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志
这天早上,孝庄发现那个说有钱的胖子,脸色不好,好像是着凉了,心中一软,问道:“昨晚你们睡在哪里?”
嫌十年太长的家伙回道:“镇子上没有客栈,我们就在村口的土地庙将就了一宿。”
孝庄又问:“怎么不去找个人家投宿?”
小子低头说道:“走得急,身上没带多少钱,也不知什么时候先生才肯答应,能省就省点吧!”
孝庄有些感动,杏儿牵着他的一脚,就像在抻皮筋,悠来荡去,好不烦人:“你就答应他们吧!啊,行不行,求你了!”
六人抬头看着杏儿,眼睛里全是感激!着凉的胖子咳嗽两声,也许是太过用力,差点弄出眼泪来。对他们来说,杏儿就是那个雪中送炭的人,这件事情,他们会铭记终生吧?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谁会忘记真正在自己困难的时候帮助过自己的人呢?
孝庄点头说道:“好,既然你们愿意,那就跟着我吧!不过,你们要做好吃苦的准备,我朱孝庄也许会更倒霉的。”
六人喜出望外,跪倒叩头,胖子“呜呜”大哭起来。想必这是一个富家子弟,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多苦,看把孩子委屈的。
嫌十年太长的家伙叫石中坚,胖子叫王慕荆,喜欢算学的是刘公鉴,有书法专长的叫司墨,一个心灵手巧的小子叫陈白崖,最后是一个书呆子——霍易书。这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朱门六大弟子”,这时候,朱孝庄怎么看他们怎么不顺眼,一个个长得歪瓜裂枣,不是没长开,就是长裂了!唉,想我朱孝庄玉树临风,风流倜傥,怎么就收了这些不是东西的东西。
“好好,都起来吧!”孝庄说道,“石中坚看看这里有没有药铺,给王慕荆弄点药来,吃完再走,也不差这么一会儿!”
“是!”石中坚答应着起身。
朱孝庄转身要回驿站,只听身后呼道:“师娘大恩,学生没齿不忘!”
什么师娘?谁是谁的师娘?
杏儿羞答答地站着,那个美啊!孝庄刚想分辩,杏儿先说话了:“记着别人的恩情,原也是做人的本分,我倒不记得对你们有什么恩惠。今后,跟着先生要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只要肯下苦功,总有苦尽甘来的那一天。”
“是!”
我的亲娘啊,这还是杏儿吗?多像我可亲可敬可怕的姐姐啊?我那天真可爱的杏儿哪里去了?
孝庄不信啊,使劲揉揉眼睛,再看,她可真像杏儿啊!我的杏儿呢?
“好了,今后的日子长着呢,你们去忙吧!”
杏儿待到他们走远,蹦蹦跳跳地回来,伸出可爱的小舌头,做了一个鬼脸,又用小手拍着酥胸:“哎呦,可憋死我了。喂,我说你瞧什么呢?你不知道,你现在的样子好色啊!”
孝庄终于从噩梦中醒来,尴尬地说道:“呵呵,我还以为见鬼了呢!那个,那个,这样容易让人误会的。”
杏儿叉腰叫道:“误会又怎样?”
孝庄一摊双手,说道:“我无所谓!”
杏儿有样学样,表情更是夸张:“我也无所谓啊!”
两人相顾大笑,处的时间长了,孝庄发现:杏儿不仅漂亮,还真是一位可爱的姑娘啊!
孝庄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先生,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但是,孝庄确实是一个勤奋的先生,关于这一点,杏儿都赞叹有加。
利用早上的时间见缝插针:“书法一道,临摹前人碑帖是绕不过去的一关。临摹过程中,先求形似,再求神似。一个个神似之后,才能渐渐形成你自己的风格,才能写出超迈千古的字来。公鉴,你的基础太差,长此以往,难成大器。这是我为你写的一张书单,到了大一点的城市,自己去买。钱不够用,找小丁要。另外,易书啊,骑马不能看书的,小心摔破了头。你们几个还站着干什么,准备准备该出发了。”
晚上,要讲一些最基本的东西,现在还不到因材施教的时候,最重要的基础,地基打牢了,才能筹划上面的建筑。
腊月二十八,下了一场中雪,雪花落在地上就化,天气算不上很冷,路却是越来越难走了。眼瞅着鄂州就在几十里之外,瞧瞧天色已晚,只能把希望放到明天。一行人进了一个不大的村落,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硫磺的味道,路上见到的人都是一脸的喜色,年味愈发浓了。
车帘子掀开,杏儿瞧着外面的光景,轻声道:“要过年了,汴梁不知要多热闹呢!”
孝庄也在想家,想着家里的女人和孩子们,不由得问道:“想家了吧?”
杏儿忧郁地点头,平时还好,过年了,怎能不想家?
孝庄将杏儿拉过来,抚弄着那乌黑的长发,喟然一叹:“在家待着不好吗?这么大的姑娘了,一点都不懂事,不知道你爹娘多惦记呢!”
杏儿撅着小嘴,颇为不服气:“姑娘大了嫁不出去才着急呢!”
是啊,花容月貌的姑娘,眼瞅着岁数一天比一天大,上门求亲的走了一波又来一波,谁都看不上,一个都不想嫁,做爹娘的没活活急死,就算是上辈子积德了。
“大官人,此地没有客栈。我打听过了,前方三十里才有客栈的,请问大官人,如何是好?”小丁在车外说道。
孝庄与杏儿下车,路面很滑,杏儿一个趔趄,好悬摔倒在地,幸好孝庄早有提防,将丫头抱住了。杏儿脸一红,幽幽道:“呆子,还不把人家放下。”
孝庄是正常男人,此时产生了正常男人都会有的反应,下面一硬,如果在车里,恐怕就要……
扶着杏儿站好,孝庄说道:“天黑路滑,还是不要走了。看看哪户人家愿意收留咱们,借宿一晚,明日再走吧!”
也是巧了,话音刚落,就听到一位老人的声音:“早上喜鹊叫个不停,原来是贵客盈门啊!若不嫌弃,就到老朽家里,将就一晚吧!”
顺着声音的方向望过去,一位穿着体面,精神矍铄的老人,年纪在六十岁上下,正笑吟吟地望着他们。孝庄上前,深深一揖:“正有此意,只恐叨扰了。”
“听口音是汴梁来的贵客吧?无妨,无妨,平时想请都请不到呢!走,随我来!”老人说着话,在前面领路,搭几句话,孝庄得知老人姓鱼,单名一个“城”字。鱼城老人的家在村子的中央位置,大概有二十几间房子,大门看起来是新修的,门内一块块大青石,显示着主人家的身份,应该是村子里数一数二的富户吧?
“十三他娘,来客喽!”鱼城招呼着。
一位老夫人由媳妇陪着出来,身边还跟着一名小丫鬟,笑容满面,那媳妇拉着杏儿主仆,闪进一个月亮门不见了。
自有下人帮着安排,孝庄与主人至正厅续话。
“上茶,把十三捎回来的好茶拿出来,款待贵客。”十三他娘就是一愣,老头子今天是怎么了,怎么就一口咬定来的是贵客?六月间来了知县,好茶都没舍得拿出来,唉,真是越老越糊涂了。
“老伯今年有六十岁了吧?”孝庄舒服地坐在椅子里问道。
鱼城大笑:“六十有七了。”
“不像,不像。家父比老伯还要小两岁,却没有老伯年轻呢!”这话一半是奉承,一办是实话。小两岁是真,不过孝庄的父亲保养的好,看着怎么也要比鱼城年轻个五六岁。
茶端上来,一品竟是“顾渚紫笋”,在这偏僻的山村,居然能喝到极品“顾渚紫笋”,主人的身份一定不简单。
孝庄由衷赞道:“这是极品顾渚紫笋,真是好茶呢!”
“是吗?看起来十三没骗他老子。”听到客人的赞颂,老人显然也高兴,脸上浮现出自得之色,“这是十三从他们军团大帅那里弄来了,听说是杀了三名金狗才得到的赏赐,真的就好,真的就好。”
“哦,原来是英武之家。”孝庄来了兴趣,“不知鱼将军在哪只军队供职?”
“天武军团,小子也争气,做了军都指挥使。”鱼城提到儿子,无比的骄傲,看来孝庄是问对了,儿子是老人最大的骄傲呢!
孝庄也很惊奇:“呀,是种无伤的手下。”
老人得知孝庄也儿子的大帅是老相识,更是高兴,酒菜弄得很是丰盛。临睡前,孝庄写了一副春联送给鱼城,就算是报恩了。一副春联,鱼城并未在意,吩咐人明早贴上,拉了孝庄说些种无伤和天武军团的事情。从鱼城嘴里,孝庄也知道了一些当地的事情。
鱼家原来家境很平常,只是饿不着罢了。鱼十三在外面立下军功,受封开国男爵,鱼城竟也补了一个员外郎,家道中兴,买地盖房子,愈发红火了。村子里原来有一大户人家,嫌收租子来钱慢,全家迁往鄂州城;村子里没地的人家,由官府组织,迁往河西、交趾、台湾,村子里剩下的人家,日子都过得去。
“谁能想到,十年的时间,日子变得这么好了呢?十年前,甭说点蜡烛,就是灯油都舍不得呢!”鱼城用剪子将烛芯剪得短一些,屋子里的光线暗下来,烛影投在雪白的墙上,突突向上窜着。
孝庄问道:“出去的人日子过的还好吗?”
老人笑着说:“都好,都好着呢!到了那边,分的都是好地,上边还给安家的钱,开的荒地,五年不收租子只怕比咱这里还好呀!”
一直聊到子夜时分,孝庄才算安稳地睡下。
第二天吃罢早饭,孝庄要走,要给主人留下十贯钱,主人说什么都不要。正在你推我让之际,闯进来一问须发皆白的老人,急匆匆地叫道:“老鱼头,从哪里弄来的春联,快给我从实招来。”
有外人在场,孝庄不好再坚持,坐下等着人家把话说完。
一来二去,听明白了,老人是村子里的先生,平时教孩子们读书,看到了春联,进来询问。鱼城得知春联上的字是极好的,指着朱孝庄说道:“就是这位大官人给写的。”
老先生极为诧异,试探着问:“敢问官人,可是姓朱?”
孝庄含笑点头。
老先生起身再问:“莫非就是翰林朱学士?”
孝庄道:“现在是松滋县丞朱孝庄,不是翰林朱学士喽!”
老先生要拜,朱孝庄紧忙拉住,鱼城也知道翰林学士是极大的官,儿子也说起过什么京城文武二璧的事,种无伤就像神话中的人物,那么朱孝庄也错不到哪里去吧?
又客套几句,三人坐下。老先生喝着顾渚紫笋,面色一变,骂道:“好你个鱼老儿,不是早说没有了吗?还有多少,快交出来!”
看来,两位老人交情深厚,鱼城是打了埋伏的。
鱼城无奈,叫夫人取出一半,送给老先生,纷争才告结束。老先生看着朱孝庄,几次都想说什么,又生生止住,孝庄是读书人,自然清楚读书人的心思,说道:“老人家,孝庄不才,为您也写一副春联可好?”
老先生忙不迭地点头,兴奋得忘了道谢。
不大的功夫,写好了春联,老先生一连赞了三句“好字”,又道:“哎呦,这么好的春联,我可不舍得挂出去。过了年进城找一家店裱起来,我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呢!”
老先生告辞出去了,鱼城说什么都不让朱孝庄走,非要留在这里过了年再说。
小丁进来禀报:昨日的雪都化了,今天的路更难走。孝庄思量一番,只得说道:“那就只能多打扰几天了。”
“哪里是打扰,留下就好留下就好。”鱼城非常高兴,兴奋得不知再说些什么。
为了感谢主人的盛情,孝庄取出自己带的好纸好墨,要留下一件墨宝。杏儿亲自磨墨,孝庄略一沉吟,一段著名的司马温公家书跃然纸上,洋洋千字,一气呵成。只见笔走龙蛇,精魄四射,行间大小错落,锋出则破空杀纸,游丝则刚柔兼济,英气间不乏为父的慈悲,真是难得的好贴。
杏儿迟疑着说道:“好像,你的字又进了一层呢!”
孝庄大笑道:“我也是这样的感觉,十年前,也写过此书,只是连自己都不满意,付之一炬。今天才知道,不为人父,是写不好这卷手书的。功夫在字外,就是这个道理吧?”
鱼城插不进话,知道这是朱学士非常得意的作品,他也得意起来,吩咐人准备酒宴,要为传家宝好好地庆祝一番。
酒酣耳热之际,一人忽然进来,跪倒在地,大哭道:“员外,将军部队上来人了,将军他,将军他……”
“十三怎么啦?”鱼城急忙问道。
“将军为国捐躯了。”
老人失神地坐下,清泪长流;鱼十三的母亲直接昏了过去,院子里响起一声高过一声的哭声。瞬间,鱼城老人苍老了十岁,一下子就老了。在门口颤巍巍地站住,一名军官,手里捧着一身血迹斑斑的盔甲,还有那无语的长剑;大门口,一具黑红的棺材里面就是曾经的勇士吗?
棺材被抬进来,放在院子里,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