了新的身体和容貌,可她心里还是清楚自己是谁。有一日路过门口的丫鬟嘴碎,说到定西将军夫妇在府上做客。她二话不说,连外衣都没穿好,发了疯似的想往大院跑,她已经两个多月没见到父母了,他们定然以为她死了,不知该多伤心难过。

    可是她还没跑出自己的小院子,就让人给挡了回来,她极力哭喊着要出去见父母,可没人理会她。凌氏接到消息赶来时,看着脸色憔悴,泪眼滂沱的韶华,想起她当年刚刚被接去普安的时候,眼眶一酸,抱着她哭说再也不会抛下她。凌氏见她胡言乱语,生怕又惹着过路神,又请来得道高僧做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水陆道场。

    从此之后,韶华的一举一动都成了众人瞩目的对象,也彻底打消了她想潜逃的念头。

    一大清早,崔妈妈便过来给韶华穿衣打扮,原是久病多日的羸弱身子,在崔妈妈的妆点下硬是显得有几分柔柳婀娜的样子。这是韶华第一次踏出院子,不单是她激动,就连崔妈妈也兴奋不已。

    许是担心韶华久病初愈,不胜体力,她一出门便有两个粗壮的妇人抬着步辇等在外头。韶华不惯被人这么伺候着,可想着自己的力气确实不如以前,也懒得跟崔妈妈争辩,被搀着上辇,摇摇晃晃地抬到凌氏的院里来。

    她才下来,早有人候在门口,看到她兴奋地跑上前搀扶。

    韶华心里苦笑,这是什么待遇,当初她被圣上封为郡主时,也不曾被人这么小心翼翼地扶着,顶多是语气上更为尊敬些,那想到一个大臣府里竟然是这么多规矩。

    其实韶华不知道,平日里确实也没有这么多规矩的,只不过是体谅她第一次来请安罢了。

    她一进门,便看到凌氏高坐在上位,脸上堆满笑容,跟身边的少女正说得开心。韶华抬起步子犹豫了一下,崔妈妈已经在门口开声了,“二夫人,三娘子,五娘子来了。”

    凌氏闻声,急忙抬头,看着小女儿在门口怯怯生生不敢进门,大女儿却婉约柔然,一派大家闺秀的模样,心里有些酸。到底不是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孩子,才一回来又是生病又是受惊,往后的日子定要加倍补偿她才是。“快、快进来,让阿娘好好看看你。”

    韶华并不知凌氏的心里复杂的心里斗争,只想着要怎么行事才不至于让人以为她又犯了癔症,想起这阵子又是僧人又是道士,每日围着她念经喷口水,要不是病得虚弱无力,她早就把他们给赶跑了。

    韶华顽强的求生意识让凌氏更加笃信这都是神力所为。

    “阿、阿娘万福。”在崔妈妈的搀扶下,韶华走到凌氏跟前,盈盈地朝她一拜。起身看着明眸皓齿的丽人,也缓缓俯身点头,“见过三姐姐。”

    难得韶华肯开口说话,还这么主动来给她请安,昨夜得到消息的凌氏险些兴奋得睡不着觉。“快、三娘,快把你妹妹扶起来。”

    绾华在李先扬的孙辈中排行第三,比韶华年长两岁,在韶华被送往普安凌家时,她也只是开始懂事。

    只是印象中自己有个妹妹,后来见过几次,可每次她归家总是要把李家吓得人仰马翻,渐渐地她也就没再见过这个妹妹了。没想到时隔多年,再重新见着她已经是个亭亭玉立的少女,眉眼之间,比她和李八郎李斯陌更像凌氏。特别是那双眼睛,盈盈中带着慵懒,莫名让人觉得亲和。

    “五妹妹快起身,咱们又是嫡亲的家人,无需行这些虚礼。”绾华做足了长姐的模样,拉着她的手,到一旁坐下,关心地问:“你这一回生病可没少把阿娘吓着,家里人都为你担心,好在天佑善人,你可算是好起来了。”

    韶华有些不自在,想抽回被她紧握的手,可绾华捏得紧,她挣脱不开,“让阿娘、姐姐担心了。”

    “傻瓜,你跟三娘都是阿娘的女儿,怎么会有不担心的理。都怪我,我真恨不得这场病生在我身上,你也不用这般痛苦。”凌氏说着,不自觉用手绢掖了掖眼角。

    绾华连忙起身安慰凌氏,韶华低着头, 小手绢,心里憋得慌。虽说上辈子出嫁前,母亲没少给她恶补这京城世家里的规矩,那个时候她已经听得天花乱坠,可好歹她是以罗布族的身份出嫁,据说王府还特意给她请了罗布族的厨子。让她偶尔装个正经淑女,她还是可以胜任,可每天要这么文绉绉,扭 捏地说话做事,她怕过不了几天“癔症”又得犯了。

    “阿娘,你无端说这些做什么,难道你病倒了,五妹妹心里就好受吗?如今五妹妹已经回家,身体也康健起来,往后咱们过好日子便是了。”绾华悄悄伸腿踢了韶华一下,见她漠然抬头,连忙给她使眼色。

    韶华这才回神,忙跟着安慰:“阿娘,你别担心了,我没事。”

    凌氏见两个女儿一左一右依偎在自己身边,顿时觉得无比的幸福,于是破涕而笑:“三娘说得好,五娘,你现在是回家了,往后不要再拘谨生外,要知道这里是你家。”

    那我可以不穿这种麻烦的衣裳,每天出去骑马吗。韶华在心里默念着,脸上却乖巧地说道:“我知道了。”

    一阵母女交心的天伦之乐后,绾华忽然朝门外望了一眼,皱眉道:“哼,锦华这丫头,今儿怎么这么晚,莫是赖床了!书语,去看看怎么回事!”

    “是。”名唤书语的少女走出来,给众人行了一礼,转身要走,却听到院子里传来一阵欢快的笑语。

第三章 下马威
 正所谓说曹操曹操到。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韶华侧目望去,一个与她一般身量的粉衣少女挽着一个身着墨青色衣裙走进来。只见那少女媚眼微婉,笑起来特别灿烂甜美,跟身边的妇人一样脸颊长有一颗美人痣。刚踏入房门,看见凌氏和绾华两人脸上一致的阴郁不悦,妇人急忙挣开少女的手,快步上前给凌氏行礼。

    “二夫人万福金安,三娘子万福。”苏氏慌恐的态度让凌氏心里觉得好过一些。

    “苏姨娘,你还没给五娘请安呢。”凌氏见苏氏起身,沉声道。

    苏氏一愣,看着坐在绾华身边静默的少女,乍一望过去仿若凌氏年轻时的模样,苏氏不觉心里大惊,连忙上前行礼,“五娘子万福。”

    韶华正想出手,被绾华一记眼光给瞪回去,她乖乖坐直身子,受她一拜。

    可一旁的锦华看着可就不舒服了,待苏氏退到凌氏身后站定,她这才上前。先给凌氏和绾华请安,然后慢慢踱步到韶华面前,一脸甜美笑容地说:“听说五姐姐一回来就大病,莫不是跟家里八字不合,住不惯?”

    凌氏闻言,勃然大怒,绾华却先她一步上前训责:“七妹妹这是说的是什么话,五妹妹好端端在屋里呆着,怎么忽然掉到水里去,这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