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良婿 作者:鸢时(纵横女生网vip2014-08-31正文完结)





铝常嗌蟮溃骸澳憔筒荒苋梦乙换芈穑浚 ?br />
    韶华欣欣然地找个位子坐下,立刻摆出一副正室刁难姨娘的态度,慢悠悠地勾起眼角,傲慢地说道:“叫声姐姐来听。”

    好不容易才在严恺之面前扳回一局,没想到这么快就被韶华反击回去,攸宁显得很不服气。

    可是想到最终还是得韶华出马,他只能从牙缝里蹦出两个字:“二姐!”这可把韶华得意到眼睛都快陷进肉里面去了,她还特意摆出看到可爱宠物的表情,朝攸宁招了招手,攸宁翻了个白眼,把头一歪,伸出一只手给韶华。韶华象征性地在他手背上摸了摸,然后有力一掐,立刻疼得攸宁大叫着跳开。

    他低头看了看手背,竟然被韶华拧得青筋都跳起来,恶狠狠地磨牙相对,韶华却摆出一副十分欠扁的样子,对他吐了吐舌头。

    这种事情韶华总是屡试不爽,每次攸宁有求于她时,总是免不了要被她欺负一顿。可是韶华发现现在她根本捏不到攸宁的脸,揪他手臂,攸宁的肌肉又结实得可怕,所以她只能退而求其次,每次都改拧手背。

    严恺之刚把事情解决完,回来就看到两人大眼瞪小眼,忍不住好奇:“你们在干嘛呢?”

    韶华像兔子一样跳了起来,逃到严恺之身边,对他扮了个鬼脸,又仰头对严恺之笑道:“没呢,在讨论你这妹夫的感情问题。”

    “妹夫?”

    严恺之有些不解,看了看笑得一脸贼兮兮的韶华,只听攸宁有些尴尬地咳嗽了一声,“我说妹夫……我说严大哥,你的手那么长,连李家八郎的婚事都包办了,怎么不帮帮我啊。”

    韶华有些意外,凌氏并没有提到这回事,“八郎要成亲了?”

    严恺之对她点点头,算是默认了攸宁的话,“还没成亲,只是听说相中司马家的娘子,岳父知道我以前和司马大人交好,便写信来问问。这家人品性还不错,几个娘子也端庄贤淑。我还荐了另外两家,就不知他们相中哪一家。”

    都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然而在李家,比丈母娘更满意的是岳丈自己。

    是说严恺之并不像藩二郎饱读诗书,可是他逢年过节在送礼上,总是会特意多送几瓶好酒给李勋卓。别的不说,在酒量上,翁婿可算是遇到知己。严恺之对韶华的体贴,众人都看在眼里,相对于怀着身孕还得给丈夫纳妾的长女,李勋卓对严恺之的人品就更加肯定了。做父母的自然都是希望子女能有个好归宿,韶华不但嫁得比绾华高,丈夫也比绾华的体贴。

    李勋卓看着三个女儿中,自幼最疼的却因为自己的溺爱导致走上不归路,反而是韶华过得最幸福,心中既是感慨,又是安慰。

    韶华歪着脑袋,被他捏了捏鼻尖,她急忙闪躲,嘴里有些怨怼:“你什么时候和我爹关系这么好了,我都不知道。”

    “从我们来川北开始。”严恺之想了一下,翁婿感情真正好起来是在严恺之封了都督,当时韶华有孕不能远行,而凌氏又不肯跟她说话,让她一度郁闷到不愿吃饭。严恺之冒着被参的危险,偷偷潜到李家,当面跪在李勋卓夫妇面前,恳求他们原谅。对于严恺之来说,自己的父母都死了,韶华有幸,能有两对父母,对他来说也是仅有的长辈。三纲五常中,既有夫为妻纲,他自然就有义务为她承担一切责罚。

    凌氏赌气不肯见他,最后是李勋卓亲扶他起身,劝他赶紧回去,至于凌氏的心理工作自有他去处理。

    至此以后,翁婿之间的联系反而比凌氏和韶华联系的更多。

    攸宁扁了嘴,对韶华抱怨说:“看吧看吧,就知道偏心,好歹我也是你的大舅子!”

    严恺之不以为然地说道:“你不应该去找李校书或者世子吗?”

    险些没噎着其他两人,看到攸宁憋屈又不能发作的样子,韶华笑得十分得意。攸宁气得嚷嚷:“那你妹妹的婚事你管不管?”

    严恺之表情静止了下来,沉默了一下才抬头看攸宁,“管……但管不了……”攸宁半口气被他吊着,结果得到这个答案,立刻就不愿看他,严恺之却说:“我知你对兰芝有意,到现在我确实管不了,她已身为公主,名义上的兄长是皇上,你要求得去求皇上。”

    还以为总算找到靠山,没想到严恺之这么轻巧就把事情推个干净,攸宁心中郁气更深了。

    “我要是求得到,我何愁跑来找你们。”

    没有理会攸宁的赌气,严恺之反而一本正经地说起来:“那你说说,你凭什么让皇上把公主嫁给你?”

    攸宁不满地看着他正经严肃的表情,抗议道:“我不是要公主,我是要娶兰芝!”

    严恺之微微颔首,慢悠悠地说:“没错,兰芝就是公主,你有什么资格娶她,别说你们相爱,如果是以前,我会因为这个理由而同意你们的婚事,到现在不行,兰芝是公主,你得有足够的资格让皇帝点头。”

    忽然间,攸宁觉得自己被问住了,一直都以为皇帝扣着兰芝只是因为严恺之的关系,他根本没有把兰芝当做公主看待过。

    脑子里被问得一团乱,他喃喃自语:“什么资格?要什么资格?”

    严恺之轻声点醒:“这就要问你了。”

    韶华也觉得意外,他们都没想到这层关系上去,“难道定西侯的身份还不够?”

    虽然现在攸宁什么职务都没有,可是有辛茂山在,未来的侯爷身份铁定是跑不了的。一个嫁过人的公主能给一个侯爷当正室,其实也不算亏,他们都不懂有何不可。

    严恺之摇了摇头,给他们解释道:“兰芝是和过亲的,自然不够。”

    简而言之,如果兰芝和柔婉一样,只是普通的公主身份,或许一个侯爷的正室绰绰有余。可是坏就坏在兰芝当初是替柔婉和亲,而且在明水王宫还得了不少美名嘉誉。兰芝对皇帝来说,更像一种意义,当初穆仓把兰芝送回来,许多大臣都反对,生怕兰芝把明水王宫的秘密带回去。兰芝养在宫里,谁都不知道皇帝对明水的了解有多少,可一旦嫁出去,很显然就是兰芝的价值已经没有了,那么多罗或要蠢蠢欲动,或是加强警戒都不好说。

    这几年,徐贺乱纲平复后,朝廷有些形势低迷,就算每年招贤纳士,培育新人,都始终不如当年那群老将们扎实。皇帝把整个缺口都交给严恺之,赌的就是对他的信任,好让自己在宫中安心打理朝政。

    攸宁似乎明白了严恺之的意思,他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显得十分气馁:“怎么会有这么多麻烦事出来,那要我做什么,去抢吗?还是和跟李家一样去考个状元什么的。”

    严恺之却笑了起来:“其实说难也不难,皇上现在还有什么事不省心。”

    攸宁脑子里灵光一闪,“你是说……”皇帝最现在最头疼的莫过于两件事,一个是东图口的防涝整理问题,另一个就是一些能人贤士不肯出仕。这么说,只要他能帮上忙,记个功劳也就能和皇帝邀功讨赏了?

    严恺之见攸宁已经被点破,“看你自己的本事了,我也爱莫能助。”

第三百七十五章 都督之妾


  在川北生活了几年,韶华独立当家的能力越来越强了,虽然比起在京的时候那么多繁缛的礼节,但也知道什么季节该做什么事。当初陪嫁的庄子都是靠着京城置下的,后来因为嫌太远,连个看顾都没有索性让李勋卓帮忙卖掉,到凉城附近重新购买。

    严恺之想了想,觉得不大妥当,虽然他们是在川北,但也指不定什么时候回离开。况且李家为韶华置下的几处庄子都是上等的良庄,若是卖出去,以后就再难寻到相等的庄子。自己出去巡了几次,回来把几处庄子的情况都写出来让韶华直接挑,都是就近的村庄,虽然比不上京畿那边繁荣富庶,但胜在地理好,而且两处是连在一起,若是合并起来,还能围一个马场。

    韶华听到马场,眼睛立刻亮了起来,犹豫办置那么多是否能够支付得出。

    “只要你喜欢,就一起买下,虽然一开始会拮据一点,不过只要把其他庄子产余拿出来,再加上我的年俸倒也不是什么问题。”严恺之在川北也算是个兢兢业业的父母官,虽爱酒但不贪杯,也没有妾婢纠缠,每日都准时回家吃饭,扣除了一整年送出礼物,还能积余不少。见韶华总是犹豫不决,他索性那两处相邻的都买下,直接拿了地契给她:“置下了以后也是给孩子们,年年存积着这些银子也没用。待我们年老,我带陪你去江南买一处庄子,然后这边就丢给儿子们去打理。”

    在说书人嘴里听说过无数次江南美景,让习惯了川北天大地阔的韶华,也忍不住起了浓浓的兴趣。

    听了严恺之一席话以后,攸宁变得十分有干劲,在都督府那几日,每天都跟前跟后地围着严恺之转。韶华想问他们是怎么回事,一个笑而不语,一个顾左右而言他,神秘得让她摸不着头脑。好在有两个孩子,韶华也终究没能闲下来。丞羲这几个月又拔高了不少,再过两个月天气就转凉了,到时候所有的衣裤全部得重新做,韶华又特意问了丞霂的身高,想给长子也做一身新衣服。

    反正是一次性,连同严恺之和攸宁在内,韶华都让人各做了两套出来,正想跟攸宁拿尺寸,结果发现房间空空,连床铺都是整齐的。

    她一路走出来,到处寻找,见着洒扫的丫鬟小厮挨个问:“你们谁见过攸宁少爷了。”可是个个都摇头晃脑,表示没看见。

    韶华嘟囔着:这可就奇怪了,明明昨晚还在一起吃饭,怎么一觉醒来,连个人影都不见了,而且消息也没留下。

    正好,严恺之刚刚从外头回来,就看到韶华在家里乱转,他好奇问了一声:“这么早到处乱跑做什么?”

    她紧张地捉着严恺之的手,问道:“恺之,你见到攸宁了吗,我刚刚想拿套衣服给他试试,结果屋里没人,一封信也没有,都不知道跑哪去了。”

    严恺之点头道:“兴许是回去了,他早上出门的时候撞见我,说有事要走,怕惊醒你就没说。”

    韶华吃了一惊,没想攸宁居然就这么回去了,“早上?这才什么时辰,他、他能去哪里?”

    严恺之拉着她往回走,对她护犊情节感到有些意外:“你就别管他去哪里了,攸宁已经是个大人了,他有自己的主张。我都没见你担心李家的兄弟,怎么反倒对攸宁上心了。”

    本想反驳,韶华迟疑了一下,还是放弃了,“能一样吗,我家那些兄弟个个循规蹈矩,知书达理,哪一个像攸宁这般让人担心的。”生怕严恺之不信,又解释道:“再说,我是为兰芝着想,他要是出事了,以后兰芝怎么办。”

    她还是习惯把攸宁当弟弟看,虽然他这两年愈发成熟,连胡子都长得比严恺之要浓密,在韶华心里,攸宁就跟个长不大的孩子一样。

    严恺之好笑地看她一眼,逗了一声,引得她娇羞捶打:“真是个贤良的嫂子,那你不如想想回去要给兰芝带点什么东西。”

    “回去……”韶华反应过来,惊讶得说不出一句话:“我们要回京了?!”

    见严恺之点头,韶华兴奋得有些热泪盈眶,还以为这辈子是没机会回京了,或者要等到严恺之解甲归田才能回去。没想到这么快就可以回去,在川北这几年,她才发现当初那么心心念念地要回来,不过也是因为这里有家人在这里。现在辛茂山他们都回京,除了严恺之,她发现在熟悉的风景也让她找不到熟悉的感觉。

    严恺之伸手为她揩去眼角的湿润,好笑道:“再过两个月,得回京叙职,我想把你们带回去,可是……”想到韶华曾与他说过罗布族族老说的话,他心情就沉了下来。

    罗布族的占卜算是天下闻名的,可是就算皇帝也无法轻易请得动他们,因为离开了白山,他们的能力也就变弱了。

    正因为如此,皇帝才没有勉强他们进宫,可是,只要他们占卜出来的卦象,几乎没有不准的。但为此付出的代价也十分惨重,几乎每一个重大的占卜随着而来都是血一般的付出。通常每一任族长到最后都是死于窥天过度,而族长一死,罗布族必将封山三年,不闻天下。韶华无意曾说过老族长的话,要她不得穿红衣,不得归京。

    正因为那一次血光之灾有莫儿替韶华挡住了,严恺之便不得不虔诚起来,他不敢假象如果没有莫儿,如今会是怎样的光景。于是,他和韶华商量后,决定给莫儿一个名分,把她葬在川北,由他们亲自供奉。

    这几年严恺之并非没想过要去询问清楚,可是恰逢遇上三年封山,严恺之只好按捺住内心的焦虑,守着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