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甲兵手记 作者:缺陷深度(起点vip2013-12-12完结)
把牙哥毒打了一顿后,其他还在闲的人也聚集在了一起,我惊讶的发现他们都早早做出了决定,据说铁牛要加入空军,因为他老爸就是空军航空兵,而疯子则表示要加入海军,对于这个好战的人来说倒是再正常不过了,但是大头也表示要加入海军,原因是他觉得海军的压力太重,作为第一批机甲兵他有必要分担一部分。
不愧是教导团的政委,觉悟就是比我们这些菜头兵要高出很多。
“那么陈项,你要去哪里?”
我支支吾吾的,只好随口搪塞过去:
“啊啊,那个,我还没想好,看看情况吧。”
大头好心劝道。
“那你可要快点了,陈老爹,海军部的林浩成将军不止一次找我谈话,让我劝说你跟他混,并保证你加入海军后的最终军衔不会低于少将。”
“啥?”
半死不活的牙哥也从地上爬起来插嘴道:
“空军部的长官也找我说过了,并保证只要在空间,六年以内,一个将军军衔是少不了你的。”
这特么更恐怖了,三十岁出头的将军,肯定是打破共和国军的晋升记录了。
“我去,搞毛啊,这么客气我很害怕啊!”
我怪叫,不是假的怕,是真的吓尿了。
“不客气不行啊,你在公海上露的那一手实在太让人印象深刻了,只用一台空壳似的机甲就干掉了两台全副武装的【加兰德】,还顶住了萨摩军唯一的大ACE‘牛角’,实在是太吊了。虽然哥几个不服气,但是陈老爹,凭良心说,你的技术的确已经超越我们教导团的所有人了,”疯子插嘴道,“而且我们老大还说这只是原先准备好的条件,他还没想好给你补发个什么大号福利包呐。”
现在我终于了解林诗月和克拉德口中的“少将”是什么意思了,原来两军高层早已开出了优厚条件,可是等等,为什么啊,我身为学员的时候并没有特别耀眼的战绩和出击表现才对,除非把我雇佣兵时代的战绩也算上,可是这怎么可能,我这方面的黑色情报不是只有老猫他们少数几个才知道。
等等,有什么不可能的?
虽然没有直说,但是现在的出格表现,还真的像是海空军高层已经知道了一样。
打了个激灵,我的脑海中马上浮现出一张欠扁的面孔,阿西莫夫,对了就是这混蛋。我有五成的把握可以判定,这家伙被我骂了一通后,不但没有把我的案底交给内务部,反而是直接转手卖给了两军的高层,不但在共和国军里捞了一大票人情,还能乘机推我一把,日后再搭关系的时候,我也不好不卖他个面子。
虽然只是没有证据的推理而已,但是我可以肯定这就是那奸商的做派。
就在这时,铁牛突然闯了进来,一张大脸上满是惊惶:
“不好了不好了,尼玛出大事了。”ps:抱歉,出去吃了个饭多喝了点,人有点晕,明天恢复双更
第一百三十八章 选型开始(2)
说实话,做测试之前我们最害怕的就是出事,因为手上是一堆没有定型,没有生产许可证,也没经过ISO9002质量认证的试验机,安全性和可靠性完全没保障,一个搞不好就可能摔下来当烈士了。
现在看到铁牛人一个零件不少的站在我们面前,当时就心宽了不少,可是一想到机甲的事马上又紧张起来。
“老大,怎么了?”
大头壮起胆子问道。
铁牛手忙脚乱的掏出一个监控仪,手指在上面一通猛滑。这玩意儿我们人手都发了一个,所以并不陌生。这个装置主要安装在机甲的中央处理器上,自动对机甲的各类参数进行捕捉,极大减轻了数据搜集的作业量,可问题是现在掏这个有什么用?
“你们看这个。”
我们凑上来一看,上面首先弹出【石勒咯】的数据,比如最大速度,转弯速度,发现目标时间,锁定速度等等,最后下面得出一个老大的综合评价:A+。
测试的等级和我们划学分类似,根据既定指标分为C-,C+,B-,B+,A-,A+,六级,堪称十分细致,我最不看好的柴拉维尔家的机体,一出场就拿了个最高分,让人感觉不太习惯。
虽然有点出乎意料,但是我觉得这事也没什么特别好大惊小怪的。
铁牛再次滑动手指,下面是【黑隼】,【阿巴甘】,【贝林顿】还有林氏的【秃鹫】,所有的结论都是——A+。
“我靠,这机器不会坏了吧?”
我们全炸了,再一看就连显示的数据也很接近,可以说都在伯仲之间。
可是没道理啊,五个集团设计出来的机甲,思路不同,风格迥异,各部分的组件更是五花八门,怎么可能会那么接近?
“我哪儿知道啊,刚看到的时候还以为自己眼瞎了呐?”
铁牛一副哭丧着脸脸的样子。
“妈的,怎么可能那么邪门,老子来。”
疯子急得跳起来,撒腿就往机体上跑。
结果一百分钟后,他垂头丧气的回来了,带回来的还有一个全部写满A+的监控仪,下一个只好我撸起袖子上。
总体来说,虽然因为熟悉时间不够,飞起来有点发飘,注意力也不是很集中,与其说是开机甲倒不如说像是在骑自行车。但是整个试飞过程很顺,上机,起飞,搜索,击落,也是在一百分钟内搞完五台机甲,没有出现任何异常………。然后我我也拿到了一个写满A+的监控仪,当时就有一种瞎了狗眼的感觉。
“我去,难道有鬼?”
大家全傻了,如果不是这些机体一夜之间全成了神机的话,那么最大的解释就是哪个环节出问题了。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大头,道钉和牙哥马上前赴后继的冲上去,然后毫不意外的收获了一份倒霉的全优成绩单,最低的成绩也是个A-。
万般无奈之下,我们只好把成绩单粗加工后,提交给在场的各军种主官判定,我们相信这些老油条应该比我们要厉害得多。将军们把这份东西轮流传递着观看,并不是面孔严肃的讨论几句,在数据表格上指指点点,我们一下感觉姜还是老的辣,有戏。
“你们怎么看?”
林浩成突然向我们发问,其他军官也齐刷刷的把眼睛朝这边看过来。
原本满心欢喜的我们,被突然飞回来的一堆皮球砸得晕头转向,半天没有回过神来。这时我们才突然想起一个很残酷的现实:在场的军官普遍都是只知道战斗机的旧军官,对机甲特别还是这种新型的通用机甲一无所知,而略懂一些理论的技术军官基本都是715所出身,但是作为竞标的一方,为了防止作弊他们没有评论的资格。
也就是说最终解释权还是在我们手里,想丢都丢不掉。
这下可麻烦了,我们一个个冷汗直冒,我看见在更远的位置观看测试的伊蒂丝嘴角挑起一个嘲讽的笑意,翻译过来的意思大概是:灰色微笑同学,你不是很行吗?现在怎么哑巴了啊。
我苦笑,赶紧捅捅铁牛,示意老大你快说句话,好把场子圆回去,大家一起大眼瞪小眼也太损坏形象了。
没办法,这时候老大就要有老大的架势,于是铁牛只好硬着头皮上前一步汇报工作,诸如汗流浃背,目光散乱,手脚打颤,大气不敢喘一口之类的经典形象都在这位大哥身上展现了一遍,然后他用力咽了口唾沫,开口说话了:
“诸位长官,我认为………我认为我们还是先去吃午饭比较好。”
好比一道九天神雷直落当场,我们简直被雷翻了,只好尴尬的看着林部长的反应。
谢天谢地,林浩成中将皱皱眉头,扭头和空军的负责人李震北中将交谈片刻后,提议测试先告一段落,大家先去军区招待所用一顿便饭。
我们当然没心情吃,只好先在食堂将就了,出师不利,大家心情都很烂,具体表现为一个个饭打了一大盆,扒了半天却都没吃下去多少。
“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真的是监控仪坏了?”
疯子烦躁地问道。
我说怎么可能,就算五台监控仪真的撞见鬼似的一起坏,那么也不可能坏得那么统一吧。
“难道是他们对机甲做了手脚?”
道钉提出了一个稍微靠谱点的的架设。
“可能性不大,”铁牛嘴里塞着慢慢的饭菜却咽不下去,“监控仪的安装位置都是不断变化的,数据采集样式也有两种以上模式,要做出干扰或者篡改很难。”
排除来排除去,唯一的可能性也就是测试环节安排的出毛病了。
可是哪里出毛病了?
我们一个个想得头晕脑胀。
“奶奶的,这毛豆怎么做的,淡出个鸟来了?”
疯子恼火的骂道。
“清水煮毛豆,干干净净,简简单单,生态环保。”
大头借机开了个玩笑,缓和一下气氛。
等等,简简单单?
“我勒个去,就是这样!”
我惊喜交加的一丢筷子,把其他五人吓了一跳,大头竟然还傻愣愣的回了一句“对,做法就是这样”。
思路这东西就像泥鳅,一次抓不住就跑得没影了,我没工夫闲扯,马上用筷子在餐桌上比划。我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果,很大原因是由于测试指标是给旧式战斗机用的,靶机只放了那么一个,还飞不出一马赫速度,地靶就不用说了,就在平地上摆了一轮。加上参加测试的各机,除了【黑隼】以外都装备的是新型弹药,容纳了比战斗机更强大的火控系统,当然是一打一个准。
我的解决方案也很简单——加料。
靶机从一个加到十个,而且从四百公尺一直摆到一万公尺,各个作战空域都有份。地靶从十个增加到三十个,不但是平地,山顶,地下,湖面,东南西北中全部有份,除了固定靶还要加上移动靶。
评判标准也改,靶机从捕捉到击落时间不得超过七秒钟,地靶要一轮至少要击毁三个方向四个以上的靶子才算合格。飞行表演也要改,转弯,加速,爬升,还有各种乱七八的战术动作的指标统统改了。
铁牛感叹的评价了一句:
“他妈的陈老爹,你下手比疯狗都还有狠啊。”
我感觉他其实是想夸我,结果因为大学语文没学好导致遣词有点另类,而且疯狗攻击是用咬的。
有了新点子,我们立刻饭也不吃了拔腿就往测试现场跑,结果航空兵出身的领导一看我们的修改方案,当时就哭了。
“艹你们妈的,这都是什么玩意儿啊?搞那么严,你们这是要逼死我们开飞机的啊!”
我们再跑到后勤部门,结果一提方案,后勤部门的领导也哭了。
“他妈的,你们知道靶机多少钱一个吗,知道数控地靶多少钱一个吗?你们这是要逼死我们管仓库的啊!”
我们又跑到军官团那里,结果我们才把方案说了个开头,那些几十年大风大浪走过来的高级军官倒是没哭,直接就疯了。
“我靠,还再来一遍,你们知道这些进口弹药打一发要多少钱吗?知道我们的预算都是怎么辛辛苦苦争取来的吗?你们这些王八蛋是想逼死我们这些向政府要钱的人啊!”
虽然被喷得狗血淋头,但是申请好歹是批下来了,我们这才长长松了口气。
但是我没有想到,这竟然是这场选型一堆麻烦事的开头。
第一百三十九章 朋友,战友
【石勒喀】在飞。
俯角45度,时速一点四马赫。
快,非常快,快到让我感觉灵魂都要被甩到躯壳后面。
突然,靶子出现了,总共三个,一个移动靶,一个固定靶,还有一个在右手面几乎九十度垂直的半山腰上。
以机体的速度,反应时间只是极短的一瞬间,而且出现的角度都非常刁钻,散布面也很大。
“滴滴滴”
我将固定在双肩的十二联装火箭弹发射器调试到第一位置,并将雷达探测的目标参数整合进虚拟瞄准光圈内,然后重新拉动装甲机枪对准半山腰上的固定靶。
使用机械臂和炮塔作为主武器的机甲,一个很明显的优势就是攻击范围大大增加,几乎不存在任何打击盲区。
“沙沙沙”
“哒哒哒”
两套武器同时发射,地面和山腰同时爆发出一片火光,土石横飞。【石勒咯】从爆炸点上空一闪而过,将浓厚的烟雾吹散开。
山腰和地面的固定靶已经全部被摧毁,但是移动靶只是被弹片削掉了一些,还在很坚挺的晃来晃去,从发信器上反馈来的信息是着弹点偏出了差不多二十米,我不快的斜了一下嘴角,在手动测评上打上了B-的符号。
随着难度的提高,【石勒喀】是第一台露出颓势的测试机甲。
匆匆在空中扫了一圈以后,教导团六剑客拿着各自的监控仪和手动评分表重新聚拢。这一次的打分明显出现了差距,其中【石勒喀】以六个项目的B-,B+被其他机体远远甩在了后面。
根据我一天的操作经验,从本质来说这玩意儿只是【伊尔】加装武器和装甲,重新设计发动机的增强版本,用粗暴的方式在现有机体上直接堆砌武装,并用增强型发动机抵消负荷的手段固然简单,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