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甲兵手记 作者:缺陷深度(起点vip2013-12-12完结)
锩μ耍肓讼胝饬轿豢赡芑共还唬谑怯指悸迥徭伊艘桓龅缁埃鹊蒙嗤反蜃乙膊恢雷约壕咛逅盗诵┦裁矗苤欢碌缁熬涂吭诔羝斓纳撤⑸纤帕恕?br />
据说三个人是叫车把我们拉货一样拉回学院的,还顺带很不好意思的翘掉娜尔罗莎老师的艺术课,但是这次两位主官还有老师都没有骂我们,也没有再提这件事,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但是从那天起,教导团的四十个人变成了三十九个。
第十一章 代号北风之神
公历083年12月17日上午六点,我们在睡梦中被两位主官叫醒了。
声音很低,但是很有力。
“有紧急情况,全体集合。”
说实话,难得明天是周末可以睡个大头觉,被吵醒相当不爽,但是两位的脸色都很严肃,我们的睡意马上在第一时间消失了,赶紧跳起来穿上衣裤跟他们往楼下跑。
坐上门口临时为我们启动的磁轨电车就直扑学院专用的停机坪,四十来人一起被塞进一架来路不明的【光环】重型直升机里,全金属铆接起来的空中巨兽以每小时两百多公里的时速往校外飞去,很快越过了庞大的校园,越过了灯红酒绿的莫斯科城,飞入了似乎无穷无尽的荒野。
大家很迷惘,大家很惊愕,大家很惶恐,不少兔子甚至以为祖国遭受了萨摩入侵,需要他们回国参战!
当然,这个荒诞的想法在认亲了航向之后就宣告烟消云散了。
我们的目的地是北方。
可是哪儿可都是中立国,和我们基本上没什么太大关系,为什么要往那儿跑,难道专程是去参观雪景?
两位主官不愿说,只是让我们安安心心看就好了。
我们在维堡基地下了飞机,首先就被机场的现状结结实实震撼了一下:天上布满了盘旋着的重型战略运输机,地面上超过了机场饱和容量的架次正在利用类似于大蜘蛛的卸货机,展开机械臂玩命地卸货,航空机甲,陆战机甲,轻重火炮,坦克,各型辅助装甲车辆堆得密密麻麻,几乎连下脚的地方也没有。运输机引擎的轰鸣,机甲移动的轰鸣,机械臂疯狂运转的轰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副狂暴的机械交响乐。
兔子们像是初次进城的乡巴佬,傻兮兮地站在停机坪上看这种一切不知所措。
这时跑过来一个壮硕的毛熊中尉,咔嚓一个敬礼,毫不客气地询问我们是属于哪部分的,这时胡队长排开人群走上前回礼,说明我们是库图佐夫军事学院作的训部队,应该有提前通知才对。
中尉打开手中的军用掌上电脑,认真确认了一下记录,然后他拿出激光笔让胡队长签个字,并验明瞳孔和指纹,完事以后才带着我们直接走向一座军用仓库。
等厚重的防爆门被打开,声控灯启动,我们再一次被眼前的场景震惊了,只见偌大的仓库里摆满了【莫辛3】,数量大概在一个机甲营以上。我们一个班只分到一台的珍惜物种,在这里竟然像积木一样密密麻麻堆了一仓库,虽然显然都是用过的,但是差不多都是七成新。
“真的没问题吗?”胡队长显然也不太适应。
“没事,反正新型号也快要到货了,这批东西肯定当二手货处理到其他地方去,你们随便挑好了。”
毛熊中尉很淡定地一撇嘴说。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随便玩,随便砸,甚至拿这些东西打雪仗都没人管,从天而降的巨大幸福感砸得我们一片凌乱,也让我们真切理解到什么叫豪阔。整整五十台机甲啊,共和国现在一年的产量也不过如此,随手就甩给我们当玩具了。
大家憋着几乎熬出内伤的欢呼声,手忙脚乱地拉着升降梯跳进驾驶舱。我一口气把沉重的座舱盖拉上,我深深吸了一口带着清洁剂和柴油味道的空气,享受着驾驶舱内难得的静谧空气,感觉从内心里涌出了无穷无尽地喜悦,没有后座唧唧歪歪的教官,没有看得人心惊肉跳的时间表,完全是属于自己操作的东西
可是到现在为止我们依然不知道到底是去干什么。
两位主官选择的却是一辆T-59BM主战坦克。那是一种搭载了135mm重型火炮和30mm遥控机关炮站台两种可怕的武器的高度自动化的战车,虽然机甲在各支强军已经取代了常规步兵,但是披挂重甲和大型火炮的坦克依然作为重要的突击力量配合使用,只是就算在当年的新兵中,大多数还是会选择拉分的机甲而不是这种用了上百年的老式战争机器。
晚餐是直接在基地里用的,和以前毛熊们边吃边吵吵嚷嚷不同,这顿饭的气氛很沉闷,几乎没有人说话,也难得没有人把像矿泉水一样常见的伏特加抬出来,大家都闷着个头吃饭,安静到甚至只剩下一片“咕咚咕咚”的吞咽声,我们莫名奇妙的,也只好随大流闭上嘴用餐。
胡乱吃晚饭,在这辆坦克的带领下,我们一行机甲兵操控着巨大的铠甲一步步跟在他们的后面。那天晚上天空一片漆黑,一点光亮也看不见,有人想用探照灯,但是被刘指导员制止了,他表示现在是灯火管制。大家伙只好凑合着从身后拉过老式的折叠式一体化观瞄系统校队路径,这破玩意儿是毛熊的第一代机甲用火控装置,像素巨低,成像质量巨差,投影出来的东西简直就是一坨色块马赛克,看久了真心要瞎眼。
我看得眼泪也快出来了,不得不每隔几分钟擦擦眼睛。
据说毛熊的第二代火控系统实现了清晰50%的飞跃,对比现实想想也就知道该是多惨烈的东西了。
不得不佩服毛熊或者说是整个条约军机甲兵的适应能力,竟然把这破烂玩了那么多年。
说实话,第一次单独控制机甲的心情开始是很激动,但是后面就慢慢沉静下来,感觉和操纵一件普通的机械或者是走路也没什么太大区别。在无聊单调的气氛中走了约二十分钟,基地逐渐被我们抛在了身后,就在这时,拾音器突然捕获到了复数的机械移动音,密度超越我们几百倍。
我顿感不太对劲,在计算机上匆匆测算了一下方位,然后用观瞄系统朝那个方向忘去。
然后我就傻了。
大概十公里外,一队队机甲正在以迅速做着机动,还有大量自行火炮和装甲车辆伴随,在夜视仪中犹如一片钢铁的丛林,数量恐怕不下万台,我赶紧把情况通报给了其他人,大家看了也是一片噎住的声音。
这是要搞大型军演吗?
“大概有十五个,不,不下二十个机甲团吧。”
大头猜测道。
“不,还有后继部队,不止这个数。”
学霸心细,很快发现这只是一部分,后面还有后卫部队再往这边移动。
在全机械化时代,机甲团成为了陆战的基本作战单位,一个机甲团下辖四个作战营,一个火炮营,一个维修营和一个加强坦克营外加若干通信连队,机甲编制在一百四十台上下,自行火炮在十六门上下,坦克在五十辆上下,是一支比旧世纪坦克团还要强大得多的作战力量
相比之下我们这个团简直是个山寨货,而且手上还都是快要淘汰掉的教练机甲,相比他们手里精良的正规军用机甲,简直是在宝马面前开拖拉机。
三十多台老爷机孤零零地站在侧翼高地上,像是看着百万野兽大迁徙的兔子,手足无措外加惶恐不安。
这时,我边上的道钉像是想起什么一样,在控制台上猛地操作起来,我问了几次他都没有回应,过了差不多一分钟他才回话,而且是用公共频道。
“弟兄们,检查一下你们手上的弹药。”
我疑惑地打开机载电脑的弹药储备菜单,两挺加特林机枪,一具57mm火箭发射巢,还有一座二联装导弹发射器都是满载状态,可是当看到弹药上的红色标号而不是我熟悉的黄色时,当即吓了一跳。
实弹,尼玛怎么是实弹啊。
其他人显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一片惊慌失措的大呼小叫,险些搞得通信函道无法通话,
“下面通报今天的任务。”
无线电里突然响起了刘指导员平静的声音,我们赶紧屏息凝神,生怕听漏一个字。
“从今天下午,条约军总指挥部正式下达了针对斯坦维尔邦联的‘北风之神’作战指令,而教导团经过申请,作为唯一的外国战场观察员进入战场观摩,但是目的地非常深入战区,请各位务必小心行事,必要时听从指挥,完毕。”
“斯坦维尔邦联,那不是中立国吗?”
铁牛惊骇地叫起来,这次是胡队长接上了他的话。
“有实力才有资格说中立两个字,不然只有宰和被宰两条路可以走。”
胡队长的话说得很平淡,平淡到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
后来我们也成为了军官,能接触到更多的东西,也变得成熟了起来,逐渐能理解当时整个条约军高层的想法:把一个无论从文化上,制度上,还是外加上都偏向于同盟军的邦联国家放在自己家门前,特别是在双方剑拔弩的关键时刻,对于条约军来说是完全无法容忍的,而且斯坦维尔邦联拥有很好的福利和庞大的资源,却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世界顶尖的四大财团罗德底斯,克拉索,柴拉维尔和林氏又没有任何联系,就如同抱着十万块钞票在强盗窝里乱晃的良民,被抢简直是再寻常不过的事。
后来的资料显示,条约军已经无数次发出了让斯坦维尔邦联向自己靠拢的威胁,财团也纷纷伸出橄榄枝表示可以为邦联提供保护,前提条件是为他们财团的业务开放贸易壁垒,并给予政策优惠。
但是这些全被邦联拒绝了,他们天真的认为这些人迫于国际法只敢对他们打嘴炮。
于是他们就悲剧了。
不过这也是我们第一次了解到这个世界的残酷:其他人制定的规则并不可靠,要保护自己,只有实力才是最强的后盾。
第十二章 机甲战1
灰黑,那是硝烟的颜色。
橘红,那是火焰的颜色。
暗红,那是绞入泥土的血肉的颜色。
炮弹爆炸,枪炮射击,流弹呼啸,土石崩裂,飞舞的人体,哀嚎的伤员,……。将原本苍白纯洁的冰雪世界渲染地犹如修罗地狱,以前在战争大片中看到的场面现在就出现在视线范围内。
距离很近,那是一个光学镜片的距离。
距离很远,那是一道生死分界线的距离。
我揉了揉眼睛,却发现眼睛里什么也没有,于是不太情愿地继续凑在观瞄系统前“观赏”这场人间惨剧,以我们当时的年龄和阅历,看这种东西实在是太残酷了一些。不少弟兄都直接吐了,恳请两位主官把位置向后挪一点,但是都被坚硬地拒绝了。
“连死人都不敢看,以后还打个鸟仗。”
这时候大家似乎才想起来自己是机甲兵,而且马上也要成为惨剧的一部分了,我听见无线电里瞬间传来一片牙齿打颤的声音。
我们是在半个小时前来到这里的,因为教练机甲的地面移动速度毕竟不如制式的陆战机甲快,再加上油料补给之类的问题,所以我们到的时候战斗已经开打十几分钟了。
那天,条约军第十七集团军群对上的是邦联军第一集团军,据说这是一支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几乎没有败绩的精兵,无论是武器还是训练都是整个邦联军中最优秀的,就算和各支强军横向比较也毫不逊色。
当然,这些都是旧时代的标准了。
双方首先展开重炮狂轰,三千多门大口径火炮的狂轰滥炸,构成让一只老鼠也逃不出去的火网,冲击几乎把所有的地表物体像清扫垃圾一样彻底推平,大刀一样四散横飞的弹片将所有高于地平线的目标砍得稀巴烂,战场的地貌也彻底被破坏扭曲,眼前就如同两个巨人在比试角力。
但是明显是条约军这只巨人更加强大,邦联军尽管疯狂的还击,甚至不顾炮位暴露,但是他们还是被无情的彻底压制,每一门火炮的开火往往就会引来十门以上重炮的集火报复,于是从联邦军那里射出的炮火像是燃到头的火柴一样越来越稀薄,最后所有的炮群都慢慢沉寂了下去。
技术兵器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差太远了。
爆炸的硝烟还未散尽,条约军的装甲军群就开始了突击,就如同旧世纪的步坦协同一样,T-59BM在前担当突击的箭头,但是有些不一样的是它们的身后都是高度在七米以上,手持比步兵机枪大几倍的23mm装甲机枪,身披丰满的弧线型装甲,航空头盔形状的“头部”镶嵌这防风镜般红色“眼睛”的巨大战术机械。
“这也是机甲?”疯子问道。
“嗯,D-900【德普】,专用陆战型机甲。”
我以前在杂志上看到过关于这东西的介绍,但是仅仅是一些模糊不清的盗摄图片而已,看到实物还是第一次。
“好快。”
有人惊叹了一句。
的确,主战坦克的速度已经一口气拉到了六十公里极限,但是伴随的机甲兵依然能以同样的速度紧紧跟上坦克的步伐,从性能表现上看,这些铁家伙一口气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