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志
作者:逍遥五楼
序篇 序一 风流
“梆梆梆,”
“普度众生救苦救难的诸佛菩萨提醒世人,卯时到了。风和日丽,又是一个好天气,该起喽!”
行者的声音随着和煦的阳光,飘进屋子,飘进占城王世子邹时阑巴的耳朵,邹时阑巴打着哈欠,伸伸懒腰,心想今天还有许多事情要办,尽管十分不愿,还是得起来了。
今天是靖康三十年四月十二日,明天就是大宋国当今皇帝的生日,宋人称之为乾龙节的日子,他是专程来为大宋官家赵桓祝寿而来。宋人称呼皇帝为官家,邹时阑巴既为客,自当入乡随俗,人家叫官家,他也叫官家。今天,大宋官方安排了很多活动,一定要参加的,而且,久慕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既然已经到了普天下最为繁华富庶的东京汴梁,那是一定要走一走,看一看的!
占城国位于大宋国之南,一路北上,但见百姓安居,城市繁荣,民风开放,和善有礼,书生翩翩,女子风流,邹时阑巴从最初的惊诧、恐惧,到后来的赞叹、折服,只觉得自己离开人间,已经升上了天堂。占城之于中国,天壤之别,何止万里?最可怕的是大宋人的思想,真是搞不明白,他们的脑袋里怎么能装下那么多东西!即使大宋就此停滞不前,占城要想追上来,恐怕一百年也是不够的。
父王老了,作为国家唯一的王子,他代表父王处理国政也有些日子了,国家早晚都是他的,可是,他的生活只怕还比不上大宋的一个侯爷,他好歹也是一国储君,按照宋人的说法就是所谓的太子,人生际遇若此,这是怎么说的呢?
这一次,父王全权委托他处理一切事宜,那件天大的事情早就商议妥当,到底要怎样做全在他的一念之间,如今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呢!
心里想着事情,邹时阑巴如同一个没有思想的傀儡,任由女使摆布,不大的功夫,梳洗已毕,带上两名侍卫,出了万国馆,边走边看,缓步而行。
万国馆就是原来的都亭驿,座落于汴梁内城御街与州桥的交叉路口,东为相国寺,北接景灵西宫,建得巍峨气派,富丽堂皇。自御街南行,跨过州桥,桥边一处小店,牌匾上四个瘦金体大字“宋嫂鱼羹”极为醒目,里里外外都是吃饭的人,生意很好的样子!邹时阑巴什么大场面没见过,一个小店自当难入其法眼,不过,这个店的招牌却是非同寻常。如果没看错的话,那应该是当今官家赵桓的父亲,已故道君太上皇帝,大宋第一风流皇帝赵佶的亲笔。一个不起眼的小店,又怎会请得动赵佶?邹时阑巴不禁走上前来,朝正在忙活的小二问道:“请问小哥,贵店的招牌可是徽宗皇帝亲笔所题?”
小二闻言,眉飞色舞地说道:“瞧您这装束,应该是远方来的贵客吧?贵客真是好眼力,正是,正是!想当年……”
显然,邹时阑巴的问话正搔中小二的痒处,小二说到半道突然打住,神色洋洋得意,又有那么点鼓励的意思,似乎怂恿你问下去!
邹时阑巴只得再问:“当年怎样?”
“想当年,徽宗皇帝在位之时,偶然路过本店,听到路边的吃客正夸奖咱的鱼羹味道鲜美,甚为惊奇,就要了一碗。本店的老祖宗当时不过二十一岁,长相那是没得挑,真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么大的东京城,您打听打听,就没有比咱老祖宗更美的人!老祖宗伺候徽宗皇帝用鱼羹,您说怎么着?龙颜大悦,赞不绝口。于是乎,皇帝爷亲自写了匾额,人们才知道,原来是御驾亲临啊!自那以后,徽宗皇帝每隔一个月必定来一次,吃咱的鱼羹,御厨本事大不大,就是做不出本店这种滋味儿!咱不是自夸啊,要说……”小二一边说一边比划,说得性起,脸也红了,眼也歪了,嘴也嘌了,瞧这架势,只怕能一口气说上三天三夜呢!
“孟三,行啦!我都听过八遍了,你不腻歪我都腻歪了!”
“是也,是也,这位仁兄说得没错!咱是来吃饭的,可没请你说书!再说了,你说得可是不咋地!”
“哎,我说诸位!别的不说,前几天我还真看到宋嫂了,六十多岁的人了,还是那么精神,比孟三都精神,您说奇不奇?”
“轰”,众人大笑起来。
邹时阑巴精通汉话,听起来没有障碍,一时来了兴致,就在外面坐了,要了一碗鱼羹,要亲自尝一尝!
片刻,一碗热气腾腾的鱼羹已经摆在面前。汤碗、汤勺都是是上好的陶瓷,邹时阑巴虽然说不出产地,好坏还是分得清的。筷子也挺讲究,真看不出,就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店,能有这么好的餐具!
东西还没吃,香气已经把人的馋虫勾了出来。
口味香醇,竟然觉察不到一点鱼的腥味,其中有一种很怪的味道:不远不近,若即若离,明明就在眼前,却有咫尺天涯之感!
这是怎样的一种味道,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邹时阑巴原本是明白的,偏又说不出来!
“宋嫂鱼羹”,果然名不虚传!
忽然,传来一声怪异的叫喊:“待我放下歇一歇吧!”
邹时阑巴抬眼望去,一名挑担子的汉子,正扯开喉咙,高声叫着!
“给我来两个饼!”
“好咧!”
汉子答应着,从担子里取出两只饼,用纸包了,放在桌子上。手里颠着铜钱,叫得越发起劲:“待我放下歇一歇吧!”
原来,竟是一名卖饼的!可是,他又为何如此叫卖?
同桌的一名书生,瞧着邹时阑巴的神色,微笑着解释道:“在东京汴梁城,卖东西的人,叫卖的花样可多了!内容千奇百怪,声调怪异夸张,无非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达到卖货的目的!不过,这个卖环饼的在咱汴梁城可是大大的有名!五六年前,他喊的是——吃亏的便是我呀!
当时正巧宫里的一位贵妃被废,住在瑶华宫,而这位老哥每次到瑶华宫前,依旧搁下挑担,无尽悲惨地叫:吃亏的便是我呀!偏巧,他的叫声被开封府衙役听到,怀疑他为贵妃叫屈,便将他带到开封府。经审讯,方知他是为了快点卖出环饼,故意使用这样奇特的语言,并无他意,但语关重大,足足打了一百棍才放出来。有了这样惨痛的教训,此后,这位小贩挑担卖环饼,改口喊:待我放下歇一歇吧。”
说到最后,那人忍俊不禁,笑出声来!
邹时阑巴又是一奇,叫来两枚环饼,一尝,味道还说过得去!
吃罢,环饼加鱼羹,只需三十文,物美价廉,真正是物美价廉呢!
东京汴梁,一座迷一般的城市,恍如梦幻中的天堂!
上午,宋室官方安排各国使节参加展览会,地点就在不远处的大相国寺。大相国寺门口,聚集了很多人,服装各异,初步打量一下,总有三十多支使节队伍,其中就有占城国的死敌——真腊国的使节。仇人见面,分外眼红,邹时阑巴恨不得扑上前去,将那个可恶的家伙撕成碎片。宋国陪同人员识机地凑上前,好言抚慰,邹时阑巴才算火气暂时压下。
展览会气势恢弘,琳琅满目,各色商品应有尽有。宋国传统的出口商品,诸如丝绸、瓷器、茶叶,足足占了小一半场地,单单一个茶叶,就有几十个品种,邹时阑巴真搞不明白,大宋到底有多大,又怎么会出产这么多的名茶?
展会上,两件东西引了他的极大兴趣:一件是宋国军队已经装备的制式武器——“威远大将军”炮,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当今世界上威力最强大的火炮。据说,此炮射程可达四里,炮弹落地开花,威力无边。东西虽好,价格也贵得离谱,一门炮价值十万贯,折合银子就是十万两银子,一发炮弹价值一千两银子。以占城的国力,即便买得起炮,也买不起炮弹啊!真腊国使节,拉住一名宋国官员,已经谈了好一会儿,难道他们要买?难道,他们买的起?
另一件是宋国最新开发的无敌铁甲舰。展出的当然是模型,却也有五丈长,可见宋人非常重视,用足了功夫!模型做得很讲究,想看到什么,都可以看到。从模型上来看,舰上装备“威远大将军”炮三十门,如此强大的火力,世界上又有几个国家抵挡得住?
邹时阑巴鼓足勇气,问:“售价要多少银子?”
一名年轻人,微微一揖,答道:“初步估算,起码要二百万。不过,首先声明一点,这种军舰现在还没有向外国出售的打算,此次仅是布展而已!”
不卖,又拿来做什么?
这时,邹时阑巴忽地看到,真腊使节还在与宋人商谈,不时指一指“威远大将军”炮,他的心情越发沉重起来。
中午,大宋官方安排各国使节到汴梁城最著名的酒楼——丰乐楼,吃顿便饭。丰乐楼位于汴梁内城东北方,马行街与皇城东华门街的交叉路口处。于万千店铺中拔地而起,卓尔不群,气派非凡。
“城中酒楼高入天,烹龙煮风味肥鲜。公孙下马闻香醉,一饮不惜费万钱。招贵客,引高贤,楼上笙歌列管弦。百般美物珍羞味,四面栏杆彩画檐。”
来汴梁之前,邹时阑巴不知念过多少遍这首词,在梦中勾画出无数座传说中的丰乐楼,今日要见到了,心里突然变得忐忑不安,就象洞房花烛夜,要揭新娘子盖头时的那种感觉。
丰乐楼,是了,这就是丰乐楼,也只有它才能是丰乐楼!
楼前矗立着两座高高的彩楼,两楼之间一道门,就是所谓的“欢门”了。彩楼上,插满了鲜花,花开万朵,争奇斗艳;美女盛装,依依而坐,顾盼流连,千娇百媚。
丰乐楼高,不知几何!
楼身三层,五座一模一样的高楼相向而立,高低起伏,参差错落,楼与楼之间,各用飞桥栏槛,明暗相通。
跨过欢门之际,彩楼上的女子,用十分悦耳的声音高声说道:“贵客驾临,有失远迎,望乞恕罪!”
那一刻,邹时阑巴陡然感觉,自己就是这世界上最幸福最富贵的人咧!
入欢门,踏主廊,主廊两边,百余名艳妆女子,无不美艳绝伦,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紧盯着迎面而来的贵客,直弄得客人脸也红了,腿也飘了,心也痒了。前行约百余步,豁然开朗,已经到了大厅。大厅内,摆放着七八十副桌凳。布菜的伙计穿行其间,卖唱的歌女随处可见。
楼上是一个个雅致的单间,家具都是名贵的红木,墙壁上挂着不知哪位先贤的字画,墙角摆放着盛开的鲜花,沉香炉内,香烟袅袅,窗外蓝天,碧蓝幽幽。
邹时阑巴这一桌,除了他们,还坐了高丽、东瀛的使节。其实,只要不与真腊国的人坐在一起就行,而且现在看来,这两国使节还不算讨厌。
“上菜喽!”
先上“绣花高饤八果垒”,也就是八个盘子的水果,分别是香圆、真柑、石榴、橙子、鹅梨、乳梨、榠楂、花木瓜。盛放水果的盘子,竟然是纯银所制,筷子也是银筷。别的不算,只说这些银器,价格就相当昂贵。丰乐楼的东家富贵如此,不知是何许人也!
高丽副使是一名膀大腰圆的将军,也许是真的饿了,抓起一枚乳梨,“吭哧”就是一口!桌边服侍的小娘子掩嘴失笑,陪坐的大宋官员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小娘子终于忍住了,看起来,她忍得极为辛苦呢!邹时阑巴对宋国文化颇有研究,当然知道,这些果碟只能看,不能吃。宋人讲究,什么都讲究,由此可见一斑。
紧接着,上来四盒香药:脑子花儿、甘草花儿、朱砂圆子、木香丁香,摆在桌子的四角。送香药的人还没下去,屋里已经香气习习。香药只能闻,不能吃,那高丽副使看着香药,好生纳闷,与正使叽里咕噜一阵嘀咕,似乎明白了,最后还不满地拍拍肚子,又叫了两声。他的意思,分明是说:我饿了,怎么还不上吃的呢?
之后是六品雕花蜜煎:雕花笋、蜜冬瓜鱼儿、雕花红团花、木瓜大段儿、雕花金桔、青梅荷叶儿。这些东西,雕刻得非常精细,花团锦簇,惟妙惟肖。看着好看,吃起来,一样好吃。邹时阑巴尝了一点青梅荷叶儿,心中很是赞叹了一番。
再之后上来的是五味脯腊:虾腊、肉腊、奶房、黄雀鲊、金山咸豉。说到黄雀鲊可是大大的有名,前朝宰相蔡京最喜欢这道菜,百吃不厌。据说,蔡京府内光是黄雀鲊就塞满了三间大屋子。银盘内的黄雀鲊总共只有两只,一只被高丽大将军囫囵吞下,另一只被东瀛正使捷足先登,邹时阑巴伸出的筷子不得不中途转向,夹起一块虾腊,放进嘴里。黄雀鲊没有吃到,虾腊的味道也还不错。
千等万等,正菜终于上来了。正菜九道:荔枝白腰、肫掌签、鹌子羹、沙鱼脍、螃蟹酿橙、鲜虾蹄子脍、南炒鳝、五珍脍、二色茧儿羹。
酒有两种都是丰乐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