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神录
就这样,萧枫在那藏经室中,每日里便是翻看道藏丹经,孜孜不倦。饿时就到甬道处取膳就食。如此过了数月。这一日,萧枫正在翻书,看到一本《吕祖精华诗歌集》,心想,这吕祖可是我全真派的五祖之一,他写的诗集,我倒要瞧瞧,看看有何异处。
花了柱香的时辰,看到最后三页处,发现参照前面所载,有些地方所说,经论精奥,妙语如珠,颇增妙悟,但一大半却全不可解。埋头细读这三页诗歌集,苦思了半天,总觉其中矛盾百出,必定另有关键。但把这一本诗歌集翻来覆去的细看,所有歌诀法门实已全部熟读领会,更无遗漏。
这天晚上,他因参究不出其中道理,在床上翻来覆去,始终睡不安稳。
一时好奇心起,忽想,既在这书页中找不到答案,兴许在那封面或封底处能找到,想到这更是心痒难忍。急忙跑到藏经室,取出那本诗歌集,稍稍用力拉扯,竟是扯之不动。
他此时《金关锁玉诀》已有小成,双手极具内家劲力,虽说稍稍一扯,但力道也非同小可,就是铁条也要拉长,不料想这书居然不损,情知必有古怪。细加审视,原来封面和封底是以乌金丝和不知甚么细线织成,共有两层。他取出小刀割断钉书的丝线 ,拆下封面和封底,发现之中果然另有别物,细心挑开两层之间连系的乌金丝,原是中间藏有两张纸笺。
纸笺上记载的是:重阳祖师在这古墓里静修八年,一朝得悟大道。在羽化飞升前参悟出《北斗七星诀》,此诀功参造化,夺天地之力,若习之大成,可与天神并肩齐驱。怎奈飞升在即,不得远离静修之地。只能记载于纸笺之上,以付有缘之人。
另有一部秘典《太阴悟真篇》藏于中间石柜第三层的凹陷处。这部密典乃是北宋儒生黄裳所著。其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只是孤芳自赏,落落不群。后被奸人所害,本要枭首。皇上不舍他之才学,只是阉他之后,又置于翰林院编撰散轶道藏,是以每日里熟读经书。
只因他才比天高,学究天人,最后竟被他得悟大道,以臻仙境。
这部密典乃是重阳祖师在偶然下得之,由于祖师自重身份,故而不会去改修他法,何况本门的《北斗七星诀》说来也不弱于它。但弃置却又可惜,是以只能藏于密处。最后嘱得到《北斗七星诀》的有缘人,妥善处理那部《太阴悟真篇》。
萧枫心想:这两部仙诀密典,倒是正合我这几年的消遣打发无聊之用。又想到黄裳其人在那等艰苦之境,还能得悟大道,以臻仙境,自己又怎能落于人后。自此萧枫更是熟读经书,不分日夜。每日里一得空便研习那《北斗七星诀》及《太阴悟真篇》那两部仙诀密典。
第六章 古墓之密
墓中无岁月,不知过了多久,萧枫已是把那两部仙诀密典背的滚瓜烂熟。而其中的精言妙论更是熟记于心。有时在静修中也是神游物外,浑然无我。
有一日静修,似知非知之中,忽然脑际如雷轰鸣,一股粗壮炁流,自丹田奔涌而出,在体内自行运行了九周天后,瞬时缓慢了下来,及至越行越慢。
那真气似浆似汁,艰难流动。初始甚为惶恐,疑是走火入魔。随即静坐内视,过了半刻,体内忽金光涌现,那丹田气海好似巨阳埙灭吸透真炁,又聚真炁为液状,缓缓而行。那时已然融入天地,无喜无悲,清静无为,神游物外。
只觉万物精气疾涌而入,流经古墓。推动七座石室以北斗七星之状而列,甚含天地妙奥。斗转星移,万精交融,涤驳去杂,皆化混沌。
正在细细品味石室交替变化之际,忽觉七股天地元气自百会、涌泉、劳宫而入,行遍百脉,在易经、洗髓之后又返还自然。但觉周身太和,元融快畅,妙不可言。
收功之后,情知境界又上一层,直觉气达金液,畅然无碍。此时萧枫心境已至不以物喜,不以物悲。
如此情形,在每月的月圆之时接连出现。萧枫推断,这古墓必是有大神力之人所筑,不然决不会那般造化奥妙。重阳祖师也定然是无意中识见,缘惠自身。
最奇的是墓中人如若功力未够,或是静修时辰不长,那“七星奥相”也决不会出现。可笑师门诸人只知墓中典籍如山,灵气丰厚,那等益处定然无人撞见,若非习得《北斗七星诀》,就算遇见也必然不知其所以。又想,恩师必亦不晓,否则怎不相告?
在墓中这段岁月,萧枫已知象他这般修真悟道,共有一十二层境界:淬体、煅骨、易经、通脉、洗髓、气聚、成丹、化婴、炼神、合虚、度劫、飞升。其中淬体、煅骨、易经、通脉为修武境界;洗髓、气聚、成丹、化婴为修真境界;炼神、合虚、度劫、飞升为修仙境界。
而他因是先天道体,八脉俱通,比他人少走了修武境界的弯路。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使他缺乏了心性的冶炼。再加上在终南山练《金关锁玉诀》时不知天高地厚,硬是跳过了洗髓境界强行达至气聚境界,使得自己根基更是不稳。
幸好那时长春真人果断,令他到这活死人墓静修,方能迭遇奇缘,才免了那日后的危机。而他也正是这番的奇遇,真正达到了气聚的境界,日后只须勤加习练,成丹境界那是指日可待。而后面的几个层次恐是只能苦熬岁月,静待机缘了。
不过修真悟道本无凭,皆在自然而然,不必强求,道自归身。这番道理萧枫却也懂得。
第七章 师徒叙话
这一日,萧枫正在潜心修炼。
忽听的墓外传来一个亲切的声音:“枫儿,三年之期已至,你可功德圆满否?”萧枫听到这熟悉的声音不禁喜出望外,知道是恩师长春真人丘处机,已然前来唤他。连忙收功站起,飞速跑去与恩师相见。
萧枫这三年以来,无时无刻不在想念,恩师的慈颜温容,如今就能见着怎不叫他欢喜。
此刻,长春真人丘处机站在古墓不远处的一块奇形大石之上,迎风而立,衣袂飘飘,宛如神仙中人,正满面微笑的望着从墓内出来的萧枫。
这时的萧枫道袍褴褛,狼狈不堪,面容到是丰柔玉莹,不见削瘦。奔跑间双目晶光隐射,额顶百会处更是泛现紫金之气。
真人先是仔细端详,继而呵呵大笑道:“不错。。。。。。不错;果真没负为师所望。现在离那“成丹”境界已是咫尺之距。。。。。。而且炼精还气,炼气还神,神虚合一。。。。。。哈哈。。。。。。比为师所料的更是多。枫儿,你不愧是千年难遇的修真奇才。”
萧枫听了,倒是没甚欢喜,相反极是尴尬,谦虚地道:“全赖师傅栽培。。。。。。不然那有弟子今日之好”。接着又用孺慕的目光望着丘处机,悲声道:“弟子三年未见师傅。。。。。。师傅可好?”
丘处机见到爱徒真情流露,也是微有所感,心底很是高兴。当下暗忖:算是没白收了你这小子,还记着问。。。。。。为师好。。。。。。呵呵。。。。。。“好。。。。。。”真人大喝了一声回答道:“你看为师不还是硬朗的很”。说完还直了直身子给萧枫瞧瞧。
须知这长春真人平日里在门中气势威严,不苟言笑。传道度人时更是仙姿神形,情色稳若。派中诸弟子那里有缘见到真人如此俏皮样子。只是不知为何,真人在萧枫面前总觉的轻松愉悦,言行也是无忌。
而萧枫更是如此,每当见着真人虽说有时会调皮一些,但是在他心中早已视真人为天底下最为亲近之人,亦师亦父。
二人片刻叙话后,迳自回山,只是路径与当初来时稍有不同。
在回山路上,萧枫禀报了自己在古墓中三年苦修的点点滴滴。真人听完,大吃一惊急问道:“真有此事。。。。。。”?语气中既有困惑又含惊喜。“千真万确,弟子不敢欺瞒”。萧枫回答的斩钉截铁。
真人先是听了哈哈大笑,接着忽而站在蜿蜒的山路上,远眺山下,久久不语。萧枫见了甚是不解,只是注意到真人的视线正注视着古墓的方向。
这时真人忽道:““这等天大的缘竟也让你遇见,你也算是否极泰来。只是此事切记不可外泄,今日说过就此算了。”过了须臾,真人又叹道:“此事若是让外人得知,恐将掀起一场修真界的腥风血雨,而我全真一脉也将永无宁日。是祸,是福天知晓了。。。。。。唉。。。。。。”。
萧枫见到真人如此的唉声叹气,担心的疑问道:“师傅,可是弟子做错了甚么?如是这般,师傅尽管责骂,弟子认罚便是”。
“非也,非也”真人笑了笑道:“你可知,你在那“七星奥相”里静修三年,却是抵的上旁人数十年的苦修之功。世人修真只知岁月漫漫,若是知道有此捷径,怎不来抢。是以此事切记不可外泄。”真人再次嘱咐,萧枫听了点了点头。接着从怀里掏出那两部仙诀密典递到真人面前,说道:“师傅,这两部仙诀密典弟子已然熟记于心。不如让师傅处置怎样”?
真人只是接过一部仙诀,微笑道:“这部《北斗七星诀》乃是重阳祖师的手迹,自由为师保管。但那部《太阴悟真篇》却是黄裳前辈的修炼心得,还是给你保管较好”。萧枫无奈,只得重又把《太阴悟真篇》放入怀中。
真人忽然极为严肃的说道:“我此次前来,主要是为了让你去办一件大事,只是不知你是否愿意”?
萧枫回道:“甚么大事,要师傅亲自来说?只要弟子能够办到,必定竭尽所能,全力已赴”。萧枫的这一番言语,在真人听来极为欣慰无比。
原来前些时日,终南山上忽然有蒙古使者造访。并传来蒙古新任大汗窝阔台的谕旨说道,蒙古大军予要征伐金国。只是金室立祚百有余年,基础深厚,国内武道高手甚多,在以往两军对垒之时,每多刺杀蒙古领军将佐,以使兵无将领,帅无将用,贻患战机,屡遭败绩。是以此次,大汗征召蒙古所辖境内各门各派武林名宿,绿林好汉前往助阵。
再加上蒙古开国太祖成吉思汗陛下生前极为推崇长春真人丘处机,并尊称为“仙师”,他的皇子们自也知晓。因此在这两国倾国之战时,四皇子拖雷首先想到的就是请出真人助阵,以为奥援。
此事传来,在重阳宫内引起一阵轩然大波。要知这终南山重阳宫是修真界的第一大门派,而修真界又向来有一个不定而约的俗规,那便是修真之人切不可介入俗世恩怨。何况现在是要他们参与这朝代更迭,两国交兵,自当是万万不允。
可若是托故不去,实是有负太祖陛下之前的恩遇,又怕当今大汗羞恼之下,迁怒于遍布天下的传教弟子。七位真人在焦头烂额之下,记起了萧枫。
究其原由,是萧枫入门之日较短,在山上半年又是养伤之日较多,拜师之后没多久就到那“活死人墓”里静修。别说外人不识,就是山上弟子也是认之不多。
最为主要的是萧枫修真境界之高几欲并肩与七位真人,而本门的武学招式却是一点也不会,倒也不忌会被人看出。只是需他改头换面,身着俗装,除了可让那蒙古人知晓以外,别人若是疑起,定要矢口否认。
说到这,长春真人目露歉疚,望着萧枫道:“委屈你了,让你如此遭罪,为师甚感不忍”。
那知萧枫却是哈哈大笑,极是兴奋道:“杀金人啊,怎可少了我?师傅放心,弟子定然完成任务。呵呵。。。。。。为大宋子民讨个公道”。他虽自小流浪金人统治区,可是对与自己原本的民族却是紧记于心,片刻都未忘怀。况且在长安城内生活的那段时日,对于金兵的残暴和嚣张委实也心下怀恨,眼下既有这等机会,焉能不愿。
真人听了萧枫的话后顿时放下心中大石,转忧为喜。起初真人尚怕萧枫有甚想法,眼下如此岂不皆大欢喜。
这时,二人边说边行,不觉中已是到了一处山坡。山坡旁怪石嶙峋,杂草横生,山风微一轻送,便是呼啸掠过,可见其势已然极高。而在山坡旁的一处陡崖上竟有一件茅屋,茅屋两房横排,墙壁俱是用大石堆砌,屋顶倒是茅草铺盖,在此陡峭山坡上突兀的出现这么一件茅屋,着实令萧枫讶异。
真人指着这件茅屋说道:“枫儿,你还不能随我回山。只能在这山间茅屋将就一宿,以防山上识人太多。”说到这,真人神色间尽现缅怀之容,又道:“这件茅屋是昔日重阳祖师初来终南时所盖,在此寄情山水,神游天地。待祖师羽化飞升后,为师不忍就此破落,是以修葺了一下,平时也常派小童过来打扫,倒也干净。想来也不会为难了你。明日一早为师前来送你,顺便准备好你的行囊”。
“是,弟子谨遵师傅吩咐”萧枫恭谨的答道。
第八章 奉命下山
翌日一早,萧枫刚从入定中醒来,即见到志常师兄与真人一同前来送他,心下甚是高兴。怎奈想到眼下便要别离,不由又是心下怅然。
志常话倒不多,仅是紧紧握住萧枫的双手,说了两个字:“保重!”话语虽短,其间情谊却是绵绵。
萧枫双目噙泪,感慨不已,一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