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志
,你不得好死!”
“用刑!”
扒掉上衣,上身被摁到木板之上,忽然一股滚烫的东西贴到后背上,魏楚兰大汗直流。稍停片刻,树胶与皮肤紧紧地粘在一起,随着“嘎吱”一声,一种无法承受的剧痛传来,魏楚兰大叫一声,昏倒在地。
再度醒来,屋子的光线似乎更暗了,温度似乎更低了,面前的人影在不停地摇晃,魏楚兰猛地摇摇脑袋,才稍微清醒了一些。恢复知觉,疼痛传来,双臂紧紧抱在胸前,身子“簌簌”发抖,上牙碰下牙不停地打冷战,恍惚中,魏楚兰暗叹一声:“太子殿下,咱尽力了!”
他意识到,他过不去今天了。
“嘟,魏楚兰你到底是招还不招?”万俟禼还在聒噪着。
魏楚兰摆摆手,有气无力地说:“我的儿,为父招还不行吗?你过来,我全都告诉你!”
四名衙役,两人夹住他的胳膊,两人抱住他的大腿,姓万的小子恁地胆小,不确定安全了是不是根本不敢过来?
“水,给我点水喝!”
一碗凉水灌下去,流逝的力气在迅速恢复:呵呵,两位混账师父的训练还是有效果的,别的不论,身体恢复的速度是旁人根本无法企及的。慢慢地调整呼吸,暗中提气,魏楚兰道:“身边放四个人,手铐脚镣,五花大绑,我的儿也忒瞧得起你爹我了。”
万俟禼不屑地说:“休要再逞口舌之力,有话快说。”
“那也得先把我扶起来啊!这样子如何说话?”
他不是被扶起来的,而是被拔起来的。身体刚刚站稳,右脚闪电般踢出,将身前的两人踹出一丈开外,脑袋向后猛撞,将一个小子的鬼脸撞成满脸花。两膀用力,大叫一声:“开!”
身上的绳索崩断,魏楚兰长啸一声,将万俟禼扑倒在地,两条胳膊如同铁棍一般死死卡住万俟禼的脖子,张开血盆大口向仇人的脖子咬去。比虎狼还锋利的牙齿曾经在战场上咬死过党项英雄,辖戛斯好汉,一个龌龊的小男人,更是不在话下。
万俟禼拼命挣扎:“救命啊,救我!”
“快把他们分开!”东方英高声命令着。
“噗嗤”一声,牙齿咬破了脖子上的血管,一股腥臊的鲜血喷到嘴里,魏楚兰一口咽下,奋力再咬!
忽觉后心一凉,魏楚兰脑中一黑,顿时觉得力量在离他而去,从来没有感受过的一种东西扑面而来,和他融为一体。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双手再用力,牙齿再咬,死也要像一个大宋军人,与敌人战斗到最后一刻。
魏楚兰后背中刀,与世长辞;他的力气很大,临死还在保持着生前的动作,无论衙役用多少力气,都不能将两人分开。最后,折断了魏楚兰的手臂,撕掉万俟禼脖子上的一块肉,这才把左侍郎营救出来。
东方英面色如土,站在五尺开外,小声问道:“死了吗?”
一名衙役试了一下万俟禼的鼻息,道:“左侍郎没气了。”
“混账东西,我问的是魏楚兰!”
“早死了!”
东方英走到近前,看看死去的两人,摇摇头:死一个魏楚兰也就罢了,还搭上一个刑部左侍郎,唉,不知要怎样向陛下回奏啊!
龙卫军团回到京师驻防,上午海起云正在带着队伍训练,一阵大风吹过,“咔嚓”一声,旗杆折断,“魏”字帅旗飘落地面,现场的所有人都停了下来。此乃不祥之兆,海起云心“咯噔”一下,顿时不安起来。听说,魏胖在大狱中受尽了折磨,因为他的事情,镇王赵诜失去了王位,发配种无伤军前效力,太子那里也是一愁莫展。三位主审官,程敦复是个油盐不进的主,另外两位都是秦桧的忠实走狗,根本在不用在他们身上打主意了。海起云只能打通狱卒这一关,用钱给魏胖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些天,他从来没有笑过,军营也死气沉沉,听不到笑声。
帅旗落了,难道……
海起云向中护军交代一下相关事宜,催马直奔大理寺而来。非常巧,竟然找到了曹清。
海起云气喘吁吁地跑过来,问道:“魏厢指还好吗?”
曹清含泪道:“厢指归天了。”
海起云失神落魄,坐在地上,望着近在咫尺的大理寺,泪水长流。共同经历过无数次生死的考验,魏胖还是自己一个人走完了生命中的最后一段路,兄弟,走好!
“他是怎么死的?”
曹清四下张望,看到没有人注意这里,快速说道:“魏厢指今天遭到生麻扒皮的酷刑,忍受不过,活活咬死了刑部侍郎万俟禼,被一刀刺中了要害。唉,真惨啊!海大官人,小的不能在此地久留,暂时别过!”
小心谨慎的曹清小跑着去了,海起云被亲兵扶起来,坐到马上,要到哪里去呢?
催马扬鞭,直驱太子府。
书房内,只有太子赵谌和韩彦古两人,海起云大叫一声:“殿下,魏胖壮烈了。”
继而,急怒攻心,吐出一口鲜血,昏倒在地。
海起云苏醒过来的时候,身边只有韩彦古,太子连夜进宫,要为魏楚兰争一个公道。
大理寺里面发生的事情,迅速在贵族高官中流传开来,宰执们连夜来到福宁殿议事。
赵谌义愤填膺:“父皇,没有任何凭据,严刑逼供,导致魏楚兰死亡,请陛下惩办相关人等,以慰死者的在天之灵啊!”
秦桧稍显慌乱,谁能想到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魏楚兰死了还在情理之中,万俟禼也死了又是怎么回事?
秦桧道:“陛下,魏楚兰袭杀朝廷大臣,死有余辜。请陛下降旨,籍没家产,将其家属发配三千里,以儆效尤。”
韩世忠不能不说话:“听闻近日审案使用了‘披麻拷扒皮问’,魏将军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酷吏的手中,委实可悲可叹。陛下,军官们会怎么想,士兵们会怎么想,请陛下深思熟虑。”
李纲不偏不倚:“需要查明事实真相才能下最后的结论。”
很多年没有出现过这种情景了,七名宰执中间,显然形成了不同的派别,争斗的越发激烈,应该又到了调整人选的时候了吧?
赵桓道:“传旨,尚书右丞张浚、同知枢密院事刘琦查明一切,据实回奏。传旨,龙卫军团、虎贲军团非奉旨不得擅自调动一兵一卒,这几日约束士兵不得上街,留在军营之内好生训练。军队出了乱子,拿军团都指挥使是问。好了,都回去吧!”
经过琼芳殿的时候,听到里面哀婉的琴声,忽地想到:有些日子没见到兰若了,这丫头怎么忽然多愁善感起来。夜晚的风儿吹在身上,赵桓立在院外,仰望苍穹,听女儿琴声。
“铮”地一声,琴声戛然而止,兰若带着女使文鸯迎了出来。
“女儿参见父皇!”兰若参见父皇的礼节不同其他皇子帝姬,直接扑进父皇的怀里,二十年如一日,真是执着的丫头。
赵桓诧异地问:“你是怎么知道父皇在外面听琴?”
“女儿抚琴,想到父皇,突然产生了一个莫名其妙的想法,父皇就在女儿身边呢!出来一看,真的是父皇啊!”
赵桓轻轻抚弄着女儿的长发,笑道:“原来大宋的兰若帝姬,魏紫仙子又凭空多了未卜先知的本事,可喜可贺啊!”
兰若撒娇地说:“父皇真是的,又来取笑人家。”
父女二人进入正殿,裴谊适时地提醒道:“启禀帝姬,陛下还没用晚膳呢!”
兰若大喜,立即吩咐女使们去准备,琼华殿贵妃娘子派人过来催陛下过去,兰若非常不客气地顶了回去:“回去告诉贵妃娘子,父皇不是她一个人的,今天就留在琼芳殿了!”
这丫头疯劲儿又上来了,根本就没有尊卑上下!
赵桓轻声道:“你不该这么说话,她到底是……”
兰若端了茶过来,递到父亲嘴边,俯下身子锤锤腿,绕到后面再掐掐肩,如同一只蝴蝶在身边飞舞:“父皇真烦,女儿都这么大了,还不知道怎么说话不成?”
父女边吃边谈,听着女儿的笑声,捎带着赵桓的心情也好了不少。
用过晚膳,赵桓端着茶杯,道:“可有中意的人吗?”
兰若脸色一变,黯然摇头。
赵桓试探着问道:“跟父皇说实话,你还在记着那个宗炜?”
兰若非常吃惊,她的心事父皇是如何知道的?文鸯在一旁偷笑,兰若做了一个凶狠的手势,吓得文鸯退了出去。
兰若有些不自然,手儿抻着绣花手帕,柔声道:“哪个宗炜,女儿不记得有这个人呢!”
赵桓如释重负:“这就好,这就好!父皇还在想,如果是宗炜,虽然麻烦倒也并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不是那就再好不过了!”
兰若睁大了眼睛,惊道:“父皇有办法?”
赵桓含笑不语,兰若发现中计已经迟了,只得恨恨地跺脚,将手帕扔到一边,扭头不理人了。
赵桓起身,来到宝宝身边:“好了,父皇是你在最亲的人,让父皇知道了又有什么可恼的?宗炜人还说得过去,身份也还相当,不过……”
兰若还是忍不住,接过话茬问道:“不过什么?”
“不过,父皇也舍不得你离开。我们与金国早晚要大打一场,你如果嫁过去,将来怎么办?宗炜能够入赘就好了!”最后一句不是戏言,倒是赵桓最真实的想法。
兰若撇嘴道:“人家好歹也是金国太宗皇帝的儿子、封着燕王的爵位,入赘怎么可能!”
沉默片刻,赵桓道:“朕绝对不会把你送进虎口,即使你愿意,朕也不答应。你明媚姑姑的事情,父皇一直引为一生的耻辱,一定要用女真人的鲜血来洗刷。经过二十年的卧薪尝胆,终于具备了取得胜利的条件,一定要完成历史赋予朕的使命。兰若,你明白吗?”
兰若含泪点头,嘴里答应着明白,弄得赵桓好生心痛啊!他想让女儿一辈子快乐,不愿女儿受到一点伤害,他富有四海,难道就不能给女儿一个如意郎君,一个幸福的家?
赵桓起身,来回踱步,这是他的习惯,遇到难解的问题就会一直踱步,直到找到答案的那一刻。
“仔细想一想再回答父皇,你难道真的非宗炜不嫁吗?”赵桓郑重地问道。
这个问题兰若想了无数遍,身边那么多优秀的男子,未必就没有超过宗炜的,可是长久存在于她心中的只有那个不怒而威的身影。她始终忘不掉他,难道这就是爱吗?
良久,兰若道:“是的!”
赵桓暗自叹息,这件事情比歼灭女真十万铁骑还要棘手啊!
“好,朕就把宗炜擒来,押到你的面前。我的女儿,这是你选定的夫婿,父皇也只有这一种办法,告诉父皇,你永远也不会后悔!”
“是的,女儿不悔!”
兰若的母亲临终之际,说的那句话也是——我不后悔,我很快乐。想到那个跟随他时间最短,却令他永远牵挂的女人,赵桓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女儿幸福,一定!
第二日,刘琦、张浚将大理寺内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这样的酷刑,赵桓想都没有想过,心中甚是恼火。
朱孝庄厉声质问:“魏楚兰何罪,用此酷刑!”
秦桧嗫嚅道:“魏楚兰杀害张国荃一事,虽不分明,事体莫须有也!”
韩世忠喝道:“秦执政,‘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秦桧面红耳赤,无以对答。
赵桓从听到“莫须有”的那一刻,震惊无比:历史已经沿着全然不同的轨道在行进,中华史册上臭名昭著的“莫须有”怎么还会出现?事件的策划实施者还是秦桧、万俟禼,只是被害的对象换成了魏楚兰而已。
赵桓道:“秦执政可以退下了!”
秦桧诚惶诚恐,退出垂拱殿。宰执们都明白,秦桧要倒大霉了。
第十二卷 万斯年 第五章 冷夏
秦桧回到府中,坐在椅子上,感觉浑身上下没有一点力气了。
事情的发展第一次脱离了他预想的轨道,万俟禼混蛋透顶,搞死一个魏楚兰也不算什么大事,怎么连自己都搭进去了?如果不是他也送了性命,披麻拷扒皮问恐怕也就没几个人能知道,事情也不会搞成现在这个样子。陛下越来越爱惜名声,要做千古一帝,自然不能出所谓的酷吏。唉,天算不如人算,难道陛下真要……
“相公,使者到了!”
来的是邵成章,旨意也很简短:贬秦桧为江南东路经略安抚使,圣旨中还说——劳烦爱卿二十年,而今正可以暂做写些了,将来朕南巡还可见面。邵成章接了赏钱,乐呵呵地去了,秦桧如同坠入无底深渊,几乎坐不住,只能躺在床上。
夫人王氏一边忙活着,一遍埋怨道:“相公辛苦二十年,功勋卓著,怎么说免就免了?”
秦桧吓得连忙捂住夫人的嘴,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不要瞎说,让陛下听偶尔去还了得。”
?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