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志
司兔幻恕?br /> 赵桓示意军兵出门救人,“吱呀呀”城门打开,几千军兵冲上去,把太学生和群众隔开。局势暂时稳定下来。
赵桓高声再问:“有人进言,朕应该罢免李纲的宰相之位,你们说,朕该怎么办啊?”
万众一词:“李相公不能走!”
赵桓对吴敏等人说道:“听到了没有,这就是民意!来人,去福宁殿把昨晚朕看过的奏折拿给三位大人看看!”
说罢,拂袖而去!
赵桓所提到的奏折,正是秦桧等人所上!
广场上的百姓散尽的时候,天也黑了下来。
第二天早上,赵桓下旨:“吴敏、耿南仲、唐恪三人同罢,张叔夜知枢密院事,御史中丞赵鼎为尚书左丞,秦桧为尚书右丞,吕好问签书枢密院事。”
同时,命令裁撤厢军,裁撤厢军总数的一半,取其中身体精壮、武艺高强者入京城,补入禁军。驸马都尉岳飞督办其事!€€
第二卷 第六章 君臣(一)
靖康元年四月,宰执称病不朝,官家亦无可奈何。
后太上皇出面斡旋,君臣始和好如初,论其事,楚国公张邦昌当居首功。靖康一朝,文化天下,武胜万邦,究其根本,实赖君臣共治之力也!
楚国公三落三起,荷国之重三十年,世人但称李纲,而不言楚国公之功绩,不亦过耶?
流光阁功臣第五!
《流光阁功臣谱》
靖康元年四月二十六日,官家赵桓与宰执议政垂拱殿。
会议伊始,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张邦昌率先喝道:“昨日听闻,何才人为陛下生了一位皇子,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说着话,张邦昌现上一柄玉如意!
国家逢大喜之事,臣子依例向官家献如意,礼物不拘贵贱,主要是表示一下心意,图个喜庆。
后宫女子千娇百媚,心性也是各有不同。女人哪个不想做圣人,哪个不想“三千宠爱”于一身?
蕊珠宫郑庆云,相貌极普通,性情却是很好:温柔体贴,不妒不忌,处处为官家着想,不像其他的妃嫔,官家一去,非要为云为雨才肯罢休。既然为皇家的千秋万代着想,非要生个皇子,那么官家的身体就要受委屈了。赵桓后宫这些女人,唯有在皇后朱云萝的坤宁殿,或者才人郑庆云的蕊珠宫才能感觉到家庭的温馨。而她们二人与官家的心离得更近呢!
承极殿才人何凤龄,也撒娇、也妒忌,却有一份好相貌,而且懂得分寸,这就十分难得了。有喜之后,许多人都说看肚子象个女孩,就连皇太后也这样说,起初赵桓不以为然,慢慢地,他也有些信了。孩子生出来,却是男孩,七斤多的一个大胖小子。皇长子大宁郡王赵谌生于政和七年,今年九岁,九年之后,赵桓再度得子,怎不令人高兴呢?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缘故,赵桓特别珍惜这个拣来的儿子,昨日一夜都没怎么睡,左看右看,就是看不够啊!
今天来议事,一点也不觉得困倦,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果然有几分道理。
裴谊将宰执们献上来的如意呈到御案之上,赵桓一边笑一边拿起来把玩一番。其中的一柄如意,引起了赵桓的注意:玉质圆润,入手初觉凉爽,而细细品味,凉爽中还有那么一点温暖。两种截然不同的属性竟来源于一块玉,真是令人惊奇呢!如意通体碧绿,如初春的小草那般喜人;顶端雕刻着观音送子的图案,观音菩萨散发着圣洁的光辉,一双纤纤素手托着酣睡中的婴儿,孩子甜甜地睡着,似乎梦到了美事,悄悄地咧开嘴,笑了。
刀法精湛,样式典雅,一定价值不斐!
赵桓举起如意,笑问道:“这是哪位爱卿送的?”
尚书右丞秦桧微施一礼,再无其它表示,仿佛这根本就是无足轻重的小事,不值得大惊小怪的。殿内的大臣都是人精,听到官家问询,看看那柄如意,再瞧瞧淡定如水的秦桧,顿时,每个人都明白了。
送超出仪制的如意,本身没什么;而哗众取宠,赢得官家欢心,事主却能如水般沉静,这样的镇定功夫就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得到的,新任尚书左丞赵鼎就认定自己做不到。
这时,殿内得气氛怪怪的:明明发生了什么,偏偏没有一个人愿意承认。
“报,红旗报捷,定羌大胜!”
“报,红旗报捷,定羌大胜!”
赵桓难以抑制心里的喜悦,“腾”地站起来,几步跑到殿外,就见一干殿前司侍卫簇拥着一名火急火燎的下级军官,飞也似地赶来。
“报,熙凤路大总管吴阶禀报官家:我军于四月二十一日攻下定羌城,夏国守军八千尽没。守将任得聪仅以身免!”
“好好,”赵桓连声称好,扶起报捷的军官,道:“我军伤亡如何?”
“阵亡三千,伤五千,如果不是轰天雷和手榴弹,伤亡还会更大呢!”
杀敌一万,自损八千,这就是战争,这是铁的法则!
劭成章还没回来,人家报捷的却已经到了。赵桓不由问道:“轰天雷如何?手榴弹怎样?”
“威力无边,威力无边啊!”军官眼睛里都是光彩,接着说道:“吴大帅恳请官家,再运送一批轰天雷和手榴弹过去。而且,吴大帅说了,如果臣不能带轰天雷回去,会斩了臣的。臣请官家救命啊!”
军官跪在地上,叩头不止!
赵桓心情十分之好,再度扶起军官道:“这个吴阶啊,恁地强梁。朕不会让千里迢迢,回来报捷的有功之臣没了下场,放心吧!好好下去休息!”
赵桓带着喜气,走路都轻快了许多,浑然不觉,众宰执的脸上却了无喜色。
回到殿内,各自归座,张邦昌奏道:“臣有一事不明,想向陛下请教,不知……”
赵桓干脆地说道:“问,直接问就是!”
“陛下派人给熙凤路大总管吴阶送去轰天雷一事,宰执可有人知晓?”张邦昌收起笑脸,肃容问道。
赵桓摇摇头,发觉似乎有点不对劲儿!
张邦昌再道:“如果什么事情,陛下都绕过宰执,直接下达御令,还要宰执干什么?但论军器监一事:陛下调陈规进京,其未有尺寸之功于社稷,而骤居显位,京官之中,颇有不平之言。再者说,一个小小的轰天雷,似乎也不需要陛下亲自过问吧?臣愚鲁,请陛下留意。”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赵桓才明白张邦昌的真实用意:作为丞相的他,感到自己的权利受到了削减,因此不满。
哼,争权夺利,又是这套把戏!
赵桓起身,在丹墀上来回走了两步,道:“小小的轰天雷,你觉得这是小事是吗?吴阶凭借两百枚轰天雷,一千手榴弹,轻而易举地拿下了定羌城,刚才那名军官的话难道相公没听见吗?相公之意,似乎并不在小小的轰天雷吧?”
张邦昌嘴角的黑痦子轻微跳动了一下,抬头直视官家,道:“人事任免,宰执不预其事;政务变革,宰执亦不预其事;陛下随心所意,任意处置,国家设宰执何用?臣今日所言,国之大事,请陛下明察!”
赵桓气急,抓起一把如意摔在地上,叫道:“金兵打到了家门口,政务不进行变革,行不行?种师道病逝、种师中阵亡,国家正值用人之际,正要靠军人保卫江山社稷,老的老,小的小,何人可用?你在批评朕不同你们商量,是不是?”
张邦昌缓缓跪倒:“是!”
“前面几位宰执,若李邦彦、吴敏之流,朕想和他们商量,他们懂吗?”赵桓一脚将御案踢翻,气道:“朕秉承祖宗基业,誓死不做亡国之君。政事军事都要改,不仅如此,涉及国家大大小小的事情,不合理就要改!只要改,就会有阻力,国之大事朕必须乾纲独断,朕的国家,朕想怎样就怎样!”
张邦昌一改往日温文尔雅的形象,异常强横,辩驳道:“陛下错了,圣人言: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祖宗家法,保大宋百年平安,岂可轻弃?陛下既然认为臣不当居首辅之任,臣今请辞,恳请陛下俯允!”
说着,张邦昌郑重地摘下乌纱帽,慢慢地放在地上,帽子的两只长长的平脚忽忽悠悠地颤动着,如同人的心儿一般。
“好啊,好!”赵桓指着张邦昌一时语塞,三息之间才缓过来,猛然喝道:“来人……”
两名侍卫跑进大殿,等待谕旨!
“将,将他,将他叉出去!”依着赵桓的心思,真恨不得杀了张邦昌,却是不能杀。大宋立国以来,未曾显戮一名大臣,这一理念,已经浸透到赵桓的血液里,尽管生气,还是不能杀人的。
张邦昌重重叩首,转身而去。
赵桓心中乱作一团,问道:“你们看,这事该怎么办?”
五名宰执同时望向李纲,李纲暗叹一声,起身奏道:“臣认为,张邦昌之言,并无大错,请陛下深思!”
赵桓转身,恶狠狠地望着李纲,转而问其他人:“你们怎么说?”
“臣附议!”
“臣附议!”
剩下的五名宰执,包括秦桧在内,居然没有一人替赵桓说话,赵桓从内侍身上拔出宝剑,用尽全身力气,一剑将御案劈为两半,再上去踹上一脚,骂道:“都给朕滚,快滚!”
赵桓跌倒在地,觉得心里很冷、很冷,就象正月初三那一天一样!
晚上,赵桓喝了很多酒,很多酒,直到醉得再也喝不下去,方才罢休!
四月二十七,赵桓象每天一样,来到垂拱殿,与宰执议事!
时间早都过了,一个人都没有来。
派人去问,集体告病!
赵桓压着火气,来到平常宰相办公的政事堂,屋里除了两名中书舍人正在整理奏折,还有几名书办正写着什么,而四个正位却空空如也!
政事堂北院即为枢密院,枢密院正厅一名副都承旨也在整理文书,见到官家亲临,慌的不行,连忙跪倒。赵桓随便问了点事情,这人是一问三不知,也不知道他知道些什么!
绕了一圈,心情越发憋闷,回到垂拱殿,刚喝了一口茶,政事堂、枢密院的奏折都送了过来。一天的奏折,不下四五十本,少的千余字,多的四五千字,这怎么看得完呢?有宰执在,许多奏折写成节略,皇帝看起来省事,处理起来也方便。有的事情,不须请旨,宰执就可以处理了。这下可好,全上来了。而且,有事需要问询,问什么人都不清楚,怎么披阅呀?
赵桓看了几个折子,越看越气,一把将所有的奏折掀翻在地,换了身衣服,出宫散心!
心乱如麻,看什么都不顺眼;信马由缰,走到哪算哪吧!€€
第二卷 第六章 君臣(二)
突然,马停了下来,抬头一看,已然到了艮岳万岁山脚下。
政和七年,太上皇于上清宝箓宫之东,作万岁山。万岁山周长十余里,与南面的寿山遥遥呼应,山最高一峰约九十余步,登高下眺,京城风光尽收眼底,实乃赏心悦目之事。
下马前行十几丈,一块巨石跳入眼帘:石高七八丈,最宽处也有五六丈,厚度也不下此数,不知重量几何!石头上书“昭功敷庆神运石”,正是太上皇的亲笔。神石通体碧绿,形如飞龙,人走近三尺之内,便觉神情气爽,如听梵音仙曲般享受。此石出于太湖,当年为了运这块石头,六贼之一的朱勔造巨舟,用上千的纤夫拉纤,凿河断桥,毁堰拆闸,耗时数月方运到京城。仔细算来,这哪里是石头,分明就是用铜山铸成的嘛!
赵桓拍了拍神石,摆摆手示意守卫的人不用跟随,慢悠悠地向山上行来。
蹬到半山腰,身上出了些汗,被微风一吹,很是舒服呢!裴谊小声道:“官家,歇息一会吧!”
赵桓是有些累了,坐在蒲垫上,这时,从林木间窜出一头梅花鹿,鹿儿有些怕人,又想亲近,试探地往前走几步,停下来看一看,确定眼前的人没有恶意,慢吞吞地来到赵桓面前。赵桓伸手轻轻地摩莎着鹿身上的花纹,鹿儿居然回头,伸出粉红的舌头,舔了一下官家的脸儿。
唉呦,这可如何使得?好大胆的梅花鹿啊!
裴谊作势欲把鹿儿赶走,赵桓拦下他,享受着难得的温馨。人们把官家当作神,想亲近也是不敢,到底是鹿儿没有那么多忌讳,想怎样就怎样呢!
山脚下,绿波荡漾,一群鸟儿贴着水面飞行,划过一段圆弧,悠忽升起来,发出悦耳的叫声;湖的中央有两个小岛,东面的叫芦渚,岛上的小亭叫浮阳,西面的叫梅渚,亭子叫雪浪。一头仙鹤忽地从芦渚岛上飞起,“啾,啾”几声,落在雪浪亭上面。仙鹤“忽闪、忽闪”地摇动着翅膀,无数的水花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五彩霓光,继而朝着天上的太阳,畅快地叫着。
池水向西汇入凤池,向东流入雁池,三个大湖犹如三面神镜,环绕着万岁山,守护着这一方人间仙境。
赵桓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